新海誠《你的名字。》是如何一步步規避抄襲的命運?
來源:峰加實效營銷(ID:Fun-Plus)
作者:峰少
原標題:從新海誠《你的名字》來看我們應該如何規避抄襲?
數英網用戶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本人
在全世界都被《你的名字》刷屏的同時,你是否還記得周杰倫自導自演的處女作《不能說的秘密》?
其實,峰少和絕大多數《你的名字》的自來水一樣,對于新海誠的新作那叫一個喜歡;而且《你的名字》還成功的超越了馮小剛的話題大作《我不是潘金蓮》、李安的視覺大作《比利·林恩漫長的中場休息》以及爾冬升的情懷大作《三少爺的劍》,成為了中國票房市場的拯救者。
那么《你的名字》是如何一步步成功的避開抄襲2000年韓國電影《觸不到的戀人》、2004年的日本電影《在世界的中心呼喚你》、2006年美國電影《湖心小屋》以及2007年周杰倫自導自演的電影處女座《不能說的名字》?
這里峰少就不對其它幾部電影做更多的評述了,不過可以稍微提一下周杰倫《不能說的秘密》和新海誠《你的名字》的相似性:
《你的名字》
故事發生的地點是在每千年回歸一次的彗星造訪過一個月之前,在某個鄉下小鎮生活的女高中生三葉每天都過著憂郁的生活,突然做了一個變成東京都市男孩子的夢;另一方面在東京生活的男高中生立花瀧也做了個奇怪的夢,他在一個從未去過的深山小鎮中,變成了女高中生。
兩人就這樣在夢中邂逅了彼此;然后就開始了一段變身和拯救的愛情故事。
《不能說的秘密》
葉湘倫轉讀淡江藝術中學的第一天,突被一段神秘的鋼琴樂曲吸引;并在琴房,發現了一位清秀脫俗的女生路小雨;當湘倫問及他們第一次見面在百年琴室所聽到的神秘樂曲時,小雨卻回答:“這是一個不能說的秘密。”
而后,二人陷入熱戀,但葉湘倫覺得小雨充滿了神秘,卻無法進一步了解她。葉湘倫再一次和晴依的誤會之后沒有再看到小雨。
葉湘倫到處尋找小雨,發現了那個小雨所說“不能說的秘密”的全部真相。
1、在體裁方面:
不管是《不能說的秘密》還是《你的名字》都歸類于愛情/科幻/青春/浪漫一類的電影;只不過前者是真人電影,而后者是動畫電影。
2、在劇情方面:
不管是《不能說的秘密》還是《你的名字》,兩者的核心都是跨越時空的愛情;只不過前者的時間維度是20年,而后者只有3年。
3、關于核心道具:
《你的名字》中的繩結和《不能說的秘密》中的鋼琴、《你的名字》中用來穿越的跨越3年的夢境和《不能說的秘密》中的鋼琴譜《Secret》;這里不難聯想到繩結就是音符的具象化。
4、關于主角愛情:
不管是《你的名字》還是《不能說的秘密》,核心的劇情都壓在大齡女主身上、至于男主只是在從被動到主動的過程中開始探尋真相;并且不知道什么時候就突然喜歡上了女主,居然還不是一見鐘情的那種。
5、關于家庭環境:
三葉和小雨的家庭都不算圓滿,而且都在被家庭環境束縛。
6、關于核心主線:
最關鍵的是女主其實都在男主遇到自己前就死了,但是因為夢境和《Secret》的緣故兩人穿越時空相遇,最后男主又開始試圖尋找并拯救女主。
7、關于細節邏輯:
巧合的是不管是《你的名字》還是《不能說的秘密》除了主角之外的路人甲乙丙似乎沒有發現主角的異常;而且就算是明知道他們異常也只會不聞不問,最后還是長輩(秘密中的黃秋生、名字中的奶奶)多多少少發現了異狀;還有就是主角穿越(變身)之后,居然只是對于彼此對于彼此的世界感到好奇,壓根就沒想過跨越時空之后多多少少關注一下“空巢老人”。
那么新海誠《你的名字》是如何一步步規避抄襲的命運呢?
1、體裁的跨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不管是2000年韓國電影《觸不到的戀人》、2004年的日本電影《在世界的中心呼喚你》、2006年美國電影《湖心小屋》又或者是2007年周杰倫自導自演的電影處女座《不能說的名字》,他們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用不同的文化環境演繹了一個相似內核的真人故事;
但是新海誠《你的名字》確實發生在三次元里的“純愛故事”,基于新海誠的口碑和這一陣二次元文化的風口(觀眾對于二次元結束度激增),它很好的用一種精美絕倫的畫面選擇了和三次元隔離;
于是這就有了周杰倫《不能說的秘密》掀起了抄襲狂潮,竟然分裂出了挺周和倒周兩派;但新海誠《你的名字》抄襲論就有些孤掌難鳴了。
要知道《不能說的秘密》雖然是對同類體裁的再借鑒,但《你的名字》就有些過度致敬了。
在這一點上小四的《爵跡》因為其個人特殊的審美問題,就算是真人CG電影也逃脫不了劇場版、動畫版《Fate》的珠玉在前。
2、時間的巧合
《你的名字》和最早的《觸不到的戀人》相隔了整整16年,就算是距離最近的《不能說的名字》也距離了將近10年;
這個漫長的時間跨度已經足夠新一代觀影者觀影興趣的重塑,相似的內核不同的載體以及科技和生活環境的變化,《你的名字》就更貼近80后、90后的觀影興趣;
而且《你的名字》還有對于2011年東日本地震的部分情懷,的確是一大看點;可以說《你的名字》完全是在日本本土火了之后,有著新海誠的背書以及作品本身的口碑,才能一路席卷整個大陸,我們被安利就情有可原;
而且《你的名字》霸屏的當下正是移動互聯網猖獗的“讀屏”時代,用戶在各種媒介上發聲,成為批評家和自來水,本身就具有話題傳播性;再加上當下這個時代大家對美好東西(壁紙狂魔新海誠)的追求也是不可逆的巨大優勢。
3、創新的基因
在承認了《你的名字》的確有“借鑒”前人故事內核之后,我們接著談的就是為什么《你的名字》能夠“推陳出新”?
用動畫的體裁來包裝一個愛情故事,而且以“異性變身”作為噱頭,的確是動畫電影界百年一遇的新海誠式愛情;
雖然“異性變身”的確是本篇最大的看點,但是諸如巫女、神社、繩結、口嚼酒和打工以及競選演講等內容涵蓋了大量的民俗、前輩、政治等日本文化;
當然,像《你的名字》一樣細膩溫婉的講一個故事,這也是新海誠本人自《星之聲》《云之彼端》《秒速5厘米》《言葉之庭》之后的一種講故事形態的突破和創新。
而這也是漫威英雄電影以及好萊塢大電影能夠再一再二出一個系列而不會被批抄襲的本質:他們在基于主角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做微創新;
而不是想某些中國電影那樣,一個完整的故事非要分幾次來說,然后時間不夠了就用各種粗制濫造的內容和小鮮肉各種秀的鏡頭來填充;
這大概也是印度電影成功的本質吧!
最后峰少想說的是:
沒有人質疑新海誠《你的名字》抄襲周杰倫《不能說的秘密》,這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不能說的秘密》在《你的名字之后上映》,就一定會有人質疑周杰倫抄襲了新海誠!
當然在這里郭敬明和Fate的“混賬”是翻不了的。
想想,是不是細思極恐!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