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新媒體人的 60 條從業感悟
來源:插坐學院(微信號:chazuomba)
作者:池騁(芥末微報創始人,插坐學院獨家簽約講師)
池騁老師真情告白
2011 - 2016 ,我經歷了人人網的興衰,微博勢力的改朝換代,公眾號的一個又一個崛起。
我搭建了百萬級用戶的留學新媒體矩陣,策劃覆蓋北上廣校園的新媒體矩陣,創立了兩個小有名氣的原創情感類公眾號;寫了幾篇 10 w+文章,操盤幾十個新媒體賬號,合作過上百個品牌。
2011 - 2016,我做過多次自嗨活動,當過多次討厭的標題黨,也經常因為用戶留言而氣炸;我因為追熱點通宵,因為賬號被封到處求人,因為廣告投放與甲方撕逼;我關注了數百個公眾號,朋友圈有幾千個好友,不得不承認,我的工作和生活已經完全混為一談。
目前,我是芥末網的新媒體總監,以及一家新媒體公司的 CEO 。新年伊始,我寫了 60 條關于新媒體運營的感悟,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
一、關于行業的思考
01、新媒體顛覆了紙媒,是因為傳播邏輯的質變。但是新媒體不會被顛覆,只會不斷發展。
02、我不看好情感類公眾號的發展。因為他們即將走過最后一個紅利:用戶的好奇心紅利。
03、企業類公眾號的最大優勢是具備天然差異化,可大多數賬號都沒有利用好這個優勢。
04、你學不了杜蕾斯或者支付寶的新媒體打法。不是因為團隊,而是因為產品。
05、微博更適合企業品牌公關,微信更適合企業市場推廣。二者皆不可拋。
06、新媒體部門在企業架構中越獨立,越有利于其發展。
07、阻礙一些公眾號發展的,往往是情懷。
08、關于公眾號名字,好記的各有各的好記,難記的都一樣的難記。
09、任何問題,都可以用“我有百萬關注”解決。
10、標題用過 10 次以上“口紅”和“朋友圈”的情感號才算身經百戰。
11、新媒體做電商是大勢所趨:既通過讀者關系提高轉化率,又能夠將自流量最大化利用。
二、關于內容運營的建議
12、不要先寫文章再思考共鳴,而是先有共鳴再思考如何寫文章。
13、只寫故事沒有共鳴那是故事會,只發資訊沒有觀點那是新聞臺。
14、“分享這篇文章的話,朋友圈里的好友一定會覺得我很酷。”
15、“我很想分享你的文章,但是我不能破壞自己在朋友圈的形象?!?/p>
16、爆款文章的核心指標不是分享率,而是從朋友圈打開的人數。
17、對于內容傳播,隔圈層如隔山。所以很多百萬級大號,你聞所未聞。
18、要么寫進用戶心里,要么寫進用戶腦里。這是一道關于公眾號定位的單選題。
19、追熱點的時候,切記五個字:對事不對人。
20、一個好標題不僅要吸引點擊,更要適合分享到朋友圈。
21、標題黨的定義是:文章的內容遠沒有達到讀者點擊標題前的閱讀預期。讀者會很生氣,取關會很嚴重。
22、咪蒙可以做“標題黨”,因為大家對咪蒙的閱讀預期明確。但是你不行。
23、情感號的好標題,是讓用戶在看到后心里“咯噔”一下。
24、資訊號的好標題,是讓用戶在看到后心里“臥槽”一下。
25、企業號的好標題?先想明白用戶究竟為什么關注你。
26、關注 B 站。關注 B 站。關注 B 站。
27、別只關注“展開率”,你更應該思考“不展開率”。
三、永遠以用戶為核心
28、不是所有的第一批用戶,都配叫做種子用戶。
29、想讓用戶記住你,就得和他持續發生關系。
30、你只關注新增用戶,卻很少關注新增用戶的構成。
31、當用戶對一個帳號的未來好奇,他就會選擇關注。
32、如果用戶喜歡你,你的流量價值會翻倍。
33、取消關注的兩大原因:帳號不符合關注預期,文章不符合展開預期。
34、你學習某個大號推了一次語音,后臺回復卻是:小編居然是活的!
35、用戶收到推送時的格式是:賬號名字+冒號+文章標題。牛逼的帳號活在冒號前面,更多的帳號活在冒號后面。
36、持續活躍用戶的增長速度,決定了你的公眾號勢能。這和單篇爆款無關,需要長期的規劃。
37、如果你連續五天的取關人數是 52、85、54、57、56 ,你只需要關注第二天多出的 30 個取關。
38、用戶為什么會忘記或者取關你:時間、新歡、成長。
四、別只想著每天發什么
39、產品化思維:用戶需要什么;運營化思維:我給用戶什么。
40、回復留言和篩選評論這樣的小事,就叫做運營。
41、用戶運營需要感性,用戶量運營需要理性。高手需要精神分裂。
42、內容運營的核心能力:敏感+判斷力,用戶運營的核心能力:熱愛+執行力。
43、別扯沒用的,你的文章讀完率是否因為圖文排版而提高了?
44、頭像很小,所以頭像要很大。頭像很多,所以頭像要很少。
45、有些賬號的封面圖并不好看,卻能讓你加深對這個賬號的認知。
46、頁面模版是體驗更好的歷史消息。
47、在自定義菜單做標題黨的人,一定沒思考過菜單分析的意義。
48、“如何判斷線上活動是否誘導關注?”“你是否期待這個活動給你帶來很多關注?”
49、“幾十萬的大號為什么做幾十人的線下活動?”“做給那幾十萬人看的?!?/p>
50、作為一名活動運營,創意是 1 ,經驗是后面的 0 。
五、最后以一個Leader的角度
51、新媒體行業的絕大多數問題,都是人的問題。
52、團隊基因決定了公眾號更適合偏重內容運營還是活動運營。
53、“能將新媒體運營好”和“能將新媒體經營好”是兩碼事,這兩種人才都很稀缺,全才更稀缺。
54、我一定會看面試者的訂閱號列表,因為那是他最真實的寫照。
55、想管好新媒體團隊,起標題、找選題這樣的通用技能一定要過硬。
56、企業新媒體運營職場發展公式=個人能力 ×(0.7 × 企業平臺 + 0.3 × 新媒體戰略地位)
57、日復一日肝選題,你永遠不會進步。每天至少將 20% 的時間用做思考。
58、互聯網的流量越來越貴,可新媒體運營的工資卻漲幅不大。這是行業發展的好事,卻是個人發展的壞事。
59、大多數企業的新媒體運營:基于用人標準應該給 20 k;實際只給 5 k;給企業帶來的價值只有 1 k。
60、優秀的公眾號運營,都有同理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