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A到底死不死?奧美副總裁如是說
來源:古里奧(ID:coolioyang)
原標題:4A到底死不死?我說兩句吧,就兩句
作者古里奧是負責數碼及社交策略的奧美副總裁,兼任上海奧美集團“奧美社交”部門負責人,運營著業界頂呱呱的“奧美紅坊”賬號。
這一年4A死不死已經成了廣告圈的熱辯話題,只要沾上點這個邊就一堆吃瓜觀眾,吶喊助威,劍拔弩張的也不在少數。昨天又看到業界媒體發起相關討論,一方面覺得無聊,感覺編輯實在無話可說了,一方面又覺得可笑,這件事情真的是我們螻蟻庶民就能討論出個結果的嗎?有一種 “人類一思索上帝就發笑” 的感覺。我在4A供職多年,也在創業新型廣告公司做過創業,兩者相比差距不是一般得大,感觸非常多。有人問我怎么看這個問題,我說這個太復雜,一句兩句怎么說得清楚。
“4A真的迂腐嗎?”
大公司真的不知道什么是市場趨勢,什么是前沿科技,什么是營銷新動向嗎?我不覺得。很多大廣告公司的前沿部門,比如互動,社交都成立地非常早,相當多自立門戶的4A人也并不是自己原創了新形態的做法,而是在4A受了啟發,才跑出去單干得。我就不去點名了,有興趣大家可以去查一下新興熱店創始人的背景。
但為什么這些創新在4A里面步履蹣跚,發展的不夠好呢?這跟體制有關系。本來是靠賣新鮮生果賺錢的,突然想賣沙拉。如果你是水果店老板會怎么做?當然是先繼續賣著生果,同時試著沙拉,看看最后能不能做起來。這不代表沙拉的生意就比專門做沙拉吧的店差,只是水果賣的太好,大家不覺得了而已,總覺得老板是兼職做著玩兒的。
也不得不承認,水果店老板心態確實不太好轉換。畢竟是做一件事發家的,做另一件事總是有點畏首畏尾,不會放膽去做。這跟自己投錢開了沙拉吧的人心理不一樣,也是可以理解的。
“4A真的不重視人才嗎?”
我看過一個創業公司說因為4A不重視人才,所以他們才了開一間非常重視人的小公司。這個很有意思,以人為本的廣告公司不重視人才?我想了很久,我猜大半是很多人在公司沒有感覺到愛,沒有被重用,甚至被輕視引發的。這也能理解,4A人來人去,感覺上確實有些人情冷暖,大家不夠緊密和團結。這點跟小公司一群人干什么都一起是沒辦法比的。一起加班,一起吃飯,一起旅行,甚至一起上廁所洗澡的情誼,也不是說要就能要來的。
但一個老板的精力就那么多,帶的人越多,生意越大,能分攤到每個人上面的情感就越少。指望4A的大老板給自己表達一點愛基本上是癡人說夢,但不代表他不愛你,只是沒時間了解和接觸你。這個責任被轉嫁到了下層的領導和團隊負責人身上,但往往業務層面的團隊領導就算在團隊建設層面做的好,大家也不覺得是公司有愛,只認定是自己小團體特別投緣。這其實對大公司是不公平的。
“4A真的太笨重嗎?”
有人說4A效率低,做事流程多,給出來的東西也是四平八穩沒什么亮點,一點都不值得期待。從外面看起來確實如此,但大家都知道4A人忙得要命,加班一點不少。這些加班都去了哪里?大多數時間都花在了內部討論,相互溝通上。我個人不覺得這是效能低下的無謂內耗。一件事情如果參與的人多了,想法就多了,提出的問題和挑戰也會多,大家就能更多角度的去思考解決方案。一件作品出街之前看的人多了,意見提多了,就能保證不會有太多錯誤,并且可以被大眾接受。這是安全的做法。
如果要刻意追求不安全,喜歡挑戰世人眼光,那么4A未必是個好的選擇。但是如果不想自己的營銷溝通有錯誤,引發公關危機或者大半投資浪費,那么4A可能是最好的選擇。我們都喜歡買精雕細琢的精品,但精品經常不出挑,到了廣告公司的選擇上,其實道理是一樣的。
“技術流如是說……”
還有一種唱衰4A的流派是基于當下營銷的新常態,認為4A在技術、市場運作、知識領先性上都已經毫無優勢可言。比如大數據,自媒體等等。沒有優勢的廣告公司就會被淘汰。
我不得不承認在很多新興領域里面4A公司都還在邊走邊學,所以并沒有長于別人的理論體系和實戰經驗。話說回來,誰不是呢?小公司如此,客戶也是如此。市場變化得太快,大家都疲于適應和嘗試,沒時間積累和總結。這是行業痛點,也將持續會是痛點。但這個挑戰對大多數從業者來說反而是個機會。
我們可以去任意嘗試,因為再也沒有倚老賣老的人跟你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行了。所有人都是剛開始,所有人都要謙卑的學習。倒是誰跑得快誰就贏。但我可以肯定的是,營銷的基礎4A肯定是最扎實的,萬變不離其宗,到最后其實誰能真正影響消費者,誰才牛。并不是誰的微信號粉絲多,誰就是營銷專家了,誰的數據存的多,誰就知道怎么做好廣告了。
“4A真的沒有缺點嗎?”
我寫完上面的論點之后,突然發現我是“挺4A”的那撥人。我問自己,難道4A真的沒有任何缺點嗎?絕對不可能!沒有任何公司任何行業是絕對沒問題的。要是細數4A的毛病,我也可以單獨開一篇文章慢慢道來。但小公司也一樣有自己的問題,待過的人都知道。比如資源匱乏,做事不規范,被客戶挑戰沒策略等等。
這些問題沒必要單獨拿出來用顯微鏡看,對于廣告人來說重要的是什么樣的土壤可以讓我自己發揮到最好。這個所謂土壤,是不是4A只是要素之一,還取決于你的伙伴是誰,你的領導是誰,你的客戶是誰,你的事業階段如何。
最重要的不是討論一個行業會不會沒落,而是我們在任何行業是否都能創造了不一樣的價值,發揮了最大的光和熱。沒待過4A的人,不可能說4A不好,既然待過為什么當時沒想著做一點點的改變,讓它變得更好呢?
以上,同行見笑。
微信號:古里奧
ID:coolioyang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