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李楠:定位已過時,4A 正衰落
2016 年 12 月 24 日,魅族營銷副總裁李楠在混沌研習社做了一次公開演講,這位 IT 技術出身的營銷掌舵人,在演講中提出了一個又一個挑戰 4A 和傳統營銷認知的問題。
品牌定位 從質疑《定位》開始
在演講開始不久,李楠就對被傳統營銷奉為教科書的《定位》發起挑戰。
在他看來,二十一世紀互聯網高速發展、影響人們生活方方面面,品牌已不是上個世紀單向告知的狀態,互聯網的討論會迅速彌散品牌定位,用戶通過多次的溝通參與到品牌的定位中。
定位魅藍 從無定位開始
何為品牌?企業所做的可被用戶感知的一切,最終在用戶心中形成的印象。
這個看似大部分人知道的正確答案,實際上,無論在企業內部還是 4A 機構的執行過程中,有太多的偏離和想當然。在今天,品牌的定義過程已被用戶廣泛參與。
李楠介紹道:2015 年大獲成功的「魅藍」,在上市之初是沒有品牌定位的。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產品發酵后,魅族通過網絡口碑獲取了大量用戶反饋,基于數據和調查進行感性和藝術的再創造,成功塑造了「魅藍 青年良品」的品牌定位。
一個來自 IT 的營銷方法論
李楠把 IT 行業的敏捷開發思想,整合運用到市場營銷工作中。通過快速的試錯、迭代,不斷的進行「Rethink」,實現品牌、市場、公關、產品的快速檢驗和調整。
而在瞬息萬變的互聯網品牌戰場,「Sale or Else.」已經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程度,一款產品的銷量可以左右一個品牌的生死。以數字營銷為主的互聯網品牌,已可精準衡量傳播費用的投入回報率,這也讓「看起來很美」的項目變得不可能被執行。
這和 4A 有什么關系?
「品牌代理機構通過選擇客戶來避免失敗,解決不了企業的問題。他們的目的是服務客戶而非贏得市場。」李楠在演講現場說道。作為一個廣告從業者,聽到越來越多人抱怨「XXX 的 Budget 又砍了」、「好久沒有 OT 過」……似乎這位非廣告科班出身的營銷人,道出了 4A 真正的癥結。
過于規整的職能劃分讓基層執行者很難理解到一次營銷活動全貌,而中層則要面對業績帶來的巨大壓力,疲于奔命的忙于獲取更多客戶,提案技巧遠大過真正的營銷經驗,4A 高層則演變為客戶高級關系的維護者。在經濟不景氣的當下,更會陷入惡性循環。對于可以快速檢驗傳播效果,注重實效的互聯網品牌而言,4A 很難幫的上忙。
運轉多年的 4A 公司,龐大的機構、細致的分工、對于完稿的層層審核,讓它擁有高標準的完稿質量,也成就了曾經的 4A。但在以「速度」為第一要務的互聯網時代,需要時刻根據受眾反饋優化傳播。那些繁冗的溝通流程,則成為它面對互聯網快速戰役的掣肘。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7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