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不只廣告創始人丁和珍 —— 寫了16年,沒有最滿意的作品
訪談:丁和珍 VS 鬼鬼(ojsngg)
來源:寫給非廣告人的廣告常識(微信號:adernous)
原標題:《專訪丁和珍:寫了16年,沒有最滿意的作品,智聯招聘算及格》
數英網DIGITALING用戶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本人
本期訪談嘉賓,丁和珍,不只廣告創始人,出道16年,此前曾先后任北京奧美、上海BBDO的副創意總監。天天果園橙先生背后主創。
知道丁和珍是源于2年前搜索資料的邂逅,就像采訪他是一次偶然的約定——此前因為文章《丁和珍的精選作品:一位廣告人從4A到自立門戶》錯用案例,我和他加上了微信,當時未能聊得盡興,于是斗膽約定改天再做請教。
像大多數精于廣告的資深廣告人,丁和珍和他的不只廣告,低調得像一艘潛水艇,于是,我揣著這份訪談問題,試圖從廣告新人、行業常識的角度,潛入水底,帶大家了解他和不只廣告的一個側面。
這個側面,有他對帶人、入職、做案、Social、廣告金句和廣告行業的一些思考。但愿你能透過他的回答,在他的作品中找到更多的對廣告行業的注腳。
問=A=Adernous
答=丁=丁和珍
A:2014年整理智聯招聘6年廣告集時,偶然發現了您,您的作品給我開了一扇貼近普通人的創意之門。面對因作品認識您的人,您會怎么介紹自己和不只廣告?
丁:一個普通的創意人,想做一點不普通的創意,然后創辦了一間不只想做廣告的廣告公司。(聽上去非常糾結的吧)
A:內地電影人,做得好的很多都是三大電影學院出來的。相對來說,科班出身做得好的廣告人就比較少。作為科班出身還做得自成體系的廣告人,從蘭大廣告學生到廣告職人,哪些基本動作幫您順利完成了這種角色轉換?
丁:哪有什么順利可言,挺住意味著一切。哈哈。
A:能說說您的第一個出街廣告作品嗎?當時看到自己的廣告出街是什么感受?
丁:第一個出街作品,我想應該是在大學的時候,自己和同宿舍的伙伴參加的廣告比賽。拿了一個優秀獎,登在了當時一本叫《廣告 導報》的雜志上。當時挺興奮的,覺得自己好像有點潛質可以干這行。
A:哪個案子,讓您意識到自己上手了,具備了獨立操作案子的能力?為了帶新人上手,您有哪些常用方法?
丁:哪個案子真記不清了,一切都是別人或自己逼出來的。對新人,我喜歡的方法就是放養。把他放到第一線,一起琢磨一起成長。
A:奧美的360°品牌管家、BBDO的洞察觀都深刻的影響著廣告行業,作為這兩家公司的雙學位畢業生,它們有哪些地方潛移默化的影響您至今?
丁:BBDO里浸透了我的廣告青春,讓我收獲了很多一生的朋友;而奧美則是廣告界里的最驕傲的那顆頭顱,在那我認識了很多怪咖。
A:近兩三年,時有唱衰4A的聲音。如果一個新人,面對國際4A、本土廣告公司、國際4A出走高管創立的小而美廣告公司、Digital和Social廣告公司5種公司給的offer,他向您征求入職選擇意見,您會如何給他建議?
丁:先問問自己想做什么,而不要先看是什么公司。
A:不管是服務智聯招聘、OPPO,還是斐訊輕客、天天果園,我注意到不只廣告非常擅長和年輕人溝通。和年輕一族溝通,你們會做哪些功課,又得到了哪些規律?
丁:和年輕人保持距離,也打成一片。
oppo校園招聘-夢想篇
A:服務智聯招聘時,你們大量啟用普通人做廣告代言人,特別樸素、親切。如何選擇這些符合品牌調性的平民代言人?
丁:符合目標群特性,里面有的甚至是客戶。
A:不只廣告很多文案都特走心,去年中秋節,你們給天天果園做的系列廣告尤其走心,你們是如何挖掘這些走心訴求點的呢?
丁:從自己的生活里去找,感動你自己的,就可能感動別人。
A:褚橙出來后,一直是生鮮電商品牌的獨秀,去年,天天果園的“橙先生”好像打破了它的寂寞,“橙先生”是如何找到這個市場切入口的?
丁:褚橙其實不算是生鮮電商品牌,最早是本來生活把褚橙品牌做出名的。我們做橙先生其實也源于天天果園的品牌理念,就是我們認可:在天天果園每一個水果都是有生命的。橙先生就是一個橙子的自品牌。把它當成一個人來和客戶群溝通。
A:今年是不只廣告的第5個年頭,國際4A的創意總監,應該是很多人羨慕的位置,是什么境遇下會想出來創業?成立之初,您希望做一家怎樣的廣告公司?回過頭去看,您覺得實現得如何?
丁:出來創業,是想探探自己的可能性。我想做一家不像廣告公司的廣告公司,目前的實現度為40%。
A:平時花在看廣告上的時間多嗎?有哪些同行的案子是您覺得非常不錯的?為了保持源源不斷的創作力,您是如何自我充電的?
丁:看廣告的時間真心不多。很多客戶的創造力已經好過廣告公司了,我們需要加油。
A:你們官網上團隊顯示是9個人,作為能接起全案的廣告公司,這算很MINI的團隊了吧?公司現在團隊人員是怎樣的配置?
丁:不好意思,官網有段時間沒更新了。我們會保持在15人左右的規模,團隊里每個人都是創意人員。
A:作為公司負責人,文案、設計、策劃、AE、技術這些基本職位,您招人的標準是怎樣的?
丁:標準就是你真心喜歡做這個,也做得了這個。
A:不只廣告的很多文案都寫得很有溝通力,但是沒有出現人見人傳的廣告金句,您會有金句情結嗎?在您眼里,什么樣的文案作品是好文案?
丁:好的文案,就是觸動你的target的心弦。而所謂金句,不是這句寫得多好,而和太多因素相關。
A:國際4A等大公司,靠健全的體系長期運轉,小而美的廣告公司,我觀察到一旦創始領銜的人沒沖勁兒了,整個公司就會大不如前。您有這方面的顧慮嗎?或者說您是如何來增強小而美廣告公司的抗風險能力的?
丁:你說的非常對,大多人業還沒有創成,創業的心已經沒有了。沒辦法,你得找到和你一樣保持沖勁的人。
A:從業第16年,把最新的案例和最初的作品相比,您覺得您自身有哪些重要的變化與不變?
丁:我不再糾結了。以前比較喜歡新奇特,現在更在乎能否打動人。
A:相對國內多個燃具廚具同類品牌,大多講高端,而你們最近給林內做的廣告卻在講“工匠精神”,這種差異化的打法,會不會不容易抵達目標用戶?
丁:林內工匠精神,也源于品牌本身,作為一個品質有口碑的日本品牌,日本人的匠心一直為大家欣賞。恰好也時值中國社會消費升級的大轉型,大家開始注重品質,去日本爆買的社會背景。
其實是品牌的廣告,建立一下林內在客戶里的印象。其實匠心也真被說爛了,但和林內還比較配。大家都在講,就拼誰講得漂亮了。
A:平時看哪方面的書?給我們讀者推薦專業的和非專業的書籍,您會推薦什么書?
丁:我看的書很雜,年紀大了,越來越喜歡看歷史。專業的書,我覺得《The Copy Book》是每個文案的經典,我前老板小強(林永強)的書(代表作《小強廣告100招》)也非常值得一看。
A:廣告珍吳聊這檔民間訪談,輕幽默、有情趣,有快問快答,也有深度思考,為啥做了24期就停掉了?
丁:博客沒落,微博沒落,我當時的激情也沒落了。
A:聽說您現在還在寫文案,公司有幾成作品的文案是您寫的?到目前為止最滿意的作品是哪件?
丁:還有4.5成吧。最滿意的作品真沒有,能算及格的天天果園和智聯。
A:最后是快問快答八卦四起題,小心冷箭啊。您是如何看待廣告獎的?如何理解文案說人話?有沒有哪個時刻特疲倦想離開廣告行業?勸人進入廣告行業您會說啥?勸人離開廣告行業您又會說啥?廣告人演廣告是何種考慮?哪些廣告人對您影響很大?您怎么看時下熱成狗的Social?一句話結束本次文字訪談吧?
丁:廣告獎是nice to have,不強求;文案不說人話,那怎么像話;時刻準備離開,哈哈;不勸人離開,也不勸人進入,人生是你自己的。廣告人演廣告,純屬好玩。小強和已故的黑馬大叔對我影響最大。是時候給熱成狗的Social,潑一盆冷水了。
一句話:廣告那么小,而世界卻很大。
寫了16年,丁和珍說還沒有寫到最滿意的作品,而說起自己的第一個出街作品,他依然充滿驕傲。每當提及他操作過的案例的亮點,他總會強調甲方決策的重要。
盡管很多時候,他的回答都是點到即止,但是不難發現,他自信背后,對甲方的尊重、對作品的謙遜、對新人的包容、對行業的熱愛。
這一切,除了久經廣告戰場的磨練,或許更多的還有深刻了解后的從容理解。而我,也忽然更深刻感受到他曾在不只廣告官網寫下的這句話:
理解客戶的生意,做好我們的創意。
相關文章:
《前奧美創意總監用12年的經驗,告訴你關于廣告實戰的27條心得》
公號名:寫給非廣告人的廣告常識
微信號:adernous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