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是第一篇,將來會陸續補充其它方面地。)
原標題:《美術談文案創作》
數英網DIGITALING用戶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為什么會想寫這篇搓文,主要原因是目前文案已經超越了美術,成為搶手、燙嘴的熱山芋。當然俺不敢對大文豪們的薪酬日益增長有意見,更想祝他們發大財,不然我得被唾沫淹死。但是,也該給美術們加加薪酬啦,十多年沒提升啦!連前臺的薪酬都提升好幾次了。哎呀!一不小心就把我這點小肚雞腸顯露無遺。
嗯,其實我真正想表達的是,其實任何人都有可能寫出好文案。雖然我是個大老粗,但依然如醬爆一般心懷夢想,妄想成為一名大文豪,靈感總是會意外地出現在腦中,但如何把這個意外變成可持續性的作業,那就要談到方法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說起方法,我喜歡選擇笨的方法,因為本人智商低、水平低,研究一套笨方法更適合自己使用。我想,這個方法應該可以幫助大美術們改變一下對自己的定位,不要被你們的優點所限制。
在這篇文章中我先談談傳統平面廣告,KV中的slogan創作,至于腦殘體和段子體等等以后再聊。因為大文豪們的工作非常之復雜,既有深度又有價值,怎可能如此簡單說明白?即便是耗費我幾年的課余時間去講述,也未必說得完說得好,所以避重就輕,我點滴地來、淺淺地來。(最好能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讓大文豪們看不下去了、憋不住了,吐出一言半句箴言,讓小弟我從中獲益。)
關于創意構思的討論中,文案在其中能起到怎樣的作用,我避而不談,只談僅限于文案的獨立創作。(有一些大文豪或大美術,可以單方面地完成創作,若是如此,就需要另一方犧牲自己的存在感,也就是不要畫蛇添足。讓KV更簡潔、更有沖擊力,甚至更有說服力,也更好地避免產生歧義。但是,大部份的創作工作都是無法單方面完成地。)
一、不過,在談slogan之前,我先來簡單概括一下硬廣的編寫
因為這是文案創作中最基礎的工作,從中你會了解到文案先要進行哪些基礎地修行。假設你是要編寫一篇關于企業招商類型的硬廣,你應該寫些什么?怎么入手?怎么創作?怎么提高?
1、寫些什么?
我們先分析一下書寫的內容是代表誰,去對誰說?大家都知道對人說人話,對鬼說鬼話,要達到招商的目的,需要先知道經銷商關心什么?他們通常關心的是:利益和商機等等;而我們要說什么才能觸動他們?那就要寫:讓利承諾和市場需求等等。
2、怎么入手?
要讓經銷商相信你的讓利承諾,肯定不能說我們打算不賺錢或虧本賣,那樣誰會相信呢?那要讓經銷商相信你的產品對應市場需求,又要該如何入手呢?(題外話:這個策略性方向的得來,不是取決于你有沒有文案經驗,而是取決于你對市場營銷與經銷商心態等等的理解,如果你的經驗不足,可以請領導給予你方向,這也是他們應該做的。)通過分析研究,我們會明白,從原材料供應商的合作,運輸物流商的合作,生產線效率的提高等等入手;從市場現狀、行業特征,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入手。
3、怎么創作?
(1)不會寫總會抄和模仿吧:用百度找與這些方向相關的文字看一看,看看別人都怎么聊、怎么吹;再把與你的企業、行業、品牌及產品相關的句式或詞匯,先直接copy下來,然后把你可以聊能夠吹的東西留下,把他們進行分類,并提取關鍵詞,再按照你需要的邏輯次序重新整理歸納;要特別注意他們的語言風格,別一句白話文一句俗語,那會笑死人地;在修飾過程中,語氣的前后頓挫也要特別注意,可以反復地閱讀幾遍,別半句黯然銷魂、半句雄心萬丈;也不要啰啰嗦嗦,對一些不重要的東西可以一筆帶過,或直接剔除;最最重要的是主謂賓等語法基礎問題更要注意,主謂賓之間的關系是可以互換和添加定狀補來調節地,這要根據你的行文語氣和想突出的重點等等來決定地。
(2)當然,這真要取決于你的邏輯條理能力,多寫寫日記、觀后感什么的,練習一下思路梳理和語言組織能力吧。在這里我拿份表格來舉例,說明一下標題是從策略方向關鍵點,草稿、修改、精修等幾個步驟得來的。
(3)還要取決于你的文學修養,多閱讀一些好文采的書籍,能讓自己的語調更加趨于大文豪們的腔調,讓創作的行文更加瑯瑯上口、瀟灑舒暢;再重新看看從前的語文課本,去理解一下主謂賓定狀補的關系,及“的得地”等等該怎么用。
說這些估計也沒幾人真正會去看去讀去寫,我先把主謂賓定狀補發一下吧,大文豪們別笑,其實有許多人都常常出現語法問題,我們去看看現在朋友圈里大家發的那些文字評論,就會知道語法錯誤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因為家鄉口音和溝通習慣,常常會省略和顛倒詞語,或是為了凸顯詩詞般地“簡潔和韻味”,刪減那些不華麗的關鍵詞,這些習慣在日常生活中、熟人圈里,通常被直接忽視掉,因為大家都很聰明,聽到某些相關字就能明白你在說什么。但是廣告文案是寫給陌生人看地,你身邊的人看得懂不代表所有中國人都看得懂,老外就更難懂了。(注:在此暫且不談腦殘體和網絡語言。)
主語即一句話中動作的發出人;
謂語即一句話中的表示具體動作的部分;
賓語即一句話中動作的承受者;
補語是句子中動作狀態進行修飾;
定語是對句子中名詞性的詞語進行修飾的部分;
狀語是對句子中的動詞性詞語或全句整體進行修飾的部分。
舉例:
“美術談文案創作”,主語自然是“美術”,謂語是“談”,那賓語是什么呢?是“文案”,其實你非要說是“創作”也行,但另外兩個字的詞性就變化了。如果賓語是“文案”,那么“創作”就是補語;如果賓語是“創作”,那么“文案”就是定語了,中文就是那么地有趣。
如果你嫌文字少了,那來句長的玩玩: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美術,臉不紅心不跳地高談闊論,博大精深、精妙絕倫的文案創作。要想更長一倍兩倍都不是問題,只要你理得清楚主謂賓等詞性,當美術排版的時候說字太少或字太多,或需要增加一兩個字時,這項小技能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狀語+定語+賓語,狀語+謂語,定語+主語+補語。你會突然發現主語與賓語交換了,句子的語氣重點也落在了后面,而不是在前面了,但句子的意思卻完全沒有變。說明主語在哪,語氣重點就會落在哪里。)
4、怎么提升?
取決于你的刪減、語氣及詞匯修飾的調整。
(1)刪減就是在不改變意思或意圖的情況下,去掉多余和不必要的文字內容,這個要根據你要說的具體內容來確定;
(2)語氣的調整,從剛才的例子中已經說明了語氣的重心是可以被移動地,只要你能通過韻律去調動受眾的情緒,那你要Ta什么時候慷慨激昂、什么時候萎靡不振,就可以隨心所欲啦;
(3)而詞匯修飾,就要取決與你的詞匯量。書到用時方恨少,所以平時要留心積累詞匯。當然,現如今你也可以通過百度來搜索,讓不少如我這般的文盲也能寫出一些精語良言。也許對于沒有編寫過文案的人來說,可能不明白詞匯量的重要性,所以,在這里我舉例來幫助他們明白。
你如果要描述一個人的手部動作,除了常用的拿、指、抓、抬、拉之外,還能想到什么?還有:撓、摳、掰、握、提、揮、握、攥、伸、搓、洗、捏、彈、掐、捶、拽、擺、按、扒、摳、拖、扶、扯、扳、擰、摸、拎、掰、擠、揪、掏、撥、捋、捅、拈、捻,等等非常多可以用來表達的詞,那么用哪一個更生動?更瑯瑯上口?甚至于達到諧音效果,一語雙關呢?如果你沒有詞匯量的積累,如何能做到?
描繪一個人怎么看,你又有多少詞語可用呢?望、視、瞧、瞅、瞟、眺、瞄、盯、瞥、窺、睜眼、閑眼、瞪眼、眨眼、乍看、窺看、察看、觀看、觀察、洞察、審視、視察、瞻望、瞻顧、顧盼、相覷、凝視、張望、遙望、凝望、眺望、遠眺、仰望、鳥瞰、俯瞰、俯眺、俯視、怒視、注視、窺視、斜視、睥視、乜視、端視、端量、瞥見、蒙眬、迷離、昏眩、瞪瞪、眈眈、眼巴巴、眼睜睜、睥睨……
諸如此類很多很多需要你長期積累地,就像美術需要積累大量美術執行參考圖一樣,我可是美術哦,都已經積累了大量的詞匯。
二、進入正題,KV中的slogan創作。
從提升出街廣告效果為目的來談,一般會把文案和美術分成兩條不同的路,來引導受眾的思維朝著廣告目的地前行,又或者視出色的廣告為一個圓,而文案和美術就是繪制這個圓的轉軸和支腿。
既然僅限于文案的獨立創作,那么我們假設KV畫面已經做好了,并且那個該死的美術只給你做了一張圖,他又耍無賴死活不肯改,你又沒體力去武力鎮壓他,更沒有時間去跟他理論,因為客戶正發著淫威讓你們立刻提交稿件,這時候怎么辦?大文豪們常在這種情況下完美地演繹超人的角色,不是說笑哦,尋常工作中因為各種的原因,常常出現如此處境,所以我在此向大文豪們致敬!
1、產品功能性訴求的KV(這是使用頻率最高的KV):
(1)彌補,缺什么?
既然KV的畫面,死活就那樣啦,你如何彌補KV中畫面部份的缺陷呢?首先必須清楚KV的使命是什么,也就是宣傳訴求,要強調的、企圖勸服或打動受眾的重點是什么?你才可能知道它缺什么,而后才能進行彌補。
(2)定性,怎么寫?
要讓功能性訴求的KV看起來既有感染力又有說服力,就必須感性和理性兼得,用感性去感染和吸引人,用理性去支撐和解說事實。我假設感性和理性分別代表圓規的轉軸和支腿,那么代表轉軸的感性,就屬于右腦思維,它具有感染力、沖擊力或者吸引力;那支腿就代表理性,是左腦思維,它具有說服力,講邏輯講道理。
那么,你要為KV配上一句slogan,你就要看畫面屬于轉軸還是支腿。也就是說,畫面是轉軸,那你的slogan就必須起到支腿的作用,如果也是轉軸的作用,那此KV就難以圓滿啦。當然,在大文豪們心中一切都可以隨心所欲地處理,但作為我這種水平低的人來說,還是先老老實實、規規矩矩地來。
哎!黔驢技窮,表達能力有限,還是舉例子吧:
例子1
A、假設要做一份宣傳訴求是表達某汽車內部空間大、舒適的品牌廣告(實際它是在賣調節座椅)
首先你會認為它屬于理性的還是感性的呢?而后在宣傳訴求方面欠缺什么呢?
如果你把畫面理解為理性的,那么它是以解剖圖的方式來示范了空間,既然有了理性的支持點,那就缺乏了表達空間大所帶來的感受,這個感受一定是感性地。(大文豪們閉上眼睛跳過這段吧,我隨意列舉的文案并不好,小心污了你們的慧眼。)
a、可以寫反問式文案,勾起受眾遐想背后的故事:“欲壑難填?”。(為什么要加問號呢?如果你了解此成語原詞的意思,就會明白如果不加這個問號,就會有歧義了,就不一定能夠明白廣告的宣傳訴求是什么。)這是將文字寫成感性需求的疑問,而將畫面視為理性功能的解答。
b、還可以旁敲側擊的方式寫,詼諧一些:“博大,不僅僅為了滿足駕駛者;big and big”這是將畫面視為理性的事實呈現,而將文字寫成如受眾般旁觀者的評價。
當然,還可以創作許多種其它方式的文案,但都必須是闡述感受。你想,畫面是解剖圖,如果你再配上空間尺寸的明確數據值,那就不再是平面廣告了,反而更象是說明書中的一張解說圖片,至少KV會缺乏感染力且無趣。
c、也許客戶會認為受眾看不懂,擔心宣傳訴求表達不夠清晰,歧義太大,讓人看不懂是在說產品的大容量,那么你可以再配以副標題,又或者說創作直白的文案,點名功能:“隨心所欲的空間;大空間大享受”等等,這是將畫面視作故事演繹,將文字視作解說詞的方式。大文豪們別急,我也不認為這種方式好,這樣的方式會讓畫面中本來存在的趣味直接變淡,并且還會讓人覺得過于惡俗。
為什么?我們再舉例子:
例子2
(估計大家看到這個畫面就能猜到我想說什么了,都怪小弟不才,且又懶惰,但我的目的只是說明文案的創作方法,而不是為了賣弄自己的文案能力,所以我覺得沒必要浪費腦力在舉例上面,其實我害怕在賣弄的時候被大家發現自己是個文盲,這樣的真實原因我是不會告訴你們地,哼哼!機智如我。)
這樣一張直接呈現產品的圖片,就像是直接拿產品攝影照片放上去做廣告畫面一般,非常之理性,毫無趣味及感染力,如果你再配上一個超級理性的,類似“敞篷設計”的解說語的話,那不是說明書是什么?而我們的大文豪就是選擇用一種非常感性的表達來闡述敞篷設計。
其實這系列廣告作品的優秀文案,也是由美術犧牲自我存在感才造就地,并且還在色彩上做了黑白高對比反差來凸顯張揚個性。我們來看看如果美術想要更多地表達存在感,彰顯自己的“美術功底”,會給作品帶來怎樣的后果。
你會覺得這句文案特別棒吧,既有趣味、感染力,又有故事性。
但如果你看到的是這樣的畫面,你一點都不會覺得文案寫得有多好,甚至你會覺得畫面做得那么好看,居然配了句狗屎文案。其實這已經算輕微的評價了,如果畫面上的是mini敞篷車,估計就沒幾個受眾會購買它了。
也許你會說這圖片太丑了,好吧,我換個美的:(寶馬的車頭太漂亮了,請原諒我舍不得修掉這些品牌特征。)
文案的感染力及故事性、趣味性被極速拉低。
這些例子是有一點夸張,但如果大家多留意一下,其實目前有許多KV都在犯著這樣的錯誤。所以看起來好像是文案單方面的創作功勞,實際上也存在著美術的犧牲,所以好作品通常是雙方合力完成的。(所以,給美術們加點工資吧!嗚嗚……每個大文豪的背后,都有一個懂得犧牲的大美術,反之,亦可成立。)
B、假設要做一份宣傳訴求是表達某汽車內部空間大的品牌廣告,你的美術給了一張這樣的畫面給你,怎么辦?
你可以把畫面理解為感性的,那么是用大象的一條腿來演繹大空間,既然有了樂趣及感性表達,那就缺乏了技術支持點,這個支持點一定是理性地。并且假設這種沒有完全展示汽車全貌的廣告,屬于舊款產品的新升級。
那可以寫類似這樣的文案:U30全新設計,擴大空間27.9%。這是將畫面視作感性的故事懸疑,而將文字視為理性的功能指引。如果這樣擁有趣味、懸疑故事情節的畫面,如果你再配上一句感性的,類似“氣度飛躍,霸氣上市;大器智勝;非凡空間進化,締造全新標準。”的文字,那受眾的感受便是“吹吧你!”廣告變得華而不實,宣傳訴求便無法實現了。
好吧,就先談到這吧。網絡上有諸多大文豪在解說文案創作這類的工作,我也只能找點他們大開大闔、忘我起舞之時,遺漏的那么一點基礎動作來談了。也有良師益友說談這些都過時啦,哎!我也這么覺得,談著談著自己都不想談下去了,那我們下一章談目前流行的段子式文案吧。
- To Be Continued -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8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