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出馬送舒化,值得大夸特夸
馬姐團隊(Ma’nifesto)為伊利舒化做的代言人廣告「馬龍出馬送舒化」,
很多人看完,一「眼」不合就開罵。
甚至罵到「這個廣告詞,大學生寫都很難畢業」的程度。
當然也有人哭笑不得,「品牌都買單了,不知道你們在吵什么」。
對于前者,忍不住要回懟一句:過分了啊,你行你來。
至于后者,則是下文想展開聊的:這個項目的亮點,遠不止一句「品牌都買單了」。
01、創意:把馬龍用到極致,但又沒有理解門檻
品牌和代言人之間的關聯模糊到讓人一頭霧水的案例,比比皆是。
同一個代言人的同個特質被多個品牌反復使用關聯的案例,也一抓一大把。
Ma’nifesto在闡述這個項目創意的時候也有提到:找馬龍做代言人的品牌,幾乎都會用他的專業實力和GOAT(全稱 Greatest of All Time)的標簽,來做他與品牌、產品的關聯點。
翻了下馬龍過去的代言(以下僅列舉部分),發現的確如此。
【雙匯】一拍即合,馬上奪金。
【顧家家居】整家智造,全能出擊。
【碧歐泉】全憑實力,不問終點,全力以赴。
【修麗可】修紅王者,實力快準狠。
Ma’nifesto這次也用了。
【伊利舒化】舒化一出馬,營養好吸收。
但好就好在,他們不止用了「專業實力」這點作為馬龍和品牌之間的關聯點,
還挖出了馬龍身上的其他特征為其所用,并且做到了與品牌、產甚至官宣節點,都結合得很扎實。
我們一個個來看。
第一個特征,
是馬龍本人最顯而易見的,也就是他的名字:馬、龍二字,碰巧是兩種動物。
馬字,被拿來造詞,用以闡釋這個項目的傳播目標。
馬龍「出馬」→ 馬龍代言舒化。
舒化一「出馬」,營養好吸收 → 舒化可以應對各種乳糖不耐,確保營養攝入。
「一馬當先」的舒化 → 舒化的多個「領先」:中國第一款無乳糖牛奶,功能奶開創者,中國功能牛奶市場份額第一,已經蟬聯17年銷量冠軍。
龍字,則是用來選定官宣代言人的節點。
Ma’nifesto得知代言人是馬龍后,建議品牌將官宣節點定在了「龍抬頭」這天。在官宣代言人的短片中,進一步具象化造梗,讓品牌、代言人、官宣節點三者的聯系更明顯——
一是把「龍抬頭」的抬頭動作單拎出來,由一匹真實的馬和馬龍本人完成這個動作;
二是將與「龍抬頭」美好寓意相關的「轉發這個龍抬頭,一年都有精神頭」,作為文案之一。
第二個特征,
是作為馬龍實力象征的符號:乒乓球。
Ma’nifesto把它和形狀相似、代表舒化奶品質水平的營養分子放在一起比擬,形成另一層關聯。
第三個特征,
是馬龍白凈、不油膩的外表。
就如下列海報所示,馬龍甜而不油的笑容,被用來襯托舒化奶的清甜。
綜合梳理下來會發現,Ma’nifesto在創意的處理上,其實做到了輕而巧。
給品牌和代言人找的關聯點,是名字、外表、身份相關元素,都非常顯而易見,都不需要路人額外做功課了解品牌和代言人就能注意到。
在品牌與代言人的關聯點闡述上,也沒有什么彎彎繞繞的腦回路,全都直白易懂地體現在文案、視覺和設計上,路人看一眼就能get到。
02、文案:洗腦式重復?是層層遞進的劃重點啦
具體怎么個直白易懂法?我們先說文案。
每張海報上的文案,都很長,都出現了字/詞/句式的重復。
但這都不是劣勢,反而是它的優點:它的重復不是啰嗦,反倒還能起到搶占路人注意力、幫其劃重點的作用。
【海報一】一馬當先
這是馬
這是馬龍
這是馬龍出馬
這是馬龍出馬送舒化
這是馬龍出馬送一馬當先的舒化
在這五個「這是XX」的句子中,逐句新增、被highlight的每個文字,都能起到各自獨立、又循序漸進補充海報畫面信息點的作用。
【第一句】馬 → 呼應海報中的馬
【第二句】馬龍 → 呼應海報中的馬龍
【第三句】出馬 → 指馬龍代言
【第四句】送舒化 → 引出馬龍代言的品牌
【第五句】一馬當先 → 體現舒化的TOP地位
試想一下,如果把前面四句都刪掉,只留下最后一句文案。
信息是完整的,但這個廣告的存在感和討論度,難道不會大打折扣嗎。路過的你,還會多看它一眼嗎。
【海報二】細化營養
仔細看看仔細
這不是乒乓球
是細化好吸收的
營養小分子【海報三】自帶清甜
別問我為什么笑得這么甜
因為舒化自帶清甜【海報四】應對各種乳糖不耐
我在喝舒化
我在喝乳糖不耐可以喝的舒化
我在喝怕鬧肚子能安心喝的舒化
我在喝喝不了牛奶能直接喝的舒化
我在喝愛不釋手遙遙領先的舒化
其余三張海報,也是一樣的情況:刪掉前面鋪墊的,只留下一兩句簡練表達所有信息點的文案,就會變得很乏味。
這種看似廢話式的重復,實際上是起到了拆解、簡化專業術語的作用,只有變成深入淺出、對路人理解能力非常友好的大白話,被記住、被傳播的可能性才會大幅增加。
03、設計:統一、克制,畫面與長文案互不侵擾,但互為補充
不過,長文案能做到耐看、重點清晰,還是得感謝設計。
這里不得不提一個反面教材:熱衷于投放地鐵廣告的BOSS直聘。
說實話,我很喜歡它家這兩年的文案,故事講得很細節,代入感很強。
但就是作為地鐵廣告,篇幅實在太長,字號實在太小,看著實在費勁。
更要命的是,在旁邊色調更濃厚、元素更豐富的其他畫面的映襯下,海報上的長文案就跟一個宋體小五號的word文檔一樣,清寡無存在感……
要一個上班趕著打卡、下班累到失去閱讀體力的打工人去逐字讀它,太反人性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反觀伊利舒化這次地鐵廣告對長文案的設計處理,就對打工人很友好。
首先,最基礎的:文案在海報上畫面占比大,少則1/3,多則1/2。且做到了字號大——就算是最小字號、重要性較低的鋪墊性文案,隨便嘍一眼也能看清。
其次,品牌需要重點強調的利益點文案,在每張海報上,都會以加粗或者放大字號的方式呈現,使其更顯眼。
最后,海報上的其他設計,不管是色調還是輔助性畫面,都能做到統一、克制地當個陪襯。
色調上,全系列海報,都只有與品牌logo以及產品包裝上的白、藍兩個顏色,包括代言人馬龍的穿著(全白西裝,外加藍色手巾袋作為點綴)、馬的毛色(白),也都遵循了這種節制的色調搭配。
輔助性畫面上,全系列海報,也都只有色調極簡的馬龍、馬、舒化奶,以及呼應海報上提到的營養小分子、但做了虛化處理的白球體出現,不會對文案閱讀起到絲毫干擾反作用。
話糙理不糙:誰不給苦哈哈的打工人設置閱讀障礙,誰就能被更多人看到。
04、苦笑,真正做到了「代言」的廣告,也要被嘲?
拆解完這個廣告,我們回過頭看伊利給它設立的傳播目標。
會發現:所有的點,都通過深入淺出的文案和甜而不油的畫面傳達出來了。
且,它還做到了把代言人最明顯的特征拆解出來造梗,完全為品牌和產品所用,真正做到了「代言」二字。
最后只想說,開篇網友哭笑不得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品牌買單了,路人也成傳播自來水了,不知道你們到底在嘲什么……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