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顯微鏡,編輯:SCity Team,首發:感性城市SCity
原標題:2024-2025,七大情緒消費趨勢
情緒的背后,依然是結合時代、個人、行業各方面相互作用的結果。
從全局關鍵詞貫穿消費趨勢、產品趨勢、操盤趨勢,
到聚焦城市,特別是新崛起的城市,
再到業態與內容的聚焦,
說好的7大系列收官,終是抵不住熱情整個番外篇。
這次聊一聊大家都說爛的詞語---“情緒價值”,雖然說爛了,但很少有人說透了。
圖源小紅書_1_momo(又菜又愛玩樂高版)
這幾年,但凡我們遇到看不懂產品功能邏輯,又突然很受歡迎的產品和內容時,就會不自覺地籠統概括為提供了情緒價值。不管是產品、還是互動、還是場景,仿佛加上情緒,就加上了玄學。
其實不然,情緒的背后依然是結合時代、個人、行業各方面相互作用的結果。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2024年我們觀察到的七大情緒價值消費。
一、要治愈,也要發瘋
毛絨和寵物的治愈,或者說療愈經濟這個詞已經火了好幾年,伴隨著寵物市場、玩具盲盒市場、香氛市場都在壯大成長,到了2024年,我們看到了一些變化。
核心就是,治愈人的除了可愛溫馨,也可以是搞怪、奇葩、發瘋文學。
今年暑期,突然爆火的小紅書“發瘋工牌”,你別覺得這只是表達的熱潮,延伸出來就是一系列搞怪產品。
首先是各大快消品迅速補充的一系列熱度,瑞幸的“周周有新品”同學,賽百味“鄭在做”(別催啦,正在做),每個賽門三明治都新鮮現做,再打開淘寶、拼多多,綠香蕉、手機殼、日歷......花樣百出。
打工人發瘋工牌?圖源小紅書Freedom
瑞幸周周有新品同學?圖源小紅書瑞幸咖啡
賽百味“鄭在做”?圖源小紅書賽百味Subway
還有POP MART的LABUBU、瑞士兒童黏土動畫《Pingu企鵝家族》黏土形象Pingu,還有從母嬰賽道,突然殺瘋成人心扉的Jellycat,這些都不是最新創造的IP,但紛紛在2024年爆火。
我們能看到,之前大家更青睞泡泡瑪特Molly,Jellycat經典的兔子,喜歡治愈、可愛、溫暖的,而現在大家喜歡的是個性、俏皮,甚至帶上那么一點小壞、偷感,擬人化的偏好,從形象更深入到了神態、行為和內核,這是今年最大的變化。
火爆泰國的LABUBU ?圖源小紅書迪迪在曼谷
野獸派Pingu食堂快閃 ?圖源小紅書陳蔓迪迪子
說到底,是這一代消費者們的自我寵愛,不再拘泥于奮斗鼓吹,而是允許自己做回小朋友,不講道理,不管規則,餓了就哭,困了就睡,偶爾這樣放松也挺好的。
二、“別凈整那些沒用的”
去掉泡沫,我們還剩下些什么?
今年冬天,在江浙滬和珠三角轉了一大圈,心中有種不斷在強化的感覺,那就是市場的泡沫真的被去掉了。
這種泡沫,是一種高昂的情緒,人們沒有失去夢想和期待,但失去了某種過分的自信。
我們看到,在上海這座商業頂尖發展的城市里,從商業體的構建,到產品內容端的孵化,社區感,都在不斷被強調回歸。
上海街頭咖啡店 ?圖源小紅書mercyyyt
商業一定伴隨著包裝和造夢的能力,但是,當我們沒吃飽沒穿暖,很難再帶著VR眼鏡“哇噻”出來,這就是現狀,摘掉眼鏡回歸現實是一種必然。
所謂的泡沫其實就是那種看似沒有天花板,只要有故事就能點石成金的增長自信,在今年似乎都被不分層級,不分行業地被戳破了。
但這并不是悲觀,也不意味著降級,而是回歸到產品本質的關注。
Ameigo梅果·云貴川bistro
深圳羅湖萬象城 AnOther Project全新慢閃空間
圖源小紅書章澤天zzz、yilezichong
更多的餐飲品牌回歸到做好產品輸出、做好服務,而不是噱頭;
更多的服飾,開始走向面料和生活理念細分的競爭賽道;
更多的商場開始看重社群活動和各種慢閃體驗,而不是一砸錢就是IP展陳,就是促銷賣貨。
2024年,很多人主動和被動地停下來,頭腦也清醒了很多。也恰恰是如此,在市場里,人最真實的身體和思想的需求,開始被看到,被尊重,而不再是被操縱。
三、“別給我洗腦,我自有理解”
而本質的回歸,除了人們天生對于健康、自然、煙火的記憶和偏愛,也包括了純粹的樂觀、期待,以及理想。
2024年,人們開始更追求內化的靈感,不是文藝青年的創意和小確幸,而是滾滾紅塵,一席之地的安心。
這樣的需求,可以被公園商業的設計滿足,也可以被開放式的商業街區激活,或者也會被純天然的手工產品感動。
JUMP SHOP ?圖源小紅書京阪神萬事屋
先看零售端,二次元谷子店乃至三坑服飾(“三坑”指漢服、JK、Lolita風這3個二次元相關的服裝類目)等,曾經的小眾文學突然變成商家必爭之地,且集合成了更大的勢頭和場域。
并不是這一批愛好者越來越多了,而是曾經更多的人發現自己并沒有真正的愛好,從前很多的購買都是因為洗腦跟風,現在沒錢跟單了,洗腦也沒用了。
所以這樣一對比,二次元的人群就是真正頭腦清晰知道自己喜歡什么,并且不會被打亂節奏的人。
Wooderful life 音樂盒DIY ?圖源小紅書小龍蝦霸霸
FREITAGE包 ?圖源小紅書AUGUSPPP
真正清晰自己喜好的人,在商業市場被越來越多地看到和重視。
我們看到更多帶有DIY體驗思路的產品出現,從香水的疊加自調配,到寵物貓糧的DIY,從價值不菲的奶油膠手機配件,到哪來那么多卡車布的FREITAGE......
所有持續火熱的品牌和內容,都開始放棄了教育和洗腦,轉變成激發靈感,和迎合創作空間。
云南菜 半山腰 Under Clouds ?圖源小紅書叁叁貳
不只是零售,餐飲也是如此。
2024年,我們看到更多的細分地方菜正在流行,這是人們開始反思“我到底喜歡什么”,而不是“這個好像也不錯”,就像最高級的自助餐吃法,并不是什么都試試,而是我就是吃那個我喜歡的即可。
當我們嘗試的成本變得越來越高的時候,人們會開始退縮、遲疑,呈現不同的狀態,但短暫消極過后,更多的消費情緒會涌向一種探索,不再是毫無關聯的被慫恿和洗腦的探索,而是自發地,向內探索后,向外發射同頻電波。
四、偷感和班味,我有兩副面孔
除了這些自我的情緒,2024年,社交中的情緒也在發生變化。
2024年,我們看到,商業空間越來越注重打造的公共空間的同時,有意識地預留一些私密和界限空間。
人就是很奇怪,很多時候,我們可以自我分享,和線上分享,卻不和此刻現實中的身邊人分享。
這種看似逆回歸的操作,其實是這幾年瘋狂推崇公共空間和社交理念之后,更深層次的尺度探索和理解。
麻布臺hills ?圖源小紅書Mimo走走畫畫
原宿HARAKADO ?圖源小紅書麻吉麻吉
東京的麻布臺Hills、原宿的HARAKADO,這些公園式的新文化商業恰好印證了如今人們對生態、創造力、社交性的深度探索,和置身于社會之中的自我沉浸需求,這里不展開,有興趣的可以查看我們的相關視頻。
視頻
在開放空間中的私密空間,其實很好地解決了很多因為長距離、不間斷社交而需要長久停留的參與者。人們總是希望被看到,又不希望一直被看到,希望在想熱鬧的時候就能熱鬧,也渴望在想跳出來的時候,能有辦法一秒斷電。
這恰恰是滿足了“偷感”和“班味”,兩副面孔切換的情緒需求。
麥當勞紙袋拍照 ? 圖源小紅書小馬斤
所謂的偷感,是拘謹但又想要表達,因為完全藏起來就不用偷了,這也是2024年很多年輕人面對時代面對市場最大的無奈,不是不愿意爭朝夕,也不是不愿意拼搏,但站在大街上鼓起勇氣準備開唱,才發現,呀,沒人啦。
當我們渴望表達自己,卻又發現時代并不關注真實的我們,是最讓人苦惱的情緒。
單人消費 ?圖源小紅書Hey劉小妹
這一年,我們看到一些消費趨勢正在默默迎合這樣的情緒:比如單人消費,是可以讓你不再為I做E,不用吃飯的時候也要扮演好朋友好同事。
邊界感的需求,其實來源于我們在付出和收獲中,看到了自己和別人、自己和世界的差距,如果一時間彌補不了,至少可以提供一些內容、一些場景、一些時間段讓消費者可以很自然地退回到安全區。
五、一邊不在乎,一邊秀恩愛
社交媒體和社群消費已經不是新鮮事,但在2024年,我們發現人們習以為常使用這些平臺的互動中,透露出特別強烈的別扭情緒,這種情緒可以簡單概括為“一邊不在乎,一邊秀恩愛”。
玩笑話說“真正的心寒不是大吵大鬧,真正要離開的人不會吭聲”,所以回頭看,我們的消費市場中,大家強調做自己,背后其實尚未走出真正的獨立和自信,更多的人是換了一種符合時代精神的方式,求關注,求歸屬。
影石Insta360 ?圖源小紅書草莓可可
Barbour ?圖源小紅書?幾?幾
在這樣的情緒下,消費行業有哪些變化呢?
從DJI大疆到影石Insta360,到Ralph Lauren,再到Barbour,我們看到人們開始追求一種內斂的炫耀,是的,一邊是我不在乎大眾眼光,我關注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一邊是我這默默地高級終于被大眾理解了,性價比很重要,但我強調的是生活方式。
我們仍然無法擺脫集體活動,以及集體想象,但是2024年,我們看到,消費者正在努力尋求一種自洽:來源于我們無法征服世界,也不想真的放棄自己征服世界想法的某種較勁。
指向消費端,不管是日常基礎性的衣食住行,還是非必要的生活品質產品,大家都開始偏愛,被長期貼上了個性標簽的,但實際上知名度已經足夠大眾的產品。
?圖源小紅書CO daily
簡而言之,2024年,蓄謀已久的小眾癌產品得到的爆發。
因為曾經更加主流的價值觀和中產夢產品,大家發現追不上、買不起、融不進去,于是轉向了新的戰場,但底層上,大多數人需要歸屬感和認同感的邏輯,是不變的。
精致的朋友圈,毛坯的人生。
六、變相權力的滋味,
讓人欲罷不能
不得不承認,在人和自身和集體的關系中,最大的情緒其實來源于人和社會。
我們在社會中常常感覺自己太渺小了,而這種渺小感可能是貫穿我們日常最不被察覺和總是隱隱作痛的關鍵情緒。
?圖源小紅書onefineday
大部分人一生都沒擁有過世俗真正的權力,但在這個網絡消費的新時代里,每個人又或多或少地,體驗了變相的權力滋味,而人性終究就是如此,一旦體驗過權力,沒有人真的能放心。
回頭看,曾經李佳琦被罵得最慘,表面是因為覺得自己成功都是靠自己努力,但核心是他說這句話恰好遇到了一個努力不能成功的轉折點,不巧了,你的真誠與我無關。
而消費者的快感在于,能夠通過參與輿論,釋放一些情緒。商業和消費就是公共的,開放的,會被所有人看到,消費和平價,追捧和唾棄。
小米SU7 UItra現場 ?圖源小紅書小米
張女士直播間 ?圖源小紅書柒顆星星之木星星球
2024年,我們看到,人們越發享受這種自我參與的,權力操縱感。
從百億身家總裁小米雷軍的故事,到馬斯克傳奇,大家喜歡總裁,大家產品也是真的買,再小一點,看張女士的直播,一個討人喜歡的兒媳婦,和關心黑寶寶的心情,大姐家的酸辣粉我還是能支持的。
這種變化很中國,就像每個小孩,可能小時候都被長輩教育過,要團結同學,要吃虧,要搞好群眾基礎。
所以商家適當地販賣親和力,販賣隱私也未嘗不是一種吃虧的手段,我們可以歸結為真誠,但沒辦法證明,這種真誠一定等于真實。
028.C青年創意社區社群活動?圖源小紅書028.C青年創意社區
回歸到實體消費端。
我們看到很多小型商業場,開始追求化繁為簡,從形式到內容,都流出共創的空間,社群活動越來越高頻化、小圈化,這未嘗不是另一種謙卑的邀請。
似乎在這樣的場域中,消費者發現自己也可以享受到看直播的那種被看到的快感和近距離拉扯,甚至你不需要是KOC或者VIP,你只是在場就擁有了權力,去點評、去欣賞、去看到商家為你改變。
哪怕這種改變是非常表面的一種感謝,和采訪,但互動就是會讓人覺得被看到。
七、即時享樂,越來越沒有耐心
最后,我想聊聊,生活當下的情緒趨勢。
2024年,更多的消費者愛上了重口的餐飲,從湖南菜到云南菜、從貴州菜到江西菜,重口味不再局限于快餐的范疇,而是變成了更有情調和聚會功能的日常菜單,這背后是人們身心疲憊的生理需求。
這種即時滿足的追求,某種程度上,可以被放大為失去長線規劃的能力。
天目里的貴州菜bistro?圖源小紅書Kailyn
上海江西菜餐廳?圖源小紅書開心警官
很多人不結婚,不養育后代,本質上就放棄了一部分計長遠的追求和壓力,同時,愈發嚴峻的養老話題,又加重了大家看待未來保障的憂慮。
于是,更多人會把享受當下,“即時享樂”作為一種消費標準,這種標準背后只有一個情緒指令,就是“我現在想......”。
但帶來的恰恰有另一種消費活力。
人們開始更積極地關注身邊的體驗,更多的社區化、公園化、小體量傳統商業街得以存活,甚至升級。
本來要存夠時間和金錢的消費,因為沒有了耐心和長期主義的確定性,消費反而被進一步碎片化了,同樣的品牌可以開更多的社區加盟,人們對時間的耐受性越來越差,反而提供了更多沖動消費的機會。
AMAM LONDON BAKERY TOWN上海首店
?圖源小紅書S.XXXIA
為什么2024年的烘焙那么火?因為這個品類足夠古老和樸實。
從中心到社區,從高到低,從剛需到非必需,似乎都能沾邊,那么當消費者需要一種通過購買,實現即時享受的情緒價值時,水喝不下去放一會兒就壞了,但是面包可以買回家吃,可以早上吃,可以送給別人吃,再貴也可以買來吃吃...總之,有很多理由可以支持,我完成此刻購買的快樂。
你不得不承認,誰都有突然就想點外賣但并不是很餓,突然就想買,買了又不喜歡的時候,這背后,其實都是即時享樂的情緒作祟,誰能兜住,誰就在這個存量時代找到更多空間。
后記
其實情緒的背后,永遠是那幾個人性不變的特征。
消費品牌或者商業空間,我們在順應人性的同時,更需要看到美好處如何發光,而非陰暗面如何被利用,我想才是叫座品牌和,既叫好又叫座品牌本質的差別。
塞納河邊的藝術裝置The sunset project ?圖源小紅書
祝大家2025年,享受自己的每個情緒,享受和自己和世界的每次互動感受,消費或許只能給你帶來一時的快樂,但持續關注消費,還是能找到更多意想不到的快樂。
作者公眾號:感性城市Scity(ID:zoffzuo)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