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評論區,正在提供情緒價值
看品牌在評論區互懟,沒想到如此有意思,笑了半天。
昔日好友,再相見,卻陰陽怪氣?還是相愛相殺,邊吵邊愛。這點到為止的語言藝術,渾身都是戲的氛圍,大家湊熱鬧的DNA動了!
老實說,互聯網上有點風吹草動,網友們能立馬提起勁兒去瞧瞧,有時候還會玩到一起。所以品牌們隔三差五相互拆臺,又或者是自娛自樂,網友怎能錯過。偶爾添油加醋、咔咔起哄(bushi),玩到一起去了。
品牌整活,網友盤活,一來一回的,熱度這就來了。評論區的流量密碼,算是被品牌給玩明白了。
一、為了當顯眼包,品牌開始放飛自我
一直覺得,評論區是一個高濃度情緒的公域流量池??吹绞裁磧热?,大家即時分享當下的心情與感受。正是如此,相同喜好的人,會聚到同一個地方。
金句頻出,梗一個接著一個,評論區被稱為神回復現場,網友們常說遲早笑暈在評論區里,不是虛的。新的輕松一刻正在評論區發生。
所以,這就難怪品牌熊熊燃燒的表現欲,展現有趣的靈魂,試圖在評論區與用戶建立更深厚的情感聯結。
品牌具體怎么表現?我覺得分為兩個方向:一個是品牌抱團變氛圍組,互相都有曝光量;另一個是品牌獨美,用強調自身特點的話積極回復,夯實品牌記憶點。
1、兩全其美型
通常,因為某件事,由一方發起對話,吸引到不同品牌留言活躍。舉個例子。
最近,一年一度的淘寶100W+金桃子獎公布了。名單出爐的時候,可謂是有人歡喜有人憂。連續2年沒得獎的臭寶螺螄粉,盲猜是越想越不甘心,氣沖沖地跑到淘寶官宣的評論區,來回倒騰,大發神金,讓大伙兒評評理。
然而淘寶的充耳不聞,“激怒”了臭寶螺螄粉,瞬間“黑化”!
既然得不到,那就去“碰瓷”其他得獎品牌,每一個品牌都逃不出臭寶的魔爪。雖然盼盼給予安撫,但執拗的臭寶,硬是要給淘寶點顏色瞧瞧。
所以大鬧特鬧之后,再來一個騷操作,臭寶發新歌diss淘寶。最好笑的官微修羅場屬實了。
臭寶在評論區的“哭訴”,從微博,到小紅書,這下真要鬧到“人盡皆知”了吧。網友們看到委屈巴巴的臭寶,忍不住安慰。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品牌之間開始流行這種互相扯頭花的戲碼。很無厘頭,但有用。七嘴八舌的評論區,看點十足,刺激著路人的神經,關注度也就水到渠成。
更重要的是,臭寶和其他品牌在評論區損來損去,很像朋友之間的嬉笑打鬧,反而是一種真實。而不是代表消費的符號或者標簽。
對于看的人而言,品牌互動不再是過往模板化的打招呼,氛圍更輕松熱鬧,是眾所樂見的事。因為看品牌扮演“戲精”,不僅能消遣時間,還有情緒價值。
對于品牌來說,這是一種無痛營銷。沒有上價值,沒有高大上的詞匯,三言兩語,全是接地氣的話,能夠有效積攢路人緣。
2、獨自美麗型
顧名思義,自己玩梗整活,大家注意力全在自己身上。比如:
前段時間,多鄰國參加GQ智族的活動。聚光燈下的多兒,一時間萌到了用戶,似乎忘掉曾被它支配的壓迫感,夸了起來。
但多兒依舊是多兒,設定可是實打實的,怎么會被粉絲的甜言蜜語誘惑到。
一臉正直的多兒,轉頭就在評論區催大家學習,勸大家上進,容不下一點含糊。
怎么回事?多兒連評論區都不放過,主打按頭學習。
這不免讓人感覺到叮叮咚咚的打卡聲在耳邊,還有腦海里浮現多兒這只小綠鳥苦大仇深的臉。不過說真的,多兒要的就是這效果,足以體現它作為學習APP,主打催命式風格的使命感。
從品牌印象角度出發,透過評論區,以回評論的方式,去重復強調自己定位,是一種輕巧又自然的方式。雖然本質還是給自己打廣告,但品牌在評論區活躍,以玩自己的梗的方式,加強品牌在大眾心目中的形象,就不會有割裂感。
當評論區成為品牌自我發揮的大舞臺,面向的都是網友,怎么說得既有趣,又能繞到自己身上,很重要。
二、評論區的互動
很新的輕量化營銷
眾所周知,評論區的含梗量之高。有時候單拎一個出來,就是一整天的快樂源泉,越看越想笑的程度。
品牌評論區的樂子,多數來自品牌與品牌,或是品牌與網友的玩梗。他們短暫出現,在互聯網留下抽象笑料,掀起水花。品牌掙得熱度,網友圖個樂呵,都能各取所需,所以我愿稱為很新的輕量化營銷。
輕到什么程度?一句話+一張表情包,就足夠了。正如那句名言:“Less is more”(少即是多)。用到社交互動層面,就是話越少,大家能從中咂摸出的滋味也越豐富。像平時我們在評論區沖浪,看到的更多是用戶幾個字的心情分享,或者是玩梗調侃。
越簡單越自然放松,品牌和用戶也愿意在評論區抖機靈,讓互動情感流動起來。
舉個例子,一起感受感受。
今年5月,小紅書戶外薯做了一個Wildeat高(發)光(癲)商戰為主題的榜單活動。戶外薯就像出題方,給出一道命題,讓品牌們看圖說話。從評論區來看,品牌整活能力是無限的。
更有趣的是,臨近尾聲,戶外薯在官宣文,特地說了評論區廣告位為品牌開放,請憑本事搶占舞臺。這不機會來了,一眾品牌們就洶涌地往評論區里躥,發表情包,去引起用戶的注意。
一直覺得,區別于常規傳播載體,評論區是一個有在場感和情緒力的平臺。對于品牌來說,評論區是一個全新的機會場景,通過玩梗、吐槽等方式,滿足用戶的情感需求和互動需求,達到品牌心智的作用。
最后:
評論區互動,已成品牌的一道必答題。
公共性、即時性、互動性是評論區的三大特點,品牌活躍是基于此展開的。
首先,找到當下關注度高的其他品牌圖文,或者是與“我”相關的圖文。
其次,抓住情感著力點,用最近熱梗,或者是大家常用的表情包去評論。
然后,收到大家對自己的評論,有social感地給予回復,加深自我設定。
洞察大眾對評論區的興趣及使用習慣。讓自己的表達,變成傳遞情緒價值的一種方式。此外,品牌在抓住大眾眼球的同時,需要注意把握好邊界感,否則就是適得其反。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