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或平替,這屆消費者摳門摳瘋了
網上沖浪,不小心就會被當代網友的精神狀態給抽象到。
這陣子,小紅書又流行搞“飲品開發”了——
娃哈哈補水、
東方樹葉敷臉、
喝尖叫助眠、
山姆礦泉水生兒子……
當幾塊錢的飲料,有了幾十塊的褪黑素、幾百塊的護膚品、甚至無價“生子神藥”的同款效果。
錢包收緊的這屆消費者,正把“平替”經濟,帶到你我看不懂的新境界。
一、用娃哈哈敷臉,直省100的護膚平替?
娃哈哈純凈水今年真是趕上好時候了。前段時間創造了近半年猛增4倍的好業績。
最近又被開發出“內服+外敷”的雙重補水功能。
開始,是一些人的突發奇想:
“既然娃哈哈純凈水這么純凈,有沒有可能用來濕敷?即便不能改善皮膚,也不至于有啥副作用吧”。
然后,人傳人的現象,朝著娃哈哈都不敢想的方向發展了——
濕敷還不夠,有人把它當成京滬高鐵出差黨的限定噴霧,主打精致摳。
有人豪氣一把,用娃哈哈洗臉,聲稱“能清潔皮膚,不堵毛孔”。
還有人開發“組合技”,娃哈哈+生理鹽水、娃哈哈+維生素……聲稱一段時間后,“臉上的痘痘少了、閉口好了”。
總之,愛搞發明的小紅書女孩們,正將娃哈哈純凈水再造成一款冉冉升起的美妝界“圣水”。
這般神奇效用,也讓隔壁家東方樹葉,同樣在“護膚賽道”實現突圍。
同樣是“濕敷”,對比娃哈哈主打純凈,東方樹葉擁有農夫山泉的水質的同時,作為純茶飲品的“天然”屬性也被解鎖。據某愛在臉上做實驗的博主所言:
“將東方樹葉冰鎮后化妝棉浸濕,隨后濕敷三到五分鐘,你將收獲一款曬后急救、熬夜消腫、淡化黑眼圈的平價神器!”
你問可不可信?幾塊錢一瓶的“大碗平替”,試試不就知道了。
如果濕敷沒啥效果,因為睡眠不足導致皮膚狀態不好的各位,還向您推薦另一款助眠神奇——紫瓶尖叫。
這款曾與東方樹葉一起并列4大難喝飲料的功能飲料,最近被挖出在幫助睡眠上頗有神效。
不少網友表示,由于配方了含有茶葉茶氨酸——一種能改善睡眠質量的化學成分,所以,“喝完紫瓶尖叫,沒多久就眼皮酸澀打架”;“喝完一個小時后就進入深睡眠,白天。”
科學引證+現身說法,聽起來是不是挺有道理?睡不著覺的你是不是很心動?
須知食品飲料界,古有“吃啥補啥”的食補大法,而今夾雜古典主義與現代科技的“包治百病”的神藥,真是不少。
最近還有個更玄乎的新聞——山姆超市一款因為“喝了生兒子”,引起搶購潮的弱堿性天然礦泉水。
起初只是網上流傳,弱堿性礦泉水能夠幫助調節身體酸堿平衡。
而后,從降尿酸,到祛痘,直到一些“喜得貴子”的網友,貢獻真情實感“懷孕前確實一直在喝這個水,剛剛生了個兒子。”
其玄幻程度,快趕上《西游記》的子母河了。直接把#礦泉水被傳能生兒子被搶脫銷#,送上微博熱搜。
PS:以上種種產品特殊功能相關陳述,都出自社交媒體相關用戶內容,有相關需求的請遵從醫囑。
二、“萬能飲品”背后,關于消費心理的3點思考
1、摳門嗎?那咋了
有人說,1塊錢的礦泉水,平替100塊的爽膚水,是消費理性的回歸。
確實。你看純凈水濕敷這個事,幾年前大家用的還是依云、雅漾等等外國牌子。
而現在,不管是因為大家對國貨的信任倍增、對外牌祛魅了,還是單純是因為窮,總之,2塊錢500毫升的礦泉水拿來濕敷,起碼說明,這屆消費者不信啥“貴族水”的洗腦包了。
一元錢,解鎖一種立省100的平替,怎么不能不說是件“會省”的好事呢。
這也不免聯想到,之前時不時刷到一些網友對飲品包裝的再利用。用天潤酸奶盒做收納,用霸王茶姬的外賣包裝袋作抽紙盒、泡腳桶等等“家居小妙招”,更可謂國人“會過日子”的一次實力展示。
此般資源再利用,不比一泡水就軟趴趴的紙吸管環保多了。
2、是低成本的獵奇心滿足,也是用戶主體的回歸
對娃哈哈純凈水們的功能再開發,當然可以歸咎于某種獵奇的消費心理。
細究心路歷程,出于好奇、或想在社交媒體博取關注,二將類似產品開發的經驗公之于眾的,確實有之。
圍觀群眾們,為了滿足好奇心而參與這種低成本從眾的也不少。畢竟,“就幾塊錢的事兒,試試就試試唄,萬一真有用呢。”
但我想這也說明,理性回歸的消費者正將消費主動權,更多地握再自己手上。
跳出品牌對于產品使用場景的貧乏想象,一瓶純凈水買回來,可內服、也能試試外敷,都我說了算。這才叫對消費主義的逆襲。
對山姆礦泉水,這種“主體地位”更具象為一種不顧品牌死活的執念。
雖然山姆為了避免公眾反感,已經主動辟謠了。(品牌相關人員表示:已注意到網上的輿情言論,但該說法并無科學依據,公司沒有傳播這樣的言論,這些應該是個人行為。)依然有人表示:“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有兒子。”
3、人們為什么總愿意相信偏方?
會省錢、會自創平替,消費者好像是理性了;但很扯產品功能也能帶動搶購,大眾輕信偏方又何解?
自然不能以“愚昧”二字草草概括。
首先,一些基于群眾的經驗所得的偏方,確實是有點子科學成分在的。遙想當年,電解質水、黃桃罐頭緩解喉嚨痛這種廣為流傳的偏方,經過一些專業機構的認可,確實有那么點療效(雖然不多)。
另一方面,大部分偏方的獲得成本比較低。買不起藥的時候,如果吃草也可能有效,那何不試試。
更何況,人們習慣于為神話賦予比科學更多的傳奇色彩、現身說法的真實情節,你又如何不對光輝偉大的民間智慧無比信服?
更別說山姆礦泉水等堪稱神藥的“產品再造”了。
聯想下另一款最近走紅的,被稱作“液體鉆石”,據說集抗癌、抗衰老、護肝護腎、提升X能力等等“神力”于一體的樺樹汁。幾千年遺留下的文化傳統在前,一些對延年益壽、生子養老的極度執著,確是某種根上的、本質的需求。
尤記得老家某位親戚為了生兒子,全國各方神佛的廟門,都快被其拜訪了一遍。
你說,比起這種大投入,買它10箱礦泉水又算個啥啊。
三、營銷啟示
1、從產品上找話題,話題營銷的能再回饋到產品上去
僅以個人陰謀論(和這么多年微快抖紅刷多了的軟廣鑒定經驗)看,很多“飲品濕敷”的經驗貼,其自傳播的成分不可否認,但多半也有品牌的推波助瀾。
作為對家的“娃哈哈濕敷”剛火不久,東方樹葉也get同款功能,是否存在營銷跟隨還真不好說。畢竟展開聯想,“用賣保健品的方式賣水”,一直以來都是農夫山泉的特長。
而假定品牌主動營銷的情況下,這么干的好處是啥?
拋開樺樹汁這種本就是靠“保健功能”賣貨的不說,
一方面,不管護膚、保健神效究竟如何,沒事給自己整點話題,才能時刻被關注、被討論。這總沒錯。
另一方面,在內卷上天的賽道里,開拓點奇奇怪怪的附加功能,死馬當活馬醫,說不定真能拓拓銷量。
即便獨特賣點宣傳不成,這也是對產品原始功能傳播的另辟蹊徑。
無論娃哈哈還是東方樹葉,“水質好到能上臉”,某種程度也側面對其飲用水、茶飲料的“天然”、“健康”做了波宣傳。而即便山姆大概率沒主導傳播“生子水”,大部分消費者也都覺得這事很扯,但你看,大伙兒也一種獵奇的方式,知道山姆這款有益健康的弱堿性天然礦泉水。
2、平替經濟爆火的今天,很多行業都值得再做一遍
拋開越傳越離譜的“神藥”不談,一些消費者在自創“產品使用說明書”的同時,也流露了一些真實的需求、痛點。
在娃哈哈純凈水、東方樹葉的案例中,我們看到大家對消費主義祛魅了,也更摳門了;尖叫、山姆礦泉水等的案例里,還有一些潛在的大健康行業的需求,隱藏其中。
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只在自己的賽道里想事情。
近了看,成為“迪士尼平替”的東北澡堂,正開發出更多項目,服務于家庭娛樂消費需求。
圖源網絡
遠了看,作為“眼霜平替”出圈后,適時開發美妝線的馬應龍也借此契機,成功闖入新賽道。
基于平替經濟的賣點、產品創新,讓品牌以更加貼近消費者需求的方式,提供超過用戶期待的價值體驗——這年頭,搞差異化競爭,就得有點抽象的商業想象力。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