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巴黎奧運會的思考,給廣告行業一點小啟示
原標題:請中國廣告再 P 一點
一位UNIQUER表達觀點。
本文的我說:“這次不想具名,只想說話,也歡迎對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天前的凌晨一點出頭,一個周五銜接周六的后半夜,巴黎奧運會開幕。
當時,有些廣告人才從辦公室里走出、有些廣告人還沒下班、有些廣告人完全喝醉了、還有些廣告人去到了巴黎,他們都在等著這場傳播大戰開幕,為此前熬過的無數日夜。
《Que je t'aime》的旋律漂洋過海,希望也有為你的創意熱情充些許電量。寫過一些初稿、棄稿,成稿、廢稿和半路出街稿,全部落幕后,我翻看各國和各大品牌的巴黎奧運會廣告,心中瞬閃過一句話:真希望,中國的廣告可以再P一點。
一、P是Paris的P:創意可以更開放
這場巴黎奧運會傳播大戰總Brief的主線其實始終只有這一詞 :開放。
不論是上天入海、讓運動員與埃菲爾鐵塔,凱旋門等互動的畫面;
還是讓館中的雕塑復活,去跑起來、跳起來,參與其中的畫面;
抑或是那些曾引起輿論爭議的畫面,其實主辦方核心想要傳播的,是一種開放的精神。
而這恰是Paris這座P城的核心:「巴黎人來人往,大家都各活各的,在自己的世界遨游,松松垮垮的,有人宿醉、有人相愛、有人迷失,有人路過......巴黎不是一股繩,奧運也擰不緊巴黎人。」[1]
巴黎的奧林匹克,競技精神不再是主線,開放才是。因為開放,才有了連接、有了舞臺、有了Subcelestial(塵世)之上的一切,這一切中包括藝術、運動,也包括創意精神。也許我們的創意,離全球出圈,恰是少了一點開放。
海報(圖片來自網絡)
所以此戰的眾多創意中,我偏愛那些跑著到巴黎、開著車到巴黎,飛著去巴黎的創意們。
啟示是:
接下來,品牌方和我們或許都需要一點“微醺”,策略定了,就讓創意更開放一點,這樣才能走出流量困局的怪圈,找到下一個廣告奇點。
二、P是Prospective的P:品牌需要更前瞻
此次最打動我的,是可口可樂「擁抱此刻」的廣告:
It's Magic When the World Comes Together
《當世界擁抱到一起時,這就是魔力》
(It's Magic When the World Comes Together)
我們處在一個充滿沖突的時代:
" 無論是意識形態上的、身份政治上的、地緣上還是理念上的,我們正目睹觀念的沖突、新與舊的沖突、肢體上的沖突和情感上的沖突不斷被擴大。”[2]
一個品牌就是一種價值聲音,作為意識形態的出口之一,應更有前瞻性,為一些社會問題發聲,創造一些會持續打動、帶領這一代,下一代的精神與價值定位。
此次巴黎奧運會就是一絕佳的機會,去創造品牌與消費者深層的精神連接與綁定,可口可樂做到了、蒙牛做到了,事業運爆棚的霸王茶姬或許也做到了。
是否還有其他價值聲音的Big idea未被執行出來?
也許某些同行的廢紙簍中有答案。
但唯一確定可復盤的,是“品牌需要更前瞻”,前瞻,才會有真正的好定位。
三、P是Popularity的P:讓更多受眾參與其中
將奧運會辦到巴黎城市中,其實是解題「開放」的最佳創意,它也讓奧林匹克精神實現了最大范圍的共情。
各國運動員們在巴黎埃菲爾鐵塔、凱旋門、協和廣場、塞納河等建筑物的注視下,不斷挑戰著身體極限。
而這些建筑物不僅曾注視過各時代駐足巴黎的偉人、名人、藝術家們,也將繼續迎接著世界各地的游客。
當人們再度經過這些建筑物旁時,他們會回憶起這次奧林匹克的所有精彩瞬間,回憶起曾在這座城市短暫復活的藝術作品,感受同一種偉大的心情。
(圖片來自網絡)
創建什么樣的宏觀與微觀的集體儀式?
如何讓更多受眾參與品牌主體創建的儀式?
這是我們接下來在幫助品牌塑造社會人格時需要重點思考的事。
儀式產生關系,而關系決定了在彼此生活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我看見這一代最杰出的頭腦都在忙著讓人觀看廣告。” [3]
19天賽程,32個大項,329個小項的賽事,吸引的總觀眾數量近10億量級,這一代最杰出的頭腦,創造了最杰出的奧運會曝光數據。而我們,不論在什么崗位上,都已是其中一員。
END
廣告建構社會景觀、品牌傳遞著時代的聲音,
希望在繁復冗雜的時代聲音里,中國廣告可以再P一點,
創造更多元的價值敘事、更新鮮的創意表達、更驚艷的媒介玩法。
在“說服消費者”上的道路應有無限種,不應被局限于Brief上“打爆”和“出圈”此二蒼白的詞語里。
在做出下一個Think different前,
我們先Think Open。
(以上為一位優星人在巴黎奧運會期間的思考,言論僅代表個人觀點,歡迎交流。)
文章參考:
[1]人物周刊專訪趙丹 : 巴黎不是一股繩,奧運也擰不緊巴黎人
[2] NOWNESS現在 : 這一代最杰出的頭腦,都在忙著讓人觀看奧運廣告
[3]《彭博商業周刊》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