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龐博的微博,找到品牌講不好小事的原因了
最近鵝廠和桃廠各上了一檔脫口秀綜藝,很多gap了一年的脫口秀演員回來了,比如初代大王龐博。
這次回歸,他講的是這一年自己如何度過和看待行業“沒了”的故事。
前半段講如何度過。他把自己比喻為通過固定行動守住安全感、有磨沒磨都要硬拉的驢系男孩:小時候的寒假作業每天都要寫上兩頁,過去一年沒有脫口秀比賽也要每天都去咖啡店寫稿。腳踏實地到讓周圍人不解和心疼的程度。
后半段講如何看待。借一個有點冷的諧音梗故事,引出兩個感悟。一是升華脫口秀存在的意義:不管段子好不好笑,都是每一位脫口秀演員對普通人生活的見證、記錄和陪伴。二是輸出自己面對行業“沒了”的心態:沒事,都會過去的。
這很龐博。
既有對具體事實的描述和調侃,也有對事件本身的總結和升華。兩者結合起來,避免具體事實停在調侃層面戛然而止,總結升華也因為有前面的調侃做鋪墊,不至于落入突然煽情的尷尬境地,反而回味無窮。
這種后勁綿長的觀后體驗,在龐博的微博里也能找到。
里頭除了非發不可的工作宣發外,更多是他對過去的回憶和當下的記錄,短則2字,長則近3000字,字里行間都是細膩的情緒和各種小梗,還有在品牌廣告里很少感受到的耐心——講透、講好一件小事。
找了三條微博給大家感受一下。
第一條,是講小時候的雨天回憶。
篇幅不長,文字也很平實,但勝在回憶有血肉,有具體背景、行為和對話,讓讀者輕易就能感受到他當時的快樂。
背景:放學回家,家長正在做飯,下雨了。
行為:為了看雨,挪到窗邊吃晚飯,聊天。
對話:聊楊樹被沖刷干凈,對面窗沒關,回憶上次雨天。
結尾還把小時候的他對雨天的喜愛程度具象化了:看大雨的快樂,完全抵消了錯過動畫片的可惜。
一段非常具體的講述,涵蓋行為和情感反應。但講同一件事,到品牌TVC通常只剩下刪減版:人在窗邊作松弛狀,微笑看雨,兩句文藝的畫外音。沒有再進一步的延伸了。
前者是躍動的gif,后者是扁平的jpg,情感沖力差很多。
第二條,是記錄寫稿跑神的全過程。
他的記錄簡直精確到分鐘,放大到微塵,非常吻合主題“跑神”:一旦你需要做正事,其他事情都會變得有趣且值得研究,比如衣服沒洗的原因,要追溯到兩個月前講起;跟練體態矯正視頻,腦補起堅持后脫胎換骨的自己;喝杯開水,開始算要保持健康每小時該喝多少毫升的水……
看起來很像小學生日記里的流水賬,但拿來做廣告剛剛好:可以讓屏幕前的人心生一種“你直接報我身份證得了”的微妙但不至于惹惱人的冒犯感和哭笑不得的貼合感。
這種很“啰嗦”的講述方法,索尼的降噪耳機廣告也用過。
高中生在桌前寫作業,分神程度離譜到能發現桌面擺件搖晃速度有問題,能聽到弟弟在隔壁房間打游戲的觸屏聲,和螞蟻搬餅干從他腳邊路過的聲音……這一切都因為戴上降噪耳機得到了終結。
這廣告4分鐘,我看了好多次,就為了看這些夸張好笑到讓你想喊“神金啊”的跑神過程。
廣告如果可以寫實、細致到照鏡子的程度,我樂意看。且我也的確因為專注度不夠總跑神的痛點,入手了索尼降噪耳機。
第三條微博,是關于小學冬季長跑比賽的回憶。
超長,2533字,但值得花幾分鐘看完。總的來說,是龐博站在一個成年人的視角,回過頭看小學時代在凌晨開跑的冬季長跑比賽。
他講了自己對賽事設立初衷的納悶,小時候忽略了、但長大后意識到的被賽事波及到的成年人(凌晨送孩子參賽后還要上班的父母,要照顧學生健康和早餐的年輕班主任)的辛苦,還有同學們面對不樂意參加的長跑比賽各種人小鬼大的作弊小心思。
特別細膩的講述,把褪色的回憶都給講亮堂了。當時看完第一反應,啊,好適合拍成體育營銷廣告啊。
不講專業運動員的刻苦訓練,不講上升到國家榮譽高度的體育精神,不泛泛而談從體育精神衍生出來的人生奮斗精神,而是講普通人親身經歷過、想方設法耍小聰明鉆空子逃過去的運動故事,還有一同經歷的人。
新鮮可愛靈動輕松,且更對普通人胃口:不打雞血,不上價值,只干激活回憶一件事。
以上就是三條微博。看完不難發現,在講故事上,品牌廣告和龐博微博的感染力之所以有參差,在于講述對象的單位大小和講述方式的區別。
品牌廣告雖是視頻,用的卻是plog的拼接方式,去羅列生活里的幾件小事。龐博微博雖是文字,用的反倒是vlog的記錄方式,去呈現一件小事里連貫發生的N多個瞬間。
在情境還原和情緒傳達上,plog自然比不過vlog。
龐博微博對小事刻畫的細膩和生動程度,讓我想起去年很火的日劇《重啟人生》。
這部劇幾乎每集都給主角和她的朋友們,留了十分鐘打底的聊天戲份:她們邊吃邊嘮,聊得很細碎:吃完零食擦手要用濕紙巾、晚飯吃太撐吃不下薯條、以前同學的現狀和八卦……
很瑣碎,但很多女性觀眾喜歡這些嘰嘰喳喳的日常交流,“跟我和朋友聊天一模一樣,好治愈”。
在采訪中被問到這樣設計劇情的考量,編劇笨蛋節奏如是說:“這是一部電視劇,但我希望能給觀眾帶來看紀錄片的真實感,好像它是用隱藏式攝像機拍攝出來的。”
這個能讓普通人感到寫實、熟悉、治愈的考量,也適用于品牌廣告。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