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w人瘋狂圍觀,短視頻自律賽道開始卷起來了
作者:花花小萌主,來源:鳥哥筆記
原標題:80w人瘋狂圍觀,這個賽道開始卷起來了
說起張靜初,相信很多人都對她有印象,80后的她,在演藝圈沉寂已久,近日,卻因為開直播分享學習生活,吸引了將近80萬人在線觀看,#張靜初考研#的詞條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有網友留言:“我都睡了一覺了姐姐還在(學習)”“她寫作業已寫到‘生無可戀’”。
一個明星直播分享學習生活,這樣的反差感讓網友震驚不已,其實早在去年3月張靜初工作室曾公開消息稱,張靜初已被美國電影學院導演系錄取,并且從備考到正式上課,張靜初一直在社交平臺分享她的學習日常。今年以來,張靜初直播的頻率和時長也不少,4月開播15場,5月已開播3場,時長短的有三四個小時,長的有十個小時。
從一開始直播的精神奕奕,到后期的生無可戀,讓網友直呼,寫作業的樣子太真實。被稱其為一股清流,激起了想要學習的動力。
張靜初似乎重新找到了流量賽道,通過自律直播或者記錄,引起大眾的共鳴與崇拜,在抖音上,這樣自律的博主還不少。
一、抖音上都有哪些自律流量博主?
關于自律學習,一位賬號名為@雷昀翰 的用戶,從2019年1月1日開始,就發起過“365天自律挑戰”,將自己上班8小時外要做的事情與必須達到的目標貼圖到自己的vlog中,同時將視頻剪輯將自己的經歷展現在視頻中,最后對自己的一天進行反思,完成打卡。累計收到了470.3萬點贊與近百萬粉絲,被網友們稱為抖音短視頻平臺上的自律達人。
自律的流量博主,一類是學習為主,如張靜初和雷昀翰,另一類則是以減肥為主,這就不得不提到今年初很火的《熱辣滾燙》了,賈玲一年瘦100斤的變化,以及那些自律的減肥日記,一下子將此賽道推上了流量前沿。在電影上映后的采訪中,賈玲提到自己會“刷抖音”,看@花小龍、@猛哥聊減脂、@凱圣王。
這個@花小龍 也很火,靠自律減肥抖音一周漲粉30w+,目前,其總粉絲數已經超過700萬,是實實在在的健身大V。@花小龍的抖音日常,就是記錄自律的每一天,在賈玲看來,其賬號的特點在于精神狀態,一直元氣滿滿,是“情緒引導者”,讓減重的路上變得不那么枯燥乏味。
除了@花小龍,另一個減肥博主大家肯定也很熟悉,她就是《奇葩說》辯手顏如晶,在體驗過美食之后,想體驗美麗,目前擁有90多萬的粉絲。4月3日,顏如晶就曾宣布開始減肥。彼時的她近200斤,她表示“要減掉半個自己”,之后,更宣布了第一階段減肥成果:18天瘦了14斤,從98.8kg到91.4kg。顏如晶表示這18天自己每天6點半就起床,7點已經在健身房做第一場空腹有氧。11點打拳,16點功能性訓練,這種高強度的訓練一周有6次。
除了她以外,擁有2000多萬粉絲,獲贊將近9億的搞笑博主@張百喬一個月成功減重30斤;同樣流量級別的搞笑博主@無敵灝克不僅瘦身成功,上肢力量更是從平板臥推的60kg上升到110kg。
自律,成為很多博主的跨界流量密碼。
二、這些自律博主為什么受歡迎?
自律,真的那么吸引人嗎?無論是學習或者減肥,吸引大眾的觸點,究竟在哪里?
1、好奇心吸引法
張靜初直播學習火了,大眾對其的好奇,來源于兩點,一是明星也會讀研做作業嗎,明星學習的狀態和我們一樣嗎?二是,她是怎么做到如此自律的?好奇感,會給用戶帶來期待和幻想,是流量無往不利的武器。
同樣的,面對花小龍,網友會和賈玲一樣疑惑,減肥那么痛苦的事,他是如何做到雞血般的熱情,且一直堅持的?可以說,自律博主一直在為大眾的疑惑解密,同時,在自律直播的過程中,讓大眾能夠找得到“原來如此”的共鳴形象。
2、焦慮的治愈方向
小紅書搜索“自律”可以得到幾百萬篇筆記,目標受眾中不乏為身材、容貌、學習、生活以及工作等方面感到焦慮的群體。但是這部分受眾在焦慮之下,又很難采取行動。
這個時候,自律博主展現的堅持和改變,尤其是那些本身在其它領域有了一定社會地位的自律博主,就能很大程度上緩解用戶的焦慮。原來自己的困擾也是別人的困擾,原來這個年紀了還是來得及開始,原來哪怕做了明星,也有學業的壓力……當拋開身份,人類的悲歡相同之后,這種帶有指南性的直播或者短視頻,就成為短暫治愈焦慮的良藥,給大眾指明方向,“自律30天,生活狠狠獎勵了我”“自律半年,我變成了大家羨慕的樣子”......這也為自律聚焦了流量。
3、解鎖時間顆粒感
我們常說,流量的爭奪,是對用戶注意力的爭奪,說到底,碎片化時代,大家越來越覺得時間的緊縮。有一個詞是“時間顆粒感”,它指的是一個人安排時間的基本單位。就是把你干一件事情所花費的時間精確到幾分鐘甚至幾秒鐘。有人說“越是牛逼的人,時間顆粒感越細”,這是一種對自我掌控度的體現。
當大家迫切于改變時間碎片化的時候,自律博主的視頻,讓受眾看到了時間的有效利用,從緊縮到通脹,解鎖了時間顆粒感的精細化安排。沒有人想要虛度時間,這種對時間的掌控感,讓用戶感到興奮和快樂。
三、自律短視頻的背后的流量技巧
好奇心、焦慮治愈或者時間掌控,這都顯示出,短視頻自律賽道的三個屬性,一是內容,二是人設,三是方式。有人說,自律賽道的博主貌似很單一,但為什么,同樣的模式,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卻不能起量呢?這背后的流量技巧,或許也可以從內容、人設和方式三方面分析。
1、內容的門檻條件
短視頻的自律賽道,表面上看,內容很單一,學習生活、減肥健身,但這只是表象的內容,能夠在這條賽道上殺出重圍的,其內容都有門檻條件,也就是說,不是平常人稍微努力就能達到的。他們的內容,能夠促使一部分用戶去關注,去開始,但又一定程度攔截了模仿者的后來居上。
比如,花小龍,一周漲粉30w+,他的內容門檻,就是“個性化”,足夠的堅持,并且讓堅持變成一件快樂的事,讓減肥變成一件有趣的事。
再比如2019年的雷昀翰,能一舉收獲百萬粉絲,除了優先于他人的賽道起跑,更重要的是,他的內容有結果反饋,以結果來進行打卡。
有門檻的內容,才會引起感知羨慕。所謂的感知羨慕,是一種社交情緒,會因為社交環境中,他人的能力、天賦、技能表現出眾,而產生一種向往的正能量,通過向榜樣、模仿、偶像學習,促進自我完善。
2、人設的疊加效應
當內容有了門檻之后,拉開這條賽道差距的第二個因素就出現了,那就是人設的疊加效應。比如,近期,明星學習內卷相關報道頻發,除了張靜初直播做作業,收獲78萬+的流量,還有#林更新要考博士#的詞條登上熱搜,截至5月10日,相關話題閱讀量已超2億。不少網友評論:“原來他們已經是研究生了”“支持演員在演技和學歷上都卷起來”。
明星的學歷內卷,學習自律,本身就具有流量基礎,若是換個素人直播,恐怕并不能引起很大的反響。人設的疊加效應,在于一加一大于二帶來的效應,正如跨界聯名帶來品牌疊加效應,即吸引眼球,也吸引需求。
從前文幾個博主來看,人設的疊加效應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標簽疊加,如“明星+學霸”,張靜初、林更新、甚至以前的江疏影,都是如此;二是反差感疊加,比如性格上的,“幽默+自律”,搞笑博主@張百喬一個月成功減重30斤;比如身份上的,之前,有清華博士做占星師月入3萬之所以被關注,就是因為清華博士、占星師,這些標簽疊加在一起。
人設一詞,其本身所具備的高度符號化,有易傳播,易區分的特征,人設的疊加,不僅會帶給用戶更多的驚喜感,還會給用戶帶來很大的好奇心,從而刺激流量聚焦。
3、方式的情緒感染
自律背后,贏藏著想要變得美好的焦慮,也隱藏著想要掌控時間顆粒感的需求,這條賽道的傳播方式,依然是情緒,情緒是流量的致勝法寶。直播短視頻在內容及人設的基礎上,極具刺激,網絡情緒被喚醒,共鳴與認同,迅速成為輿論情緒傳播的核心。所以,想在自律博主賽道上占有一席之地,就要找到情緒觸發點,做好情感敘事。
就情感觸發點來說,以張靜初為例,直播過程中,從一開始很有精神力,到后期的頹靡,與眾多讀研做作業的用戶相似,這便是觸發元素,在直播短視頻中加入特定的情感觸發點,如感人瞬間、幽默橋段、懸念情節或反轉結局,讓用戶的情緒隨著直播短視頻的發展而波動。也可以在過程中加入互動設計,讓用戶參與到自律的進展中,從而引發更強烈的情感反應。
在情感敘事上,要有情節設計,這個情節可以是體現在直播中,也可以提現在外圍,比如@花小龍,本身是健身大V,擁有700多萬的粉絲,但有了賈玲的推薦,成為賈玲減肥故事中的一個情節,其流量就變得更加熱辣滾燙。當然也可以設計在視頻中,比如很多博主采用的,一個月瘦20斤,一個月考試成功等,開始時設置懸念,然后逐步揭示沖突,最后達到或轉折,讓觀眾產生共鳴。情感敘事最重要的,創造真實有深度的角色,他們的行為、語言和表情能夠觸動觀眾的情感,使他們感同身受。
沒有任何賽道的流量能輕松獲得,當我們看到他們的時候,門檻就已經產生了。想起之前的劉畊宏,也是自律博主賽道里較為亮眼的存在,但如今,受眾的注意力已經慢慢驅散了。所以,流量的爭奪,很多時候,還是一場長跑,在滿足內容條件,疊加人設,情緒觸點的基礎上,需要一直堅持+迭代,才能較為長遠的走下去。
作者公眾號:鳥哥筆記(ID:niaoge8)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