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死創(chuàng)意,人么就是這么個人
原標題:山民實錄11|少一點“我”
「走出大山」是我小時候,響徹貴州山區(qū)的slogan。沒想到多年后,我從大山,走進了群玉山,還寫下這篇山民實錄。
我不想寫“我”,因為我覺得如何,我覺得并不重要。思來想去,決定分享一些我在群玉山的工作筆記,有用的,好用的。而且實錄,就是如實記錄。
01
「你要表達什么?你要如何表達?」
這是駿哥永遠的追問,慢慢地,變成了我們自己的追問,追問到一個好的答案為止。
而一個好的答案,可以同時回答這兩個問題。
02
「PPT的美感是信息的美感」
這話是方文說的。
我還在朦朧中感覺時,她已經(jīng)給出了精準的定義。
是的,一切都是為了傳達信息。
為此,需要一個不可撼動的主題、信息密度強大的模塊。信息模塊要注意先后、層次、咬合。將信息處理得十分干凈利落,本身就具有美感。
03
「制作團隊加入之前,心中要有一條成片」
我以前總是不明白,跟片究竟是跟什么?看ACOPY的時候,給出意見的標準是什么?只是以「我覺得哪里不舒服」來作為判斷標準嗎?
和駿哥石磊工作久了才知道,原來啊,跟片跟的是心中的那條片子啊。
在制作團隊加入之前,除了手里有一個PPT,心中還要有一條成片,成為放置在內心的標桿,衡量每個創(chuàng)意與閃念,并回答內心的疑問:“能做到什么程度”“它為什么不好”。在腦子里反復比較,才不會跟著跟著就跟丟了。
04
「克制用特效展現(xiàn)創(chuàng)意」
剛加入駿哥組的時候,我提過很多形式感很強的idea,但駿哥總是搖頭。
直到后來看見北野武和他的師父深見千三郎的一段小故事,我才完全理解駿哥的意圖。
北野武第一次登上喜劇表演的舞臺時,要表演一個人妖。為了更有喜劇效果,北野武在自己的臉上亂涂一氣,深藍的眼影,漆黑的眼線,夸張的腮紅。深見千三郎見了之后大怒,訓斥北野武說:“你,是不是誤解了什么?因為是小品就得弄個可笑的模樣,想著要演滑稽戲就把臉畫成那樣?混賬東西!腦子進水了啊你。小武你給我聽著,要想逗別人笑,不是靠模樣、動作之類的外形來逗樂。藝人得靠技藝來逗笑,靠的是技藝!真正的人妖,即便長相難看也不會在臉上亂畫一氣,而是為了讓自己更美才化的妝。小武!你給我用女人的愛美之心來化這個妝!明白嗎?”
嗯,明白。
05
「命名的標準:信達雅永」
群玉山的文案,都寫過命名,寫幾百個名字屬于打底。
有一次和馬總過命名時,他看我們不得要領,便說了命名的標準:信達雅永。信是精準,達是通順,雅是美觀,永是經(jīng)得起時間。與此同時,開口音好于閉口音,筆畫要簡潔,易讀易懂易識別;大品類品牌取名不要過于小眾和低欲望,要符合主流價值觀。
06
「開會準備,不止是阿康的事」
組里請了一個剪輯師進公司剪片。
那天制片正好不在,我們組的幾個創(chuàng)意守著剪輯師到半夜等她出片子。
駿哥開完會過來看到我們幾個,十分生氣,說“你們怎么連瓶水都不知道給剪輯師拿的啊?!”
我們才意識到,在工作之外究竟忽略了多少人與人相處的基本邏輯。這不是討好也絕非人情世故,而是對共同工作的人發(fā)自內心的尊重。
這讓我想起開會的時候,打開電視、連接HDMI、調試設備、打開文檔,不斷重復的熟練流程讓我們默認事情本該如此,總會有人去做。阿康就是那個“總會”,但我們應該都會。
07
「站位」
屁股決定腦袋。一個人所處的位置,決定了他的語言。文案需要站在不同的位置,運用不同的語言。
以寫一個case board為例,同樣一個案子,填報的獎項不同,challenge,solution,result是全然不同的。當你填報的是創(chuàng)意獎項,那么你需要站在創(chuàng)意人的位置。當你填報的是營銷獎項,那么你則是站在營銷人的位置。很多時候,在思考問題之前,要先找準自己的站位。
還有很多令我受益匪淺的筆記,就不一一贅述了。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我寫在標題里了:少一點「我」。
我們每天,都要面對各種各樣的「我」。同事的「我」,老板的「我」,客戶的「我」,同行的「我」還有自「我」。但走著走著,就會發(fā)現(xiàn):越要往前走,越要把「我」放在后面。因為少一點「我」,才能真正聽見別人的聲音,才能避免剛愎自用;少一點「我」,才會有「我們」。因為「我」有局限,而「我們」互為邊界;「我」是自己的大山,「我們」一起,才能走出大山。
我很慶幸,「我」遇見了「我們」。
萬分感激,順祝康寧。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jīng)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shù)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