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日記品牌升級了,我對它的消費欲卻降級了
今天在小紅書刷到完美日記的時候,發現官方賬號之前的內容“清空”了:
一個人清空過去的社交媒體的內容,或許是想和過去告別;一個品牌清空(或隱藏)過去的內容,或許是想以一個全新的品牌形象示人。我扒了扒完美日記官方賬號,發現完美日記正在升級。
一、完美日記,變了
通常情況下,一個品牌做升級,或是當前業務發展受阻,增長遇到瓶頸,或是想要更強大。
而從完美日記母公司的財報來看是前者。逸仙電商2023年第三季度營收較上年同期下降16.3%。凈虧損1.979億元。虧損這么多,品牌急了,當然要變,叢變中突破——品牌升級就是常見的一種方法。通過覆蓋更多品類、研發更多產品等來實現,而相應的,在消費者認知層面,也要通過對品牌內涵、認知的調整,讓消費者感知到,感覺不到,等于白干。
而對于完美日記來說,過去積累的下來的資產,過去是成就,現在可能是阻力。
畢竟,完美日記一直以來塑造的是一種“大牌平替”的感覺,通過性價比來吸引客戶,通過小紅書種草、私域運營來完成轉化。而現在做品牌升級,勢必要減少升級前后的差距感,不然原本消費者覺得平價的品牌,轉而想賣高價,消費者為什么會買賬?
我們先來看看,完美日記做了哪些升級動作。
首先是品牌LOGO的變化,最容易看出一個品牌的調整。
之前的LOGO(左)現在的LOGO(右)
之前完美日記的logo,用的是英文,向國際大牌看齊。在品牌文本上,傳遞“美不設限”的理念;
之前
現在
而新的logo則用的繁體的“記”,更具中國特色,不過,有不少網友吐槽說以為是徐福記或滿記。而品牌定位,則改成“新一代專業美妝”。
從目前品牌官方的內容來看,整體調性是在拔高的。比如眾號的內容偏奢侈品風格,以前是追熱點流行語,內容偏大眾化。
最新視覺效果VS以前的視覺效果
通過留白、黑白等形式,提升視覺上的調性
和之前的“尊嘟假嘟”以及可愛字體多種配色相比,調性拔高了不少
可見,完美日記想要塑造的全新形象里,至少有三個關鍵詞:國貨、專業、妝養。
二、完美日記開始走專業大牌路線
除了明顯的視覺上的變化,完美日記還有一系列品牌塑造上的動作。
1、自建工廠,補研發短板
從研發來看,自建工廠,并通過央視傳播,或許是想傳遞完美日記在研發上加大投入的信息,來改變之前“研發投入少”的品牌印象。
而在宣傳上,則是通過央視的權威背書,來傳遞背后的研發科技。從內容上來看,“科技成就中國美事”,也有宣傳國貨的意味,宣傳上和品牌升級的整體調性相一致。
不過,在概念的傳遞上,似乎太過于專業化,“色粉微卡扣技術”、“信號類勝肽”等,難以被消費者理解。
2、產品上,主打妝養概念
從產品來看,和之前相比有了明顯的差異化,走妝養一體的路線,而這在自建工廠后的第一個產品中就有體現——在去年9月發布了新品「仿生膜」精華口紅,宣稱是第一個經皮膚科學驗證的口紅,主打妝養一體。
3、定制綜藝,將專業性和品牌掛鉤
如果說央視探訪工廠,是專業層面的背書,那么聯合華納兄弟推出綜藝《美顏大師》,則是面向大眾層面的專業背書。
在宣傳上,也打著“專業”“妝養一體”的信息進行宣傳。通過專業化妝師對產品的使用,將完美日記的產品合理植入。“綜藝同款”“明星同款”“如何畫出嘟嘟唇”等內容,都離不開完美日記的產品。可以說,既能在當下對品牌進行拔高、宣傳,也能沉淀下來成為品牌資產,并且還有明星效應的加持。
4、聯合美院,打造字庫
除了專業性,完美日記也通過打造字庫的形式,向內深化品牌文化內涵。以中國美學藝術為源,打造高定字庫,傳遞品牌氣質,提升品牌體驗。其實,許多知名品牌都有自己的定制字體,比如阿里巴巴普惠體、美的無界聯動體,用戶在使用字體的時候,無疑也是在加深對品牌的印象。
三、完美日記變高端了,我卻好像不想買了
完美日記,正在向大牌邁進:從美妝到綜合性的全品類品牌,品類擴張;研發新產品,打出妝養一體的概念;自建工廠,品質升級。
但作為一個曾經的消費者,看到變高端的完美日記,我反而好像不想買了。我思考了一下,背后原因有三:
1、產品上:平替變高端,憑啥?
品牌之前一直傳遞的品牌形象是大牌平替,消費者買,是為了用低價買到性價比高的產品。經過幾年的累積,這個形象在消費者心中已經根深蒂固。
而升級后的第一款產品,價格提升似乎也很迅速。而且從【美妝】到【美妝+護膚】,形象拔高,價格拔高,就更加考驗產品實際功效和消費者預期之間的差距了:
一般的彩妝,只要用著好看,甚至找對場景,就有機會風靡一時,比如秋日氛圍感妝容、破碎感妝容等,畢竟女生買彩妝,很大一部分都是為了美;
但是一旦加上功效,暫且不說功效是否是一種普遍的需求,作為品牌第一批被消費者吃的“螃蟹”,如果不符合消費者預期,很難有水花。畢竟,同等價格,完全有其他大牌的口紅可以選擇。
小紅書上的部分討論和評價
另一方面,妝養概念,早前就有品牌在打,如果產品沒有特別突出的效果,很難吸引到我——同樣的錢,為什么我不去買一支好看的口紅+一支潤唇膏?它們在各自的領域都很專業。
2、品牌表達上:功能向表達,怎么偏愛?
正如廣告教父奧格威所說的那樣,品牌代表一種形象。而形象,而是需要不斷通過品牌動作,在消費者心智中形成并強化。
比如一個人誠信,那肯定是因為它的行為讓人感覺到誠信,品牌也是一樣。比如內外「做一件讓人身心自由的內衣」,它就抓住自由,圍繞自由進行延展,從產品無鋼圈的物理自由,到解放思想的心靈自由,這樣就形成了大家對品牌的感知,認同品牌價值的人,會因為品牌符合它的價值表達而選擇它。
而完美日記,很難挑出一個詞來形容它的獨特個性以及傳遞出來的品牌價值,換句話說品牌力較弱。
完美日記想表達自身的專業,但也僅僅局限于品牌本身,和消費者沒什么關聯,不能成為消費者自我表達的一部分,也很難形成對品牌的偏愛。
3、用戶體驗上:體驗店局限性,怎么感知?
雖然開了體驗店,視覺上科技感拉滿,開業也有免費試妝等服務,確實能觸及到區域性的一小部分人群。但對于其他更龐大數量的消費群體來說,在體驗上缺少品牌升級感知的途徑。感知不到,也就很難形成對品牌專業、科技感的感知。
比如,總不能讓遠在上海的我,坐飛機去看看店、體驗試妝再飛回來吧?
退一萬步講,哪怕在用戶體驗上,哪怕不體現專業、科技,就把售后提升服務優化好,也能提升用戶對品牌的好感度,也是品牌升級的一種佐證。不過,完美日記目前好像沒有其他用戶體驗上較為明顯的動作。
以上僅僅是個人的一些看法和思考,并非說品牌不好。畢竟,大家都希望國貨越做越好,但是,但從大眾化的”平替”,到高端化的“大牌”,完美日記或許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