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華士威士忌的平面廣告里,藏著對人性的真洞察
曾經,有兩位風格迥異的文案大師,都為同一個威士忌品牌寫過文案。
這兩篇文案都成為了經典。
這兩個人是大衛·阿博特(David Abbott)和尼爾·法蘭奇(Neil French)。
而這個幸運的品牌則是——芝華士。
左:大衛·阿博特 右:尼爾·法蘭奇
一個能持續打造出優質廣告的品牌,必然在某些方面有過人之處。
帶著這樣的想法,我研究了一下芝華士,發現它身上值得品味的地方還真不少。
本文目錄
1、芝華士與DDB
2、一個全球品牌的自我更新
3、芝華士在中國
4、為什么說芝華士的廣告里藏著對人性的洞察?
01
芝華士與DDB
有時候,廣告公司會和品牌締結令人羨慕的長期關系,就像耐克和W+K那樣,雙方頻繁合作,相互成就。
在1962年-1990年,芝華士也有一個親密的廣告“搭子”:DDB。
1960年左右,芝華士受到其他新銳威士忌品牌的沖擊,銷量慘淡。掌舵人迫切地想做出改變來遏制頹勢,產品上,他改變了配方和包裝,
廣告上,則找到DDB合作。這場合作相當成功——1962年,DDB接管芝華士的廣告業務時,它的年銷量約為 135,000 箱。而到了 1979 年,芝華士的銷量已增至 110 萬箱。
在真切地幫助到芝華士的生意之外,它們的合作也為廣告界留下了許多經典的作品:
(篇幅有限,節選部分,經典芝華士廣告-112張,可自行點此下載 )
1、父親節系列
給父親來條(纏在芝華士酒瓶上的)昂貴皮帶
(雙關梗,威士忌的泥煤味和皮帶的皮革味有點像)
“給父親來條昂貴的皮帶”
去年父親節我們刊登了這版廣告
我猜現在他的酒早就被喝完了
應該只剩這條皮帶了
(暗示:你還不趕緊再買一瓶?)
除了芝華士
難道還有什么獨特的父親節禮物嗎?
2、禮物系列
為什么非要等到圣誕節?
心動就行動!
多花點錢又能怎樣,
這可是圣誕節啊!
3、友誼系列
你的朋友那么多,
這瓶酒肯定不夠喝了吧!
想開點,
雖然你損失了一瓶芝華士,
但是你收獲了很多朋友!
4、金錢系列
富翁們最愛的蘇格蘭威士忌
(雖然,芝華士其實并沒有比其他威士忌貴很多)
5、“我很高貴”系列
猜猜看,
哪個品牌的蘇格蘭威士忌,
能配得上這頓大餐
6、"太好喝了不夠喝”系列
當然,不是只有喝芝華士的人會想把瓶子里的每一滴酒都擠出來。
不過,他們會比其他人更有耐心。
如果你在聚會上拿出了芝華士招待客人,
記得最好先給自己留一杯。
你有沒有發現,
當你在給別人倒芝華士的時候,
你會情不自禁地猛加冰塊。
7、“大家都渴望得到我”系列
我的芝華士呢(跑來跑去)芝華士啊(仰天長嘯)給我一瓶芝華士吧(揪住衣領)我真的很想要芝華士啊(繼續奔跑)
海報上啥也沒有,
因為在攝影棚里芝華士一掏出來就被搶空了。
8、“虛榮怎么了?我就要虛榮!”系列
如果有人說你買芝華士就是為了炫耀,
他可能不完全是錯的。
從100多張廣告里選出這幾類,是因為我發現,它們很完整的體現了消費者購物決策過程中,每一處細膩微妙的心理變化:
1、你有什么特點?——我很高貴,富人們特別喜歡我,大家都渴望得到我。
2、我為什么要買你?買了之后可以干嘛?——可以當各個節日的禮物,可以和朋友分享。
3、很多人覺得你是虛榮的人才會買的牌子,我不想被別人覺得我很虛榮怎么辦?——我非常好喝,經常不夠喝,我的優點可不止是有名。“虛榮”也未必是壞事。
在這些廣告里,芝華士不遺余力地誘惑著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同時,也在撫平他們可能會有的顧慮。可以說,把人類明面上和心里可能有的各種想法都照顧到了。
此外,“好創意不怕重復用”這件事,也在芝華士的廣告中有所體現。比如大衛·阿博特為芝華士創作的父親節廣告大獲成功,父親節就成了芝華士綁定心智的重要營銷節點,“皮帶創意”也延續了兩年。不借助外力,而是在自己的品牌資產之間搭建鏈接,形成連鎖反應,讓分散的動作都收束回品牌本體。
02
一個全球品牌的自我更新
雖然很不舍,但那個玫瑰色的時代總有終結。芝華士又是如何成長為如今這個現代化的全球品牌的呢?
英國品牌評估機構“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評選了2023年全球價值最高的十大威士忌品牌(Top 10 Most Valuable Whisky Brands),芝華士位列第6。而它所歸屬于的保樂力加集團,拿下了10席中的半數席位。
注: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 使用“授權節省法” (royalty relief)計算品牌價值,
即測算未來授權使用這樣一個品牌所應該支付的費用。
此外,保樂力加2023年財報顯示,芝華士在本財年銷量510萬箱,是集團業績增長的主要貢獻品牌。
而想講清楚,芝華士何以成為今天的樣子,還是要從頭說起:
1801年,在雜貨店打工的芝華士兄弟,決定開一家自己的酒廠。
1942年,維多利亞女王品嘗到了芝華士的威士忌,非常喜歡。自此,芝華士的威士忌可以加上“ROYAL”(皇家)了。
1975年,施格蘭集團收購了芝華士的蒸餾廠。
1992年,芝華士威士忌進入中國。
2001年,保樂力加收購施格蘭集團部分業務,芝華士成為保樂力加旗下的威士忌品牌。
事實上,芝華士能成長為今天我們所熟知的樣子,保樂力加的作用不可忽視。
長期以來,由于各種客觀條件的限制,烈酒品牌分散于世界各地,極大阻礙了整個行業的發展。所以,集團公司的并購整合,一直是烈酒行業的主旋律。在此之中有兩大集團表現突出,一躍成為行業龍頭。一個是帝亞吉歐,另一個則是芝華士歸屬于的保樂力加。
行業環境如此,所以保樂力加對于多品牌的運營、管理得心應手,讓芝華士的品牌發有了堅實后盾。由于旗下品牌眾多,保樂力加采取了“品牌分權、渠道集中”的集團管控模式,將旗下品牌劃分為核心戰略品牌、其它戰略品牌和主要本土品牌三類,核心戰略品牌,在公司總體戰略中處于優先地位。
而芝華士作為集團的核心戰略品牌,被視為發展重點,體現在營銷上,就是芝華士的全球Campaign主題、乃至周期性Campaign主題會高頻更新。專門收錄品牌slogan的網站Best Slogans,輕輕松松就整理出了100多條芝華士曾經使用過的Slogan(其中也包括Tagline)。
注:Slogan和Tagline的區別眾說紛紜,我比較認同宇見的觀點(全文鏈接見文末參考資料):
品牌的Tagline應該是“價值觀表達”,它源于“價值發現”,本質是用簡潔而雋永的語言,來觸發受眾對品牌核心價值的認知,并指導品牌的整個語言表達體系。如蘋果的“Think Different”,耐克的“Just Do it”。
在這之后,該品牌使用過各種版本的Slogan,則都是屬于這個“價值觀表達”的分形、細化或者再演繹。
為什么芝華士會有這么多Slogan呢?因為一般產品新上市會有一個Slogan、產品的周年活動會更新Slogan。再加上大大小小的Campaign也都會有各自的Slogan。而芝華士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slogan又比較多。我們挑幾個比較核心的說一說。
1、如果你沒擁有過,那你永遠不會懂
You either have it or you don't.
在大約1999年之前,芝華士可以被稱為Tagline的表述是 “You either have it or you don't”(如果你沒擁有過,那你永遠不會懂)。
本文開頭,尼爾·法蘭奇(Neil French)的那一組作品就是其中的代表。
當時,芝華士想營造的是一種尊貴感。
因為芝華士的兩大根本性特點是:一、芝華士是調和威士忌。二、芝華士曾得到英國女王的認可,是皇家供應商。
1953年的芝華士廣告
在20世紀,芝華士的品牌發展遇到了一些阻礙,它做了一件很特別的事——提價,強調自己的“皇家”身份,并用一系列充滿“炫富”意味的廣告來吸引眼球。這個策略相當成功,甚至讓行為經濟學里有了一個叫“芝華士效應”的術語。(指一種價格感知現象,無論實際質量如何,某種東西僅因其較高的價格就被認為是優質的。)
我們還是要從頭說起:19世紀,芝華士兄弟還在雜貨店打工,很多顧客覺得單一麥芽威士忌比較澀口,或者口味太過濃烈,有些難以下咽。他們兩個就嘗試著把不同的單一麥芽威士忌調和到一起。所以“調和”是芝華士的立身之本
但是當時,(甚至哪怕現在也是),在威士忌的鄙視鏈里,單一麥芽威士忌的地位要遠遠高于調和威士忌。就類似于喝得慣手沖黑咖啡的人,就總感覺比喝奶咖續命的人有品位。
芝華士采取提價策略,也是想打破這個格局,告訴世界“調和威士忌也可以很尊貴”。
所以,在這一階段,芝華士的廣告都是在解釋 “You either have it or you don't”(如果你沒擁有過它,那你永遠不會懂)這句話里的“it”,
也就是我在第一part里寫的那些:芝華士有什么特點?為什么要買芝華士?買芝華士的人都是為了虛榮心嗎?.......
2、芝華士人生
This is the Chivas Life.
時光飛逝,在1995年左右,芝華士,乃至整個威士忌行業都遇到了發展瓶頸——年輕人不喝,大家覺得威士忌是自己父輩才愛喝的,和自己沒什么關系。
1999年,TBWA和芝華士合作時,建議芝華士改變傳播策略,給芝華士設計了一個新的Slogan:When you know(心領神會)。(后面細講)負責人說:“以前芝華士都是在描述‘美好生活’,但是之后我們要描述‘年輕人努努力也能夠得著的美好生活‘。”
到2005年的時候,TBWA為芝華士做了一組平面,其中就包括著這句我認為可以稱為芝華士新的Tagline的話:This is the Chivas Life.(芝華士人生)。
為什么說這句是Tagline呢?因為直至今天,芝華士的眾多新slogan,都像是在解讀“什么是芝華士人生”。
比如,2008年-2015年和HAVAS合作的品牌Slogan兼全球Campaign主題:Live with Chivalry(活出騎士風范)
其中,2012年-2013年,同樣是和HAVAS合作,相當于“活出騎士風范”下屬的一個新的Campaign主題“HERE'S TO...”(獻給..),和知名的電影導演合作拍了幾支片子,其中最出圈的是“HERE'S TO REAL FRIENDS”(兄弟情誼)
2014-2015年Campaign主題為:Win the Right Way(贏之有道)
然后再到2018年,芝華士又有了新的品牌slogan兼全球Campaign主題:SUCCESS IS A BLEND(調和不平凡)。
2022年官宣lisa為亞洲代言人的時候,又新推出了“調和不平凡”下的全球Campaigan主題:I RISE.WE RISE(與我共冕)
看到這里,想必大家也可以發現,芝華士在品牌層面進行著高頻的自我更新,它表達的內容雖然很多,但內核相當統一穩定。
因為芝華士想關聯的心智是“成功人生”,而“成功”的定義會隨著時代的演進飛速改變。它的動作必須足夠快,才能跟上這種變化。
而同時,“成功”也有不變的一面,比如人類的各種欲望、再比如人類對高朋滿座、財運亨通、身居高位......等等理想狀態共通的渴望。
所以它表達的東西又可以在某個層面達成統一。
最后歸納為一句:“This is Chivas Life.”(這就是芝華士人生啊。)
03
芝華士在中國
我們上次說到杰克丹尼進入中國市場時,用“可樂桶”打開了局面,其實同時期,芝華士和綠茶的搭配也在夜場風靡,成為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而且,芝華士在中國市場留下的故事也好,廣告作品也好,數量都堪稱威士忌之最了。文章篇幅有限,我們這里就挑幾個和廣告關系最密切的講一講。
有一組芝華士在國內的廣告非常經典,十本和廣告有關的書里,九本都會收錄:
這組廣告是TBWA和芝華士在2001年左右合作的Slogan兼全球Campaign主題 When you Know(心領神會)在國內的演繹版本。
而正如上文所說,這句話是芝華士為了擁抱年輕市場,讓年輕人覺得自己描述的“成功生活”與他們有關做出的改變,是“You either have it or you don't”(如果你沒擁有過它,那你永遠不會懂)和This is the Chivas Life.(芝華士人生)之間的過渡。
囿于時代,其中反映出的性別觀念有些落后,不過只從廣告技法上來看,這組廣告相當巧妙:
1、視角代入: 文案的口吻拿捏得當,如果你不是成年男性,讀起來就像是在翻閱一本成年男性的日記,如果你就是一名成年男性,那它讀起來又像是有人替你說出了那些你不太敢明說的話。
2、氛圍高級: 短文案,不說透。有點云里霧里。一會貓貓狗狗,一會人生感悟,但是恰恰是這樣的氛圍,剛好符合芝華士想營造的尊貴調性。
而能做到這兩點的背后,也是對飲酒的成年男性深入的情感洞察。
而作為一個全球化的品牌,芝華士經常會提出全球Campaign主題,再結合不同地區的情況做不同的演繹。 比如 Live with Chivalry(活出騎士風范)這個主題,“騎士精神”在歐美有成熟的文化背景,一如無需向日本人解釋什么是“匠人”。但是當它被拿到亞洲市場來用,如何解讀“騎士”的含義就成了一個問題。
芝華士是這樣做的:首先,把騎士精神拆解成那些共通的對于美好品質的描述,比如勇氣、智慧、忠誠、信心和榮譽等。然后,結合本土化的洞察,進行一些強調,比如當時國內的富豪們面臨著一種身份認同的窘境——雖然有錢,但被人叫做“土大款”。哪怕腰纏萬貫,也依然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尊重。
芝華士就抓住了這個微妙的心理,把自己打造成了有錢的“騎士們”的身份標識物。
然后,大約在2006年左右,芝華士面臨了一次公關危機。有記者寫文章質疑芝華士品牌溢價過高。芝華士當時迅速給出了回應,新聞發布會上還請了英國大使館的人員一并出席。這個案例因為影響比較大,還被收錄進了很多公關相關的書里,年代太久遠了,我們今天無法知道事情全貌,也不妄加評議。
不過可以明確的一點是,芝華士調整了在國內市場的經營方向,不再走高端、甚至奢侈品品牌的道路,而是加大了對夜場渠道的投入力度,并在短短三四年間成為了夜場通路里的主流洋酒品牌。
芝華士也非常親近C端大眾消費者,經常推出各種和軟飲搭配的組合套裝,售價也基本在100-600元這個區間。對于“芝華士人生”的定義和解讀,逐漸更偏向年輕、潮流。但不得不說,這也讓它既往的優勢不再明顯,而且,目前看來大家對它想塑造的新形象不是非常買賬,道阻且長,期待后續。
04
為什么說芝華士的廣告里,藏著對人性的洞察?
我的年紀還不足以讓我能對“人性”二字夸夸其談,但我認為芝華士過往的經典廣告里,很好地把握住了人性的微妙和復雜。
那些只敢心里想想,不能明說的話;那些擔心“別人怎么看我”的小顧慮,似乎都能在芝華士的文案里找到回應的痕跡。
其實關于DDB和芝華士的合作,有一個小插曲:
洽談合作之初,比爾·伯恩巴克(Bill Bernbach)對當時芝華士的掌舵者說:
“我想我應該告訴你,我永遠不會像你一樣了解你的業務。”
怎么可能呢?你創造了它,它對你來說和呼吸一樣重要,它是你的夢想。
但你必須明白,我的業務對我來說也是如此。
即使涉及到你的產品,我也有我必須堅守的專業尊嚴。”
芝華士的回應是:“你的意思是我們應該有所分工,尊重對方的專業邊界?好的,你成功拿下我了。”
我想,呈現出這樣一場精彩談判的兩家公司,合作出那些能洞察到人性幽微的作品,再合理不過了。
參考資料:
[1]宇見 | 比寫Slogan更重要的 是思考品牌的TAGLINE,宇見,2017年11月18日
[2]保樂力加2023年財報:
Pernod_Ricard_Annual_Report_FY23.pdf
[3]Brand Finance 2023酒飲類品牌價值榜單:
brand-finance-alcoholic-drinks-2023-preview.pdf
[4]酒水行業專題報告:穿越周期的力量,國泰君安證券,訾猛、邱苗,2023年8月28日
[5]DDB’S CHIVAS REGAL CAMPAIGN,Dave Dye,2017年6月17日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