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文章
發布項目
發布發現
有人說 BAT 就是圍城,外面的人想進來,里面的人想出去。分享一些個人在 2015 的經歷見聞,是否有人也有相同的際遇感受?
自媒體人咪蒙,這個微信公號粉絲超過 200 萬,多篇文章閱讀量 100 萬+ 的她,在于與峰瑞資本創業者俱樂部成員的親密對話中,回顧了自己的創業經歷。
汽車后B2B交易平臺喜汽貓CEO徐超,以一封5000字血淚告別書。失敗案例中的經驗教訓,讓人更清醒,更受益。
作者王斐文,原"泛崎科技"CEO。這片文章里,作者作為一名曾經的創業者,用自己的血淚史和我們分享創業中那些 “天時地利人和” 真的缺一不可。
對于創業公司來說,唯一的好消息大概就是互聯網人對于薪資預期降低,人力成本相應降低。
一年前的蘭渡文化還只是10人不到的小團隊。一年后,團隊擴大,辦公室也升級為1千多平米的自由工作空間。一路走來,從第一季的優酷獨播到如今遍布全網。
前段時間,《瑯琊榜》火了;最近這兩天,《羋月傳》又火了。其實,《瑯琊榜》、《羋月傳》背后的出品公司,都是同一家公司!而且這家公司的創始人,竟然是一個投行出身的金80后的金融小鮮肉!
說話,是一門藝術,創業公司該如何向投資人、公眾包裝自己?一張圖帶你看懂創業圈的那些潛規則~
營銷做得吸引人,最重要的是有個好創意,吸引人駐足關注,主動分享自己的感想。創業公司如何做小成本大傳播的營銷?本文分享幾個案例供借鑒。
2015年對于O2O創業者來說是悲壯的一年。在過去的10個月里,我們一方面目睹了大批O2O創業公司“橫尸遍野”,另一方面為數不多的獨角獸公司踩著失敗者的尸骨成為行業巨頭。
Andrei Herasimchuk1990年從Amherst College輟學加入創業公司Specular International,開發出第一個適用于蘋果Macintosh的圖像處理產品1995年加入Adobe,成為第一個產品界設計師。
韓寒說,中國人民是最有忍耐力的族群,一點好處就感激涕零。他一定不知道,IT創業界里的屌絲,才是這群傻逼中的戰斗機。
『保安堂』第一場事件營銷非常成功,我們可以簡單總結一下『保安丸』的成功秘訣,而一個成功的品牌傳播包括三個層面:產品傳播、情感傳播,價值觀傳播??墒?,白素貞就甘心做一次事件營銷么?
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任何一家公司要做的都是爭奪用戶一生中有限的“時間”。而這樣的爭奪,歸根結底,是要做出能占據用戶心中一席之地的“品牌”。
這幾天在思考這個話題,基于微信平臺的創業者(簡稱“微信創業”)越來越多?微信真的是創業者的天堂嗎?我們來嘮嘮。
人前裝逼,人后苦逼,這是大公司??蛻羰堑?,老板是爺爺,這是公關公司。每天出門前不喝兩碗雞血,不好意思去工作,這是創業公司——這些吐槽,你怎么看?
對于創業,你真的準備好了嗎?如果想不清楚,有一個最簡單的問題,你要轉型成為生意人嗎?在公司里,你的創意是手藝;在市場上,你的創意是生意。
極,怪,義,極客怪咖的三種人。王小塞,2010年通過一條微博24小時募集超過百萬,眾籌了上海第一家創業咖啡。他帶著他的創業咖啡經歷了哪些風雨?
為什么非要做產品,這么苦逼?簡直就是“自虐”的不歸路。做營銷的人,通常都只注重營銷手段、品牌效應,不注重產品,我怎么看?
哎呦臥槽,原來是這么回事啊!你給你項目估值100萬,天使投資人估個1000萬,然后8000萬賣給一個土豪大傻逼。
過去兩年,在O2O炒的火熱的表象之下,生者“少”,死者“多”,才是本質。分析這些O2O“已故”案例,致其死亡的三大殺手是:買不起的流量、付不起的物流成本、惹不起的傳統企業。
雞湯有毒,該醒醒了!被朋友圈刷屏的青年創業家故事勵志到了?群眾們喜聞樂見的扒皮打臉來了!本文就給大家扒扒最近大熱的云視鏈和其創始人William Joy。
Markus一個人,24歲時寫了一個網站 Plenty of Fish,每天只工作2小時,他還嫌工作量太大。他每天從谷歌廣告賺好幾萬美元,36歲時5.75億美元賣掉公司。
時下來勢兇猛的年輕創業者,他們本是年輕人,也是最能洞察到年輕人需求的。相比營銷從業者總把“洞察”掛嘴邊,當你還在苦思傳播文案時,可能已有好幾十款創業項目正在孵化。?「2015年輕盟峰會」年創業者陣容曝光。
高考第一天,黃太吉創始人在上海搞了一場6小時的燒腦演講——《世界的背面》。九哥與大家分享赫老板演講最后5頁PPT,如果你真正看明白了,相信你會對這個世界有一些不一樣的認知。
宗毅,曾經創出10家公司,順道玩遍50個國家。而這獨創的裂變式創業法只是他厲害的一面,這位40多歲的大叔更讓人欽佩的,是他擁抱互聯網的徹底。
蘋果、百度、google、阿里巴巴、華為...很難想象這些大佬公司剛創業時的根據地,從傳達室,員工宿舍,違章建筑,到停車庫...不管多么艱苦,一顆實現夢想的心比什么都大。
創業與打工,選擇不同,過程與結果也會截然不同。當然,并非人人都適合創業,兩者存在的殘酷區別,甚至感到害怕。看看你屬于哪個陣營?
一位 90 后知友將自身創業經歷總結成文:創業的第一步是什么?比如我現在已經有了一個想法/點子,現在想創業,應該做什么?雞湯和冷水已準備好,請慢用。
知乎上有個問題,“為什么現在很多年輕人愿意到北上廣深打拼,即使過得異常艱苦,遠離親人,仍然義無反顧?”,作者 Token 的回答贏得無數共鳴。生命不息,折騰不止,獻給所有在一線城市打拼的你們。
關注微信,一起數字進行時
手機掃一掃,下載數英APP
資料更新成功!
您確定要刪除該文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