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致敬黃家駒30周年:獻給每一位熱愛生活的人
2023年是黃家駒逝世30年周年,人們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將他忘記,每天仍有成千上萬人在快手以各種形式懷念他:有人受他影響多年如一日堅持對音樂的熱愛;有人在各地舉辦音樂會只為傳頌他的歌曲與精神;有人在他的歌聲中獲得慰藉以對抗迷茫的生活……我們被這種不斷傳承的家駒精神所感動,想讓更多人看見這些日常又不尋常的故事,從中收獲勇氣與力量。
于是快手鐵工作室聯合00后快手紀實創作者@李娃娃,以“普通人”的視角,從眾多深受家駒影響的老鐵中選取4組音樂創作者,講述了4個關于“普通人”的故事,拍攝完成致敬家駒30周年系列紀錄片《哪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以此獻給黃家駒先生,也獻給每一位“黃家駒”。
致敬家駒30周年系列紀錄片主題片
《哪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致敬家駒30周年系列紀錄片第一集
《光輝歲月》
致敬家駒30周年系列紀錄片第二集
《不再猶豫》
致敬家駒30周年系列紀錄片第三集
《逝去日子》
致敬家駒30周年系列紀錄片第四集
《灰色軌跡》
以“普通人”的視角注解“家駒精神”
分集紀錄片中,我們透過真實的鏡頭,平實的語言,講述了四個關于“堅持與理想”的故事:
00后@沒有名字的207,家駒離開后他們才出生,站在鳳凰花開的路口,他們以一場告別青春演唱會,高唱《逝去日子》;
90后@搖擺小子(王維鍇kai),將《光輝歲月》當做人生背景音樂,經歷過彷徨的掙扎,十幾年來持續著對音樂的追求與熱愛;
70后@工地吉他男神 在建筑工地沉默努力、揮汗如雨,夜晚則在路人寥寥的街頭直播高唱《灰色軌跡》,因為只要懷抱吉他就能擁抱夢想;
60后@廣西楊奶奶在隨波逐流中度過大半生,終于打破沉默,跟隨《不再猶豫》的歌聲拿起鼓棒,敲擊出鏗鏘有力的生命旋律。
記錄片名《哪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出自黃家駒經典歌曲《海闊天空》。這句歌詞表達的是:背棄初衷,放棄理想是那么的容易,但如果有一天哪怕只有你和我未因此放棄,依舊能夠為理想砥礪前行,我就不會感到孤獨害怕。這句話也最能代表“家駒”與“熱愛生活的普通人”之間的情感連接,選擇歌詞「哪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做片名,既是和擁有家駒精神的普通人溝通的鮮明抓手,傳達出一份堅定的信念感,更是用這些普通人的真實人生歷程對黃家駒時隔30年的回應。
站內站外齊步走,立體展現最真摯的致敬
主題紀錄片發出時,站內也同步上線#永遠的黃家駒#話題,吸引了不同類型創作者的積極參與。目前已達7億播放,產生3.2萬余作品,相關話題詞如#哪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等登上18個熱門榜單。
紀錄片發出后,我們還陸續疊加了更多走心內容:
在實地采訪過程中,我們將這四組創作者真實的生活環境拍攝下來,設計完成共五張平面海報——他們身處自己熟悉且重復的日常環境中:鼓房、天臺、宿舍、工地,都身穿家駒的經典紅夾克,仿佛與家駒進行一場超越時空的call back。我們想將家駒的紅夾克作為精神符號,作為海報的創新立意,進一步加深“黃家駒”與“普通人”之間的關聯。
家駒的歌不僅是幾代人的回憶,也給予無數人支持與動力,重唱他的歌是一場致敬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因此我們為這四組創作者定制了一張線上老鐵致敬音樂合輯,用他們的聲音,再唱一次黃家駒。并在QQ音樂、酷狗音樂等平臺宣發推廣,以最真摯的聲音留存永遠的家駒精神。
《哪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同名音樂合輯
紀錄片中的四組音樂創作者,不僅在快手平臺上相識相知,也齊聚線下以一場自發快閃演唱會再度共鳴。那一晚,路過的圍觀群眾紛紛被歌聲所吸引,揚起手機揮動臂膀熱情跟唱,幾位創作者也在歌唱《海闊天空》中淚灑現場。
廣州線下大合唱,創作者淚灑現場
與此同時,我們想讓這個項目的故事進一步有所承載與落地,也想為這個世界留下一些能握在手里的東西——大多數人認識黃家駒,都是從一盤磁帶開始,于是我們制作了1400份磁帶作為創意物料,將四組創作者的故事匯聚其中,還可掃描磁帶上的二維碼至線上觀看紀錄片、收聽音樂合輯。從外殼包裝到歌詞內頁到磁帶貼紙,設計打樣了十幾個版本,最終呈現如下。希望大家在打開這盤磁帶時,能接收一份驚喜與感動。
磁帶包裝及內容呈現
關注每一位“普通人”的價值
唱響平凡人的“海闊天空”
其實我們想表達的東西很簡單:“雖然家駒已經離開了30年,但他又好像從未“離開”過。30年前他的堅持與理想,仍舊閃爍在田間、操場、工地……在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身上,在每一位“黃家駒”身上”。他們“高唱理想之歌”,在每一種生活里,努力奮斗,一往無前,永不妥協。他們是黃家駒精神的傳承者也是活在當下的精神“黃家駒”。天空海闊你與我可會變?答案是不會變,哪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項目從選題策劃到最終上線共計142天 ,我們通過洞察“黃家駒”背后真實赤誠的精神與力量,用4組音樂創作者平常卻又不平凡的“小人物”故事,連接大眾視野中的“傳奇偶像”,以衍生和延伸出更多情感內容。每個在平凡歲月里保持熱愛、昂揚向上的普通人都值得被歌頌,愿能用這部紀錄片,讓每個努力前行的人都能被看見、被關注、被理解,并給予各位更加堅定勇敢的力量。
創作名單
Brand 品牌/廣告主:快手
項目策劃&負責人:快手鐵工作室:張東旭
項目組成員:快手鐵工作室:尤景玉、謝晴、盧珊、高筱鷗、張舜志
紀錄片導演:快手紀實創作者@李娃娃
執行導演:譚世奇
執行代理商:杭州全速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數英獎參賽項目說明 - 鐵工作室,品牌/廣告主
【背景與目標】
背景:
洞察黃家駒端內外消費、生產影響力及積極向上的內容導向,快手鐵工作室策劃致敬黃家駒30周年活動,通過站內活動、駒迷人物微紀錄片、TME合作老鐵致敬專輯及快閃活動等組合形式,以平凡人中的“精神黃家駒”向黃家駒表達「家駒精神永存」的致敬之情,像大眾傳遞“向上、赤誠、堅定”的力量。
目標:
1、打造站內外熱門話題:刺激站內內容產出,引爆站外聲量;
2、重點達人推廣:助力快手創作者出圈。
【洞察與策略】
洞察:時隔黃家駒離開30年,在快手仍有很多人在搜索他的名字,傳唱他的歌曲,重溫他的影像。這其中除了熟知家駒的80后、90后,還有許多根本沒見過黃家駒的00后,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家駒的懷念。我們想要探尋這些人和家駒的故事,以及在他們身上延續至今的家駒精神,在黃家駒逝世30周年之際講給大家聽。
策略:選取平臺上深受家駒影響的四組創作者,聯合00后紀實創作者李娃娃,跟蹤采訪他們的真實生活與人生經歷,通過展現他們對音樂和生活的堅持與熱愛,立體展現“家駒精神”,喚醒站內外黃家駒粉絲及大眾的集體共鳴,致敬“永遠的黃家駒”。
【創意闡述】
圍繞4組音樂創作者,以普通人的視角注解“黃家駒精神”,傳達“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都是“黃家駒”的精神內核,致敬家駒30周年——
1、一部駒迷微紀錄片:
聯合快手紀實創作者@李娃娃,拍攝系列紀錄片《哪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講述4組音樂創作者的故事,展現他們對生活的堅持與熱愛;
2、一組人物紀實海報:
以黃家駒的經典紅夾克作為視覺符號,將黃家駒的歌曲與創作者的人生經歷相結合創意海報文案,加強創作者與黃家駒的情感聯結;
3、一張老鐵致敬音樂合輯:
4位音樂創作者用自己的聲音演唱黃家駒的經典歌曲,打造紀錄片同名音樂合輯,并在音樂平臺宣發推廣,以最真摯的聲音留存家駒精神;
4、一場線下自發快閃演唱會:
4位創作者齊聚廣州街頭演唱《海闊天空》,現場路人圍觀大合唱,完成由線上到線下情感閉環。
【結果與影響】
1、紀錄片播放量過千萬,全網廣泛傳播
系列紀錄片全網播放量6500w+次,238萬次評論互動,并獲得央視網,Beyond40官方賬號,零點樂隊周曉鷗點贊轉發;新周刊副主編何雄飛、娛樂資本論創始人鄭道森、思空MCN CEO倪張豪、頭部博主兔撕雞大老爺/大綿羊bobo/小崗同學等音樂、KOL、媒體等多行業好評,上千自來水轉發;
2、成功打造多個熱門話題,引發多家媒體報道
打造全網6.12億話題事件,收獲全網熱搜26個,南方都市報、廣州日報、羊城晚報等25家權威媒體大版面報道。相關自來水內容在抖音、視頻號等平臺也收獲了百萬播放,過萬點贊的二次傳播效果;
3、快手站內熱點霸榜,活動主題頁收獲3.2萬作品
快手站內上榜熱點15個,最高同時3個話題內容霸屏主榜,站內主話題#永遠的黃家駒 文娛在榜時長高達82小時+;產出5支千萬VV視頻,1支百萬點贊視頻,并打造了7億VV話題活動#永遠的黃家駒#促產作品3.2萬個;
4、創作者飛速漲粉,商單不斷
活動期間4位創作者平均漲粉超800倍,達到漲粉峰值,并獲得多家品牌活動邀約。
項目信息

參與者
終審評委(金、銀、銅評級全部顯示,無獎評級僅顯示帶評語者)
創意單元-視頻組-短視頻類
-
一代人的記憶,以黃家駒為引子,聚焦到“普通人”身上,從眾多深受家駒影響的音樂創作者角度,講述關于“普通人”的音樂故事,落地性很強
-
聽到音樂會流淚
-
實時熱點營銷,創意和洞察與平臺用戶結合很緊密,故事內容對核心消費者有精準觸達
營銷單元-內容營銷類
-
誠意滿滿的營銷
-
做的很好
-
家駒離開三十年,但是Beyond的歌卻仿佛沒有失去激勵人心的力量,我們常常看到一個個平凡的普通人都會激情澎湃地用不標準的粵語哼唱幾首家駒的歌,這些歌可能也在他們的生活中鼓勵過他們的人生吧。
營銷單元-事件營銷類
-
好的內容應該是貼近每個小人物的真實寫照,是積極,是陽光,是激勵著每個人向前的。
-
黃家駒30周年,用熱愛致敬經典,內容與話題度都非常不錯。
-
從黃家駒到粉絲,小人物的故事更打動人心
營銷單元-整合營銷類
-
快手用戶老鐵們的熱愛,就是快手的熱愛,不同的鄉村和城市某一角,聚集成快手大家庭。黃家駒的影響力和精神的延續,老鐵們記錄黃家駒激勵自己前行的故事,也激發這更多人保持理想,奮斗向前
-
懷舊永遠是一張好牌。
-
很有誠意,很感動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