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我們在街巷小店幫扶計劃之后,開始走近書店。在和小書店的老板們聊完后,便開始籌備”獨立書店復興計劃“。
書店群體,一直都備受媒體關注,但無論唱衰還是唱紅,感覺他們還開著,就一定會有故事發生。
和書店做項目,并不是新鮮事。早就20年初,由許知遠帶頭從單向空間開始,很多書店就已經擁抱了互聯網,打開了直播,在線上介紹好書和售書。
但他們還說......
“開過書店的人,其實比沒開過書店的人,更渴望擁有一家書店”
——@樂開書店 主理人蝸牛
“書店是一個相對來講比較讓人產生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地方,就是像一個鄰居”。
——@TextandImage梯書店 主理人周Andy
所以這個計劃里,除了幫開線上直播、流量運營上的支持之外,我們更希望能用社區的力量,和獨立書店們舉辦一場「一書換一書」的線下換書交友活動,用一個契機,讓愛閱讀的人再次走進書店,去感受只存于在線下的魅力。
一、閱讀,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但不是孤單的行動
換書活動的規則,是想邀請大家帶著一本心愛的舊書,在扉頁/夾在書本的紙條上,留下對陌生人的善意,再換走一本書本;過程中主理人會審核交換的書籍,在這期間也希望讀者能和主理人交流心得。
我們都希望以書籍作為紐帶,讓熱愛閱讀的朋友不再形單影只。
短短一個月內,換書的故事發生在了全國42個城市,115家書店和6600多位閱讀者之間。
我們的鏡頭也跟隨這場交換書的活動,記錄下了其中3家書店的一些片段。
短短的7分多鐘,最讓人動容的地方,是一書換一書的行為背后,那份在閱讀者與主理人、主理人與主理人、閱讀者與閱讀者之間流轉的善意。
二、開一家能夠激發閱讀欲的書店,堅守在大家可以抵達的詩和遠方
“沒有辦法要求所有人都充滿善意和利他,這恰恰是善意和利他最珍貴的地方”
紀錄片里的第一家書店@TextandImage梯書店,店的主理人Andy說過
“書店是一個相對來講比較讓人產生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地方,就是像一個鄰居”。
活動剛開始,Andy就拿出了一輛小推車放在書店里,上面裝滿了自己喜歡的書,希望這能吸引路過的閱讀者并用他們自己喜愛的書來交換。
小推車是非常民主的,因為Andy從沒有拒絕過別人把書放在上面,因為平時小車都在書店里面,為了讓更多社區里的居民看到,Andy做了一個決定,要把這個裝滿善意的小推車推出去,讓流動起來的書去路上遇見帶走它們的有緣人。
讀者@少說話多看書 在得知小紅書的換書活動后,特地把自己心愛的舊書《存在主義美學》帶來交換。他很欣賞薩特說過的話:“閱讀是讀者和寫作創作的人的共創”,覺得一本書一旦離開作者的筆下,其實也就不屬于他了。于是這位閱讀者在扉頁給下一位換到這本書的人留言到:“期待你的創作”。
“獨立書店之間不是競爭關系,而是互補關系”
第24家參與交換書活動的@遠方書屋
主理人野丫頭表示,這個書店的名字來源于自己到上海之后對遠方的思念,所以希望能提供一個空間,讓來的顧客慢下來,短暫地忘卻上海的節奏,懷念起曾經遠方的生活。
在遠方書店的對面,是另外一家獨立書店PNPRESS,同樣參與了本次換書的活動,但對野丫頭而言
“小書店和小書店之間不是競爭關系,而是互補關系。”
對面的書店是以藝術為主,所以活動期間碰到,從小紅書來參與換書的讀者,詢問藝術相關書籍時,野丫頭都會推薦他們去對面看看。
野丫頭還會把從讀者那里換到的不匹配自己書店風格的書籍找出來,拿去與適合它的書店交換。
通過交換書,獨立書店之間也在互相扶持著。書籍的流轉,傳遞著主理人與主理人之間的善意和信念。
“看到交換書原主人的留言時,希望能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溫暖”
第54家參與換書活動的@樂開書店。
今年已經是營業的第11年,11年期間經歷過多次“搬店”,現在開在上海市徐匯區畫家街的B座2樓夾層。
這么多年,主理人蝸牛從未想過不開書店,在她眼里開書店是治愈自己,也是治愈城市里的其他人。
“我覺得在現在這種快節奏的城市生活里面,其實很多人他是有這種孤獨感的?!?/p>
蝸牛描述了一位帶來《致漸行漸遠的朋友》的小紅書用戶,換這本書的理由是因為與讀者本人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隨著長大,他曾經的一些好朋友也開始漸行漸遠了。于是這位讀者在書里留言,希望換到這本書的朋友,即使不能與自己和解,也能感到一絲溫暖和治愈。主理人也把她這段故事上也發布在了小紅書上。
開一家能夠激發人閱讀欲望的書店,并希望大家可以把書當作珍貴禮物,贈予朋友們
這是樂開的初心,也是很多還在堅守一家小書店的主理人們的初心。
三、「一書換一書」活動所傳遞的善意,在小紅書上延續
在小紅書上#一書換一書 的話題下,我們看到很多人在換書活動中,找到了不同的意義。
@存在書店主理人在小紅書上發筆記到,書店說起換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把自己不需要的書籍換帶給需要的人挺好,可依舊有一些人是把喜歡的書拿去交換的。帶來《法治的細節》的讀者留下字條:
“我想愿意拿書來交換的朋友一定都是相互珍惜的。這本書有關懷,有哲思,像與謙遜的智者對話,希望你喜歡?!?/p>
還有一位跨江而來,為一本好書尋找新主人的女孩。
她帶來的書是絕版書很有收藏價值,但是她嘗試幾次都沒有讀完,才想著交換出來,讓真正懂它的人擁有它。
@杭州大五古著書店 主理人 ,受疫情影響不能營業時,也變成了換書的讀者。
他來到泉州時,徑直去了當地的芥子書屋。在小紅書上說,他用一本出版于1984年的詩集《在大海邊》參與交換,并在書的扉頁寫下了一段送給芥子書屋和未知讀者朋友的一段話
“生活是海,書店是島,我們隔海相望”。
還有更多讀者的將自己的換書故事記錄在小紅書上
讀者@RED在小紅書發布了她的故事,她帶走了TJ同學的《八口之鍋》,留下自己的《和唯一知道星星為什么發光的人一起散步》,她想讓陌生人試試這本浪漫、孤獨但值得探索的書。
讀者@王花花沒頭腦也很高興,她換到一本《草木有趣》,扉頁上有一段寄語:“要活得像榴蓮一樣,不用所有人喜歡,但喜歡的人很上頭?!鼻『盟彩莻€特別喜歡吃榴蓮的人。
讀者@騎行少女南鳶 用“被陌生人隔空大抱抱”來形容自己換書遇到的暖心文字。她用《不要相信任何人》換回了《全世界有你就好就好》,并意外的發現交換書的原主人與自己的閨蜜竟是舊相識,她在小紅書上隔空留言到:“書會好好看,故事也會好好體會,感恩相遇。”
四、 “換書活動能不能持續一輩子啊”
為期一個月的活動,快要結束時,很多用戶在書店的小紅書賬號下留言,問活動能不能繼續,活動還沒有第二期。
“當然能啊!”
從換書一開始,我們擔心讀者帶來了自己很寶貝的書,交換不到喜歡書;擔心書里沒人留下自己的心得,更擔心書上痕跡太多影響大家閱讀。
到最后在115家書店主理人的善良和真誠下,讓大家都喜歡上了這個活動。
盡管小紅書的換書活動已經結束,但換書并沒有停止。
未來還有65家書店主理人決定將換書活動長期保留,為喜歡閱讀的人提供不一樣的選擇。
寫在最后,提出讓獨立書店復興的我們,好像這個口號喊的有些大了。
也許小紅書平臺給到的流量支持、運營服務、一場場換書活動,在當下并不能撼動什么。
但就像我們在活動剛上線那2天,去書店拜訪時,一位主理人說的:
“對于書店而言,策劃一個活動,好像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但只要有人還在努力,就很了不起?!?/strong>
在此還是特別感謝6600余名,甚至更多走進書店的讀者,以及用心和小紅書一起舉行活動的115家書店和主理人們。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