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物App:在人潮中,做個潮人
原標題: 偷看潮人的那些瞬間,來康康?
看完這個片子,你可能會覺得自己的生活被裝上了攝像頭。(嘿嘿,我們裝的)
說起這支片子的背后故事,還得把時間線調到半年之前……
今年年初,“毒”APP改名為“得物”,我們也恰好得到了一個brief:“得物”品牌團隊找到KARMA,想借著更名的機會,做第一波品牌營銷戰役,借此打響知名度,實現破圈傳播,不再只局限于潮鞋領域,而是讓更多對潮文化感興趣的人知道“得物”APP。
在辦公室聚眾腦爆挖洞察的時候,我們紛紛把眼光瞟向辦公室最潮的那個人,瞟來瞟去,突然發現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我們好像總是管不住自己的眼睛,總想偷偷看向那些打扮得好看的人,甚至內心忍不住OS:
在回憶偷看別人經歷的時候,我們也偷偷發現了一個真理:好像潮人總能自帶背景音和光環,哪怕是人潮再擁擠,只要他/她一出現就讓人忍不住想看,忍不住想多看兩眼,好像內心深處也是希望自己能像他們一樣,能夠運用潮流好物,恰到好處的表達自己,我們希望自己能:
這個理念,這種體驗,也是聚集潮流好物于一身的“得物”想要帶給大家的。這種能讓人擁有光環,真正表達自己的體驗,好像正是“潮”的意義所在。
雖然墨鏡一戴,誰都不愛的高冷酷拽已經變成潮人標配,但“得物”想吸引的是更多對潮文化感興趣的普羅大眾,所以我們首先摒棄了讓潮人們拽拽酷酷念態度宣言的創意表達方式,而是找了在生活中最容易引發潮流效應的6種潮人,演繹了六支小故事,每個小故事都以冷幽默的口吻,單純還原了潮人路過時,路人的反應。
如跟你的生活有所雷同,純屬有緣:
別人是在格子間搬磚,而凱文在格子間里搬磚還搬來各種手辦,怪不得連見多識廣的阿姨都忍不住多看幾眼。
感覺學生其實才是最在乎潮不潮的一群人,本來學生時期正是自我表達欲強烈的時候,又因為校規森嚴,你不讓我們潮,我們就偷偷從頭潮到腳。
港真在路上遇到一個很拉風的車,如果不多偷看幾眼,可能會覺得有點對不起車主的品味呢。
如果想在人擠為患的地鐵里殺出一條生路,建議穿的fancy一點,別人可能會因為想看清楚而保持一點偷拍距離。
好看的人,讓人忍不住想要偷看。好看的CP,讓CP都忍不住想要偷看(兩次)。
想要在球場取勝,沒點傲人的裝備可不行,穿上AJ,你也可以創造奇跡——先把對手注意力全吸走的那種。
欣賞完了正片,再給朋友們講講片子背后的小花絮,我們請演員的時候,就是想盡量還原潮人們的真實生活狀態,所以我們請一些生活中本來就是潮人的人,還挺有看頭的:
玩鞋的人是很瘋狂的,這回我們真見識到了。籃球篇的男演員剛剛拿到Air Jordan,第一個動作就是忍不住聞了聞,他甚至說寧愿要鞋都不想要報酬……(小哥,你等我看看這雙鞋多少錢再說!)
大家好,這是我們導演!他正拿著3W塊的OFFWHITE × AJ聯名款一頓狂拍,sneaker本質暴露無遺
我們專門請了得物上的手辦達人,現場給手辦擺位。快看看有沒有你特別眼饞的手辦,建議……多看幾眼
雖然夜色很濃,但是冷女士的潮,還是一眼就能看到
真心懷念校服時代,只要穿一雙喜歡的鞋子就好像自己全天下最潮了
真模特出鏡,又瘦又高,真得好養眼啊(oh,又忍不住os了)
和客戶大大的合影,就拍攝過程中有在慢慢變潮一點點
不得不說“得物”真的有毒,隨便逛兩圈就讓人忍不住想變潮。做完得物APP這一波品牌營銷戰役后,kama好像也下海弄潮了,因為某一天我們找他過東西的時候,偶然發現他悄咪咪注冊了“得物”賬號,再多瞅兩眼,哦嚯,穿上潮牌了嘛,很明顯,他想:
品牌方:得物App品牌公關部
創意代理商:KARMA
首席創意官:Kama
業務總監:Jean
資深美術指導:Pamela
資深設計師:小冷
文案:Summer
客戶總監:Rino
客戶經理:Snow
資深客戶執行:薩莉
TVC制作團隊
制作公司:TurtlePro
監制:陳景杰
導演:徐王良
統籌:Seven
制片:王宇
攝影:劉鳴灝
美術:孫正初
造型:Sherry
燈光:王財松
Casting:小雪
剪輯:孫璐
Online:Show
TC:王明輝
混音:Mute
音樂混音:路遜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