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內容,不止策劃需要看,阿康、創意和媒介都需要好好閱讀。
行業網站上已經有了很多關于brief的文章。這些內容有的是教乙方怎么看brief,也有教甲方怎么寫brief的。
emmmm,怎么說呢,大道理說得都挺好。
如果想看這些內容,我建議可以先將本文浮窗,然后去各行業網站輸入關鍵詞brief,看過那些內容之后,再來看這篇。
Brief是生意
不解讀brief的結果大家都知道——甲乙雙方在提案會上,彼此內心互道SB。
我們必須承認,甲方的水平參差不齊。如果不幸遇上了思路像尿路的甲方,也請忍著,擺正自己作為服務業從業人員的位置,確認接brief,就要按照要求提供作業或方案。
那么需要解讀brief的乙方,是否了解brief究竟是什么呢?
給出我的答案,如本節標題所寫,brief是生意。
所以乙方解讀brief的目的只有一個:要在團隊投入盡可能少的精力和資源下,贏得項目。
主打一個“摳摳搜搜”,辦大事。
廣告公司或者廣告小作坊其本質是一個商業主體,它的一切行為都是商業行為。
團隊的工資和老板年底的超跑都指望著生意的增長;其次才是從業人員創意理想的施展。
至少70%的廣告行業從業者是不理解“brief是生意”這個事實;剩下30%能夠理解這件事的人,則是經理級別以上,開始有營業壓力的阿康。
既然是生意,就必須考慮投入回報比。
如果一個brief是高投入低回報的,就需要判斷在不影響手頭項目的情況下,最后作業呈現怎樣的完成度?
是粗線條方向式的方案?demo是用PPT拼還是申請設計介入?還是靠貼reference來完成整個作業?
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在20萬和200萬預算的brief上,投入相同的資源。
關心預算
理解了Brief對于乙方的本質后,我們再來說這個本質連帶的一個信息:預算。
之前,在我團隊中,如果接到的brief沒有明確的預算,或者預算過低我寧可拒絕或者轉給其他部門去接這個brief。
我的選擇是構建在兩個基礎判斷之上的。
第一個判斷:沒有明確預算的客戶是連自己的需求都搞不清楚的客戶,又或者這個客戶純粹是心眼子多,用“預算open”這樣的鬼話去騙方案。
第二個判斷:將團隊投入到預算過低的客戶身上,是對團隊資源的浪費。單服務手頭已有的客戶就已經需要熬夜加班,那么在對拿下brief的確定性和低預算的綜合比較下,不難得出接這種brief對團隊而言就是一件負收益的事情。
當然,如果不用比稿就可以拿下brief的情況,還是該出方案出方案。
預算除了與可以賺多少錢相關以外,還決定了后續創意的呈現完成度。
再拿馬吐蘭星巴克濃系列的廣告來說。很多稍微理智一些的業內人,會把預算考慮進去之后,再進行評判——你不能要求20萬的預算,制作出200萬預算的效果。(我上一篇《馬吐蘭的“第一支”廣告好嗎?》中寫的就是制作水準在線,呈現內容有問題。如果你找茬,就是你對。)
有了預算的限制,才能給策劃和創意戴上腳鐐,在有限的條件下給出最好的內容。
設立終點,以終為始
通常情況下,brief文件會比較長。并且這一定是份很貪心的brief,里面的每一頁都會寫著“既要……又要……還要”。
面對一份brief,我們首先要做的是為自己設立一個終點,明確的說:雖然客戶想要的東西很多,但是我們只能做……
在明確好brief的重點以后,再從頭去看brief,然后將可以幫助我們達成目的的信息給摘出來:品牌故事有什么可以用的、產品賣點有什么拿出來說的、可以借助哪些消費者現象來幫助達成目的……
所有的信息都需要為到達終點所服務。
沒有確認重點的brief,后果就是團隊交出一份不一定錯卻沒有亮點的方案,通常這樣的方案是很難拿下最終項目的。
關于如何設立終點,可以同步閱讀之前的文章《方案破題,就靠這三個名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不要只看客戶的郵件和附件
很多客戶除了以郵件形式給到brief之外,還會舉辦一次brief的溝通會。這時候,需要特別留意客戶還找了哪些競爭對手,一同參與到這個brief。
留意對手信息,除了是知己知彼的要求外,更是為了知道客戶下發這個brief后,對于收上來的方案有什么樣的期待。
比如一個比稿,客戶同時找了一家媒介墊款大戶、三家創意熱店以及一家技術公司參與競標,那么請問看到這樣的對手陣容,你認為客戶會期待收到怎樣的一份方案?
做方案就是看人下菜,你必須知道顧客的口味。
你也許不服氣,但這確實是brief解讀的一部分。
找到Win Point
我見過95%的策劃,他們壓根沒有win point的概念。
內部開過會確認brief的基礎信息、進行幾次腦暴之后,就開始各自分工進行方案的撰寫,每一個部分都寫得無比華麗,最終給到一個人手上進行匯總。
我必須說,這么做是沒錯的,但依舊缺了一環:團隊拿下這個brief所倚靠的win point是什么。
要找到win point就需要先判斷出這個brief的主導類型是什么:策略主導、創意主導、運營主導、資源主導……
我一直認為,這個行業內不存在一個全面無短板的團隊。創意熱店缺乏墊款能力,技術公司缺乏創意能力,大型4A缺乏靈活性……
當brief中明確寫了co-branding的需求,那就是一個資源主導的brief。面對這樣的brief,強策略的團隊該如何找到自己致勝點?
所以圍繞自身擅長的領域,塑造整個方案的最大亮點也是brief解讀要完成的工作。
必須一起解讀brief
互道sb的情況不止會發生在甲乙雙方的提案會上,也會出現在阿康、創意、策略和媒介多方齊聚的內部會上。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無非是解讀brief的時候有一方不在場,或者現場信息沒有達成內部的統一。
先說“一方不在場”這種情況。
有次接到了某品牌新品上市的brief,阿康、創意和我在媒介不在場的情況下達成了對于brief的共識,并且會后讓媒介的小伙伴提供了相應的資源。結果在臨交作業前的三天,內部看方案框架內容的時候,媒介同事來了一句:這個其實可以試一下平臺的新資源形式。
必須承認,那次整個brief的內部溝通過程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在聽完ta對于這個資源形式的介紹之后,我們其余幾人都認為這是一個比現在資源更好的建議,策略上可以更大膽一些,同時在創意上也會有更好的呈現。
由于要對內容做比較大的調整,所以各方又只能點了外賣,繼續回工位加班。
看,由于解讀brief時一方的缺席,導致無畏的工作量增加!
再來說“現場信息沒有達成內部統一”這種情況。
比如“渴望”這個詞。我想表達是“寧可接下來一年天天吃泡面,也要立刻拿下的即時渴望”,但是創意給到的是“兒時在心中埋下種子,期望在長大后得到的延遲渴望”。
兩者都是渴望,但就是要一方投入額外工時進行修改,而這種修改是本可以避免的。
總得來說,解讀brief不是對著客戶給到的PPT做閱讀理解,而是站在業務維度看收益,站在客戶維度看目的,站在自身維度看勝負的一個過程。
祝每一個看到此篇內容的人,都能接一個brief拿下一個brief。
作者公眾號:左爾擊(ID:leftearji)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