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10位頂尖作家的80條文案寫作方法,包學(bù)包會。
之前,偶然在某社交平臺刷到余華老師像“潦草小狗”的圖。
圖源小紅書@小刺猬
看完只想說,妙啊。
以及旁邊的莫言老師,一旦我接受了這個設定,真的出不來了。
好奇心驅使我又去翻了翻莫言老師的公眾號,只看到表情包滿天飛。
莫言老師的表情包
圖源公眾號「莫言」
這兩位中國文學大師,在今年悄悄翻紅了。
余華老師、莫言老師在寫作方面功力深厚,我翻閱了之前他們的采訪視頻、公開課和書稿作品,發現他們也提及了不少關于寫作時的方法和經驗,這些簡明扼要的經驗和方法,放在如今廣告文案中也不會顯得突兀。
今天,我整理了10位文學老師的寫作方法。
斗膽將一些文學相關措辭改為更與廣告人更相近的文案方法——
余華
“寫文案是一種感覺,感覺是帶運氣的。”
1、
有時候寫文案就是一個水龍頭,摸到那個開關的方式其實很簡單,就是你不斷地寫。
寫這一段不對,就換一段寫,開關肯定會被你摸到。
2、
寫文案是一種感覺,感覺是帶運氣的。感覺不是你一種正確的判斷。
有時候我感覺我是對的,我可能越走越遠了。
3、
寫文案很容易被一種感覺所迷惑,前面幾句很好的話舍不得扔掉它。
把它放下來,它可能適合另外一個文案開端,而不是這一個。
4、
人類的情感是相通的,人類的思維也是想通的。
當你發現你擁有什么寫出來之后,大家產生共鳴的話,
那就意味著你寫下的是普遍的東西,而不是一個個人的東西。
5、
每當我冬天寫作的時候,我的左手是冰涼的,右手是滾燙的。
6、
告訴自己必須要寫了,不然文案就半途而廢了。
7、
人是由各種情感組成的,他不是只有一種情感,人在不同場合會表現出不同的情感。
當人物進入到某一個場景中時,他的情感是要變化的,要把人物情感的變化寫出來。
8、
從第三人稱到第一人稱,不僅僅是一種技巧的選擇,
從旁觀者的角度到自我的角度,更是一種人生態度的改變。
9、
在我早期的作品中,人物就像符號,沒有生命。
《活著》之后我懂得了尊重我筆下的人物,我認為他們很重要,人物也是有生命的。
當一個創作者開始尊重筆下人物的時候,那么他就開始尊重別人了。
10、
你自己筆下的人物,也會反過來影響你的人生觀、世界觀。
11、
文案的寫作經驗:
第一要符合對話人的身份以及他所掌握的知識體系結構;
第二寫生動的對話;
第三要跟人物的命運相符合。
12、
寫作的過程像人生經歷一樣,并不是幾天能夠完成,
核心的東西是屬于在寫的過程中逐漸發現它的。
寫作的過程也是一個發現的過程。
13、
寫文案之前,要慎重考慮。
怕時間拖的太長了,自己的心境會發生變化。
14、
那個時代的感覺,跟現在時代的感覺也完全不一樣。
文案人只能寫他所處時代的作品。
15、
當掌握一種文案技巧之后,再拋棄它應該是很難的,
但往往舊的東西會阻礙人往前走,有的時候需要把他們放下來,
放下并不是指拋棄它,而是你在不同的時間,需要的是不同的東西。
16、
一個文案為讀者寫作這是很難做到的。
文案在寫作的過程中是雙重身份,一個是文案,一個是讀者。
文案的身份負責把敘述往前推進,好的讀者的身份在判斷和糾錯。
17、
要相信自己的感覺,只要你感覺好的話,那寫得基本是對的。
18、
我在寫長篇文案的時候不希望想得很清晰,想得很清晰就會缺少一種意外的驚喜,
寫作當然還是希望有意外的驚喜。我是個貪婪的人,希望命運可以給我很多很多東西,
給我更多的恩賜,給我更多的靈感。
19、
文案僅僅理解自己筆下的人物是不夠的,還要愛上她。
20、
寫文案最基本的事情是要與人為善,
我們可以寫丑陋的東西,但我們也要能夠寫出一些美好的東西。
21、
AI能表現我們已知的、所有的,但它無法表現未知的。
在文案上,它能夠表達人的看法,但不是命運的看法。
莫言
“真正進入寫作狀態是不考慮技巧的”
22、
寫文案跟生活經驗密不可分。要寫出自己的風格來,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寫自己熟悉的生活。
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別人沒有的生活經驗,那你寫出來,你的風格基本就確立了。
23、
我的寫作,看起來像是在寫故鄉,其實是在寫世界。
看起來我寫的是個人的故事,其實我在寫的是天下人的故事。
24、
寫作過程中沒有什么好玩的經歷,可能就進入一種忘我的狀態,
一旦忘我之后自己是個什么樣的就不知道了。
25、
真正進入寫作狀態是不考慮技巧的,就是憑借滿腔的熱情強行推進。
26、
很多人在著述歷史相關的作品時,都不約而同地走上了“同一條道路”。
但我們必須摒棄過去陳舊模式化的思維引導,開辟新的思維之路。
27、
文學相對科學技術,它好像是沒有用處的。
但文學最大的用處,就在于它沒有用處。
28、
我們的作品確實不應該回避世態炎涼,不應該回避人生的百態。
但是最終還是應該讓人們看到希望,看到力量,
喚醒人們對真善美的向往,喚醒人們與假惡丑斗爭的勇氣。
29、
我的寫作“秘訣” :
第一個就是從自己寫起。
第二點就是,如果我們在寫作的時候找不到一種文字的感覺,
或者說找不到一種敘述的腔調的時候,我建議大家把文案寫成給親朋好友的信件。
30、
我的寫作靈感是怎么來的?
因為我從小就是一個聽故事的人,
作為一個聽故事的人,慢慢變成一個講故事的人的過程。
想象力也跟這個有關系。所以時代不同了,我們人跟人之間的想象力,
依據的材料也不一樣,所以寫出的作品也是不一樣的。
31、
好故事都具備這三個元素:
一、人物
我覺得首先,人物就是最重要的元素。
塑造特別典型的人物形象,也是作品要達到的一個高尚的目標。
二、細節
人物當然是要靠故事來展示、來塑造,故事又是由情節和細節來構成的。
現在我們作家都特別講究所謂的細節表現,這是很重要的,有的細節寫得好,就能夠產生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三、語言
那么這一切都要依附語言作為工具,語言是表現一切的工具,本身也具備審美價值。
它既是使文學能夠存在的一個實體,是一磚一石。
一個房子就靠一磚一石蓋起來的,語言就是我們構建文學大廈的磚石。
33、
一個反常的,不合情但是合理的細節,我們創作者需要的就是這種東西,
我們的藝術家、我們的電影和作品、我們的電視劇需要的也是這個,
如果你抓住了這個東西,人物一下子就立起來了。
34、
文案創作的時候應該從人物出發、從感覺出發,
應該寫自己最熟悉最親切的生活,應該寫引起自己心里最大感觸的生活。
35、
一個文案人必須有感而發,不能為賦新詩強說愁,
必須在作品里面傾注上自己最真實的感情。
36、
從生活出發,從個人感觸出發,但是要把個人生活融入廣大的社會生活當中去,
把個人的感受升華成能夠被廣大的群眾所接受的普遍的感情。
37、
我們希望靈感頻頻降臨,就要多讀書多看報。
我們希望靈感不斷,就要像預防肥胖那樣:“管住嘴,邁開腿”。
38、
我當初寫作的時候,戴著耳機寫作,耳機里放的就是京劇。
它這種節奏感會讓你在寫的時候,感覺到自己筆下的文字,會隨著這個節奏,產生一種跳躍感。
賈平凹
“我要特別強調一點,就是要耐煩”
39、
作品其實最后比的是一種能量,比的是人的能量。
40、
你對整個世界是什么看法?你對這個社會是什么看法?你對人的生命是怎么體會的?
這方面你起碼得有自己的一些觀念。作為創作的人來講,你應該明白那到底是咋回事,
然后在這個基礎上你才能建立自己的寫作觀,而建立寫作觀了以后你就會明白:
我要什么、我想要什么、我能要到什么。
41、
個人命運也就是時代的命運,是社會的命運,寫出來就是個人的、歷史的、社會的。
一定要學會抓住這個交接點,這樣寫出來的作品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42、
如果你的作品中的一個家族、一個人的命運,
和時代的、社會的命運相契合了,你才可能寫出大的作品。
43、
現在強調深入生活,深入生活其實就是深入了解關系,而任何關系都一樣。
你要把關系表現得完整、形象、生動,那就需要細節,
沒有細節一切就等于零,而細節則在于自己在現實中去觀察。
44、
生活氣息其實是那些細節性的東西,而細節又表現在關系里面。
把關系這綱領提起來,再填充好多東西,這樣你一旦寫起來,
就控制不住了,你就筆下啥都來了。
45、
用很簡單、很明白、很準確的話表達出那個時間里的
那個人、那個事、那個物的準確的情緒,我認為就是好語言。
46、
如何把握整個作品的氣息,這當然決定與你對整個作品的構想豐富程度如何。
47、
在寫作中我還要特別強調一點,就是要耐煩。
世界上許多事情都是看你能不能耐住煩。你耐得住煩你就成功了,耐不住煩只好就那樣了。
茅盾
“不為寫作而寫作”
48、
事實上,能夠把自己的意思明白說出來,就是技巧。
要是又能夠把自己的意思按照自己那時的情緒說的或委婉,或堅決,
或洋洋然滿是樂觀,或低沉而悲憤,那就是技巧的程度又進一步了。
49、
所謂結構,不僅指人與事的安排配合,還須顧到全篇的節奏——
這就是從故事的發展中所產生的起伏抑揚的情調。
50、
一篇作品中的人、物、事,必須有現實的基礎,然而到底是作者虛構的。
正因為是虛構的,所以這些人、物、事的發生、發展和結局,必須一方面入情入理,有百分之百的真實性,
而同時一方面又必須緊湊,各部分成為有機體,而且具有抑揚起伏的節奏,
這樣才可以增加它的色彩、律動和韻味,而強烈地感動了讀者。
51、
文案美的四個條件:
第一是明白通暢。
第二是感情要真摯熱烈。
第三,心地要坦白,思想要純潔。
第四,不為寫作而寫作。
毛姆
“要歷經痛苦才能掌握寫作”
52、
給年輕人的寫作建議——
把自己投入到生活的喧囂中去,無論犯下多少錯誤,經歷多少不快樂的事,都沒關系,這些都是你的素材。
不要等經歷找上門來,而要走出去尋找經歷,你的經歷就是你的素材。
53、
看看那些偉大的哲學家你就會明白,清晰地表達最精微的思想是能做到的事。
54、
造成晦澀兩個原因,一是連作者不確定自己的意思,他就無法用精準的方式表達混亂的想法;
二是以唯我獨尊為矯飾,用神秘的外衣包裝自己,這種晦澀庸俗且短視,
時間會將其變為毫無意義的繁瑣詞句,沒人會想要去讀。
55、
寫作是一門精巧的藝術,要歷經痛苦才能掌握。
老舍
“永遠不敢動筆,就永遠摸不著門兒”
56、
不要怕自己掌握的詞匯少,寫出來的字句不文雅,就放下筆不寫。
我們要自信能用自己的話,明白清楚地寫出文案來。真話、明白話,比什么都好。
不必要的形容,不但不能教文字美麗,反倒破壞了文字的簡單樸實。
我們的竅門是要憑我們自己的言語,寫出干干凈凈的好文案來。
56、
別認為描寫必須用一套特別的文字,可以試試嘴里怎么說就怎么寫,
要從人民口頭中學習簡練的干凈的語言。
57、
有不少初學寫作的人感到苦惱:寫不出來!
我的看法是:加緊學習,先別苦惱。
永遠不敢動筆,就永遠摸不著門兒。
58、
要學習寫作,須先摸摸自己的底。
自己的文字若還很差,就請按照我的建議去試試——有什么寫什么,有多少寫多少。
當作練習寫作的一種日課。
59、
不要貪大!能把小的寫好,才有把大的寫好的希望。
60、
照抄別人的語言是笨事,我們不要拼湊語言,而是要從生活中提煉語言。
巴金
“文案的最高境界是無技巧”
61、
我的作品整個兒就是個人對生活的感受,我有苦悶不能發散,有熱情無法傾吐,就借文字來表達。
我一直要求自己說真話,要求自己對讀者負責,至今我還覺得自己過去有時做得不好。
62、
文案的最高境界是無技巧,不是玩弄什么花樣,靠什么外加的技巧來吸引人,要說真話。
藝術應該對社會改革,人類進步有所幫助,要使人們變得善一些、好一些,使社會向光明前進。
63、
作品中的人物,生活中都有影子。
64、
可能以后還會有讀者來信問起寫作的秘訣,以為我藏有萬能鑰匙。
其實我已經在前面交了底。
倘使真有所謂秘訣的話,那也只是這樣的一句:把心交給讀者。
沈從文
“寫文案同別的工作一樣,得好好的去學”
65、
真真的秘訣是多讀多做,但這個已是一句老話了,不成其為秘訣的。
66、
寫文案同別的工作一樣,得好好的去“學”。
又似乎完全不同別的工作,就因為學的方式可以不同。
從舊的各種文字、新的各種文字理解文字的性質,明白它們的輕重,習慣于運用它們。
67、
文字是作家的武器,一個人理會文字的用處比旁人淵博,善于運用文字,正是他成為作家條件之一。
一個作家不注意文字,不懂得文字的魔力,縱有好思想也表達不出。
68、
作家應明白各種人為義利所激發的情感如何各不相同。
69、
一個好作品上的人物常使人發生親近感覺。
70、
我們誰都缺少死亡的經驗,然而也可以寫出死亡的一切。
71、
學術專家需要專門學術的知識,文案作者卻需要常識和想象。
有豐富無比的常識,去運用無處不及的想象,把文案寫好實在是件太容易的事情了。
72、
一個文案的基本條件,同從事其他事業的人一樣,
要勇敢、有恒,不怕失敗,不以小小成就自限。
葉兆言
“一個字——熬”
73、
寫作的時候,時間不是時間,空間也不是空間,
頭昏腦脹,神魂顛倒,天天跟自己生氣。
有人問寫作的訣竅是什么,我的感覺就一個字——熬!
74、
文案人不僅僅是憑本能,還需要大量的訓練,需要熟能生巧,需要重復帶來的豐富,
當他寫到足夠多時,或許會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飛躍,那時他已經具備了嫻熟文字操作能力,
也能慢慢知道怎樣才能讓文章通過,這有一系列技巧,是個技術活。
遲子建
“精神世界的韌性、廣度和深度”
75、
文案人要善于取材,更要善于掌握“火候”,這個火候,需要文案人有全面素養,
比如看待歷史的廣度、看待現實的深度、對美的追求等。
當然,更重要的是一個文案人精神上的孤寂,他們對待藝術獨立的姿態,
身上有一股不怕被潮流忽略和遺忘的勇氣,這樣能使每一次的出發都是獨特的。
76、
一個文案能否走到底,拼的不是擁有什么樣的生活,占有什么樣的素材,
而是精神世界的韌性、廣度和深度。
77、
如果碰到瓶頸期,也沒什么不好。
瓶頸是妖嬈的障礙啊,能從它頸下爬出來,必定會脫胎換骨的。
文案人假如有勇氣面對有難度的寫作的話,就不要怕遭受瓶頸。
路遙
“創造性的文案像沙子里面淘金”
78、
作品在某種意義上,不完全是智慧的產物,更主要的是毅力和艱苦勞動的結果。
79、
平庸的文案會反復制造出一堆又一堆被同樣平庸的讀者所表揚的文案廢品,
而任何一個嚴肅認真的文案,為尋找一行富有創造性的文字,往往就像在沙子里面淘金一般不容易。
80、
想要創造性就要有優良品質,首先要有堅強的性格;
對生活應該永遠抱有熱情;應該有自我反省的精神。
最后看到這里,我也總結了這十位作家口中的寫作方法的三個共性:
1、文案寫作最基礎方法,就是要勤學勤練。
余華、老舍、沈從文都不約而同的將“練習”放在寫作的第一步。把寫作當成自己工作,向這個行業的前輩學習,多讀書多看報,達到足夠的閱讀和練習量級,寫作才會有量到質的變化。
2、注重在從生活中體驗“實”,再創作“虛”
高明的寫作者,都是從生活中獲得靈感。
上面的老師們似乎都在強調感知生活,創作是有虛有實的,從生活中感受和取材。
3、創作最高的技巧,就是沒有技巧。
余華說:僅僅理解自己筆下的人物是不夠的,還要愛上她;
莫言說:真正進入寫作狀態是不考慮技巧的,就是憑借滿腔的熱情強行推進;
巴金說:文案的最高境界是無技巧,不是玩弄什么花樣,靠什么外加的技巧來吸引人,要說真話。所有的技巧和經驗都最終會回歸質樸無華的語言。比起描寫技巧,所有的老師都在強調在文案中注入心血,強調“真實”和“真情實感”,強調以文字表達最真實的內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