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了300+句王小波文案,句句有靈魂
談及當代作家,總有一個人被反復提及。
他是王小波。
斯人已逝,但26年后,我們還在反復拜讀他的書。
他的思想、他的觀點,在如今依然振聾發聵。
廣告文案與文學相通。
今日,我整理了300+句王小波書中的文案(含引用),它們或是有趣的、深刻的,抑或是浪漫的...
當你沒靈感的時候翻出來看看,許能給到一些思路。
《白銀時代》
/1/
我們總是槍斃一切有趣的東西。這是因為越是有趣的東西,就越是包含著惡毒的寓意。
/2/
實際上,生活就是你不樂意它發生但卻發生了的事……和真實不真實沒有關系。
/3/
希臘神話里說,白銀時代的人蒙神的恩寵,終生不會衰老,也不會為生計所困。
他們沒有痛苦,沒有憂慮,一直到死,相貌和心境都像兒童。死掉以后,他們的幽靈還會在塵世上游蕩。
/4/
對不相信的事情說不在意:這就是我保全體面的方法。
/5/
生活是天籟,必須凝神靜聽。
/6/
文明社會一環扣一環,和諧地運轉著,錯一環則動全身。
/7/
小孩子不會憤怒,只會不開心。
/8/
被人拿刀子逼住,這無疑是種生活。
/9/
活下去的訣竅是,保持愚蠢,又不能知道自己有多蠢。
/10/
失意的人總是喜歡做夢。
/11/
假如有一個地方如此急迫地歡迎你,最好還是別進去。
/12/
女人上街總是像獵人扛槍進了山一樣,但是獵取的目標有所不同。
/13/
任何不能令人滿意的東西,不值得我們屈尊。
/14/
我們都認為,什么感情要是可以隨時表演給人看的必定是肉麻的。
/15/
就像一個傷口已經結了疤,假如沒有新東西落進去,也就不會疼痛了。
/16/
這個人像白癡一樣笨,像天才一樣聰明,在這兩方面都是無與倫比的。
/17/
我總是從反面理解世界。早上起來時,我數數,同時也是把靈魂注入了肉體。
/18/
我覺得愛情里有無限多的喜悅,它使人在生命的道路上步伐堅定。
/19/
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個可寶貴的。
/20/
詩人的定義就是措辭不當的人。
/21/
你的生命的活力在吸引我,我不由自主地要到你那里去,
因為你那里有生活,有創造,有不竭的火,有不盡的源泉。
/22/
不一定要你愛我,但是我愛你,這是我的命運。
《愛你就像愛生命》
/23/
我把我整個的靈魂都給你,連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氣,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種壞毛病。
它真討厭,只有一點好,愛你。
/24/
祝你今天愉快。你明天的愉快留著我明天再祝。
/25/
當我跨過沉淪的一切,
向著永恒開戰的時候,
你是我的軍旗。
/26/
我的靈魂里有很多地方玩世不恭,對人傲慢無禮,但是它有一個核心,這個核心害怕黑暗,柔弱得像綿羊一樣。
只有頂平等的友愛才能使它得到安慰。你對我是屬于這個核心的。
/27/
你想知道我對你的愛情是什么嗎?
就是從心底里喜歡你,覺得你的一舉一動都很親切,不高興你比喜歡我更喜歡別人。
你要是喜歡了別人我會哭,但是還是喜歡你。你肯用這樣的愛情回報我嗎?就是你高興我也高興,你難過時我來安慰你,還有別愛別人!
/28/
我愛你愛到不自私的地步。就像一個人手里一只鴿子飛走了,他從心里祝福那鴿子的飛翔。
你也飛吧。我會難過,也會高興,到底會怎么樣我也不知道。
/29/
只希望你和我好,互不猜忌,也互不稱譽,安如平日,你和我說話像對自己說話一樣,我和你說話也像對自己說話一樣。
說吧,和我好嗎?
/30/
我真的不知怎么才能和你親近起來,你好像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標,我捉摸不透,追也追不上,就坐下哭了起來。
/31/
我從童年繼承下來的東西只有一件,就是對平庸生活的狂怒,一種不甘沒落的決心。
/32/
我和你分別以后才明白,原來我對你愛戀的過程全是在分別中完成的。
/33/
我特別相信你。世界上好人不少,不過你是最重要的一個。
你要是愿意,我就永遠愛你,你要不愿意,我就永遠相思。對了,永遠“相思”你。
/34/
你是非常可愛的人,真應該遇到最好的人,我也真希望我就是。
/35/
我覺得我愛了你了,從此以后,不管什么時候我都不能對你無動于衷。我可不能贊成愛里面一點責任沒有。
我當然反對它成為一種枷鎖,我也不能同意它是一場宴會。
我以為它該是終身不能忘卻的。比如說,將來你不愛我了,那你就離開我,可是別忘了它。這是不該忘記的東西。
/36/
人呀,無可奈何的時候就要丑態百出。
/37/
我覺得愛情里有無限多的喜悅,它使人在生命的道路上步伐堅定。
/38/
閉起嘴被人當成傻瓜勝于張開嘴消除一切疑慮。
/39/
我的勇氣和你的勇氣加起來,對付這個世界總夠了吧?
要無憂無慮地去抒情,去歌舞狂歡,去向世界發出我們的聲音,
我一個人是不敢的,我怕人家說我瘋。
有了你我就敢。只要有你一個,就不孤獨!
/40/
懶于進行思想勞動必然勤于體力勞動,懶于創造性的思想活動必然勤于死記硬背
/41/
不管我本人多么平庸,我總覺得對你的愛很美。
/42/
我老覺得愛情奇怪,它是一種宿命的東西。
對我來說,它的內容就是“碰上了,然后就愛上,然后一點辦法也沒有了”。
/43/
愛把我們平淡的日子變成節日,把我們黯淡的生活照亮了,使它的顏色變得鮮明,使它的味道從一杯清淡的果汁變成濃烈的美酒。
/44/
另外,我們不要大人,你的父母和我的父母,不論現在和將來,讓我們把他們拋開,我們只是兩個人,不是兩家人,我們是兩個在宇宙中游蕩的靈魂,我們不愿孤獨,走到一起來,別人與我們無關,好嗎?
/45/
別怕美好的一切消失,咱們先來讓它存在。
/46/
告訴你,一想到你,我這張丑臉上就泛起微笑。
/47/
說實話,愛你愛得要命。你要是討厭這句話就從這兒撕。你愛不愛另論。
/48/
他媽的,要是這路上的九十分鐘省下來和你待在一起多好。
/49/
你的名字美極了。真的,單單你的名字就夠我愛一世的了。
/50/
我常常這樣想,誰把我放在心里的這種位置上,我才能把自己的一切給他。
不能給一個不咸不淡的人,不能給一個不冷不熱的人,不能給一個不死不活的人,
因為他不配,他根本不配。我要愛,就要愛得熱烈,愛得甜蜜,愛得永遠愛不夠。
/51/
星期三晚上,我和平常一樣,在平常的地點平常的時間等你。
/52/
麥子熟了,
天天都很熱。
等到明天一早,
我就去收割。
我的愛情也成熟了,
很熱的是我的心,
但愿你,親愛的,
就是收割的人!
/53/
我可能有一個致命的缺點,生命力還不夠強。
我的靈魂缺燃料,它有時雖然能迸出火花,但是不能總是熊熊地燃燒。
你的生命力比我強,我覺得你總是那么興致勃勃的,就像居里說的,像一個飛轉的陀螺。
你該用你的速度來帶動我,用你的火來燃燒我,用你的歡快的浪花把我從死水潭里帶走。
/54/
誰也不能使我們滿意,誰也不能使我們幸福,只有自己做出非凡的努力。
/55/
我常常覺得我的生命中缺乏一種深厚的動力。
有時我可以十分努力,但動力往往是好勝心或虛榮心,比如:
別人能做到的為什么我做不到?愿意聽人稱贊等等。
在一切順利的時候,那動力就消失了。
/56/
自從我認識了你,我覺得所有的人都黯然失色。
/57/
愛情從來不說對不起,也不說謝謝,你說是嗎?原因就在于信任。
/58/
我會告訴你愛,愛可以把一切都容下。如果我的愛不能容下整個的你,算個什么愛!
也許你的愛也能容下整個的我吧?不管怎么說,你要我的愛就夠了。
/59/
我不會讓你安靜的,因為我是一個十分不安靜的、過于敏感,甚至有點神經質的靈魂。
我最害怕冷漠,哪怕有一點點,你就會失去我。我一點也受不了冷漠,真的。
/60/
人在年輕時,覺得到處都是人,別人的事都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以后,才覺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經一無所有,自己的事都做不過來。
以此類推,到了老年,必定覺得很孤獨,還會覺得做什么都力不從心。
/61/
我看著自己那些熱情的話像一張樹葉扔在水面上并沒有激起什么波紋,覺得羞恥,覺得自尊心受到損害時寫的。
/62/
與其坐而論道,不如率性而行。
/63/
我在人群中看來看去,只有你有最大的可能性使我得到永遠不枯燥的生活。
/64/
你要是回來我就高興了,馬上我就要放個震動北京城的大炮仗。
/65/
我老把和你在一起的時間當節日來度過,我看你也是。其實這也不對。我們應當把我們的生活交織起來。不光有節日,還有艱苦的工作日。
/66/
你千萬不要以為這些粗話在我的內心世界里也占什么地位,它是一件外衣。
/67/
既然為名為利,就說不上清高。既然不清高,就不配要面子。豁出面皮來撞就是了。
/68/
我們是休眠中的火山、是冬眠的眼鏡蛇,或者說,是一顆定時炸彈,等待自己的最好時機。
也許這個最好時機還沒有到來,所以只好繼續等待著。在此之前,萬萬不可把自己看輕了。
/69/
好了,不跟你說話了,我記仇了。我星期一給你寫的信你都不回。
我記得我在信尾說:我們要占有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可是你不理我,你不愿意聽我說話。
/70/
藝術只是人的感受與不同的表達方式。
故而藝術需要一種偉大的真誠,為中國人所缺少者。
/71/
假如你相信智慧是好的,就應該從善如流,不該反過來問智慧有何用處。
/72/
求學這件事,持之以恒固然好,但興之所至就更好。
/73/
這樣的生活并無值得炫耀之處,但是因為我們是這樣活著,所以,對我們來說,也沒有什么更值得寶貴的東西了。
/74/
但藝術不是一種社會倫理,無須人們的共識,只需要欣賞者的如醉如癡。
/75/
我現在想了想,發現理性這種東西,是小市民的專利。
假如一個人有自己的鋪子,本本分分地守在里面,人欠我我欠人清清楚楚的,這人就有理性。
倘若是窮光蛋一個,還要以天下為己任,準是個大瘋子。
中國人里就是腦子清楚的人少,瘋瘋癲癲的人太多了。
/76/
人的心靈是不能溝通的,人類只能生活在精神孤立的境況中。
/77/
其實靠本事吃飯,在哪兒都一樣。只有政客之流才有擇席之癖。
/78/
但這不是抑郁的主因。主因是沒有快樂的理由。
/79/
一切泛泛而言的大主義,也就是個玩意兒,不能太當真。
/80/
洋人一看街上死了好多人,就以為可怕之極。問題不在死多少,在于剩下多少。
/81/
小知識分子就是不行,滿腦子全是一言動天聽之類的事,想事情暴躁偏激。
才有一得之見,就自我陶醉,成不了氣候。
/82/
因為書好不好與畫好不好,乃是有千真萬確的標準的,我對此已有極大的信心。
但是書寫得好與畫畫得好,不一定能撈到油水。要撈油水尚要另一類功夫。以弟之見當然要兩全其美。
/83/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德國教授到了中國,見到的全是傻子,他自己也不高明。
/84/
我輩老矣,三十不學藝,后來學的東西恐怕當不了飯碗。
/85/
近來生了一場大病。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好像還是活著的。
/86/
當然,咱們是同學,有吹捧之嫌,那就首屈兩指罷。
/87/
赤身裸體坐山前,我要表示我玉體!
/88/
學生物的痛恨進化論,原因有二:一者生物學用分析方法,進化論是歸納法,
方法有異;二者大家都拿生物現象說事,搞得不勝其煩。
《黃金時代》
/89/
現在我認為,人在無端微笑時,不是百無聊賴,就是痛苦難當。
/90/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
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后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
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
/91/
陳清揚說,人活在世上,就是為了忍受摧殘,一直到死。想明了這一點,一切都能泰然處之。
/92/
我要抱著草長馬發情的偉大真誠去做一切事,而不是在人前羞羞答答的表演。
在我看來,人都是為了要表演,失去了自己的存在。
/93/
似水流年是一個人所有的一切,只有這個東西,才真正歸你所有。
其余的一切,都是片刻的歡娛和不幸,轉眼間就已跑到那似水流年里去了。
我所認識的人,都不珍視自己的似水流年。
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還有這么一件東西,所以一個個像丟了魂一樣。
/94/
人生是一條寂寞的路,要有一本有趣的書來消磨旅途。
/95/
于是我想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質,放到合適的地方就大放光彩。
/96/
我向來不怕得罪朋友,因為既是朋友,就不怕得罪,不能得罪的就不是朋友,這是我的一貫作風。
由這一點你也可猜出,我的朋友為什么這么少。
/97/
人活在世界上,快樂和痛苦本就分不清。所以我只求它貨真價實。
/98/
在這種夜里,人不能不想到死,想到永恒。死的氣氛逼人,就如無窮的黑暗要把人吞噬。
我很渺小,無論做了什么,都是同樣的渺小。但是只要我還在走動,就超越了死亡。
現在我是詩人。雖然沒發表過一行詩,但是正因為如此,我更偉大。
我就像那些行吟詩人,在馬上為自己吟詩,度過那些漫漫的寒夜。
/99/
這是他的似水流年,不是我的。
歲月如流,就如月在當空,照著我們每一個人,但是每個人的生活都不一樣。
/100/
指標這種東西,是一切浪漫情調的死敵。
/101/
爬爐筒子沒有一點好處,只能帶來刻骨銘心的痛苦,但我還是要爬。
這大概是說明你干的事越傻,決心就會越大吧。
這也說明我喜歡自己愚弄自己,卻不喜歡被別人愚弄。
/102/
因此正確的懷疑方式是:當你想當畫家時,就懷疑自己是色盲;
想當音樂家時,就懷疑自己是聾子;
想當思想家,就懷疑自己是個大傻瓜。
如果沒有那種毛病,你就不會想當那種人。
/103/
我仿佛已經很老了,又好像很年輕。革命時期好像是過去了,又仿佛還沒開始。
愛情仿佛結束了,又好像還沒有到來。
我仿佛中過了頭彩,又好像還沒到開彩的日子。
這一切好像是結束了,又仿佛是剛剛開始。
/104/
從此以后,寂寞再不歸我所有。這有好處,也有不好處。
走進了寂寞里,你就變成了黑夜里的巨靈神,想干啥就干啥,效率非常之高。
你可以夜以繼日的干任何事,不怕別人打斷,直到事情干成。
但是寂寞中也有讓人不能忍受的時刻,那就是想說話時沒有人聽。
/105/
天空應當是藍色的,但實際上是紅色的;
正如我們的生活不應該是我寫的這樣,但實際上,它正是我寫的這個樣子。
/106/
弗洛伊德說,受虐狂是這樣形成的:
假如人處于一種不能克服的痛苦之中,就會愛上這種痛苦,把它看成幸福。
/107/
人活在世界上就像一海綿,生活在海底。
海底還飄蕩著各種各樣的事件,遇上了就被吸到海綿里,因此我會記得各種事情。
/108/
叔本華說:人在四十歲之前,過得很慢,過了四十歲,過得就快了。
/109/
人活在世界上,假如你想要什么,就沒有什么。
這就叫辯證法。所以假如你真想要什么的話,就別去想它。
/110/
沒被電到的蜻蜓都對正在死去的蜻蜓漠然視之。
因此我想到,可能蜻蜓要到電流從身上通過時,才知道中了頭彩,如夢方醒吧。
/111/
流年似水,轉眼到了不惑之年。
我和大家一樣,對周圍的事逐漸司空見慣。
過去的事過去了,未過去的事也不能叫我驚訝。
/112/
原來想要活著就要掙錢。
本來掙錢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我偏把它想得很浪漫。
/113/
現在我認為,人在無端微笑時,不是百無聊賴,就是痛苦難當。
/114/
這個游戲的基本規則就是人家叫你干啥,不要拒絕;
遇上不舒服不好受的事應該忍受,不要抱怨。
只要嚴守這兩條,師兄也莫奈他何。
/115/
寂寞純黑如夜,甜蜜如糖,醇香如酒。
/116/
記得雨果說過,凡不可挽回的東西,都不屬于人,屬于上帝。
所以正義感也不屬于我,屬于上帝。
/117/
一次愛情就像吃一個巧克力殼的冰棍。
開頭是巧克力,后來是奶油冰激凌。
最后嘴里剩下一個干木棍。
/118/
人活著總要有個主題,使你魂夢系之。
/119/
對無聊的問題是否充耳不聞,這是我們和另一種人的分水嶺。
/120/
既然人餓了就要吃飯,渴了就要喝水,到了一定歲數就想性交,
上了會場就要發呆,同屬萬般無奈;所以吃飯喝水性交和發呆,都屬天賦人權的范疇。
假如人犯了錯誤,可以用別的方法來懲辦,卻不能令他不發呆。
如不其然,就會引起火災。
/121/
我像一切生在革命時期的人一樣,有一半是虐待狂,還有一半是受虐狂,全看碰見的是誰。
/122/
心里在想什么,其實一點都不重要。在世界上再沒有比這更微不足道的事了。
/123/
那年頭不管你花多么大的精力去干任何事,最后總是沒有結果,因為那是只開花不結果的年代。
/124/
小時候我對生活的看法是這樣的:不管何時何地,我們都在參加一種游戲,按照游戲的規則得到高分者為勝,別的目的是沒有的。
/125/
我也無心去糾正這種成見,因為既然是成見,就無法糾正。
/126/
外面刮著極大的黃風,天地之間好似煮沸了的一鍋小米粥一樣。
/127/
這說明任何東西都沒有固定的顏色,要說它是什么顏色,就一定要把當時的光線說明在內。
/128/
每個人都不是只有一面。
/129/
事實上,不管在任何場合,只要在座有三個以上的人,我就盡量不說話。
要是只有兩個人,我就什么都敢說。這是我一生不可更改的習慣。
/130/
當時我想,一個人在何時何地中頭彩,是命里注定的事。
在你沒有中它的時候,總會覺得可以把它躲掉。
等到它掉到你的頭上,才知道它是躲不掉的。
/131/
我覺得自己是個不會種地的農民,總是趕不上節氣。
/132/
來了人眼睛看見了,心里卻沒看見。
/133/
我們倆之間一點都不熟,只是互相需要。
/134/
這種死掉的感覺,就是幸福吧。
/135/
所以最好在每個人頭頂上裝一臺大屏幕彩色電視,再把電極植入他的腦神經,
把他心里想的全在頂上顯示出來,這就一目了然了。
/136/
大家都說存在的東西一定不存在,這是因為眼前的一切都是騙局。
大家都說不存在的東西一定存在,比如王二,假如他不存在,這個名字是從哪里來的?
/137/
人在小時候挨了打,長大了就格外的生性。
/138/
一個人寧可叫自己思想的器官混入別人鞋底的微塵,這種氣魄實出我想象之外。
/139/
這是他的似水流年,不是我的。
歲月如流,就如月在當空,照著我們每一個人,但是每個人的生活都不一樣。
/140/
那里的人習慣于把一切不是破鞋的人說成破鞋,而對真的破鞋放任自流。
《沉默的大多數》
/141/
話語教給我們很多,但善惡還是可以自明。
話語想要教給我們,人與人生來就不平等。
在人間,尊卑有序是永恒的真理,但你也可以不聽。
/142/
我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
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143/
所謂弱勢群體,就是有些話沒有說出來的人。
就是因為這些話沒有說出來,所以很多人以為他們不存在或者很遙遠。
/144/
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
/145/
一個人倘若需要從思想中得到快樂,那么他的第一個欲望就是學習。
/146/
這些事使我想到了福柯先生的話:話語即權力。
這話應該倒過來說:權力即話語。
/147/
照他看來,寫書應該能教育人民,提升人的靈魂。
這真是金玉良言。
但是在這世界上的一切人之中,我最希望予以提升的一個,就是我自己。
這話很卑鄙,很自私,也很誠實。
/148/
至于沉默的理由,很是簡單,那就是信不過話語圈。
從我短短的人生經歷來看,它是一座聲名狼藉的瘋人院。
/149/
人既然活著,就有權保證他思想的連續性,到死方休。
更何況那些高尚和低下完全是以他們自己的立場來度量的,假如我全盤接受,
無異于請那些善良的思想母雞到我腦子里下蛋,而我總不肯相信,
自己的脖子上方,原來是長了一座雞窩。
/150/
假設善惡是可以判斷的,那么明辨是非的前提就是發展智力,增廣見識。
/151/
一個人快樂或悲傷,只要不是裝出來的,就必有其道理。
你可以去分享他的快樂,同情他的悲傷,
卻不可以命令他怎樣怎樣,因為這是違背人類的天性的。
/152/
“知識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
所謂不理智的年代,就是伽利略低頭認罪,
承認地球不轉的年代,也是拉瓦錫上斷頭臺的年代;
是茨威格服毒自殺的年代,也是老舍跳進太平湖的年代。
/153/
在文學藝術及其他人文的領域之內,國人的確是在使用一種雙重標準,
那就是對外國人的作品,用藝術或科學的標準來審評;
而對中國人的作品,則用道德的標準來審評。
/154/
假設歷史上曾有一位大智者,一下發現了一切新奇、一切有趣,發現了終極真理,
根絕了一切發現的可能性,我就情愿到該智者以前的年代去生活。
這是因為,假如這種終極真理已經被發現,人類所能做的事就只剩下了依據這種真理來做價值判斷。
/155/
那就是人活在世界上,不可以有偏差;
而且多少要費點勁兒,才能把自己保持在理性的軌道上。
/156/
因為有這些表現,我以為我們并不壞,不必青春無悔,留在農村不回來;
也不必聽從某種暗示而集體自殺,給現在的年輕人空出位子來。
而我們的人品的一切可取之處,都該感謝沉默的教誨。
/157/
真理直率無比,堅硬無比,但凡有一點柔順,也算不了真理。
/158/
一個常常在進行著接近自己限度的斗爭的人總是會常常失敗的,
一個想探索自然奧秘的人也常常會失敗,一個想改革社會的人更是會常常失敗。
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內的生活的人才總是“勝利”,這種“勝利者”之所以常勝不敗,
只是因為他的對手是早已降伏的,或者說,他根本沒有投入斗爭。
/159/
人該是自己生活的主宰,不是別人手里的行貨。
假如連這一點都不懂,他就是行尸走肉,而行尸走肉是不配談論科學的。
/160/
他既不像遠古的中國知識分子(如孔孟、楊朱、墨子)那樣建立道德體系,
也不像現代歐美知識分子跨價值觀的立論(價值中立)。
最愛干的事是拿著已有的道德體系說別人,如前所述,這正是中古的遺風。
/161/
搞現代史要牢記兩個原則,一是治史的原則,二是黨性的原則。
這就是說,讓歷史事實按黨性的原則來發生。
/162/
消極地回顧自己的經歷是不對的,悲觀、頹廢、懷疑都是不對的。
但我做的事不是這樣,我正在從這些事件中尋找積極的結論,這就完全不一樣了。
/163/
那么我只能憑思維能力來負這份責任,說那些說得清的事;
把那些說不清的事,交付給公論。
現代的歐美知識分子就是這么討論社會問題:
從人類的立場,從科學的立場,從理性的立場,把價值的立場剩給別人。
/164/
人們的見識總要受處境的限制,這種限制既不知不覺,又牢不可破。
/165/
在做一件事之前,首先要弄明白是在干什么,然后再決定是不是需要積極和振奮。
/166/
別人的痛苦才是你藝術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會成為別人的藝術源泉。
/167/
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們都會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還會有人在走著。
/168/
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著的時候,想到這件事,心里就很高興。
/169/
我已經四十歲了,除了這只豬,還沒見過誰敢于如此無視對生活的設置。
相反,我倒見過很多想要設置別人生活的人,還有對被設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
因為這個緣故,我一直懷念這只特立獨行的豬。
/170/
科學家維納認為,人在做兩種不同性質的事,一類如棋手,成敗由他的最壞狀態決定,
也就是說,一局里只要犯了錯誤就全完了。
還有一類如發明家,只要有一天狀態好,做成了發明,就成功了,在此之前犯多少次糊涂都可以。
/171/
對于每個知識分子而言,他畢生從事的事業,只能是個不斷學習的過程,而不是頂禮膜拜。
/172/
倫理道德的論域也和其他論域一樣,你也需要先明白有關事實才能下結論,
而并非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樣,只要你是個好人,或者說,站對了立場,一切都可以不言自明。
/173/
人經不起恭維。越是天真、樸實的人,聽到一種于己有利的說法,
證明自己身上有種種優越的素質,是人類中最優越的部分,就越會不知東西南北,撒起癔癥來。
我猜越是生活了無趣味,又看不到希望的人,就越會豎起耳朵來聽這種于己有利的說法。
這大概是因為撒癔癥比過正常的生活還快樂一些吧。
/174/
人和人是不平等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人與人有知識的差異。
這就提示說,由知識的差異可以產生權力。
/175/
學習文史知識目的在于“溫故”,有文史修養的人生活在從過去到現代一個漫長的時間段里。
學習科學知識目的在于“知新”,有科學知識的人可以預見將來。
/176/
到廣闊無垠的未來。
假如你什么都不學習,那就只能生活在現時現世的一個小圈子里,狹窄得很。
/177/
不能強求知識分子與一般人在價值觀方面一致,這是向下拉齊。
/178/
我以為,一個人在胸中抹殺可信和不可信的界限,多是因為生活中巨大的壓力。
走投無路的人就容易迷信,而且是什么都信(馬林諾夫斯基也是這樣來解釋巫術的)。
雖然原因讓人同情,但放棄理性總是軟弱的行徑。
/179/
我個人以為,做愛做的事才是“有”,做自己也不知為什么要做的事則是“無”。
/180/
只有那些知道自己智慧一文不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
/181/
事實上,有些崇高是人所共知的虛偽,這種東西比墮落還要壞。
/182/
善良要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上,所以讓我去選擇道德的根基,我愿選實事求是。
/183/
一切人間的荒唐事,整個社會的環境雖是一個原因,但不主要。
主要的是:那個鬧事的人是在借酒撒瘋。
這就是說,他明知道自己在胡鬧,但還要鬧下去,主要是因為胡鬧很開心。
/184/
人忠于已知事實叫作誠實,不忠于事實就叫作虛偽。
還有些人只忠于經過選擇的事實,這既不叫誠實,也不叫虛偽,我把它叫作浮囂。
這是個含蓄的說法,乍看起來不夠貼切,實際上還是合乎道理的:人選擇事實,總是出于浮囂的心境。
/185/
從這個例子來看,要逆轉人性,必須有兩個因素:
無價值的勞動和暴力的威脅,兩個因素缺一不可。
/186/
東西方精神的最大區別在于西方人沉迷于物欲,而東方人精于人與人的關系;
前者從征服中得到滿足,后者從人與人的相親相愛中汲取幸福。
/187/
我們這個社會里的論戰大多要從平等的討論轉為一方對另一方的批判,這是因討論的方式決定的。
根據我的觀察,這些討論里不是爭誰對誰錯,而是爭誰好誰壞。
/188/
一旦聰明人和傻人起了爭執,我們總說傻人有理。
久而久之,聰明人也會變傻。這種法子現在正用著呢。
/189/
人活在世界上,需要這樣的經歷:
做成了一件事,又做成一件事,逐漸地對自己要做的事有了把握。
/190/
解放的欲望可以分兩種,一種是真解放,比如曼德拉、圣雄甘地、我國的革命先烈,他們是真正為了解放自己的人民而斗爭。
還有一種假解放,主要是想滿足自己的情緒,硬要去解救一些人。這種解放我叫它瞎浪漫。
/191/
人若落入一種無法擺脫的痛苦之中,到了難以承受的地步,就會把這種痛苦看作是幸福,
用這種方式來尋求解脫——這樣一來,他的價值觀就被逆轉過來了。
/192/
看了好電影不覺得好,你就不夠好;看了壞電影不覺得壞,你就成了壞蛋。
/193/
冷與熱有同等的魅力,離群索居與過原始生活有同等的魅力,
空曠無際與密集生長有同等的魅力。
/194/
要是文化氛圍和明辨是非不可兼得的話,我寧愿明辨是非,不要文化氛圍。
/195/
科學是對真正事實的實事求是——它創造的一切,都是本分得來的;
其中包含的血汗、眼淚和艱辛,恐非外人所能知道。
/196/
作家應該有社會責任感,不可為一點稿酬,就來為禍人間。
/197/
明明你窺視了別人,卻說是人家招的,這是一種假道學。
/198/
換句話說,哪種生活是生活,哪種生活不叫生活。
/199/
地獄這個地方我雖沒去過,但從書上看到了一些,其中有些地方就和全聚德烤鴨店的廚房相仿。
我到了那里,十之八九會像鴨子一樣,被人吊起來烤——我并不確切知道,只是這樣猜測。
/200/
書在手邊放了很長時間都沒顧上看——
我以為如果沒有精力就讀一本書,那是對作者的不敬。
/201/
我反對愚蠢,不是反對天生就笨的人,這種人只是極少數,而且這種人還盼著變聰明。
在這個世界上,大多數愚蠢里含有假裝和弄假成真的成分。
/202/
主人公進了精神病院,這是感情邏輯的破產。
一個感情不能自圓其說,非進精神病院不可的人物,叫人無法認真對待;
這主要是因為我捫心自問,覺得自己還沒有瘋。
/203/
當地那種獨輪車載重比小毛驢馱得還要多些,這樣人就比驢有了優越性。
/204/
沉默是一種生活方式,不但是中國人,外國人中也有選擇這種生活方式的。
/205/
假如我說自己潔身自好,沒干過這種事,你一定不相信,所以我決定不爭辯。
/206/
一個人寫自己不懂得的事就容易這樣浪漫。
/207/
“讓我們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吧。”
/208/
只是想說明一下話語的貧乏。用它來說話都相當困難,更不要說用它來思想了。
《我的精神家園》
/209/
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
/210/
羅素先生曾說,真正的倫理原則把人人同等看待。
我以為這個原則是說,當語及他人時,首先該把他當個尋常人,然后再論他的善惡是非。
這不是尊重他,而是尊重“那人”,從最深的意義上說,更是尊重自己——所有的人畢竟屬同一物種。
人的成就、過失、美德和陋習,都不該用他的特殊來解釋。
You are special,這句話只適于對愛人講。
/211/
人生在世,會遇到一些好事,還會遇上些壞事。
好事我承受得起,壞事也承受得住。
就這樣坦蕩蕩做個尋常人也不壞。
/212/
夢想雖不見得都是偉大事業的起點,
但每種偉大的事業必定源于一種夢想——我對這件事很有把握。
/213/
所以,真正有出息的人是對名人感興趣的東西感興趣,
并且在那上面做出成就,而不是僅僅對名人感興趣。
/214/
羅素先生曾說,從一個假的前提出發,
什么都能夠推論出來,照我看這就是小說的實質。
/215/
這種事情背后隱含著一個邏輯,就是我們國家的出版事業必須就低不就高。
一本書能不能出,并不取決于它將有眾多的有藝術鑒賞力或者有專業知識的讀者,
這本書應該對他們有益,而是取決于社會上存在著一些沒有鑒賞力或沒有專業知識的讀者,這本書不能對他們有害。
/216/
人的存在是一種自然現象,而不是某種意志的產物。
這種現象的內容就包括:人和人是不一樣的,有性別之分,賢愚之分,
還有同性戀和異性戀之分,這都是自然的現象。
把屬于自然的現象叫作“丑惡”,不是一種鄭重的態度。
這段話的意思說白了就是這樣的:有些事原本就是某個樣子,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217/
倘若生活中存在著完全不能解釋的事,那很可能是因為有我們所不知道的事實,
而不知道的原因卻是我們并不真正想知道。
/218/
海明威在《喪鐘為誰而鳴》里說過這個意思:所有的人是一個整體,別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
所以,不要以為喪鐘是為誰而鳴——它就是為你而鳴。
/219/
雖然人生在世會有種種不如意,但你仍可以在幸福與不幸中作選擇。
/220/
人活在世上,不必什么都知道,只知道最好的就夠了。
/221/
青年的動人之處,就在于勇氣,和他們的遠大前程。
/222/
生活方式像一個曲折漫長的故事,或者像一座使人迷失的迷宮。
很不幸的是,任何一種負面的生活都能產生很多亂七八糟的細節,使它變得蠻有趣的。
人就在這種趣味中沉淪下去,從根本上忘記了這種生活需要改進。
/223/
任何一門藝術只有從作品里才能看到——套昆德拉的話說,
只喜歡看雜文、看評論、看簡介的人,是不會懂得任何一種藝術的。
/224/
“閉上你的臭嘴,讓別人走路。”
/225/
我知道有些人生活的樂趣就是發掘別人道德上的毛病,然后盼著人家倒霉。
謝天謝地,我不是這樣的人。
/226/
人類是一個整體,是所有的人,大多數的人不等于人類全體。
但是我們所知的往往只是我們所處的文化,和我們一樣的人,并在不知不覺中把這看成人類全體。
這樣的看法是不完全的。
/227/
真理能夠解決問題,因為真理不是別的而是人對真正的事實和力量的實事求是。
/228/
人生唯一的不幸就是自己的無能。
/229/
我們的生活有這么多的障礙,真他媽的有意思。這種邏輯就叫作黑色幽默。
/230/
在愚人節里我想到這么一個道理:要編故事,就不妨胡編亂造——愚人節的新聞看起來也蠻有意思。
要講真事就不能胡編亂造:雖然沒意思,但是有價值。
把兩樣事混在一起就一定不好:既沒有意思,又沒有價值。
/231/
假如我今天死掉,恐怕就不能像維特根斯坦一樣說道:我度過了美好的一生;
也不能像司湯達一樣說:活過,愛過,寫過。
我很怕落到什么都說不出的結果,所以正在努力工作。
/232/
人生在世,常常會落到一些“說法”之中。
有些說法是不正確的,落到你的頭上,你又拿它當了真,時過境遷之后,
應該怎樣看待自己,就是個嚴肅的問題。
/233/
人有無尊嚴,有一個簡單的判據,是看他被當作一個人還是一個東西來對待。
這件事有點兩重性,其一是別人把你當作人還是東西,是你尊嚴之所在。
其二是你把自己看成人還是東西,也是你的尊嚴所在。
/234/
我以為科學和藝術的正途不僅不是去關懷弱勢群體,而且應當去冒犯強勢群體。
使最強的人都感到受了冒犯,那才叫作成就。
/235/
根據我的人生經驗,假如你遇到一種可疑的說法,這種說法對自己又過于有利,
這種說法準不對,因為它是編出來自己騙自己的。
/236/
做成一件事,需要比呼吁更大的勇氣和努力。
要是你有這些勇氣和精力,不妨動手去做。
要是沒這份勇氣和精力,不如閉上嘴,省點唾沫,使廁所的墻壁保持清潔。
/237/
人在寫作時,總是孤身一人。
作品實際上是個人的獨白,是一些發出的信。
/238/
不知為什么,傻人道德上的敏感度總是很高,也許這純屬巧合。
/239/
總體來說,我以為人生在世應當努力,
應該善良,而血統這種說法對于培養這些優良品質毫無幫助。
/240/
不可避免、又不傷害別人的事,談不上不道德。
/241/
中國為什么沒有這種幽默,道理是明擺著的:
這里的權力不容許幽默,只容許假正經。
/242/
照我看,雜文無非是講理,你看到理在哪里,徑直一講就可。
當然,把道理講得透徹,講得漂亮,讀起來也有種暢快淋漓的快感,但畢竟和讀小說是兩道勁兒。
寫小說則需要深得虛構之美,也需要些無中生有的才能。
/243/
人活在世界上有兩大義務,一是好好做人,無愧于人生一世。
這一條我還差得遠。另一條是不能慣別人的臭毛病,這一條我差得更遠。
/244/
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這部歷史有一半寫在故紙上,還有一半埋在地下,
只是缺少了一部立在地上的歷史,可以供人在其中漫步。
/245/
我以為,沒有好的藝術片,就沒有好的商業片。
好東西翻炒幾道才成了俗套,文化垃圾恰恰是精品的碎片。
/246/
毛姆先生曾指出,欣賞通俗作品有種訣竅,就是不要把它當真;
要把它當作編出來的東西來看,這樣就能得到一定的樂趣。
/247/
照我看,任何一個文明都該容許反諷的存在,
這是一種解毒劑,可以防止人把事情干到沒滋沒味的程度。
/248/
優秀文體的動人之處,在于它對韻律和節奏的控制。
閱讀優美的文字會給我帶來極大的快感。
/249/
中國人只重寫成文字的歷史,不重保存環境中的歷史。
/250/
我總覺得文學的使命就是制止整個社會變得無趣。
/251/
人在童年時從朦朧中醒來,需要一些時間來克服清晨的軟弱,然后就要投入工作;
在正午時分,他的精力最為充沛,但已隱隱感到疲憊;
到了黃昏時節,就要總結一日的工作,準備沉入永恒的休息。
/252/
國外有位研究發展的學者說:貧窮是一種生活方式——這話很有點意思。
他的意思是說,窮人不單是缺錢。
你給他錢他也富不起來,他的主要問題是陷到一種窮活法里去了。
/253/
我以為,假如一個人在生活條件和人際關系上都能感到做人的尊嚴,
他就按一個有尊嚴的人的標準來行事,像個君子。
假如相反,他難免按無尊嚴人的方式行事,做出些小人的行徑。
/254/
但是如果考慮到一切人的看法,寫作就成了一件叫人害臊的事了。
在這種情況下,還不如聽了毛姆的話,到公共廁所去分發手紙。
這是他對一切痛苦中的作家的建議。
/255/
三流的影視觀眾不是天生的,他也是培養出來的。
作為欣賞者,我們開頭都是二流水平,只有經過了培養,才會特別好或是特別壞。
/256/
人不愛自己的家就無以為人,而家可不只是房門里那一點地方。
/257/
小說會失去一些讀者,其中包括想受道德教育的讀者,想看政治暗喻的讀者,
感到性壓抑、尋找發泄渠道的讀者,無所事事想要消磨時光的讀者;
剩下一些真正讀小說的人。
/258/
中國的君子獨善其身,這樣就沒有了尊嚴。
這是因為尊嚴是屬于個人的、不可壓縮的空間,這塊空間要靠自己來捍衛——
捍衛的意思是指敢爭、敢打官司、敢動手(勇斗歹徒)。
/259/
只要知道一件事就可以解決環境問題:人不能只管糟蹋不管收拾。
收拾一下環境就好了,在其中生活也能像個體面人。
/260/
所有狂野粗俗的笑都被我咽到肚子里,結果把內臟都震成了碎片,
此后三個月,經常咳出一片肺或是一片肝。
/261/
真正的知識不僅能說明一件事應該怎樣做,還能說明為什么要這樣做。
/262/
不雅的景象外人看了丟臉,沒有外人時,
自己住在里面也不體面——這后一點總是被人忘掉。
/263/
只要你不怕做烤肉,就沒有什么阻止你說俏皮話。
/264/
惡劣的文字給我的感受與此類似:假如我不識字,感覺可能會更好。
/265/
人在年輕時,可能要做些服務性的工作,糊口或攢學費,等待進取的時機,
在公共場所演奏也是一種。這不要緊,只要無損于尊嚴就可。
/266/
過往的行人看到,就知道屋主人雖然老了,但也不是茍活在世上。
/267/
正常人和瘋子的界線不是那么清楚。
/268/
門前空地雖是你自己的,但在別人的視線之中。
你覺得自己是個什么人,就怎么弄好了。
/269/
但是人也不能總這樣一本正經,偶爾看看別人扯淡,也是一種調劑。
/270/
我總覺得,大多數人在受到重視之后,行為就會好。
/271/
真正的小說家不會喜歡把小說寫得像電影。
/272/
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我想告訴你什么,我自會告訴你;
我不想告訴你,你就是把我吊起來打,我也不會告訴你實話——
何況你還不敢把我吊起來打。
/273/
假如連純消閑的作品都不能容許,整個文學也就不存在,
只能剩下一種神學的附庸。
/274/
所謂文學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文化——
這是一種特殊的混沌,大家帶著各種丑惡的心態生活在其中。
/275/
人與人不獨有知識的差異,還有能力的差異。
/276/
錢這種東西,我們將來會有的,我對此很有信心。
/277/
假如有調查對象不情愿的情形,填出來的問卷就沒有了科學性。
/278/
這是因為我們都當過工人,知道怎么工作才有尊嚴。
/279/
我希望藝術家都長著一顆奔騰的心,銳意進取。
/280/
越不好干的工作,就越是要干,應該有這種精神。
/281/
制造垃圾的理由是:垃圾能賣錢,精品不賣錢。
/282/
君子不與人爭,就要受氣。
/283/
這是因為盲人是最值得同情的殘疾人,讓他們乞討是社會的羞恥。
/284/
我們的電影里,好人滿嘴豪言壯語,效果倒未必好。
/285/
現代社會信息爆炸,想要審查太困難,不如禁止方便。
/286/
小說藝術有無限種可能性。
/287/
現在我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躲風躲太陽地養了三年多,才算有點知識分子的模樣了
/288/
造出一顆定時炸彈,不讓它響,對炸彈也不公平哪。
/289/
曉康體寫多了,人會退化成文盲的。
/290/
奇怪的是這件事就沒了下文,再也沒人提,好像是我自己夢到了這件東西,就是這件事讓我感到奇怪。
/291/
除了不想懂,還有不敢懂的情形。
/292/
所謂科幻,無非是把時間放在未來的一種題材罷了。
/293/
我們那里有個很壞的風氣,叫作看人下菜碟。
《紅拂夜奔》
/294/
人在年輕時充滿了做事的沖動,無休無止地變革一切,等到這些沖動驟然消失,他就老了。
/295/
假如你不走到墻外面來,就永遠不會知道有這樣一些景象。
假如你不走出這道墻,就會以為整個世界是一個石頭花園。
而且一生都在石頭花園里度過。
/296/
他們就像我一樣,活著總為一些事不好意思,結果是別人看著我們倒覺得不好意思了。
/297/
永不妥協就是拒絕命運的安排,直到它回心轉意,拿出我能接受的東西來。
/298/
我現在夜以繼日地努力,正是要證明自己是個怪物。因為不能證明我是個怪物,我就什么也不是了。
/299/
事實上一種生活越是不像樣子,就越是讓人依戀,因為這是頭頭們的安排,自己受苦受難就是替頭兒分憂解難。
/300/
這樣的死亡和一個無性、無智、無趣的人生相比,也不知哪個更可怕。
/301/
不管是在什么游戲里,先贏了一局,再開下一局才有意思。
而只有賭輸了的人才會依戀舊的賭法。
/302/
事實證明,在我們年輕時,只有心不在焉,三心二意才能夠生活。
/303/
事實上任何事都得費費腦子才能有意思。
/304/
不要老想自己是個活人,這里不舒服,那里難受,這樣沒有好處。
要把自己想成個掛在梁上的死人,就會好得多。
*文內所有圖片源自微信讀書截圖,侵刪。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7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