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昆德拉的33句文案,每一句都像是靈魂拷問
捷克裔法籍作家米蘭·昆德拉7月11日在巴黎去世,終年94歲。
迷途漫漫,終有一歸。
但偉大的思想?yún)s可以穿越時空,成為永恒的精神寶藏。在此,摘錄了他的33句文案以表達紀念和敬意,也同樣希望可以為大家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啟發(fā)。
米蘭·昆德拉照片/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世界
生小孩的前提是,你已經(jīng)證明了人生是快樂的。
令她反感的,遠不是世界的丑陋,而是這個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
?的不朽是指?個?在認識他的??中留下了回憶,?的不朽是指?個?在不認識的?心中留下了回憶。
在這個世界上,一切都預先被諒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許可了。
/人性
把自己交給他人的眼光去評判,正是產(chǎn)生不安和懷疑的根源。
人的愚蠢就在于有問必答,小說的智慧則在于對一切提出問題。
除了生病以外,你所感受的痛苦,都是你的價值觀帶給你的。
人類真正的善心,只對那些不具備任何力量的人才能自由而純粹地體現(xiàn)出來。
什么是信仰?它是一種已經(jīng)停滯和凝固的思想。有信仰的人是受到限制的人。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fā)笑。因為人們愈思索,真理離他愈遠。
人有一種天生的、難以遏制的欲望,那就是在理解之前就評判。
沒有任何東西能像嫉妒那樣消耗一個人的全部精力。
承諾在哪里 ,背叛就在哪里。
當心靈在說話,理智出來高聲反對,是不恰當?shù)摹?/span>
真正嚴肅的問題,是孩子吐出來的問題,只有最天真的問題才是真正嚴肅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沒有答案的。沒有答案的問題是一道令你無路可走的障礙。換言之,正是這些沒有答案的問題標志著人類可能性的局限,劃出我們存在的疆界。
/人生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不能發(fā)現(xiàn)自我,并成為自我。
人只有一次生命,絕無可能用實驗來證明假設,因此他就永遠不可能知道為自己情感所左右到底是對還是錯。
媚俗的根源就是對生命的絕對認同。
生命的光輝不在于永不墜落, 而是在墜落之后總能再度升起。
自學者和學生的區(qū)別,不在于知識的廣度,而在于生命力和自信心的差異。
/愛情
愛始于我們對一個人的印象開始詩化的那一刻。
愛情公之于眾就會變得沉重,成為負擔。
/生活
真正的生活應當永遠在別處,當生活在別處時,那是夢,是藝術,是詩,而當別處一旦變?yōu)榇颂帲罹蜁宫F(xiàn)它的另外一面,殘酷。
沒有一點兒瘋狂,生活就不值得過。
無意義,我的朋友,這就是生活的本質(zhì)。
我一直認為,文字是慢的歷史,真正的文學不是為了使我們生活的更快,而是為了使生活中的慢不致失傳。
但是,如果一件事取決于一系列的偶然,難道不正說明了它非同尋常而且意味深長?
我們經(jīng)歷著生活中突然降臨的一切,毫無防備,就像演員進入初排。如果生活中的第一次彩排便是生活本身,那生活有什么價值呢?
一切謊言的根源來自私人生活領域與社會生活的分界。
/美學
我堅信,唯美的標準并不來自上帝,而是來自魔鬼。在天堂中,沒有人能區(qū)別美與丑。
所謂美,就是星光一閃的瞬間,兩個不同的時代跨越歲月的距離突然相遇。
美是編年的廢除,是對時間的對抗。
/告別
當北極近到可以觸到南極,地球便消失了。
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是我們都不擅長告別。
迷途漫漫,終有一歸。
轉(zhuǎn)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zhuǎn)載侵權必究。
未經(jīng)授權嚴禁轉(zhuǎn)載,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zhuǎn)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shù)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