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玩具逛街时突然按下按钮的故事,丰满的妺妺3伦理播放,新婚人妻不戴套国产精品,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百度

品牌做短視頻官方賬號?我覺得不行!

舉報 2019-01-04

品牌做短視頻官方賬號?我覺得不行!

“抖音流量這么大,算法又有興趣匹配……品牌到底該不該抖起來?”

這大概是2018年每個品牌人都拍腦袋想過的問題。今天我給個并不樂觀的分析。


01、焦慮的品牌,難搞的social

從2000年的網站,到2010年的微博,2012年的微信,再到2017年的抖音、快手……所有存在傳播焦慮的品牌主們,都以肉眼可見的被動姿態被新媒體營銷的平臺方牽著鼻子走。

“會不會運營不要緊,先趕緊開賬號再招標/人!”

于是匆匆忙忙養活了一批以幫品牌產出social內容的整合營銷公司。

微信訂閱號/服務號,隨著微信整個社交生態的完善和產品的成熟,逐漸為品牌帶來了長期穩定的流量和轉化;微博也成為品牌對外信息實際上的官方出口。

而就在品牌爸爸剛喘口氣的2017年末,抖音短視頻以超強的傳播和種草能力被吹上營銷的風口,一時間讓已經平穩的微信微博都顯得無比得衰老和暗淡。

敏感的品牌(尤其快消和美妝類)不可能坐的住。

六月份起至今半年時間,先行者們已經遍嘗了抖音的高流量玩法——挑戰賽、達人種草。一時間,視頻類KOL價格水漲船高,接單接到商業疲勞,以至于搞營銷的難友們組建了個“KOL耍大牌吐槽群”。

一個挑戰賽的vv量(Video View),通常高達幾億到十幾億——結案無比好看。滿面紅光的品牌們開始思考:我是不是該在抖音上開個藍V(官方賬號)?


02、“微微一抖” 

半年時間,抖音便接入了櫥窗、購物車、興趣定位、快閃店、小程序、卡券等等復雜的官方賬號支持功能,刷刷刷地組合拳,一口氣走完了雙微五六年間走的路。流量展示、溝通渠道、轉化變現,全部一站完成。

品牌主們只能拍手贊嘆:如此完美的官方賬號,夫復何求?

躍躍欲試時,天空飄來四個字,“雙微一抖”/或“微微一抖”。口號如此之響亮,抱持“人無我有”心態的品牌主迅速開通抖音藍V主頁,仿佛已經踏入了紅利平臺的風口浪尖。

視頻不會拍?不要緊!品牌tvc先上!擔心不夠火?來,代言人用起來!

吭哧吭哧運營一個月,主頁粉絲24個。


03、生澀的商業環境

在內容層面,短視頻相對比圖文的優勢不言自明——與消費者的距離更加親近。但是品牌與消費者的距離,真的可以這么近嗎?

所以有必要來說說,到底什么是流量。 

截止2018年12月末,抖音月活已經穩定在4.5億上下,頭條系所有產品的全球月活也只有不足6億而已。在如此巨大的池子里,內容算法的助推,可以說上到奢品下到店鋪推廣,都有足夠的可覆蓋人群。大家認為,這是流量。

然而品牌主頁的24個粉絲是怎么回事?我堂堂一個國際大牌,還不值得被搜索關注一波嗎?還不值得被推薦導流一波嗎?

這與抖音內整個商業環境的生澀有關:用戶打開抖音,就是刷輕松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中,用戶有沒有被商業灌輸的習慣?我們判斷下來,沒有。用戶反而在長期的上劃的訓練中,練就了潛意識中即可做到“3秒鐘分辨廣告”并迅速上劃的本領。

而一旦用戶習慣如此,再多商業功能的附加,于用戶而言,都是“不存在”。說好聽點是是商業環境生澀,說直白點就是抖音基因對商業化根本就有“排異”現象。

那些抖音中的爆款種草,往往與品牌和平臺無關,都是無意間插上了好內容的翅膀。

想在這個流量池里橫著走,好內容才是唯一的通行證。


04、抖音的困境

以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端們,實際上有一樣的困境。

2017年末至今,抖音內容一直被打著“中毒”的標簽。沉浸式視頻體驗,是抖音的內容特性。但是一年的爆紅,半年的商業化,抖音的去中心分發至今沒能在商業層面上貼上自己剛性的標簽。

品牌進抖音,最無可厚非卻難于上青天的要求就是:我如何做出抖音爆款?比“好嗨喲”更有格調但是跟它一樣紅的爆款?

營銷無非兩個目的:流量帶動轉化;價值提升品牌。在雙微營銷階段,這兩個目標被嚴重地混為一談:品牌習慣了既要流量轉化,又要價值提升。這就導致了多數品牌人沒有看清,抖音實際上就是個流量池。目前看來,品牌對抖音的營銷需求,實際上應該僅止于轉化。

按照其內容標簽來看,短視頻目前依舊沒跳出“雞湯/段子/震驚/技能”這些關鍵詞,這樣的內容屬性和人群偏好,其實不足支撐品牌調性。(當然也不絕對。如果你能占到算法的便宜,應該是因為你的品牌價值,是類似性質——如“衛龍辣條”,不是黑誰,客觀的說。)

因此,在抖音里,大品牌只能流量,實在難以長期陣地。所以看開點,回到頭條系所有產品都是基于算法做口碑的路徑上來。抖音的流量,倒是挺適合投放。


05、涼涼社會化

社會化營銷是個蠻有趣的營銷現象。近10年,搭上了迅速發展的移動端app這輛快車和經濟平穩前最后一波爆發,social marketing幾乎讓所有營銷人熬禿了頂。可現在呢?

內容的春天,成為了品牌的冬天。刷屏級H5,沒了;人手一份的海報文案,沒了;爆款促銷,沒了……當內容制作的權利無法再被品牌和資本獨有,營銷人們口中的爆款就從“看天”和“隨緣”變成了“玄學”和“錦鯉”。

即便是深諳算法之道,一條內容究竟能不能爆,也沒人敢打包票。

以此為基礎,基本上我們可以斷定,品牌留給social的耐心,不會很久了,預算,也沒有太多了。而短視頻領域的官方陣地,可能會因為其較高的入門門檻和極難把控的投入產出比,率先被拋棄。

一個毫無意義的猜想:“雙微一抖”的官方矩陣,可能會在營銷領域被忘記吧。


06、戲臺子搭好了,總得有人唱吧

一直有個觀點:品牌營銷就好像是一百年前京城的戲園。能上臺的戲子,當然有瘋狂的粉絲;但透過現象看本質——粉絲究竟捧誰,實際上是看臺下的那位老爺賞誰。

回到一個古老的詞匯:大眾營銷;再串一個引起不適的詞:烏合之眾。品牌就仿佛是那老爺,包場之后呢,在正堂中間淡定危坐;看對眼后的一個“賞”字,就已經做足了品牌該做的功課。

因此,大品牌的短視頻營銷,還是建議對號入座這樣做:

有耐心的品牌:買斷一位或幾位符合品牌調性的大流量短視頻網紅,或者至少簽訂長期的內容合作協議,并且對對方的內容創意和產出效果做出充分合理的要求;

有錢的品牌:聯動短視頻平臺上的微綜藝或者平臺級別IP——調性要高。項目包裝和對外傳播一個都不能省?;ㄥX咱就得聽個響兒。

有內容的品牌:在有余力且有計劃的情況下,開發自身IP。 賬號可以開,硬廣可以投。但是長線運營不存在,季播品牌IP劇倒是可以考慮。


其實,無論抖音是否長久,短視頻是長久的。所以,我們就讓戲子好好唱戲。品牌沒有臺下的十年功,上臺叫賣真的不好看。

觀眾們可是來聽戲的。

注:內容謹代表個人在當前的一點看法。不一定對,不負責任。如果被證明錯了,我也不堅持。如愿指教,請留言或消息。


數英作者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數英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文明發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錄后參與評論

    評論

    文明發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峨县| 望江县| 高邮市| 长岛县| 密山市| 伊春市| 乌拉特中旗| 称多县| 海原县| 遵义县| 庆安县| 嵊泗县| 南京市| 平果县| 沈丘县| 密云县| 合阳县| 兖州市| 鲜城| 济南市| 叙永县| 灵寿县| 界首市| 涿州市| 永安市| 建昌县| 冀州市| 家居| 鲜城| 京山县| 清远市| 高淳县| 罗江县| 阿拉尔市| 兴文县| 胶南市| 新龙县| 丰原市| 东乌珠穆沁旗| 贵溪市| 阿拉善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