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之路#整合營銷,傳統廣告社交化演繹的教科書級范例
猝不及防地,時間咔地一下就到了改革開放40周年這個關口。
過幾天,我們就要正式踏上下一個40年的征程了。回頭看看身后的時光長廊,我們會發現,那些被打上時代烙印的舊物,還有從那些舊物上所獲得的人生體驗,都銘記著我們過往的心愿。
其實,我們一直奔跑在實現心愿的路上,從未停歇。
每到年末,“心愿”必會成為網絡熱詞之一,今年也不例外。
其中,微粒貸在年末所做的《心愿之路》整合營銷,跳脫以往年末憧憬未來的套路,選擇回望過去,讓許多人重新拾起了當年的心愿故事,將微粒貸“微小心愿,立刻實現”的品牌定位,用一種有溫度有情懷的方式植入其中,再一次成功地連接了品牌和消費者。
傳統廣告理論是否已經過時,一直是社交營銷時代熱衷探討的話題。
社交營銷,分享為大,微粒貸《心愿之路》整合營銷,緊扣“心愿”主題,以一個清晰又邏輯嚴謹思維脈絡,從策略到創意到執行到落地推廣,各個環節讓傳統廣告和社交營銷水乳交融,行云流水般地給我們呈現了一個傳統廣告社交化演繹的操作示范。
一、重走“心愿之路”:線下打卡,點燃大眾懷舊情緒;線上引發更多關注
40年,父母從壯年走到了暮年,我們也跨越過時間長河,成為了身兼重任的大人。成長歲月里那些大大小小的心愿,你是否還記得?微粒貸穿越回過去,將這40年來人們的種種心愿搬進了北京、上海、深圳的地鐵站,在都市白領腳步匆忙的地段中,打造了一個“心愿打卡地”,橫空制造了一起停下腳步的事件營銷,在社交網絡引發了第一波回憶思潮。
「深圳」
「上海」
「北京」
踏進地鐵站就仿佛踏進了時光隧道,二八自行車、電視機、固定電話、隨身聽,這些有著年代印記的舊物品呈現在眼前時,圍繞老物件打造的懷舊心愿故事,讓過往那些不舍的舊時光如同潮水般涌上心頭。
許多人都忍不住駐足而觀,拍照分享至社交網絡,通過手機這個人人都有的媒介載體,成功地連接了現在和過往。
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和上海的地鐵展覽中,故事人物沒有用具體形象,而是用線條勾勒出人物輪廓,使乘客在觀看展覽的過程中,想象著自己在使用著這些舊物的心情,一下子就被拉回到了當年……
這種巧妙的表達形式,精致的細節考量,有效地刺激了更多UGC的產出。
再加上新聞媒體和網絡紅人排隊打卡的加持,懷舊情緒在社交傳播中一步步發酵,使微粒貸此次心愿線下展成功拓展成心愿線上展,品牌得到更廣泛的充分曝光。
二、重溫“心愿人生”:心愿相伴,3分半鐘重溫40年時代變遷
靜止的物件,讓我們感受到片刻歲月靜好的錯覺;而流動的影像,則更快將我們卷入舊時光的洪流中。在線下發酵一輪懷舊情緒后,微粒貸推出了《心愿之路》視頻,在線上將“心愿”效應持續放大。
偶爾短暫地感受爸爸的二八自行車,是童年時最簡單的心愿。
一臺彩色電視機,是過往歲月中最斑斕的心愿。
一盒磁帶,是青春里最悅耳的心愿。
一部手機,是犒勞自己的最現代心愿。
一個掃地機器人,是解放母親瑣碎日常的心愿。
微粒貸這則《心愿之路》視頻,用不同心愿串起了不同的年代,為我們重現每個心愿產生的時代背景、過程及實現心愿時的雀躍心情,讓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在這些樸素的生活場景里,也有一種蓬勃向上的力量在推動著我們向前。
時代在變,而人生其實就是一個不斷解鎖心愿的歷程。
三、重歸“八十年代”:喚醒塵封內心已久的心愿記憶,吸引年輕人參與
為了吸引年輕人去體會到大哥哥大姐姐們甚至是父輩的心愿感受,《心愿之路》在設計朋友圈廣告落地頁時,在用戶看完視頻后,加載了一個年輕人喜愛的《心愿照相館》H5,旨在為受眾,尤其是年輕人帶來一個特別的IP場景體驗,讓沒能參加打卡的網友,以老照片的形式與過去年代的心愿重聚,激發分享。
大家紛紛和自己當年的偶像合影留念,心愿時至今日才得以圓滿。
借助線上內容持續發酵和精準擴散,微粒貸掀起了一波懷舊風潮,成功將“微小心愿,立刻實現”的品牌理念,與家長里短和時代發展相鏈接,潤物細無聲地滲透進目標用戶群的生活,既有溫度、又有高度,更提升了消費者對其品牌認知度和好感度。
四、這也許是一個未完待續的總結
1、品牌層面:以“心愿”為核心,持續地利用洞察豐富品牌內涵
品牌關鍵詞即是核心賣點。企業如果能找到與其他品牌不同的、卻具有獨特標志性的 “關鍵詞”,讓關鍵詞去搶占用戶心智,則能收割更多用戶群體,這都是傳統廣告理論的精髓。比如某洗護品牌從產品功能出發,主打“去屑”,某運動品牌從滿足用戶精神需求而主張“Just do it”,而微粒貸則是從用戶的情感層面提出了“心愿”概念。難點是在于,在當今混亂的社交營銷語境下,如何有效地利用洞察去強化這一關鍵詞,使心愿能與微粒貸產生強關聯。
早在今年五月,微粒貸三周年之際,就展開了一場名為“為每一個心愿點贊”的營銷推廣活動,在社交網絡上引起廣泛關注和熱烈反響。2018年末,又巧妙地借助改革開放40周年的東風,推出“心愿之路”整合營銷,從線下到線上,使心愿和品牌持續融合,讓我們已經看到,一個只有三周年歷史的品牌正逐漸成為一個最懂心愿的品牌。
2、策略層面:利用“心愿”的溫度,賦予品牌溫暖的人格
微粒貸作為一種純線上小額信用貸款產品,并沒有選擇和用戶直接談錢,而是婉轉地通過“心愿”去深度溝通用戶情感,從陪伴用戶實現心愿的角度,實現了品牌和用戶的關聯,并塑造了一個暖心的品牌人格,比那些通過賣慘引發社交刷屏的品牌要高明得多,這是一種突破了行業思維的決策,也是一種可以長期堅持的策略,而非大家常見的“一次性”社交推廣。
3、營銷層面:用社交手法玩轉傳統品牌方法論,讓“心愿”升華為品牌勢能
借勢熱點提高大眾認知度。借勢改革開放40周年這個熱點,微粒貸順勢選擇了一張懷舊牌,“心愿之路” 是一個高契合度的切入點,結果也證明了這個切入角度能引發了社會大眾的共鳴。
借助重要時間節點讓“心愿”這一新年熱詞以一種懷舊的姿態進入大眾視野。廣告以外,讓受眾體會到心愿與人生,個體與家國的關系,使廣告超出了廣告本身,更有社會意義,也更具傳播力。
在這個營銷過剩、渠道紛繁復雜的時代,人群極其細分、受眾難以觸達。
微粒貸利用多種媒介渠道組合,并分別使用與之相應的營銷手段,緊扣“心愿”主題,最終在社交媒體多平臺上取得突破,將品牌理念融于和用戶的日常社交溝通交流中,實現了品牌和用戶真正的共振。
我們認為,這是一種將傳統廣告理念高效用于社交網絡的營銷方式,值得各家品牌借鑒。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