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危機公關|公關人的2018年,不容易
很久沒有更新了,終于憋到元旦假期之前,把這篇文章寫完了。看起來也很應景。
對于公關人來說,2018年過得不容易,或者說,公關人從來沒有容易過吧。這幾天仔細回味了一下過去了的2018年,找出了十個典型的危機公關案例,有一些處理的不錯,有一些很失敗,基本都在圈內甚至全民范圍內引起了一些轟動,更值得每一個公關人放進自己的案例庫,好的學習,壞的引以為戒。
一、五星級酒店頻上熱門:身處行業亂象怎么辦?
2018年如果要說哪個行業負面最多,恐怕酒店行業是沒跑了。從年初萬豪酒店的政治不正確,到下半年五星級酒店水杯、床單等衛生問題被曝光,危機爆發的速度甚至比處理的速度更快。
最大的危機要數上個月被“花總”曝光的14家五星級酒店杯子的秘密。令人失望也并不意外的是,14家涉事酒店,在公關人常說的“危機黃金處理時間”內給出的答復幾乎都是清一色,對問題的不重視看起來讓人寒心,甚至問題都推到了“公關部下班了”這樣荒唐的借口。
酒店行業由于行業本身的特殊性,相對于消費者來說長期處于強勢地位,身處這樣一個行業亂象,大家似乎都咬準了“法不責眾”,“消費者除了我也無其他選擇”這樣的自我催眠當中,導致酒店公關在某種程度上形同虛設,這是酒店行業的悲哀,更是公關行業的無奈。
即便消費者和網友的記憶力是短暫的,但危機始終存在,如果你是也身處一個“潛規則”已不算秘密的行業,那也請你時刻做好準備,做一個“永不下班”的公關人。
二、攜程親子園虐童事件:領導要我刪稿控負面怎么辦?
今年過得不好受的品牌當中,一定有攜程。假機票、泄漏用戶隱私、捆綁銷售、親子園虐童……負面一個接著一個,可以說是內憂外患,多面受氣。
親子園虐童事件,我曾總結了三點特殊之處:
這是一次與攜程主營業務并不相關的危機;
這是一次從內部員工發酵、激發鬧大的危機;
這是一次涉及整個社會、性質嚴重的危機。
很遺憾,在攜程的危機公關當中,依然看到了回避問題、強制刪帖、內部控負面等上個世紀的“公關手段”,這種手段不僅在這個時代不會起作用,甚至絕對會起副作用。
老祖宗不止一次告訴我們,“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強”,“紙包不住火”,下次,你的老板再讓你去刪稿刪負面,不如告訴他下面這句話:
“為啥企業遇到負面,都是認為把源頭搞定就沒事了?這又不是web1.0時代”。——微博CEO王高飛。
三、滴滴順風車——企業危機涉及人命怎么辦?
如果要再找一個比攜程更不好受的企業,那絕對非滴滴莫屬了。5月,鄭州一空姐被滴滴順風車司機殺害,時隔不到100天,四川樂清女孩再次因順風車遇害。兩起兇案,兩條人命,把滴滴從人人離不開的網約車龍頭企業打到地獄。更多的滴滴司機強奸案、搶劫案,更是把滴滴變成了全民公敵。
致歉聲明、百萬懸賞、慰問家屬、下架整改、創始人道歉……滴滴在幾個月內幾乎動用了一切手段,但依然擋不住網友的謾罵和吐槽,刪除致歉微博的盲目、客服系統的傲慢,企業文化的扭曲……滴滴一度站在生死存亡的關頭。
滴滴并不是今年第一個因為危機鬧出人命的企業,再比如自如,因為提供出租的房屋甲醛超標,鬧出了“阿里員工白血病病逝,生前住自如“的危機,一度也被推上風口浪尖。
回過頭來看,自如所謂的危機公關,倒是和滴滴最初被罵的原因有些類似,表面功夫做足,但骨子里沒有改變。
鬧出人命的企業危機,不會止步于滴滴和自如不會,不夸張地說,任何行業任何企業都有這類隱藏的風險,如果真的不幸遇上了,除了道歉、整改,我們還能做什么?不如從源頭反思一下企業文化,在資本和利益的誘惑下,企業的價值觀被扭曲了嗎?
四、藍標辭退門——隊友變敵人,內部員工爆料怎么辦?
3月,一篇自媒體爆料的“藍標坑害老員工”的文章迅速刷屏,甚至一度搶了當天315晚會的大戲,讓號稱亞洲第一的藍標都措手不及。
強行被辭職,拒絕支付賠償金……這種內部員工的爆料,似乎比外部危機更棘手,畢竟你現在的對手是你曾經的隊友,他對你的一切似乎都了如指掌。
到了年底,經濟寒冬似乎又成了各大企業的共識。僅在最近兩個月,被曝光大規模裁員的互聯網公司就多到數不清,阿里、美團、知乎、抖音、斗魚……更別提已經基本涼了的摩拜和ofo了。
這里被提及的大部分企業公關,或多或少都出面做了一些“辟謠”,但看起來都挺蒼白,甚至一說話就被打臉。裁員,或者說是內部正常調整的時候,對待曾經的員工、同事切忌簡單粗暴,當隊友變成你的地方,他對你的威脅可能會比他對你幫助更大。
五、星巴克致癌?——造謠式危機怎么化解?
星巴克的2018年絕對算不上順利,一邊面臨財報數據不理想,一邊在年中還無端端躺槍了一次??Х戎掳┑南缀踉谌蛎襟w刷屏,星巴克成了最顯眼的靶子。
雖然被全球媒體點名,而明白人也一眼知道,所謂咖啡致癌,本身極大可能就是個謠言,而星巴克作為一家巨頭公司臨危不亂的能力讓人佩服,它是這么解決這次危機的。
首先,最大限度合理的利用規則,把所有和“星巴克致癌”相關的微信文章舉報了,在微信范圍內,找到了醫學界最知名的丁香醫生做背書,出面對謠言進行了抨擊和辟謠。這一招看起來十分奏效。
在更大的范圍內,星巴克第一時間給媒體通發了全美咖啡行業協會的相關公告。不站在自己的角度發表任何看法和態度,而是從專業的角度進行辟謠,公眾和媒體自然會看明白。
下一次,如果你也遇上造謠式的危機,知道怎么處理了嗎?
六、劉強東性侵事件——創始人中招,公關如何正確背鍋?
劉強東在美涉嫌性侵的事件終于有了結果,法院不予起訴的判決為此事定了性。這次危機縈繞著京東幾個月,讓劉強東和京東都面臨著煎熬,在法院處理期間,劉強東本人和公司公關部不得不保持緘默,更是一種煎熬。
李國威老師說的一句話我認為很有道理:危機公關中,最考驗的是CEO的勇氣,勇氣總是跟責任相配,一時之快還是綜合運籌,做一件事需要勇氣,選擇不做也需要勇氣。
李國威關于在這次事件中京東的危機公關的分析也很全面,值得學習。
你所在的企業,創始人越高調,越容易面臨中招的可能性,這兩件事呈正向相關。
今年中招的不止劉強東,還有百度的李彥宏,李彥宏小三生長子的傳聞,甚至快演成一出宮斗劇了。而百度公關部的聲明,明明是想辟謠,卻明里暗里幫助謠言更火了一把。
事關企業創始人,公關部首先應該做到和創始人本身保持口徑一致,步調一致,其次在考慮辟謠、回應的時候選擇恰當的方式方法和渠道,切勿被創始人本人的情緒過份引導。最后,辟謠到底要不要貼原文?看你自己對真相有多大的底氣吧。
七、杜嘉班納“辱華”事件——政治不正確怎么辦?
下半年比較轟動的一次危機,絕對屬于杜嘉班納D&G,一則三觀不正的廣告引發的辱華事件,引來了全華人的集中抵制。
而事后,杜嘉班納的“盜號式”危機公關,更是刷新智商下限。最終,即使創始人的視頻道歉,也會被公眾當作是作秀。
類似杜嘉班納這樣的政治不正確危機,也并不是單個案例。4月份星巴克被曝拒絕黑人顧客使用衛生間,最終不僅創始人發布致歉信,種族歧視危機還迫使星巴克關閉全美8000家門店進行相關員工培訓。
政治不正確式危機,對于企業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對于公關幾乎是無解,只能坦然接受,深刻反思吧。
八、神秘的“黑公關”——我被競品黑了怎么辦?
對于公關行業來說,“黑公關”是2018年繞不開的關鍵詞之一,起因是騰訊和頭條互斥黑公關把這事頂上熱門。
其實,“黑公關”也不算什么行業秘密了,幾乎是公開的常識,互聯網行業尤甚。多少死對頭企業都曾給競品下過黑手,大家也基本都是心知肚明。
僅2018年,就有ofo、拼多多、百度、愛回收、今日頭條等知名互聯網企業聲稱遭遇“黑公關”。
但對于這個公關圈最神秘的黑色鏈條,已經形成由接單、策劃、槍手、新聞源、水軍組成的一條龍產業鏈,閱讀、評論、轉發“全方位服務”,它的存在的確讓行業風氣更敗壞。
身為公關人,如果無法潔身自好,你會不會又是下一個“黑公關”的受害者呢?
九、馬蜂窩數據造假——危機的真正負面影響被低估了嗎?
馬蜂窩在2018年也算出盡風頭了。一則由葉茂中大神操盤的洗腦式廣告在世界杯賽場上大放異彩,而10月份毫無征兆地被曝數據造假,也讓其不知所措。
蒼白的聲明,無力的辯解。這次危機很快就被網友們淡忘了。如我所預料,這次所謂的負面,對馬蜂窩的影響著實不會太大,對馬蜂窩的行業地位更加不會產生動搖。
作為一個公關,算是成功把危機遮過去了,但是從企業的更深層次考慮,馬蜂窩在負面纏身之際,不但指責此為有組織的攻擊,還宣稱對“新一輪融資的影響不大”,線下該有的活動也并沒有取消。這似乎在傳遞一種信號,“這樣的危機對我們也不算什么”,這真是一件好事嗎?
十、俞敏洪公開歧視女性——創始人言行有失怎么辦?
前段時間,俞敏洪在學習力大會上的一番言論飽受爭議,“中國女性的墮落導致了整個國家的墮落?!?/p>
不僅被群嘲,道歉也不被認可,為了消除影響,俞敏洪甚至“被迫”到全國婦聯機關向廣大女同胞誠懇道歉。類似這樣創始人的不當言行導致的“俞敏洪式危機”也并不少見,今年還有一個經典的就是李彥宏3月份在中國高層發展論壇上的一句話,也給自己和百度惹了一身騷。
以及最近的李國慶不當言論,去年陳年大罵周杰倫,甚至衍生到北大校長讀錯別字這樣的事件,本質上都是企業創始人/高管的不當言行導致的危機。
作為一位企業家,如何管好自己的言行是一門學問,作為一位公關人,如何適當提醒領導約束自己的言行也是一門學問。
以上10個2018年的經典危機公關,希望你再看也會有其他的感悟。
數英用戶原創文章,轉載請遵守規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