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的2018:賣身、離場、堅持、轉機
首發:懂懂筆記
你在考試的過程中會寫一題喊一嗓子‘我寫到第八題了!現在做第九題!’嗎?悶頭做大事,悶聲發大財,耐心等結果出來。
在被媒體爆出羅永浩卸任錘科法人、錘子資金鏈危機、錘科高管集體禁聲多日之后,錘子科技產品經理朱海舟日前在微博上突然做出了回應。
雖然朱海舟沒有直接正面回答目前錘子科技的現狀,但字里行間似乎能夠看出,錘子科技似乎正在積極自救,而且已經有了一定進展。
關于錘子科技的“求生之路”,此前曾有多家媒體爆料稱,錘子已經先后接觸過百度、華為、阿里等方面。
報道提到,目前錘子科技與百度、華為均未談妥,而同阿里方面則因價格問題陷入僵局。
而近日也有知情人士向懂懂筆記透露,錘子科技目前正在尋求阿里接盤。而阿里方面并不愿意單獨收下錘子,給出的方案是錘子與魅族合并,羅永浩離席,新引入一位曾經華為系的高管來掌舵。
針對這個消息,懂懂筆記曾詢問過相關前華為系高管,但對方僅表示不知情。
一、黃章和羅永浩搭不搭?
時至2018年歲末,國內手機圈最引人關注的熱詞是:賣身、離席、堅持、突破。
在美圖“委身”小米、金立轟然“倒塌”之后,業界更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錘子和魅族身上。或許,普通消費者很難將魅族和錘子這兩家公司聯系起來,因為除了都過于“小眾”兩者在其他方面也沒有可關聯的。
不過,這兩家手機公司跟阿里之間一直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緣分。
早在2015年2月,魅族就獲得了阿里的5.9億美元戰略投資。但由于魅族近幾年的市場表現不太理想,導致雙方之間的合作并不愉快,魅族已經將自家此前一眾YUN OS產品的系統更換為了安卓。
此前曾一度有傳聞稱阿里已經撤資,但懂懂筆記根據天眼查的最新信息發現,目前阿里依然是魅族的第二大股東,占股比例為28.83%。
反觀錘子手機,和阿里方面雖然沒有正式的官方合作,但也曾多次傳出“緋聞”。
2016年羅永浩就受邀和馬云一起參觀了杭州余杭區倉前夢想小鎮。今年,在錘子旗下爆紅一時的子彈短信里面,雙方也達成了一系列合作。前任錘子工業設計副總裁李劍葉離職之后,選擇的落腳點也是阿里。
或許,阿里從中牽頭,達成這兩家手機公司的合并似乎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唯一的困惑就是,此前固執到連融資都不愿意接受的黃章,能否愿意接受羅永浩的錘子科技(前提是羅永浩退席)。另外,一旦羅永浩退出這個局,未來失去羅永浩的錘子手機,還能剩下多少價值?
當然,這一切在未得到官宣之前仍都是坊間傳言,錘子和魅族這兩家流年不利的手機廠商最終是否會走到一起,任何人目前都無法做出定論。但合并與退出,似乎已經成為目前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主要基調,而且這個情況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二、面對2019的深深寒意
即將過去的2018年,國內智能手機市場整體出貨量下滑已是不爭的事實;未來一年,也沒有任何跡象顯示出樂觀的前景。
市場調研機構GFK發布的最新中國手機市場數據顯示,2018年下半年,中國手機市場首次出現“量價雙降”的局面:2018年三季度,中國手機市場銷量同比下滑18%,銷售額同比下滑9%。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預計,2018年國內智能手機的銷量為4.5億部,相比2017年的4.91億部,同比下降9.1%。
根據IDC的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排名前五位的廠商中,只有華為和vivo實現了同比銷量增長,小米、OPPO、蘋果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面對已經進入存量市場競爭的現狀,中國手機廠商紛紛尋找新的出路,而出海成為頭部品牌的首要選擇。根據小米公司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小米第三季度總銷量為3330萬部,同比增長20.4%。其中海外市場方面小米取得了223億元收入,同比暴增112.7%,占總收入的43.9%,比前一個季度提高了7.9個百分點。
華為、OPPO、vivo等品牌同樣在發力海外市場。特別是在印度市場更是火力全開。
目前,印度已成為中國手機品牌出海的重要聚集地,包括頭部的華米OV,以及第二陣營的聯想MOTO、一加和傳音等,無不在建廠、渠道、營銷方面各施拳腳。
根據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發布的印度手機市場第三季度數據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小米以27%的市場份額高居印度市場首位,vivo和OPPO分別以10%和8%的市場占有率分列第三、第五位。這其中,與其他品牌主攻印度不同,華為除了印度和東南亞市場,也在歐洲市場大力拓展線上和線下渠道,并在今年實現了全球出貨量超兩億臺的成績。
對于這些巨頭而言,全球化市場格局能夠幫助他們在國內市場受阻時,將增長的重擔放到國際市場。但對于更多中小品牌而言,2018年可能會是近五年來最糟糕的一個年份(更可能是市場未來五年最好的一個年份)。
由于自身體量的限制,它們沒有太多實力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而在國內還要面對市場的整體下滑,以及巨頭的進一步擠壓。
2018年對于中小品牌而言是在夾縫中求生存,而且這個夾縫正在越來越小。
三、賣身、離場,堅持、轉機?
2018年12月17日,深圳中院正式裁定金立通信破產。至此,這家擁有16年歷史的老牌國產手機品牌宣告退場。
就在2017年上半年,金立還實現了150億元的營收,凈利潤7.6億,現金余額10.3億。誰能想到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這個曾經的巨人會轟然倒下,同時還留下了80億元的負債。
對于金立的倒塌,無數人將矛頭指向涉賭董事長劉立榮。但無論劉立榮是賭輸了10億還是100億,或許只是壓倒金立的最后一根稻草。產品力的孱弱、創新的失敗、供應鏈的失控……都從根本上一點一點侵蝕掉了金立這座“巨人”的根基,而劉立榮充滿懸疑的“賭局”只是將這個結局提前了而已。
在這一點上,如今被傳四處找人接盤的錘子同樣如此。
去年底,堅果Pro系列正式成為錘子銷量突破百萬的單品,錘科也成功拿到了成都市政府領投的10億人民幣。雖然說10億人民幣放在智能手機領域算不上“大錢”,但這已經是錘科成立以來獲得的最大一筆融資。
但是這一切并沒有將錘子拉回正軌。
被老羅寄予厚望,用來改變世界的TNT甚至都沒能找到愿意為其代工的供應鏈企業。去年在跟羅振宇的長談中,羅永浩曾信誓旦旦的表示:一家公司成立超過5年就不會那么容易倒閉了。不知道是不是羅永浩太過“方人”,這話說出來一年后,討債的供應商就一排排站在了錘子科技樓下。
如今,產品斷貨、公司裁員、分公司解散等等一系列傳聞都在告訴外界,這次錘子是真的站在了懸崖邊上。
而從前不久羅永浩連續卸任母公司以及各個子公司的法人代表來看,或許他真的要在這個冬天離場了。
當然,對于更多無力突破市場格局的小眾品牌們而言,除非像一加、聯想這些本身有強大靠山的“富二代”,其余的玩家能被收購就是最好的結局。
11月19日,美圖手機“委身”小米的詳細內容公諸于眾:
小米集團宣布的具體合作內容為:
包括所有日后發布的美圖品牌智能手機及某些智能硬件產品相關的美圖品牌的全球度假授權以及若干技術和域名的全球授權。
這也意味著美圖正式放棄了智能手機業務。
這樣一筆交易對于小米和美圖雙方而言無疑是雙贏。小米以極低的價格成功開拓了年輕時尚女性的細分市場,美圖也甩掉了手機業務這一虧損包袱。
但這種雙贏很難被復制或者模仿。
美圖能夠被小米收下,主要原因是在自拍年輕女性群體這一細分市場擁有足夠的影響力,加上其在自拍美顏方面領先的算法優勢。而對于其他同樣小眾的智能手機廠商而言,它們并沒有美圖這樣鮮明的特點,很多智能手機廠商在創業初期只是高舉性價比的旗幟,但性價比在目前這個存量市場已經不是取勝法寶,沒有足夠鮮明的特點,最終只能泯然眾矣。
通信行業知名分析師孫永杰曾對懂懂筆記表示:
此前小米收下美圖的主要原因,是看重美圖手機自身的高度差異化和其背后所擁有的特殊用戶群體。但是諸如錘子、360這些不具備明顯差異化,且和很多大廠商存在市場高度重合的小眾品牌,收購的意義和必要性就非常低,因為收購之后并不能很好地刺激市場反應、帶來明顯的業績提升。
如今,美圖上岸、金立退場、錘子求生,手機圈的小眾品牌們都迫切希望在這個冬天盡快尋找自己的出路。
當然,并購之外,更多的現狀還是在苦苦堅持,盡管很多中小品牌自己也明白,沖出紅海幾乎已經沒有可能。或許在它們心中,抱團取暖或者被收購就是最好的結局。
實際上,在喧囂之后,市場下坡階段最難過的,就是“平凡”這個坎兒。
因為頭部品牌或者跨行業巨頭不會愿意收購一家沒有任何特點,只追求薄利多銷的小眾手機品牌。而兩家“平凡”的小品牌走到一起,也難以形成1+1大于2的情況,大概率仍會繼續走上虧錢的老路。
金立和錘子,不會是今冬智能手機行業的個案,在它們之前已經倒下了不少玩家,比如IUNI、大可樂和億通。而金立和錘子也不會是故事結尾時最后的那兩個,沒有人能斷言短期內魅族會和錘子有何進展,更沒有人能預測出酷派、樂視、360、華碩、朵唯、康佳、ivvi、TCL、黑莓、夏普、小辣椒、長虹、國美、8848、初上、保千里、紐曼、天語、尼凱恩、云狐、酷比、糖果、SOP、百立豐(大神)們的結局。
面對2019,只能說一句“祝好運”。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公眾號:懂懂筆記(ID: dongdong_note)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