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奧美創意人:創辦STORY,做一個永遠不會被AI取代的廣告人
首發:姜茶茶
這次采訪的人物是我在奧美實習時期的leader,Jackie白雪丹。她是奧美十年創意人,曾擔任奧美創意群總監。
現在同曾經奧美的搭檔一起經營一家創意精品店STORY,服務伊利、雀巢、悅刻、戴爾、361度、知乎、b站、抖音電商等多家客戶。
Jackie在STORY創意精品店
姜茶茶:現在都說ChatGPT、midjourney要取代廣告人,您怎么看?
Jackie:廣告行業目前價值感流失太嚴重了,特別是ai來了,大家都感覺自己要被取代了,焦慮感很重。
我入行十五年,到現在也沒有換過工作。因為我想,如果連我們這樣中堅力量的人都走了,都離開這個行業,這個行業還能發展得好嗎?
奧美教會我的,最需要去傳承的東西,就是對這個行業的認知,以及如何去尊重自己的工作。我希望把當年像林桂枝這樣的老奧美 ECD們對我們的言傳身教,那些如同金子般珍貴的文案基本功和經驗,再結合現在的媒體環境、趨勢把它傳下去。
現在很多新人沒有信念感,就是對這份工作的信念。大家現在更多的是興趣,興趣很容易會改變。可能因為這個時代留給他們的選擇真的太多了。信念感則是,我要把這件事做出點成就的意念。不管廣告行業發展得怎么樣,但我還是熱愛這個行業。你要是覺得這個行業不好,就不要加入這個行業。現在有些新人拿著廣告行業的高薪和自由,但同時又在罵這個行業。如果你都不尊重你的工作,誰能尊重你?
而且很多新人都想自己當KOL,做自媒體,我會私下開玩笑說:這是好事啊,我支持。但如果你連目前的工作都不能勝任,你自己做KOL,就一定能火嗎?畢竟客戶的項目還會買流量呢。
STORY創意精品店
姜茶茶:如何看待廣告行業的現狀?
Jackie:現在的行業非常卷,比如我在奧美那會兒,100W以下的項目很少。以前都是一個大的年框,才會來十幾家公司來比稿。而現在,一二百萬的項目,都有七八家廣告公司來競標。
但是,現在客戶的標準卻沒有下降,想用50萬拍出150萬的東西。所以對于一些側重創意、但又不是頭部很有名氣的公司,議價的空間就會很低。
我們最出彩的項目,也是賠錢最多的項目。我們會對可以出作品的項目傾盡全力,甚至自己貼錢。我們第一年做知乎的項目,第二年做B站的項目,這兩個項目是我們現在最出彩的項目,也是我們相對不掙錢的項目。客戶只有有限的制作費,但需要的預算大大超出了預期,超出的部分,我從創意的費用里摳預算。即使不掙錢,也要做出來。幸運的是,這幾個項目最終呈現的效果挺驚喜的。
姜茶茶:從奧美到現在的STORY,您覺得自己有什么改變嗎?
Jackie:從創意人到生意人的轉變,視角上的轉變決定了你做事方式的轉變。以往創意其實不需要跟客戶有太頻繁的業務層面的溝通聯系,而我現在開了STORY之后,每天的常規操作就是跟一些重要的客戶們溝通,以及將更多精力放在對業務的拓展和公司的管理,從一個創意人逐步轉型生意人。
好的客戶,能給到的,不光是業務,廣告公司需要的也不光是業務。很多身居高位的客戶,能提供獨特地看待問題的角度,一些對行業的洞見和前瞻性,能夠幫助我們去更了解這個業態。如果他還是一個對創意有感知能力的人,一個愿意相信專業,尊重創意的人,會給我們的作品特別加分。
STORY團隊的辦公環境
姜茶茶:現您作為一個老創意人,是如何看待現在的創意新人的呢?
Jackie:我有一個理論,就是蘋果樹理論,我開STORY,我不想做一個買蘋果的人。現在,很多公司需要一個資深文案,就會花大價錢從這里挖一個,從那里挖一個。但是對于我來講,我本身作為一個文案,我更期待的是我能夠發現一些有價值的年輕人,我陪伴他們一起成長,長成大樹,結出果實,看著自己親手培養出來的蘋果掉落在自家院中,多好。即使他們成熟之后想離開也沒有關系,因為我也早就已經收獲了。
自己心中的成就感,也達成了我最初的使命感。這是一個推動專業的遞進。這讓我想到多年前在奧美一次沖動提離職,桂枝跟我說:“別著急,讓我把你帶到CD你再走也不遲”。
現在感動我更多的文案,不是來自于我自己,而是我帶出來的新人們,我會更希望看到這是公司新人的成長。
STORY創意精品店
姜茶茶:這些年從業經歷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是?
Jackie:15年前,剛入廣告行業時,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做線下的廣告公司里做 account。只有短暫的7天,我從來沒有寫到任何的簡歷里。
那個時候臨近畢業要找工作,4A很難進。我陰錯陽差去了一家當時在做POSM領域很有名的公司,服務一些Global的快消品,主要做包裝和線下的物料,沒有任何經驗的我,被當時的面試官看中,讓我入職當了 AE。雖然大學學的是廣告學,但并不真的了解廣告行業的具體職位都在做什么事。
那個時候每天的工作都是在對包裝的完稿,大家可能不是經常留意快消品的包裝上,除了品牌logo和名字、口味,還有長長的配料表,天啊!那真的是考驗眼力,而且絕對不可以出錯。有一次我以為自己可以早下班,結果剛坐上公交車回家,就被老板電話叫了回去,說:“今天出完稿你怎么可以就跑了?趕緊回蟲!”然后回去就是一宿......
那個時候特別羨慕旁邊的“文案”同學,她只需要很輕松地寫幾句宣傳的標語,感覺太 fancy了,而我的工作每天都很焦慮和痛苦,于是果斷跟老板提了離職。雖然這段經歷已經過去十五年了,但記憶猶新。
這是我職業生涯最重要的轉折點,也讓我意識到了兩個很重要的問題:第一個,不將就,如果你覺得這份工作讓你痛苦,先想想是自己真的沒努力,還是努力錯了方向。第二個,不要在剛踏入一個行業,一無所知備受挫折的時候,就說自己不適合這個行業,因為你對這個行業根本一無所知,別輕言放棄,這個行業還有很多有趣、好玩的事兒等著我們去探索。
姜茶茶:如果你用一兩個詞來形容 story和其他公司的區別?
Jackie:我不太喜歡熱店這個定義,熱店基本都是隨著某些熱門的行業的興起而形成的。我給我們公司的定位是創意精品店,就像你在國外旅行,走進一家小小的boutique,里面玲瑯滿目,什么類型的物件都有,但每一個都很精致,都值得拿起來細細品味。
對于廣告,我不想做行活,不想批量生產。我希望把每一件事情都打磨得更精致,這是我們一直所堅定走下去方向和目標,所以每一年我們都需要在不虧損的情況下,盡最大努力去把控精品的數量。
STORY團隊在會議室
姜茶茶:從業15年,甲方是否讓你感到變化?
Jackie:在我剛到奧美的時候,感受到那個年代,甲方對奧美的尊重,對創意的尊重,我是在被尊重的環境中成長的,也很慶幸自己遇到的甲方都很專業。在STORY,我們的客戶都蠻專業的,對我們是非常尊重的,這一點帶來了很好的合作體驗。
近幾年隨著互聯網公司的崛起,很多甲方找了很多廣告公司的同學in-house,尤其是一些比較資淺的剛入行的甲方,其實都不太了解行業,甚至自己的能力還不足以更全局性的看待問題、鑒賞創意,在溝通中就能感受到他們非常主觀,很快陷入到自己想的創意里無法自拔,然后把廣告公司當制作公司來對待了。這樣的狀態在行業內屢見不鮮,成為常態。
隨著媒體環境的更迭,甲方的思路和視野也都更寬廣了,也更在意實效性,更在意自己的每一分預算都能被放大到N倍的效果。少花錢多辦事兒成了這幾年的主要指導思想。但其實很多創意,很多制作,是一分錢一分貨的。大家現在更在意流量,愿意給KOL花大價錢,覺得他們有流量不論什么內容都值得,但很少再愿意為單純的廣告公司的好創意買單,這個問題也蠻讓創意人無奈的。
最后再吼一句,對談廣告人的系列,我們會一直繼續做哦,如果想被采訪,可以發100字簡介到公眾號私信簡潔明了地說出自己的亮點哦!
作者公眾號:姜茶茶(ID:jiangchacha0314)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8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