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藝術家!你永遠可以相信瑪麗黛佳公眾號的審美
先來看幾張圖片:
撲面而來的雜志風,誰會想到這是一個美妝品牌的公眾號——MARIEDALGAR瑪麗黛佳?
2006年成立,2017年拿下天貓雙十一國貨彩妝品牌銷售冠軍.....數據的背后,除了產品力,瑪麗黛佳沒有特別強調國貨身份、而是在用視覺沖擊、藝術表達,展現女性力量,引導大家找到審美自信、建立自己眼中的美。
那么,瑪麗黛佳何以在社交平臺成為一個“美妝界的大藝術家”?看看她的公眾號就知道了。
一個美妝品牌的公眾號標題,從“看不懂”開始
如果你是一個化妝小白,什么樣的美妝品牌標題會吸引到你?
或許是“3分鐘畫出白開水妝”這種重效率的標題。那么像瑪麗黛佳這種“從今天起,不講道理”這種看懂了又好像沒看懂的標題,可能不會收獲太多的關注,那為什么瑪麗黛佳還要用這種方法?
一個是引起好奇,一個是塑造極簡、高冷的初印象。
翻一翻瑪麗黛佳的標題,如果不算前綴,一般不會超過10個字。
標題的克制,擴大美妝場景的想象空間,比如“藍色箱子”指的是運輸產品的瓦楞周轉箱;“紅色故事線”指的是沒那么日常的紅色眼線;“假日失控“指的是放縱修容、化一個從來沒嘗試過的妝......
諸如此類,作為讀者,第一眼看會為如同“一句話新聞"般的標題浮想聯翩,點進去看會為品牌傳遞的化妝新態度而如沐春風、醍醐灌頂。
再看三個例子:
與之前幾個相同的依舊是有懸念、反日常的句子,但這幾個不約而同都用了“否定詞”,起強調作用之外,其實細品之后會發現這些看似有點反叛的話,也是一種女性對于審美、生活方式在意識領域上的重建。
比如“不講道理”說的是,不用管外界盛行的冷白皮妝容,勇敢試色,找到適合自己的“皮膚”;“這不是一個圓”,加上后半句“這是流動視野”一起,講的是如何面對這個時代的容貌焦慮......
總結而言就是,瑪麗黛佳的標題字少、有懸念意境、且善用否定,是那種能在一群“點擊領取開運妝容”、“挑戰12小時持妝”、“解鎖無暇底妝”、“揭開早C晚A秘訣”等美妝公眾號標題里略顯突兀,卻又自成一派的類型。
沒有直給的變美思路,而是呈現如何“看見美的東西”,這就是瑪麗黛佳在標題上的一種“舍近求遠”。同時有腔調、又有點智性的文字,對造品牌力也有很大的加成。
內容種草里的藝術門道
標題給公眾號定了一個優雅的調子,那么雜志風、藝術感又是如何體現的呢?這就需要內容的加持了。
/用藝術化的形式種草
一般來說,很多美妝品牌的新品推文的頭圖基本都是以產品為主體,但瑪麗黛佳并沒有開門見山,而是先構建一個場景。
有呼吸感的留白、面部特寫、層次感的線條,首先在視覺上就給人一種清新、自然,貼近真我的舒適感,從而降低對新品的認知成本。這類引入方式與雜志里的導讀功能相類似,通過介紹靈感來源展現新品的藝術性,也能從單一的產品賣點內容中走出來。
其次就是新品推文如何“藝術種草”,基本上會從取色靈感、取色科普這些人文感的方向出發。
比如「色彩配方遭曝光」這篇,以「花汁印相」為切入點,用花朵汁液在光照下的不同顏色引出系列新品主題「就,不飽和」。這里的“就不飽和”既表達眼影盤在取色上的特點,又藝術化地表達出“五彩斑斕的灰”一般慵懶上妝的姿態。
再比如這篇「什么是東方濃顏」,就是從草木染的角度去闡述新品石頭唇釉里“東方紅”的由來,沒有新品功能、亮點展示,而是先拋出“適合東方面孔“這個有討論度的話題,在解析話題的過程中融入新品各種色號。
除了解讀顏色,瑪麗黛佳還會以舞蹈、戲劇強化不同產品對應人群的“性格特征”。像這篇為舞臺劇《大飯店》50場策劃的主題推文,用舞者的不同情緒展現「騎士口紅」里的堅毅、勇敢、生命力。
而這篇「當肌膚愛上肌膚」則是用舞蹈展現明星粉霜「900目」的輕盈感,把功能上的“實現疊加自由”用舞蹈動作具象呈現出來。
/用故事溝通人群
除了在新品種草上的藝術化解讀,瑪麗黛佳還會用“講故事”的方式滲透產品在不同適用人群中的印象。
比如這篇「姐妹花,不塑料」,瑪麗黛佳以女性友誼話題切入,展開對兩位內部員工的采訪,用她們的語言呈現「粉苔蘚」唇釉給人的感覺,即就像一位“好閨蜜”。簡單來說,就是把抽象的產品功能變成故事里的一種精神載體。
同樣的,這篇「除夕了,沒回家,挺好的」是在“春節回不回家”的話題里,將口紅色號與對應的人物性格結合得相當絲滑。
/用影像傳遞美
在翻閱種草文的過程中,有幾篇的畫風格外地有“意境美”,更像是瑪麗黛佳的“攝影專區”。比如這篇「野。的。夏」,就是用一位鄉村超模的攝影作品傳遞一種自信、野生的美,與定妝噴霧中的“底氣”、“控場”等關鍵詞相照應。
而這篇「另一面,真實發光」,則是用影像表達每一位主播展示自我的勇敢與坦誠,鏡頭前的千姿百態也暗扣產品對皮膚狀態真是的還原度。
以及這篇「2023,先放空一下」,瑪麗黛佳用“行走在街邊”的藝術家聯名周邊攝影作品呈現一個城市慢生活寫照,同時帶出可攜帶的一系列產品。
最高級的種草,就是把它們寫成生活的樣子。整體看下來,瑪麗黛佳的種草內容基本遵循從審美到價值觀這樣由淺入深的思路:
用極簡干凈的視覺畫面,營造藝術感審美空間,即所謂的高級感畫風;再用生活化的場景拉近人群距離;最終進階到將女性議題融入產品種草,與讀者搭建更加親密的關系,引發共鳴。
細分來看,這其中,針對不同產品種草的話題討論方向大致有以下幾種:
底妝:底氣與底色、大膽試色、生活中最舒適的狀態;
口紅:女性友誼、走出規訓,東方美;
眼影:“姐姐的魅力”、女性力量、眼界。
定下話題之后,再用貼近生活的形式演繹種草內容的藝術感,比如拆解舞蹈、拆解戲劇;在攝影作品里,展現品牌對光的理解;用情緒具像化傳遞產品概念,通過這些方式,讓大家在看完一篇推文的同時,收獲情緒價值、找到自信。
換句話說,看瑪麗黛佳的種草文等于上了一節審美公開課。
排版,主打一個高級
除了個性化、以及對女性生存環境的洞察之外,在排版與文案的布局上,瑪麗黛佳也在追求一種有靈魂、不刻意的高級感。
如文章開頭所展現的,除了雜志封面式的設計,正文通過字體在形式、形態上的變換,突出重點,渲染情緒。
色彩上,基本會根據主題采用一種主色調,保持推文雜版面的統一性,大多會采用以紅、粉、黑、白、肉色,表面上看都是基礎色,其實這些顏色也與皮膚、氣色、心情息息相關。
而在每篇最后常規的“留言互動”,變成讓價值觀輸出更加落地的「寫在最后」。這樣的結尾能將整篇推文探討的話題更進一步,與讀者的互動也得到更自然的延展。
總結一下,瑪麗黛佳的高級感雜志風是如何塑造出來的:
字體需要錯落有致,制造視覺上的節奏感,看似自由,實則不落俗套;
不要迷戀“花體藝術字”;
海報形式的大幅圖片打底,突出局部輪廓,營造質感氛圍;
每一屏里的元素不能太多,一張圖,幾段文字,簡潔至上。
寫在最后
看完瑪麗黛佳的公眾號,可能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被美到了”、“畫面極度舒適”,這也是瑪麗黛佳想要傳達的一種精神,即不刻意去迎合一種彩妝趨勢,而是將視野看向那些忙碌生活里,不經意間發現的驚心動魄的美。
無論是「color studio」、「浪漫工廠」,還是「更好的底妝」這些藏在推文里的不定期更新專欄,品牌選擇從最本源的調色、測光的角度,為消費者打開更多化妝的思路,從而讓她們建立自己的審美世界。
而面對如今日新月異的美妝流行風潮,大家的消費偏好也會有所分散,瑪麗黛佳用藝術感建立起的這套審美風格,是更貼近個性需求的,這對樹立一個清晰的、有特點的品牌形象也有所加成。這種文化層面的溝通,能跳出產品層面的美妝流行曲線,為品牌建立一種更穩固用戶關系。
最后回到公眾號內容的高級感,這個看似很飄的東西其實對美妝品牌,尤其是國貨品牌來說,能為其贏取更大的溢價空間。
換句話說,就是瑪麗黛佳也希望成為大家口中的“我們中國人有自己的雅詩蘭黛”。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