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的品牌,需要能奏響時代之音的音樂營銷
2022年的華語樂壇,與以往有些不一樣。過去,音樂豐富著的更多是我們的現實物理世界,今年,元宇宙搭載著音樂場景串聯起虛擬與現實。adidas Originals「OZ未來音樂會」在前,百事可樂「潮音夢境音樂派對」緊隨其后。
過去音樂節聚攏了搖滾、民謠樂迷,是小眾與一二線城市的狂歡;2022年,音樂節在三四線城市遍地開花,上漲的票價與熱情的受眾之間,是泛樂迷對音樂共情共鳴式價值的狂熱需求。
不同于2020年和2021年的試水階段,2022年,線上演出正式進入商業化蓬勃發展時期。品牌與線上演唱會、音樂元宇宙IP的聯動,給行業釋放了新一波營銷機遇,也提供了不少方法論與范本。
我們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簡稱TME)的音樂生態對品牌的商業助力為觀察樣本發現,音樂價值正在擴容。
作為內容營銷的一種形態,音樂營銷正在升級成為品牌在全域經營陣地中的一大版圖。就像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音樂一樣,音樂營銷的 「無域限」,恰恰也在奏響這個時代的品牌與消費者共情的「時代之音」。
音樂營銷“無域限”形成的基石
音樂營銷跳出流媒體這個框架載體,而迭代成為音樂生態營銷,這個現象為何發生?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回到音樂和音樂平臺的一些特征和基石。
首先當然是溝通能力。
正如2023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營銷峰會上,騰訊副總裁欒娜提到的,“音樂可以跨越國界,可以跨越時代,音樂是最佳溝通載體,它可以越過山丘,穿透時空,穿透場域,穿透圈層。音樂在騰訊全域經營服務體系當中,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溝通的最大公約數。”
不會說粵語的人能唱Beyond的《海闊天空》,人們進入Livehouse能在未曾聽過的旋律中自動嗨起來,在沒有歌詞的旋律里,也能輕易辨別快樂和悲傷。
音樂是情緒的載體,無需言語,旋律造的境自帶情緒共振的基礎。除了能夠直擊人類底層情感的共通性,音樂搭載著不同文化土壤,會生長出超越時間局限性的溝通價值。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活躍在華語樂壇的李宗盛,如今擁有不少Z世代粉絲,年輕人聽《山丘》頗有感觸,并生出「年少不聽李宗盛,再聽已是曲中人」的感慨。
用音樂做語言溝通載體,年齡相差半百的人之間,也能產生共鳴。穿越時間洗禮的懷舊金曲,正在重新影響當代人。
聽歌偏好,于個人而言是興趣,放到群體里,有相似偏好的人,形成了圈層。音樂是維系圈層的紐帶,當有人想進一個興趣圈層時,音樂便是敲門磚。
可以看到的是,在TME所構建起的「一個音樂生態」下,潮流樂迷在說唱者聯盟、反重力潮樂節、電音聯盟企劃中,找到了一個圈層的身份認同和偏好歸屬;在TME live上百場的超級演出里,音樂的溝通力從線上打通線下,可以寬泛到全人類的情緒共鳴。
線上、線下、虛擬、現實、全民、小眾……音樂在所有場域各有適配。搭載著無域限溝通的音樂生態,音樂自身擁有跨越代際、跨越年齡、跨越流行文化時間周期與當下對話的超強溝通能力,完成破年齡層、破圈的影響力。
對此,欒娜在會上進一步闡述道,“正是基于音樂的多種形態升級,TME鏈接了虛擬與真實、鏈接起公域與私域、鏈接起每一個圈層與領域,幫助品牌在騰訊廣告全域經營服務陣地中實現音樂營銷的‘無域限’。”
時代變遷,品牌在音樂趨勢中煥發新聲
我們曾在《一些音樂終將“老去”,但總有音樂“正年輕”》提到過,不管哪個年代,新作想要躋身經典之列,必須準確反映時代的特征。之于品牌,在音樂營銷中不止是唱金曲,更重要的是煥發品牌「新聲」,為用戶留下了想象品牌的邊界。
而在追求年輕一代的道路上,越來越多品牌聯手年輕人喜愛的音樂內容、產品和線下IP,坐上營銷快車,實現圈層擴列。
比如雪碧,一個陪伴幾代人長大的飲料品牌,能夠永遠以年輕姿態出現在用戶視野。其實產品本身并不會說話,它的形象,由它搭載的媒介來詮釋。
雪碧連續三年與TME合作,搭載著YOUNG MUSIC校園燥樂大賽,打造夏日酷爽音樂廠牌,與年輕人為伍,不斷在年輕群體中留存年輕化認知。酷爽降“燥”、肆無懼燥,所有與年輕主張有關的詞,雪碧都適配起來。
在這其中,音樂作為品牌與用戶間架起的一座橋,它的趨勢演變也將推動著營銷玩法的潮向。
2022年,當虛擬場景打破數字音樂體驗的邊界,音樂元宇宙的出現,打開了人與音樂的「平行世界番」,助力品牌鏈接起虛擬與現實「兩個世界」。
今年5月,在TMELAND虛擬音樂嘉年華中,adidas Originals開出了中國大陸地區首場虛擬未來音樂會,觀感上是品牌的現實感融入了科技感。更重要的是,用戶創建自己的Avatar形象參與其中時,可以與歐陽靖、樸宰范的數字分身進行互動。而品牌也在TMELAND中擁有了自己的虛擬音樂空間,通過打造由Avatar上身演繹的OZWORLD破框虛擬時裝秀,搭建起了獨有的品牌星球。
不止adidas Originals,一向愛玩音樂又熱愛青年文化的百事可樂,早在上世紀就常駐音樂節,進駐大中華區后,代言人能編寫華語樂壇輝煌史。跟隨用戶變化,延續潮流形象,亦選擇在TMELAND打造了“潮音夢境音樂派對”,與400萬「數字島民」蹦Live。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頗為出圈的周杰倫“地表最強魔天輪”重映演唱會,同樣也是由百事可樂冠名呈現。在現實世界里深耕live音樂現場,TME攜手百事可樂刷新在線演唱會觀看量最高紀錄。
貫穿現實與虛擬世界,音樂以常玩常新的潮流態度,不斷延伸營銷場景,品牌在「兩個世界」中也在持續以不同的內容創作、社交互動等新體驗,對話更多圈層用戶,達成品牌更多元化的營銷目標。
屬于音樂營銷的人、貨、場
對于電商平臺來說,人貨場是一套已經成型的三要素。其實,音樂營銷層面,同樣有其自身的人貨場。人體現的是這個音樂生態之中的溝通性、鏈接性,貨則是音樂聲態版圖與品牌營銷目標的共創內容,場即為一個具備長期價值的音樂平臺土壤,以有效的方式來幫助提升傳播效能、傳遞產品功能價值、建立品牌情感連接。
而“人貨場”的供給模型與營銷市場變化一直是相輔相成的。近幾年品牌營銷的玩法在不斷變化,品牌塑造形象「講故事」的重要性,被不斷前置。
從大眾認識到大眾信賴,從固有功能性形象到耳目一新,再到社會責任感形象,從性價比到情感溫度,品牌日愈需要具備時代共情能力的內容和產品。而這也會反向去影響著音樂平臺的內容戰略布局。
2023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營銷峰會的主題是“Do Re Mi 創響無止盡”,Do Re Mi是能讓所有人共情的音樂符號,同時也是平臺一個生態、兩個世界、三重奏的全貌呈現,寓意著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內涵。其中,前述所提到的一個生態、兩個世界更像是邏輯指導和方法論,而三重奏則是實操手冊。
TME把三重奏總結為用豐富的音樂內容,去覆蓋不同的用戶觸達場景,并依據品牌或行業訴求衍生出各自的營銷打法。
在我們看來,三重奏的核心抓手體現在盛典現場、圈層擴列、場景交互,這三個抓手又是互相融合和促進的。
盛典現場既指TMEA年度音樂盛典、TME live、酷狗直播年度盛典、全民K歌盛典等TME旗下的音樂盛事,也包含音樂元宇宙虛擬社交平臺TMELAND。
上述盛典現場,或是華語樂壇風向標,或是年輕人的嘉年華,亦或是音樂直播領域的沉浸體驗,如春晚盛典對品牌的東風效應一樣,它們不斷造就了現象級的品牌聲量。
圈層擴列則主要聚焦于年輕世代。TME圍繞青春、潮流、流行、公益勢力計劃,通過YOUNG MUSIC校園系列、你好大學聲、校園星歌聲、說唱者聯盟、電音聯盟、國樂煥新計劃,騰訊音樂由你榜、騰訊音樂浪潮榜等音樂企劃與IP內容,將生態觸角伸展到年輕音樂人的成長中,深入到國風、說唱、電音等在年輕群體中崛起的音樂垂類鏈路上。
場景交互則是從音樂流媒體產品層面給到品牌的抓手,比如歌單、長音頻、高定皮膚、音樂專區等等。
顯而易見的是,以盛典現場、圈層擴列、場景交互為核心抓手,TME正在為品牌制造潛在的音樂營銷場景。數字音樂、音樂短視頻、音樂直播,以及在線K歌等豐富的音樂呈現形式能夠使用戶在健身、開車或旅行等不同的細分場景下,隨時隨地與品牌進行更深度且高效地溝通。
會上,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副總裁劉憲凱也強調道,音樂營銷生態是一個無限連接的溝通生態。在TME五大平臺及生態公播平臺下,用戶可以在不同場景暢享多樣的音樂內容。通過音樂,人與人分享彼此的喜悅,聆聽藝術的傳承,感受藝術的美好。音樂溝通具有共情能力,無論在現實營銷場景,還是虛擬營銷場景,都能拉進品牌與用戶的距離。
一個無域限溝通的音樂生態已然存在,音樂營銷如何創造更多「時代金曲」,通過用戶、品牌、音樂平臺的開放共創,會在時間之中沉淀出答案。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