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紛紛入局,如何理解「新酒飲」的商業動能?
原標題:「新酒飲」的未來務虛篇(上):探索新大陸,需要新邏輯!
酒類,是消費升級和消費分級反復蹂躪后難得越戰越勇的品類。
10年前,江小白的青春小酒打開視野,年輕化小酒蜂擁而上,被大廠封印的白酒天花板終于打開一條縫。
跟著是RIO,以低度微醺收割年輕女性,終于守得2020年的低度潮飲賽道爆發,大風起,巨頭、新興品牌和跨界玩家紛紛入局,幾乎成了「新酒飲」的代名詞。
七八年前,奔富的洛神山莊,奧蘭的小紅帽,英國的愛嗨(Iheart)并肩破圈,明星品牌和買手品牌層出不窮,紅酒以另一種方式進入中國大眾生活。
四五年前,輪到了啤酒,在海倫司,公路商店等這些新青年生活方式的玩法激發下,在資本的前仆后繼中,精釀啤酒從2018年的2000家,增長到2021年5000家。
圖片來源互聯網
接著,新生活方式,新零售平臺,新生活餐飲,與文創、策展、藝術結合后,催生出的酒的新場景數不可勝數,成為年輕人生活不可缺的一種生活方式。
與此同時,萬物可融的奶茶,咖啡,果汁、植物基,在亞文化社群和小興趣商業的裹挾下,日咖夜酒,露營植物酒,數字煙火酒,在地化小酒等各種新體驗,合力打開了中國酒飲的另一扇門。
品牌猿從三個方面與諸君煮酒論道:
1、務虛:如何理解「新酒飲」商業動能,為什么需要「新酒飲」,什么是「新酒飲」?
2、遠眺:「新酒飲」創新案例下,哪些商業方向和機會值得挖掘?
3、論實:5個新酒飲賽道的花式創新!
今天,我們先聊聊如何理解「新酒飲」?
一、「新酒飲」:因時而至,應運而生,應勢而起
1、「新酒飲」的大視野,必須從《第4消費時代》開始
圖片來源互聯網
2012年,日本社會學家三浦展寫出了《第4消費時代》,不僅洞察日本二十年消費現狀和未來,也可以解讀中國當下的消費現狀:趨于共享,重視社會,追求休閑,本土意識。
其中兩點消費觀,是中國Z世代新消費主義的完美鏡像:
(1)第四消費時代消費者追求的不是快感,而是愉悅感
早在1970年出版的《消費社會》一書中,讓·鮑德里亞(Jean Baudrillard)指出,人們購買物品不止是「當作工具來使用」,同時也是「當作舒適和優越等要素來耍弄」。
三浦展更進一步,他指出——當下消費正從第三消費時代「注重個人滿意和快感」,進化到第四消費「關注愉悅感,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什么是三浦展的「愉悅感」?
消費以「人」為焦點,不是消費得到了什么「物」,而是個人的「情感」上體驗到什么「不同,驚喜,超預期」;
畫個重點:重要的不是消費了什么,而是「和什么人」一起做了什么。
例如,“昨天和朋友去了主題公園,好快樂”,和“昨天和朋友去了主題公園,好愉快”,對比發現,后者的焦點在朋友,快樂感增加幾倍,從而感到愉快。
這也正好說明,第三消費社會之前的人類以“物”為焦點,是產品/環境/服務讓人感到滿意,感到快樂,付出的錢得到應有的價值。
——《第4消費時代》
(2)更專注自己的內心,追求人生意義的消費
對人類來說,最大的消費對象就是人生,所以最終消費可以說是人生的成就。
三浦展認為,物質充裕后的第四消費時代,人們追求的是「能夠讓人生和時間充實的消費,而不是消耗人生和時間的消費」。
因此,第四消費時代的人們的追求對象從帶來滿足的物質,漸漸轉移到「帶來人生意義」的事情上:比如承社會責任,共益利他,守護環境,愛護地球。
借用《第四消費時代》,我們甚至可以定義中國的新消費——重視人與人之間關系和追求人生意義的消費的消費!
重置到“酒”呢?——“酒”自古就是「人與人關系」的連接器!
「新酒飲」應時而來!
2、「新酒飲」的新格局,還要讀懂中國的「人」
中國當下新消費人群與日本「第四消費時代」又有所不同。
圖片來源美劇《西部世界》
除了了物質充裕,全年齡段單身化,承擔責任,注重可持續,增加了一個終極變量——「數字化」,進而出現了孕育出「數字原住民」。
以「數字原住民」,而非移民的視角,去重新解讀中國新消費現象,才可能涌現更多的新場景,發現更大的產業,挖掘不同的未來。
(1)從人的數字化到「數字化的人」
無論你是否承認,當下數字原住民和我們不一樣,是鴻溝不是代溝。
這些天生邊緣需求離散的「超級個體」:他們有從玩物喪志到玩物立志的「新審美」;也有學習和生活一樣可以分享,共鳴,互動的「新學習」;他們認為雖然姿態是獨立的,但我卻是享受的「數字單身」。
更為重要的,他們敢于打破常規,不斷變化角度解構日常生活的意義,不但塑造著下一個偉大的新消費周期,還重建了90后80后,甚至70后的消費觀。
(2)從狹義的消費者到「主動的人」
面對分化與沖動的大時代,圍繞欲望與資源的新挑戰,這群人再也不是被動的消費者,而是主動的「人」,主動選擇和參與消費,主動表達自我,了解自己,探索世界,并通過自主掌握資源,從而獲得生活的主權。
因此形成了5個「消費」的關鍵詞:自主、探索、精明、創造、悅己。
他們希望能「在自己生命里閑逛」!
(3)TA們和TA們不一樣,唯以「群」分
「兩個95后青年的活法,可能比兩個物種間的差別都還大」。
與此同時,數字引發的不可思議的創新之一,就是使我們能夠通過數字跨越邊界,無論是地理,人口,心理,還是其他方面的邊界——形成「社群tirbe」。
他們部落化生存,在自己的「群落」中消費,這讓他們感到安全,并擁有成就感!
在商業上,如果繼續以用戶畫像來描述,幾乎和沒說一樣;必須而且應該的區隔是:興趣,熱愛,價值觀,夢想,安全感;還需要偏執,怪癖,缺點,甚至罪惡感。
面對他們,強如茅臺五糧液瀘州都在努力創新,拼命年輕化,你呢?是比他們更年輕,更內容,更IP,更國潮,更跨界?還是——跳出來,以呈現與表達不同群落身份的方式與他們溝通?
圖片來源互聯網
而且似乎唯此路才通——「新酒飲」應運而生!
3、人群在哪里,“酒”的未來就在哪里
三組數據:
《2020年輕人群酒水消費洞察報告》顯示,90后這代人的白酒消費額占比在40%左右,葡萄酒約為30%左右,其他類則大約是20%以上;在中國酒業協會《中國白酒消費趨勢報告(2022)》得到印證:主力消費年齡出現下移趨勢:25歲-29歲的用戶增長速度達到41%,遠超其他年齡段。
《1919女性用戶購酒大數據》顯示,在1919平臺用戶數量上,女性用戶占比逐年遞增,自2017年到2021年女性用戶占比從4.79%增長至19.02%,用戶數年均增幅64.48%。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酒類新零售用戶規模約為4.6億人,預計2021年用戶規模將達5.4億人。
圖片來源艾媒報告
任何時代,哪個國家,未來都在年輕人,“酒”亦是如此。
反向思考一下,你要花多大的投入和時間讓已經喝了20年+酒的現有人群換個口味,換個品牌,換個玩法?
圖片來源電影《讓子彈飛》×《你好李煥英》
對商業創新而言,中國酒企的未來在哪里?——30歲以下,數字原住民,新零售,追求人生意義的消費和重視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第4代時代消費者。
「新酒飲」,因時而至,應運而生,應勢而起。
二、為什么用「新酒飲」這個詞:
拿著舊地圖,找不到新大陸
在商業和技術中,我們常常不能清楚地看見我們前面的路,因為我們仍然用舊的地圖甚至是錯誤的地圖來導航——在這些地圖上,我們所處環境的細節,要么被遺漏,要么被刻意扭曲!
——蒂姆·奧萊利《未來地圖》
公元前130年世界地圖
1、首先,要知道為什么使用「新酒飲」這個新詞
語言可以被視為判斷新興領域的指標:新零售,新消費,新中產,第4代時代消費,數字原住民,DTC,小興趣時代,元宇宙,中國式浪漫等等。
語言空白和新詞出現都可能是未來的跡象。
如果一個人花費大量時間做了一件難以定義的事,這意味著它先進到尚未有語言能夠表述。最終它會被命名,也可能會成為職業。
看看哪里發明了新詞,比如出現大量俚語也很重要,這是另一個跡象,表明重要的事情正在發生。
——凱文·凱利
因此,使用「新酒飲」,而不是說創新,年輕化,IP化,可以理解為一種視角的轉換,格局的打開,新關系的塑造,思維模式的革新。
這種語境下,每一個創新者,創業者,革新者都是新賽道同一起跑線的「探索者」;在新的生態位求活的「新物種」。
掩耳盜鈴的理解,你與巨頭們的差距僅僅是一個「認知」。
這就是以白酒創新先鋒/凈香型入局的「開山」的創新法則:不是「定位」,而是找到自己的「生態位」;不是國潮,而是中國式浪漫的新中式審美。
圖片來源互聯網
2、其次、要了解「新酒飲」的目的是什么?
不是區分敵我,劃分陣營,而是為了「區隔」,為了「不同」,只有區隔和不同,才能「找到認同」,找到屬于自己的未來。
「區隔」:事實上,人類需要區隔,就像我們需要想方設法超越區隔一樣。「新酒飲」以語言上的區隔,看見不同的生活方式,構建新世界觀,擁有新部落,新敘事,新價值。
「與眾不同」:我們的大腦天生就能關注到與眾不同之處,只有「不同」,你才有可能與巨頭/百年酒廠一爭高下,吸引數字原住民的關注。
「獲得認同」:因為區隔和代表著不同,自然就會得到社群內部的認同,認同感和歸屬感一旦建立,新的成長模型就被刷新。
這是「新酒飲」存在的價值。
不與巨頭們拼歷史比窖藏說香型,也不去探討風味原料產地,而是在自己熟悉的游戲里重新劃定一切:健康微醺酒,植物潮玩酒,閑適露營酒,非遺江湖酒,數字煙火酒,城市記憶酒,個性訂閱酒;有意義的酒,有態度的酒,有趣的酒,夢想的酒......。
循這樣的邏輯,就更容易理解青春小酒的江小白;年輕人社交平臺的海倫司;文化+酒吧+空間奇妙碰撞的十三邀小酒館。
圖片來源互聯網
3、還要知道,「新酒飲」不是確定性的未來,但一定是確定性方法
地圖不等于疆域!
——阿爾弗雷德·柯日布斯基
有一個事實,砸了十幾年廣告的RIO依舊20億,要做「新名酒」的江小白(30億)仍舊要融資補血,野蠻生長后的海倫司(半年虧3億)也開始閉店調整,開山的先鋒酒還在探索。
好像,「砸廣告」,「新名酒」,「快速變大」是「新酒飲」新唯一的出路。
但現實不是這樣。
當數字接管一切,時間征服空間,新地圖不是平面,也不是一份或多份,而是「多維的生態」;新地圖不再有疆域,而像是空間之門,每一扇門后都有一個「隱藏的星球」,當然也可能是黑洞。
在這個多維生態的里,有“贏者通吃”的茅五洋瀘、長城張裕、青島雪花們依舊統治世界;有摘要汾酒或霸氣回歸或偏安長存;也有金酒露酒威士忌這些大海和天空的霸主沖向大地;還會有次元空間的帝亞吉歐絕對伏特加/Bespoken這些0碳酒可持續酒重裝出擊.......。
更多的則是那些從邊緣起步「散裝耗子們」,他們洞察到數字賦能下的全新個體:天生邊緣,非共識和新共識共存,效率與溫度平衡,生活方式的無限細分,隨機生活與新意義涌現......。
圖片來源互聯網
他們以自己的熱愛和興趣入局,重視人與人之間關系和追求人生意義的消費,他們定義和拆解小標簽小圈層小部落,讓線上線下的繁榮二元歸一,以更加垂直專業和場景知識與用戶共建品牌,他們不斷打開一扇扇新星際之門,開始自己的新旅程。
也因此,這些「散裝耗子」在地穴里,雪線上,數枝頭,沼澤里,找到了自己的生態位;在寸草不生的火星,在冰封的海王星尋找到新的世界,正是他們的驚艷表現,讓銳澳,江小白,海倫司這些曾經的「新酒飲」難進一步。
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知道「舊地圖毫無意義,新地圖才是唯一的出路」。
由于他們,我們必須意識到,在全新的消費生態中,商業與生活連接被持續更迭,品牌與用戶的關系不斷重構,新的生存策略,新的創新法則才是唯一出路。
我們還要意識到,像恐龍一樣「變大和更強」,去爭奪去廝殺,并不適合他們,實際上這些恐龍們也在尋找新的生存空間,這才是「新酒飲」的真正價值。
只要你成功卷入「新酒飲」的新價值,不倦的與時代摩擦,與數字原住民共舞,嵌入更多生活和社交場景,產生互相增強效應,他就是確定性的,可持續的。
江小白放棄「新名酒」的夢想,以“梅見”重新開局;RIO的「微醺」之后有清爽和強爽;郎酒不再對標茅臺以「莊園醬酒」再回150億;華潤雪花啤酒官宣推出JOY BREW酒館.....。
圖片來源互聯網
理解這一點,就能認知到,「新酒飲」不是通向未來的唯一路徑,但一定是對抗自己的過去確定性的方法。
三、「新酒飲」的拼圖游戲:
探索新大陸,需要新邏輯
記住,在拼圖游戲中,要拼出一塊完整的圖案,首先要把那些正確的碎片都擺在桌子上。——蒂姆·奧萊利《未來地圖》
什么是「新酒飲」?
是被“晚安酒“、”少女酒“、“小甜酒”、“水果酒”等多種個性鮮明的昵稱,穿梭于生活中的各個場景的「低度高顏值輕社交的酒」?
是以植物基因,水果元素、流行飲品為基礎,“健康”飲酒新理念的認可,兼備色香味和微醺狀態綜合體驗感的「創新式酒精飲料」?
是一瓶瓶色彩繽紛、內容豐富,看似又非似「融合飲品的酒,還是融合酒的飲料」?
還是「新零售」的賽道上,巨頭們推出的期望承擔品牌年輕化的子品牌?
似乎歸納出新酒飲的幾個極具代表性的關鍵詞:低度微醺、體驗潮流、年輕時尚、果香果味,網紅內容,跨界整活,東方表達...,這些新詞匯從側面具象突顯了「新酒飲」的品類和消費特征。
那么,什么是「新酒飲」?
為了找到「新酒飲」真正定義,我們還需要玩一個拼圖游戲!
1、首先,我們看看7位品牌創始人如何理解「新酒飲」
圖片來自互聯網
事實上,一些「新酒飲」品牌的前驅已經開始探討「新酒飲」和傳統酒類的區隔。
所謂“新酒飲”,有兩層內涵:
(1)它與“愉悅”相關。酒其實是一種愉悅飲料,但具體到傳統白酒和新酒飲,其價值表達又有所不同。前者講究主桌、主陪,尊卑有序,以悅人為目的;后者則強調“小聚、小飲、小心情、小時刻”,表現出去階層、去餐化、悅己化的轉向。
(2)它與味道相關。味道可以保存場景記憶。往小了說,不同年齡段有著不同的飲酒場景及其情緒、體驗。往大了說,味道傳承就是記憶傳承,就是文化傳承。
為了讓中國的傳統味道“老味新生”,江小白選擇進行老酒新做。——江小白&梅見創始人陶石泉
做好一代人的精神認同;打造新人群、新場景、新渠道;堅持長期主義。——開山酒業創始人唐煒
始終和消費者站在一起,摒棄傳統的“勸酒”文化,多系列滿足多場景多口味需求,追求真實而多面的自己,感受美好而不同。——貝瑞甜心創始人唐慧敏
能贏得市場的產品必須具備以下特點:高品質、年輕多元,品牌運營能力,線上線下全渠道營銷,以及供應鏈和研發體系聯合。——賦比興創始人楊哲
差異化是品牌競爭的根基。具體由三方面構成:可持續的品牌、資產積累與有共鳴的場景。積淀品牌和市場,適配不同消費場景去打造產品,輸出品牌的價值觀,是初格的源邏輯。——初格XCOPY創始人劉琛
能贏得市場的產品必須具備以下特點:高品質、年輕多元,品牌運營能力,線上線下全渠道營銷,以及供應鏈和研發體系聯合。——蓮洲創始人鄧祥吉
白酒同一種香型都能做出多樣化的品牌,對普通消費者而言,新酒飲的差異化反而更有發揮空間。新酒飲品牌塑造是一個長線過程,需要不斷地去迭代和優化,最終在市場立足。——蘭舟創始人鄭博瀚
拼圖1:新人群,悅己,高品質,長期主義,用戶第一,迭代和進化......
2、其次,我們要知道「新酒飲」不是什么?
(1)「新酒飲」不止「低度潮飲+酒」的新產品
有一些品牌踩趨勢抓熱點,推出各種低度潮飲的產品加氣泡,0糖0卡0脂肪,加果味,加植物,加咖啡,宣稱健康,但是如何和用戶溝通呢?怎么賣呢?他們以為一個優秀的產品,砸一波廣告打動用戶,進入社交電商搞個直播玩些種草就能賣出去。
其中,2020年新增“酒企”數量達117萬家,然后呢,也沒有然后了。
他們可能都不知道,數字原住民的購買邏輯都變了,潮流、低度、口感很重要,價格和渠道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們需要的和什么人喝的酒(場景)+有意義的酒(態度),更不要說「社交貨幣」和「極致的滿足感」。
(2)「新酒飲」不僅是「年輕人+酒」的品牌年輕化
很多品牌認為推出高顏值新包裝,跨界聯名,有個IP,內容輸出,不斷的營銷創新就是「新酒飲」,品牌年輕化就能吸引年輕人。
圖片來自克勞銳《2022年新青年消費圖鑒》
2020年瀘州老窖推出了青語、花間酌、拾光、桃花醉;茅臺有“悠蜜”藍莓酒;五糧液的百麓果酒、吾調果味酒,小酌時光;勁牌推出和露威士忌果酒;古越龍山推出“青序;......兩年有余,品牌年輕化否?
圖片來自互聯網
事實是,這些品牌的運營者可能連傳說中的「年輕人」都沒有見過,更不要說去他們的場景體驗,所謂的品牌年輕化、細分和聚焦,就是PPT的提案,人云亦云,人出我有,所以大部分是轟轟烈烈來,悄無聲息去!
(3)「新酒飲」不光是「數字渠道+酒」的新零售
曾經萬馬奔騰的「新零售」是泡沫嗎?阿里新的零售,蘇寧的智慧零售、京東的無界零售早已無人談及,那么「酒飲新零售」有價值嗎?
「酒飲新零售」,絕不是概念,不是線上線下打通相互導流的流量閉環,也不是天天向上的社交電商,更不是數字賦能精準用戶觸達,私域流量會員體系,城市合伙人模式......。
「酒飲新零售」是根植于數字商業大環境,是「用戶邏輯下的體驗迭代和認知升級的效率共振」,人,貨,場,「人」是第一位;資本青睞的也不是一瓶瓶酒的銷量,而是數字原住民的無可限量的生機和生活。
區別于任何一次零售變革,新零售完成的是流量邏輯向用戶邏輯的演化,數據、效率、信用、場景......,其本質是體驗迭代和認知升級的效率共振。——吳聲《新物種爆炸》
2022年3月茅臺推出自有APP“i茅臺”,僅上市100天,100ml小茅臺在“i茅臺”實現線上銷售額超5億元,茅臺1935累計實現線上銷售額近9億元。
這是新零售嗎?當然不是。
對茅臺,這就是一個新的銷售場所,對其他品牌毫無參考價值。
圖片來自互聯網
如果想想看看真正的新零售,參考一下露露檸檬,星巴克,蔚來汽車的成長,學習一下DTC模式,可能更有所得。
拼圖2:單純的低度追潮流的酒,針對年輕人的酒,新零售渠道的酒都不是「新酒飲」
3、還要知道,「酒文化」VS「酒飲」——先悅人還是先悅己
從前的人們怎么喝酒?酒文化,酒歷史,酒禮儀;倒酒,敬酒,碰杯...,所謂的酒文化就是說故事,酒禮儀就是講尊卑,酒歷史就是去考古。
從前的人們怎么買酒?價格,牌子,面子,關系,香型,度數...,事實上價格之外第一標準是面子。
從前的人們怎么判斷好酒?不辣口,不上頭,第二天舒服,年份...,好像不醉不能歸不多不盡興?
現在呢?第四消費時代,新消費人群,數字原住民?或者說微醺、顏值、潮飲,網紅,儀式感,氛圍感,透明數據,這些新詞匯背后的邏輯是什么?
圖片來自《中國年輕人低度潮飲酒Alco-pop品類文化白皮書》
將《第4消費時代》的觀點:「重要的是和什么人一起做了什么+專注自己的內心追求人生意義的消費」進行拆解:
首先,「人與世界」關系的發生了本質變化:消費也從第一第二時代的“集體”和“家庭”到第三第四時代的“個人”和“社會”。「悅己」是第一性。
接著,「悅己」的態度和生活方式成為中心和重心,然后是它代表的亞文化標簽,最后呢?可能才是酒企自己宣稱的酒文化酒歷史酒禮儀。
第三,「千金難買我喜歡」,情感訴求引領興趣買單,圈層社交助推知己相投,態度表達迸發同舟共益。這就是新酒飲的消費觀:重口碑輕品牌,既理性也沖動,多元多變。
于是,喝什么酒不重要,而在于「和什么人喝酒」;喝的酒有沒有歷史文化不重要,有沒有溫度而能否愉悅身心;是不是大品牌有面子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是能表達我的態度和生活方式。
不難想象,三者錘煉出的新生活新體驗新場景,讓曾經的酒品類,酒企業,酒文化無所事事。
一部日劇中新垣結衣每天下班都會去居酒屋喝一杯。她說:“活著真是該死的累,就像置身一片沙漠。”而居酒屋老板笑答:“這里是東京沙漠中的綠洲。”
圖片來自互聯網
類比咖啡的突變,進化的終極是「分化和流動」,是新的敘事,是故事的流動,群體歸屬,是無限的細分生活方式,是亞文化標簽,最后才是整體的咖啡文化,豆子不重要嗎?豆子重要嗎?
江小白小瓶酒出圈和梅酒得勢的原因就在于,講態度談生活而不再說文化;而如今江小白窘境也在于,沒有將「和什么人喝酒和人生意義的消費」做到極致,卻到巨頭們擅長的領域去拼口感,做純糧,拼渠道。
圖片來自互聯網
拼圖3:突出個性,自我掌控,心靈激活;樸實生活,寶藏盲盒,精神返鄉;小時刻小愉悅小驚喜......,當酒“真和正”與這些代表生活的詞相融相生時,酒文化不再是你熟悉的酒文化。
4、還要知道,「傳統酒企」VS「新酒飲」——銷售為王還是用戶思維
「傳統酒企」,以企業為中心,產品為核心,以資源歷史文化加持,促銷來加強,市場的目的是什么——「 一切為了銷售」。
所謂的情感和關系,都是廣告語,送禮面子,是喝杯清酒交個朋友,是友誼萬歲,所謂的顧客至上,是因為他們是為企業創造價值的消費者。
傳統酒渠道,以經銷商為核心,用戶和品牌,用戶和企業,用戶和用戶之間是沒有任何聯結,什么體驗店/APP/社交電商,是「交易的場」。
顯然,與他而言,沒有鮮活的用戶,沒有持續關系,沒有真實的生活!
「新酒飲」的認知呢?傳承了新消費品牌的品牌觀:
——什么產品?產品是不斷變化的需求,只有可正向迭代的東西才是有價值的。
——什么是高顏值設計呢?通過創造與交流來認識我們生活在其中的世界。
——什么是品牌?品牌是與用戶的「集體想象」,沒有用戶就無品牌;創建品牌,就是創建信仰和信仰體系。
——什么是DTC模式?不是「直接面對消費者」,而是你與用戶的溝通是否「通暢」,是否借此「改進和創新」。
——什么是新零售呢?是「用戶邏輯下的體驗迭代和認知升級的效率共振」
——什么是生活方式呢?不會讓顧客和用戶做與此前不同的事情,而是邀請他們成為不同的人。
拼圖4:「新酒飲」直連用戶也好,為用戶賦能也好,幫助用戶成長也,激情熱情興趣也好,盡管出發點不一樣,但是,以「用戶為中心,以建立關系為目的」永恒不變。
四、小結
那么,新酒飲可能是什么?
——避開「跟風/熱點」的舒適圈,跳出「酒文化」的桎梏,拋棄「傳統酒企」的舊認知,重歸初心重置資源重找邏輯,探索一條屬于自己的增長之路!
新邏輯下,新的觀念新生活方式新場景......,一切才皆有可能。
圖片來自《中國年輕人低度潮飲酒Alco-pop品類文化白皮書》
參考:
《中國年輕人低度潮飲酒Alco-pop品類文化白皮書》
《2022年新青年消費圖鑒》
《新酒飲的第一課,五位創始人第一次分享了什么干貨?》
《專訪開山創始人唐煒:對行業要有敬畏之心,做長期主義者》
作者公眾號:品牌猿創(ID:brand-yua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