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期的數英「項目精榜」,從過去一周我們收錄的所有項目中優選綜合表現突出的項目進行推薦,并邀請業內資深人士進行相應的專業點評,同時精選用戶評論,為你呈現一份“即食有料”的行業內參。
觸動人心的創意靈感都來自于何處?
可能是幾個著名的地標性建筑——北京國際音樂節25周年,將北京的一些具有特色文化的建筑變化成樂器,一起演奏新的未來。
也有可能是一門看似復雜的學科——當物理理論通過絕妙的文案呈現出來,知識與創意的妙趣在《張朝陽的物理課》新書中相得益彰。
還有可能是來自大自然的聲音,當海南原始森林的自然氣息,被收集起來,又成為了一系列頗為震撼的視覺海報,聲音的魅力能夠被所有人看見。
可能是來自對一群特殊人群的關懷——蘋果Apple通過記錄幾位殘障人士的真實生活,將蘋果設備的功能與品牌的溫度俱呈現出來。
可能是一板泡面帶來的一些生活小巧思,各種生活的難題與窘境,竟然都在一份還沒沖的泡面里,有點自嘲心理,但也有點小樂觀。
我們從過去兩周的數英項目庫中,精挑細選出了5個優秀的廣告案例,并附上多維度點評。一起來看看吧!
*項目以數英收錄發布日期排序
1、北京國際音樂節25周年創意宣傳片,奏響北京城
品牌主:北京國際音樂節
代理商:LxU 北京
推薦理由:
古典音樂,自帶優雅光環,可以如大鼓一般磅礴雄壯,也可以如大提琴一般婉轉悠揚。已經連續舉辦25年的北京國際音樂節(Beijing Music Festival),用「在這里與世界合拍」的主題短片,向觀眾們詮釋出“古典樂其實離我們很近”。
手握琴弓,建筑做筆,將北京的標志性建筑白塔變成大提琴,奏響城市樂章。除此以外,紅磚綠瓦的中國風屋檐,也變成鋼琴的黑白鍵;軌道變成了木琴;藻井變成了大鼓……
古典建筑與古典樂器的交相輝映,讓這場周年紀念變得更加真實具體、也讓這座城市的一磚一瓦有了音樂的靈性。BMF巧妙地將古典樂化作看得見摸得著的「音樂陪伴者」,同時又輕巧地傳達出北京地域特色、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國際化、連接者這幾個BMF在25年成長中的聚焦關鍵詞。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BMF這般國風與國際的詩意結合,在不失格調又不落俗套的情境中,拉近了溝通距離,讓這場「合拍」有了更多意義。
精彩點評:
蘇樓阿九,文案:
片子的畫面質量上乘,足以窺見BMF對音樂與美術的融合與駕馭能力。能把“陽春白雪”的古典樂拉入塵世間,與京城的人文風貌相結合,不論是洞察還是創意,都很細膩。“琴意繾綣”這個抽象的意境美,也在藻井幻化成大鼓的那一瞬間釋放出來,很符合中國人講究的“含蓄美”與留白美。
這次的主題「在這里與世界合拍」的構想也很有“天下大同”的哲思,從策劃到執行,都能感覺到BMF一步步沉淀中國古典樂的韌性與耐心。
二兩清酒:
太陽隨著指揮棒升起、大提琴手拉著白塔奏響渾厚的低音、鐵軌化身為鍵盤、禮花隨掌聲綻放......莊重大氣的音樂與畫面完美契合。一分鐘的BMF宣傳片,節奏明快,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聽覺享受和無限遐想。片子的創意很有想象力,讓我們感受到古典樂親民而不失高端,又兼具現代,畫面、構圖、寓意融合匹配,給人一種音樂可以聽見、還可以看到的快樂境界。執行也很唯美。有京味、有煙火氣,無論個人品味差異多大,都能感受到音樂的美感。
君君,@深度傳播集團:
“有古典樂,真好啊”。
整個項目的slogan“在這里,與世界合拍”是直白的,也是抓人眼球的。再看落地,雖然視頻因為條件有限,但依然能看到是用心制作的,也感受到BMF在這一次生日傳播的campaign中,讓古典樂不再是那么的遙不可及,而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古典樂的魅力,音樂是不需要過多的語言描述的,它有自己的方式去創造奇跡。
終于在2023年看到了更多live、演奏會的可能性,希望能和BMF2023見!!
2、《張朝陽的物理課》新書上市:
沒有什么是物理解釋不了的
推薦理由:
2021年11月5日,“張朝陽的物理課”在搜狐視頻上開播,張朝陽與物理課之間的“量子糾纏”再一次宿命般地碰撞在一起。今年適逢物理課開播一周年,搜狐首發《張朝陽的物理課》實體書,并以#萬物皆有理#為傳播主題,為新書宣傳造勢。
用物理知識解構生活哲理,將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煩惱”與“精神內耗”,通過狹義相對論、波動方程、量子力學、熱傳導效應等物理原理詮釋出來,這本《張朝陽的物理課》的內容通俗易懂又角度清奇。
正如短片中的街采里大家對于物理課的改觀,一張張創意海報,用簡潔又讀起來朗朗上口的文案,引發人們對人生、對物理的重新思考。其中文案色調與書本的統一,加強了來往群眾對海報與新書形成正向關聯。
同時,這些海報又多次出現在地鐵、公交站、校園海報墻、CBD、電梯間里這些生活化的場景中,讓物理知識成為大家描繪日常的一項新技能,以及記錄與分享日常的新方式。
精彩點評:
蘇樓阿九,文案:
我們常常對身邊的物理學無感,張朝陽獨辟蹊徑,用物理學解釋我們的生活,或者將生活中的境遇歸納為物理定律。如果是物理達人,可能覺得這是小題大作,沒什么稀奇,萬物皆有理嘛。如果是物理小白,也許感到好神奇,原來生活有這么多道理。這些都不能否認《張朝陽的物理課》的創意腦洞,有價值的思考其實也是一種能量,正如叔本華所說“世界上最大的監獄,是人的思維意識”。
二兩清酒:
整體來講,短片將書籍所要表達的內涵盡皆呈現,盡管通過街頭采訪的形式,進行制作的拍攝手法略顯普通,但從一般讀者的視角展示了日常生活與物理原理之間有何聯系的疑問,激發我們探求真知的欲望,用平實、風趣且有梗的講述引導我們明白物理就在生活里,離我們從不遙遠。
君君,@深度傳播集團:
整體看完,深深地感受到文案的強大是屬于在路上看到會駐足看完整的優秀程度。感受很深的是從中感受到知識本身的質量,并不是追求看完這本書我們會成為一個物理學家,而是會因為物理感受到這個世界除了表面看到之外的一些很酷的地方。
再說話題#萬物皆有理#,很易形成記憶,也完成了讓人看到第一眼從中感受到興趣的目的。看到出街的文案,忍不住當遇到一些生活之中的事情,心中開始浮現用物理的趣味回答的時候,就已經說明他很深入人心了。好項目的吸引力總是要比無趣的事情多一些。
3、蔚來×Discovery創意海報《森之語》:
聆聽海南原始森林
品牌主:NIO 蔚來
代理商:Heaven&Hell
推薦理由:
這是一個將聲音視覺化呈現的震撼之作。在蔚來電動車上線新一代車載音響系統之際,蔚來與Discovery合作了一支以大自然為原聲的《森之語》紀錄片,匯聚了海南南灣猴島、東寨港紅樹林和霸王嶺三地的自然之聲。此次視覺campaign則是由Heaven&Hell聯手泰國3D執行公司illusion共同打造,根據各地自然風貌與聲音特質,完成了以聲入景的三張系列視覺海報。
精彩點評:
綠妮,甲方公司策略:
《森之語》包含的動態元素非常多,將聲音視覺化,意味著要讓動態聽感和靜態觀感在不同的情境下達成一致,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所以,能理解看到海報的第一眼并不覺驚艷,但是在仔細觀察后,會發現海報確有蠻多巧思。比如:將南灣猴島,東寨港紅樹林,霸王嶺最突出的自然形態,融入聲波上下波動的形式里。纖細卻堅挺的線條對應藍系猴島、紅系樹林和綠系霸王嶺的植被特點,中間的橢圓區域則對應著海洋、藍天和日出,自然風貌與氣候季節形成的反應在視覺上創造了無限的想象空間。這組海報不能說非常出彩,但至少及格。
成安安,互聯網公司媒體部部長:
喜歡這種純粹的視覺海報,很像平常音樂播放器里的聲譜,視覺上仿佛能聽見不同自然環境下的聲音,和產品賣點的關聯性很強。而且三支海報風格既能保持統一,但又能將各自的風景特色發揮了出來,藝術表現力十足,帶有現實感和科技感的雙重視覺沖擊力。
很有禮貌,市場部經理@風承傳媒:
很考眼力、一圖雙關的視覺設計。一方面,從畫面觀感上來看,遠望是一個大氣包容的自然氛圍,層層疊疊的自然元素因若隱若現,引人想走進細看;近看畫面里的一個枝脈,有顆粒度和色彩漸變,蠻豐富的表達方式;
另一方面,從亮點聯系上來看,關于自然之音,大部分人腦海里的感知是各異且模糊的,通過視覺設計呈現蔚來車載PanoCinema音響系統,采用通感的方式,透過視覺調動聽覺,給觀者形成一個較為清晰的產品印象,創意和緊密程度都還不錯。只是對密集恐懼癥的朋友們就不怎么友好了。
4、蘋果無障礙主題宣傳片:世界為我而震撼
品牌主:Apple 蘋果
推薦理由:
今年國際殘疾人日,蘋果Apple發布了一支名為《The Greatest(我是最偉大的)》的短片,借7位殘障人士的真實生活,向我們展示了蘋果設備的放大器、聲音識別、語音控制、旁白和朗讀屏幕等無障礙功能的運用和價值。
一個品牌、一個社會的人性溫度,體現在對邊緣群體的關注。短片中的7位殘障人士自信而充滿魅力,享受著和普通人一樣的生活。頂級科技品牌蘋果Apple,借助這支廣告向時代描繪的是一個出真正商業向善、科技向善的圖景。
精彩點評:
林晨,事業部總監@有門互動:
最好的尊重是無差別對待,無差別使用,人人各有所長,人人各有所缺。Apple的產品著實在做事,認真地把無障礙的人文關懷落實到產品里,所以廣告內容是有支撐的,而不是一些企業浮在大氣層的公益宣傳秀。
3721,@Isobar 安索帕:
蘋果這支廣告片通過展示其產品系統的輔助功能在殘障人士的生活中的應用,不僅進一步強調了蘋果產品的科技性,更展示了一個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品牌形象。但是這不是一個單純的討好消費者的市場營銷技巧,而是從研發概念到產品,一路衍生過來的根植于品牌深處的精神。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我們才如此喜歡蘋果。
Lee,某國際運動潮牌策略:
蘋果再一次展現其品牌在“圍繞消費者生產”這一需求上的強大能力;不論是身患殘疾的美妝達人、失明的音樂家、或是失聰的母親都可以透過iPhone、apple watch及其衍生產品的功能來完成演出、發布視頻以及“聽”到寶寶的哭聲。
影片在光影的處理以及聲音的銜接都鏗鏘有力,不會予人拖沓的感覺,在情緒的張力上也給出了簡短陽光的答復,不會過分煽情,符合現代短視頻時代大眾的接受習慣。
5、臺灣全聯系列海報:
人生如面條,多泡泡就想開了
品牌主:Pxmart 全聯福利中心
推薦理由:
從上班到下班的漫長打工時間,從“我出門了”到“我到了”的地獄通勤,“人生的曲折,就像沒泡開的泡面”,全聯用一系列生動有趣平面,將大家耳熟能詳的“多喝熱水”詮釋出了不一樣的人生真諦。
這一系列海報集夸張和巧妙的比喻于一體,既洞悉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又富于真實自然的共情。很多時候“多喝熱水”只是一句萬能的廢話,人生的難題并不會隨之減少,但是通過這支廣告,全聯借助“多喝熱水”告訴我們:沒解不開的結,沒有泡不開的面。
精彩點評:
林晨,事業部總監@有門互動:
輕松的泡面講著人生的曲折故事,創意純粹得只有面餅,沒有花里胡哨的佐料。全聯告訴我們生活的真諦是“多喝熱水”。
3721,@Isobar 安索帕:
從創意上來說,很輕巧,用錯綜復雜的面條呈現我們對生活難題的態度,這個思路蠻有趣的,但視覺呈現太容易審美疲勞了,雖然知道全聯的畫風一直如此,但看完第一張后再看第二張真的有點索然無味,作為系列海來看略顯呆板。
立意落到“多喝熱水”,說實話,我不太能get到。工業化速食產品泡面,再加上“多喝熱水”在大多數語境里都有著的敷衍意味,對于立足于生活的項目和全聯來說太消極。
Lee,某國際運動潮牌策略:
泡面在現代語境里是不健康、熬夜的代名詞,是現代社會壓力之下的產物,因此,把生活中的小壓力比如為泡面蠻貼切的。
泡面和生活壓力疊加在一起,如何變成一個有效的solution?全聯引入“多喝熱水”的立意讓它們負負得正。無論是泡面和熱水,都是特別日常的東西,我們完全可以從淺層的“多喝熱水”延伸到另一層更智慧的思考:難題來源于生活,但也會釋然于生活。強調生活本身,不正是全聯嗎?
歡迎大家持續關注數英項目庫并積極評論,或許下一期精彩點評出現的就是你的名字!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