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毛不易的一首《小空》讓中國茶品牌“茶小空”進入我的視野。這是毛不易作為茶小空音樂治愈官為品牌2周年專門作的歌,節奏婉轉清揚,歌詞帶著從容溫暖的生活敘事感,視頻畫面樸素卻讓人宛若暫入世外桃源。不少人聽完感慨:“覺得自己靜下來了,如洗滌心靈一般。”
循著歌曲、帶著好奇心,我點開了茶小空各類賬號主頁和創始人趙海柏的社交媒體賬號,并從其內容輸出中意外收獲了一種平靜的能量。若進一步了解茶小空,我們會發現,“治愈”一直是這個年輕茶品牌的關鍵詞,茶小空的故事也要從創始人趙海柏一段“自我治愈”和“自我探索”的人生旅途開始講。
一、在茶小空誕生前,他先清空了自己
提到趙海柏,單是他身上那些閃著金光的標簽,就夠普通人羨慕好一陣了:耶魯本科畢業,而后就職于世界頂尖投資銀行高盛集團,并作為團隊核心成員參與阿里巴巴集團上市項目,又作為黑石團隊核心成員,參與全國一百多億的地產投資項目。
對于一個剛本科畢業沒多久的年輕人而言,這些成就無疑算得上是“人生高光”。然而當時26歲的趙海柏陷入了迷茫,看著自己做的項目天天上新聞,他忽然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迷幻感。盡管眼前是一條布滿光環的平坦大道,趙海柏卻覺得這并不是自己內心真正想追求的東西,他感到害怕,擔心自己沉溺于這種迷幻感中,于是做出決定——離開。
離開,是為了聽清內心的聲音。
趙海柏隨后進入哈佛大學讀研深造,這既是去實現“人生盡意者,三十年為書生,三十年為劍客,三十年為禪師。”的愿望,也是尋找真正熱愛事物的開始。
在哈佛的四年,除了日常的學習,趙海柏幾乎把剩下的時間都用來梳理自己?!拔沂钦l?”“來這個世界走一趟我到底要做什么?”帶著疑問,趙海柏把自己從小到大寫的日記甚至入學申請都看了遍,他發現這些文章字里行間最突出的共性是對中國文化的迷戀。
出生在柏林的趙海柏,在德國度過了童年時光,但他對中華文化的喜歡像是刻在骨子里。和當時國內的許多孩子一樣,小時候的趙海柏翻爛了《三國演義》連環畫,喜歡《西游記》,甚至讓父親寫拜師信給孫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齡童,也癡迷于武俠小說,三年級就讀了金庸所有著作,還嘗試寫了多個長篇小說的開頭。兒時的經歷與熱愛再次涌上心頭,至此,趙海柏確信:未來要做一件有中國底蘊的事,希望能用中國力量去影響更多人。
此外,在校期間,趙海柏總有一個接一個待完成的小目標:寫一首歌,寫一份能被納入哈佛正式課程的教材,堅持每天6點起床鍛煉,堅持寫思考筆記......在達成每一件小事的過程中,在體驗喜悅、憂傷、失落和各種心理狀態的微妙變化后,趙海柏向往的另一種人生狀態也變得清晰起來:靠近溫暖、有能量的人和事,傳播這種松弛感。
找到答案后的趙海柏感到無比輕松,但具體要做些什么呢?他還不太清楚,直到在哈佛食堂與同學的一次閑聊——
看著食堂擺放的幾款茶飲,幾個美國同學紛紛表示愛喝,趙海柏正抓著機會給他們興致勃勃地講起了茶與中國的淵源,接下來同學拋出的兩個問題卻讓他愣住了:
“中國有什么比較有名的茶品牌?”
“中國年輕人現在都愛喝什么品牌的茶葉?”
中國的好茶太多了,但問到具體選哪個品牌,多數人很難脫口而出一個大家熟知的名字。想到這,趙海柏突然有了想法:不如未來就做茶吧,做一個有世界影響力的茶品牌。
帶著這個明確的目標,趙海柏動力十足。從游刃有余的職場回歸校園,是他對自己的一次“清空”與“歸零”;做茶品牌,是他“從零開始”的決心。帶著謙卑的心態,趙海柏即將踏上一條陌生又充滿期待的賽道。
二、一群看過世界的人,想讓世界愛上中國
2020年1月1日,趙海柏正式踏上了創業旅途,這一年是他的而立之年,這一天恰是他媽媽的生日。
三十歲,被賦予了太多的定義,被加上了太多條條框框,可正是站在這樣一條岔路口,面對前面未知的路,趙海柏卻寫道:“我從未感到比今天更加年輕......相比我們要去的地方,我們都還是孩子,我們站在清晨?!?/strong>他準備好了。
其實,趙海柏在2019年研究生畢業前的最后一個寒假就開始做準備了。
那時,他帶著對茶行業的一系列問題跑遍中國各大茶產業基地,又回到湖北恩施老家挨個走訪當地茶企,茶農們對茶那種質樸又熾熱的情感讓趙海柏深受觸動,在調研旅途中,趙海柏也深切地體會到茶作為一種健康飲品的客觀價值。自那時起,他堅定地認為,自己要做的茶品牌,有著“傳遞健康、美感,治愈他人”的使命,他想:“中國應該有一個世界級的生活品牌。”
調研路上
確定品牌定位后,趙海柏做的第一件事是找人——找茶葉合作商,也找團隊合作伙伴。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他走破了幾雙鞋,不是奔走于各個茶基地,就是在前往“游說”各類優秀人才的路上。
終于,七個月后,來自中國消費品、茶葉供應鏈、茶學研發等不同領域的佼佼者匯聚在杭州一家名為“無憂之境”的公司,“茶小空”誕生了,在它的身上,承載著一群人“把中國茶帶向世界”的美好愿景,也寄托著一種健康、悠然的生活方式。身處“無憂之境”的人們,希望茶小空可以走得遠一些,再遠一些,好把中國茶文化帶向更多地方,好消解更多人的焦慮與煩惱。
如果把目光拉回近處,茶小空當前的目標很明確:
讓喝茶便捷化,隨時隨地想喝就喝。
優化口味,帶動更多年輕人愛上茶。
打破中國茶行業“有類無品”現狀,打造國際知名茶品牌。
幾個簡要明了的近景目標,給茶小空注入了向前邁進的初始燃料,也將一個宏大的品牌發展愿景拆分成了可以有的放矢的一個個具體事物。
把復雜的事簡單化,是趙海柏擅長的事,但他也深知要做到“簡單”其實并不容易,正如他在#海柏筆記#中寫道:“我們每個人能給這個世界傳遞的東西其實很少,找到那簡單的一點,本就比盲目的堆砌和復雜難得多?!?strong>茶小空要做的,便是經歷反復打磨后,為想要傳遞的東西挖掘出那個最簡單有力的表達方式。
三、用“事業邏輯”而非“生意邏輯”做品牌
1、被認識:走進人們日常生活的IP形象
帶著目標,茶小空在不斷探尋著品牌與消費者的溝通方式和與品牌文化價值觀最適配的表達方式。同時,“被認識-被記住-被喜歡”這樣一條品牌發展邏輯線也清晰可見。
2020年7月18日,一個體態圓潤、表情呆萌、長著三根有魔法頭發的IP形象小空(Koo)問世,這也意味著品牌與大眾的一次正式會面,這個可愛憨厚的“代言人”讓消費者對茶小空留下了深刻的初印象。
此后,在不同的場景,我們也時常能看見小空cosplay不同的角色,以多樣的形態出現在我們面前。茶小空初代產品“超萃茶”的包裝設計,就將小空“換裝”成楊貴妃、玉兔等人們熟知的形象,并添加了八卦、神獸此類中國神話元素。通過同一IP在外表上的不斷變換與豐富,既加深了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又潛移默化地傳遞著中華傳統文化。
為了讓更多人記住小空,并借此鞏固對品牌的記憶點,茶小空還專門設計出一套微信表情包,“蠢萌”小空化身社交達人,給用戶帶去快樂,也將“茶小空”三個字植入人們腦海更深處。
2、被記住:方便、好看還好喝
從被認識到被記住,或許可以借助一些外力加持,但想要被鐘愛,就要走心了。茶小空的“真心”表露得很直接:你遇上什么麻煩?我幫你解決。
喝茶,在人們的印象中通常與放松、閑適聯系起來,然而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逐漸喪失好好喝一杯茶的耐心,光是“選茶葉、挑茶具、燒水、濾茶、洗茶杯”這些基本的步驟就足以讓人覺得麻煩。
茶小空超萃茶便精準對焦用戶這一痛點,20秒出湯、冷水也能泡的茶包,打破傳統袋泡茶對水溫的限制,又不損茶的風味。以往繁瑣的泡茶過程被簡化,漫長的等待時間變成人們愜意的品茶時間,這也正呼應了茶小空希望人們可以“偶爾得小空,多一些松弛感”的期愿。
要讓人愛上喝茶,僅靠“方便”是不夠的,“滿足用戶味蕾,關照用戶健康”是茶小空另一件格外用心去做的事。茶小空剛出現在大眾視野不久時,就在抖音、小紅書等多個平臺高頻輸出“噸噸噸喝水”的內容,逐步讓“喝水”與“茶小空”在人們的腦海產生自然關聯,同時結合其IP小空愛喝水的人設,持續強化這一關聯點。
而茶小空的進一步目標是實現“喝一杯好喝的水”的心智灌輸,緊接著其二代風味茶飲相繼上市。菊花雪梨茶、人參紅棗茶、荷葉冬瓜茶等產品的推出,既是茶小空對自身產品線的豐富,也體現著品牌對當代人養生、護膚等需求的洞察。同時,二代產品的包裝設計繼續與東方審美、中國傳統文化緊密關聯,以白色為主色調,配上赪霞、蘭苕、茈藐、秋香等中國傳統顏色,簡約大氣。
3、被喜歡:與粉絲共創,一起尋找“治愈時刻”
除了好看、好喝,茶小空的“會玩”也牢牢抓住了許多年輕人的心。順著與用戶共創的思路,茶小空時常邀請用戶參與DIY產品包裝、創新茶飲喝法等互動感極強的活動,并給粉絲們取了一個浪漫又親切的名字——“空享家”。
如這個名字所寓意的一樣,“空享家”們常懷著對生活的熱情,用Vlog記錄下以茶相伴的閱讀時光、出游時的品茗談笑和日常生活里“一杯茶的時間”的小放空。茶小空時而給他們點個贊,時而轉發一下Vlog,與用戶保持著高頻互動。
這個微小的行動,是與用戶拉距離、增加用戶粘性的舉動,更是品牌對“傳遞更健康、更治愈的中國生活方式”這一使命的細致表達?!翱障砑摇眰冇脤嶋H行動讓我們相信可以把普通的生活變得更有聲有色,茶小空發揮品牌影響力將治愈能量播撒至疲倦人的內心,這樣溫和的浸潤也讓“茶小空”三個字成為人們心底柔軟的存在。
縱觀茶小空的成長之路,或許它向前邁進得并不算迅猛,至今其天貓期艦店的產品種類不超過8件,其中作為核心產品售出的只有“老白茶”一件商品,然而它的每一步都走得專注且踏實。
在茶小空·茶學研究院,匯聚了來自浙江大學、西湖大學、哈佛大學等前沿高校的學者和研究人員,縱使他人步伐不斷加快,他們依舊愿意花上幾十年甚至一生的時間不急不躁地鉆研于自己熱愛的領域,我們有理由相信,有時候慢慢來比較快。
茶小空需要建立自己的壁壘,但正如其創始人趙海柏所說,茶小空的壁壘,不是技術,不是營銷,不是任何一個單一的因子,而是在日積月累中形成的由“建立規模、建立心智和掌握供給”搭建而成的綜合體。這便是茶小空的“事業邏輯”,相比著眼于當下快速暴利,放眼遠處、穩步積蓄力量的品牌也許更能贏得一場馬拉松式的比賽。
目前,茶小空已經完成A輪融資,相比由此帶來的助力作用,來自投資者和市場的那份信任更讓趙海柏感到欣喜與安心。
四、化繁為簡,用「本真」打動人
茶小空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品牌?
如果用一種顏色來形容它,我認為它是白色的,除了其IP形象小空的白色皮膚、產品包裝的白色,還有創始人趙海柏時常身著一件白T留給我的視覺印象,茶小空的“白”更體現在某種純粹上。去除繁雜的外衣,集中于一件事,然后不斷精進,用“專業化”帶來“差異化”,亦不失為一種化繁為簡的智慧。
茶小空經典產品老白茶
未來,茶小空有著更大的目標:中國草本品牌化。
創始人趙海柏在他的備忘錄中寫道:“一群見過世界的人,反過來挖掘中國這片土地、歷史和文化里最好的元素和養分,讓它們走進海內外更多人的日常生活。這些依托于山水、草本、心靈的元素和養分,能給世界上所有被社會壓力、地緣競爭、疫情而撕裂的人們帶來一點治愈,讓他們更好滴呵護自己的身心。”
從茶到草本,趙海柏和他的團隊始終沒有忘記“用中國能量治愈世界”這一初心,在意義危機頻頻侵擾人們內心的當下,這樣的能量顯得彌足珍貴。
這是一個品牌的故事,但茶小空成長的背后又何嘗不是一個個關于人的故事。在其中,我們感受到發自心底的熱愛能夠產生多大的動能,我們看見一群尋找人生意義的人在為他者帶來快樂的過程中不再糾結于意義本身,這些隱性的意義,于個體而言也是一種莫大的鼓舞。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