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品牌設計大師:姜川,曾給華為、寶馬MINI、中興設計Logo
受訪:姜川,采訪:王瑩,攝像:張文化,首發:普象工業設計小站
原標題:給華為、寶馬MINI設計LOGO,中興點名要他,入行20多年:腦子里沒有東西,拿什么做設計?
在Pinbrand品族咨詢的辦公室,
象君見到了本期采訪的老師,姜川,
藍襯衫,休閑褲,隨性卻一絲不茍,
一位親切謙和,如師長般的人物。
深耕品牌設計行業20余年,從瑞士到中國,從異國求學的游子到業界頂尖的品牌設計大師,從全球最大的綜合性品牌咨詢公司interbrand,到創立自己的公司Pinbrand品族咨詢。你或許不熟悉他的名字,但出自他手的案例,你一定不陌生。
華為
寶馬MINI
中興
招商證券
阿里云
在問到是什么支撐他走過這么久?他笑得一如意氣風發的少年:“就是對品牌設計的熱愛。”
一、“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設計上”
90年代在中國,連「平面設計」這個詞都沒有。
那會兒叫「裝潢」,裝潢是什么?大家就在外面的大廣告牌上畫,也沒有電腦。
不夠有意思,所以我去了蘇黎世,學平面設計。從那里,開始了設計生涯。
瑞士的學校制度,在全歐洲是獨一無二的,三天在公司實戰,兩天在學校上課。
當時公司的老板,也成為了我設計生涯中影響巨大的一位導師。
一絲不茍,嚴格,做不好就要反思。我真的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了做設計上。
這段實戰經歷,給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一邊上學,一邊拿下兩個全歐洲的設計大獎。
姜川×德國電信
在瑞士上學,入學簡單,畢業就難太多了。
畢業考試,一考,就是兩個月,單藝術史和印刷這幾個科目,就有50張卷子,給你四個小時,看到題目幾秒內就要反應出答案。
不是學校老師來考你,各個設計行業的專家,公司大領導匯集在一起,對你進行評判。
那段時間,一周只敢睡12個小時。
最后的成績還挺自豪的,考了瑞士聯邦首都伯爾尼的第一名。(象君默默夸一句,是該學院700年歷史以來,第一個考取該成績的中國人喔~)
我的導師開玩笑說:“這里的廟太小。”
幫我介紹了幾家更好的公司,其中就包括interbrand,也是在那,開始真正地“玩”大牌。
姜川×瑞士國家銀行(網頁設計)
直接和企業最大的領導打交道,從中感受他們的激情和創業精神,以及如何管理整個品牌。
作為設計者,能夠伴隨一個品牌成長,在每個階段幫助到品牌。這也正是,品牌設計行業不斷吸引我的地方。
二、真正得人心的品牌是什么?
關于品牌設計,我的定義和別人不太一樣。
它不光是設計,也不光是聯想,它是一個鮮活的商業資產。
這個資產是貫穿于生活的每一個接觸點當中,從我們早上起床刷牙的工具開始。
1、真正得人心的品牌是什么樣的?
以前做品牌設計,是根據品牌戰略(主張)的一句話來的,這太生硬,也少了人情味兒。
舉個例子,哈雷雖然是小眾品牌,但品牌和消費者的匹配度很高,看到車想到人,看到人想到車。
說到開哈雷車的這群人,有什么特點?立馬浮現出一群高大的,喜歡炫耀自己的,有肌肉的,穿著皮衣,踩著轟隆聲油門的人物形象。
你能想象這個標長什么樣嗎?我到現在都記不清楚,這就是品牌人性化的體現,真正地和人站在一起。
2、首先要去想,他為什么改變?
和華為的合作,第一次是05年,團隊剛來中國沒什么人。
憑什么是我們贏下來了?因為我們想到了迭代,這很關鍵。
當時我們就認為,華為不可能拘泥于做交換機,運營商這一塊,未來一定有更大的發展,所以它要做變化。
這也是我一直強調的,品牌做變化,一定要有原因。
從全球戰略上來講,華為當時新戰略是為客戶帶來潛在增長,同時要走向世界,以一個成熟的運營商形象出現,而當時他們的標志,更像一個打拼的年輕人。
最終這個符號還是很有辨識度的。
聽說在非洲,當地人民念不出HUAWEI的發音,但是通過這個標志,他們知道華為是“太陽”品牌。
它一定是一個向上綻放的,有能量的,給人帶來希望的,多元化的。
3、中國企業只認識一個標,那太單薄了
當然,標只是一部分,品牌效應最關鍵的三大點:鑒別性,附加價值,差異化。
寶馬MINI,生產于二戰后,根據英國人的需求,一輛小車,價格便宜,能塞東西。
但后來豐田,福特,都有了類似的小車,價格也一樣,那MINI要怎么多賣出2000歐的價格?
于是我們塑造了一個新的品牌主張:Downtown at night,我不說這是車,是城市夜晚的激情。
目標人群定位年輕人,他們來自各個民族,非常歡快的,喜歡創新的,外向的。
既然是夜晚,廣告的背景也全是黑色,到現在依然是這個風格。
同時,制造不同的接觸點,比如設定MINI是一只小野獸,給它做了個籠子,下面寫著:不要給我喂食。
所以現在人們看到這個車,就知道,車里的人是什么性格,這就是鑒別性。
我常跟設計師說,在思考邏輯的時候是理性的,在創作的時候要感性。做品牌,一定是需要感性的。
在這之后的10年左右,MINI進入第二階段。
車型越來越多了,目標人群也開始擴展,有演員,有藝術家。
進入第三個階段,MINI開始做旅游,做辦公空間,不光聚焦于城市出行。
品牌是循序漸進的,這就是品牌的迭代。
而中國的企業,只認識一個標,那太單薄了。未來的設計一定要跨界,為品牌積極地尋找附加價值。
4、做差異化,一定不能拋棄資產
差異化是什么?就是你在同類競品中的優勢,長處。
所有品牌之間做差異化,最有力的武器就是設計。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哪個更火大家都知道,為什么?
我們之前分析過,全球第一的品牌,基本都是紅色,紅色的穿透力更強,這是一種視覺帶來的心理作用。
現在做差異化,進入了一個微創新的時代,大創新市場負擔不起。
我們和中興合作的時候,他們已經30年沒做品牌。當時80歲的董事長要退休了,他說我要做品牌,把新的中興交給大家。
當時我的思路是,完全的差異在這個市場不太可能實現,但是要面向國際市場,還是要有一些創新點。
首先研究,中興有過什么?然后拿這個資產做提煉,提出一個新的武器,去重新戰斗。做差異化,一定不能拋棄原有資產。
最后在顏色,字體等方面做了設計,重新規范了用戶人群。
還有瑞士訊達電梯,這是瑞士的百年企業。當時我們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概念:移動的個人空間。
因為所有電梯品牌都在說電梯長什么樣,那我們就要去說人。
電梯和人的關系是什么?你去上班,去娛樂,或者回家,這個電梯是和你在一起的。
最終我們在傳播上做差異化,拍了很多人在移動的照片,而當時其他品牌都忙著拍老專家修電梯,效果完全不一樣。
在我們這個行業有一個說法:你給你的兄弟做設計,和給兄弟的朋友做設計,是不一樣的。
為什么?因為你了解你的兄弟,知道他有什么,是什么樣的。
5、品牌設計的核心,就是創造力
品牌理念只是一個理念,你怎么把它轉化為可觸摸的,可看到的,可聞到的,可聽到的,讓消費者真正touch到的,就是靠創造力。
創造力這個東西,不要被客戶約束,在客戶的要求之上,設計師要有自己的判斷。
當時我們給上汽4S店做品牌設計,那4S店有什么好做的?他們最大的問題就是不透明,修車的時候用的什么零件,用戶不知道。
我們用這個痛點,作為品牌主張的驅動,做了一系列修車手冊等品牌設計,從知識上幫助到客戶。
所以說,設計師除了做設計,還要去了解這個世界上發生了什么,有什么新的產品,廣泛地收集信息,讓你的大腦像一個倉庫,里面是空的,拿什么做設計?
好的戲劇,好的音樂,都可以作為源泉,再慢慢和品牌主張做一個融合。跨界思考,會給設計師帶來很多新意。
無論哪個行業的設計師,要做行業的領導者,他的特質就是和別人不一樣。
從挖掘創新點開始,哪怕是一個很小的創新點,也要鼓勵設計師去做。
三、中國品牌設計市場,充滿挑戰
1、歐洲人的創意是融在骨子里的
我在很多個國家待過,從瑞士到中國,最大的變化,就是國家文化不同而造成的設計流程不同。
瑞士的設計,很嚴謹。每一個時間點,都默默遵守,交付的質量不容許有一點瑕疵,打錯一個字都不行。
倫敦的設計,充滿了idea,這讓我非常震撼。盡管是做策略的人,也充滿了主意,又擅長表達,大家在一起爭先恐后地交流。
我觀察過,歐洲人的創意是融在骨子里的,融在生活里的,從小就這樣。
而國內以領導文化為主,單從溝通這一個方面來講,5-10分鐘就能決定你的方案。這個問題是復雜的,當然也期望能有變化的一天。
2、不要越做越像別人
目前,品牌行業IP形象同質化嚴重,是正在陪伴行業成長的一個問題。
背后暴露出的,既有行業跟風盛行,也有企業不自信。
我能夠理解,企業想針對自己的產品,做可愛的擬人化,但有些是多余的。
如果你是一個養豬品牌,做一個小豬豬,這個是可以的,作為品牌的一個亮點。
但如果你是賣藥的企業,做一個熊出來,和你有關系么?沒關系的。
跟風做IP,的確傳播快,但是,快速認識你,也會快速忘掉你。
姜川×招商證券
你看,一些國際的大品牌,可樂,雪碧,奔馳,寶馬......他們有一個xx人嗎?都沒有。
他們自己的品牌就已經是IP了,沒有必要非做出一個東西來代表他們。
這些品牌,之所以被稱為大牌,因為他們建立了正確的品牌基石,有正確的品牌主張,其后所有的設計必然是圍繞這一中心點展開的。
想一想,中國為什么少有百年品牌?因為企業以銷售為主,急于把產品變現,沉浸做品牌的很少。
這對中國品牌市場來說,是一個挑戰。
姜川×太保家園
3、簡單,有的時候是簡陋
品牌符號,趨于簡,還是繁?
經常遇到客戶說,你幫我做的簡單些,我覺得不能這樣絕對地去想。
品牌標識的未來趨勢,應該是具有延展性。根據企業每個階段的不同需求,以及不同媒介的傳播特性來判斷。
姜川×阿里云
在中國,特別重視標識問題,但標識只是品牌的一部分。
品牌打造是一個全方位的過程,有四個方面:產品和服務,人和行為,渠道和體驗,傳播。最終這四個方面,要讓用戶感覺到一個主張。
所以,品牌做設計,不能一刀切。
姜川×阿里云
4、科技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元素
縱觀所有行業,都在講科技,未來的品牌設計行業,也勢必以科技為主。
從全行業來看,正在進入一個元宇宙的時代。
品牌設計行業,也要有一個突破,但具體是什么樣的情形,什么樣的方式,還有待開發。
姜川×Homesmile好麥
5、談中國設計行業的未來?
先把教育抓好,去國內的一些美院做過很多演講,這一點感受尤其強烈。
我們年輕一代的設計師,非常聰明,但是缺乏更好的引導,學校的教育停留在課本知識的傳遞,學生們不知道真正的設計是什么樣子。
可能我自己是個實戰派,在瑞士上學期間,通過接觸大量的實戰案例,知道發生了什么問題,解決方案是什么。
同時,這個社會要對設計行業有基本的尊重,現在設計師得到的認可還不夠,大家仍然認為設計只是畫一畫。
關于Pinbrand品族咨詢的未來,我希望是腳踏實地,扎扎實實做好每一個品牌。
為我們服務的企業創造價值,順應時代潮流。每創造一個品牌,就一定要和別人不一樣,抱著這樣的想法,突破哪怕一點點。
未來是廣闊的,我們會有無窮無盡的創造力!
作者公眾號:普象工業設計小站(ID:iamdesig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