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茂中——是廣告人,也是藝術家
很遺憾地講,國內本土真正像廣告狂人并且真正是廣告狂人的人,只有葉茂中一人。臺灣原來有一位,已駕鶴西去,他叫孫大偉。
咋感覺像高明遠
最近一次看到葉茂中消息,是廣告圈某個朋友組織葉茂中后援會。再往前倒一倒,是2020年龍美術館葉茂中畫展,以及與之同期的書畫拍賣。書畫所得,全部捐獻公益事業。網傳葉茂中患癌晚期,不知真假。但畫展似乎涵蓋了他一生之作,令人無限感慨:原來,他真真是個大畫家呀!
葉茂中之名,我們從廣告作品而來;但葉茂中之實,我們卻可以從他的書畫之中觸及。從葉茂中的多面性之中,我們似乎看到他發明的那個營銷理論:“沖突”。而且,沖突感極強。
如果不是看到他的書畫作品,我對葉茂中的理解也只停留在“營銷大佬”的定位上。看過他的采訪視頻,知道其人愛好收藏,公司與家里都是價值連城的寶貝。但是,這次畫展一出,有點驚人,原來他廣告人身份之后是個藝術家呀!
探究溯源,古典畫法,多求氣韻生動,以山水為佳。山水畫法當中有八大皴法,斧劈皴、披麻皴、云頭皴、雨點皴、荷葉皴、折帶皴、解索皴、米點皴,從宋元山水畫派流傳而下,近代有黃賓虹、傅抱石、陸儼少、李可染等眾多山水大師各有傳承,蔚為壯觀。在筆法上,傅抱石獨創“抱石皴”,散鋒亂筆、以氣取勢,在葉茂中這里算是傳承。
葉茂中深藏不露,筆墨山水之下,有磅礴之力、蔥郁之筆、散亂皴染之間氣韻撲面而來,觀者嘆服。
但是,葉茂中之名氣,卻還是從廣告生涯而來。連我農村的親戚都知道葉茂中!他還質問我,你做這么久廣告見過葉茂中嗎?沒見過葉茂中?那你還需要努力啊!
關于葉茂中,江湖流傳過太多他的傳奇。而他身上的江湖氣、藝術范、狠勁兒,以及價格不菲的策劃費,無一不指向一個結論:葉茂中你學不會。
1、黃金時代,多么濃墨重彩呀
80年代的中國,商業的閥門剛剛打開,里面的想出去,外面的想進來,眾多外企開始涌入內地。伴隨可口可樂、寶潔、大眾、麥當勞等消費品企業進入,具有外資背景的4A廣告公司也迅速搶占先機,陸續在本土建立公司。為什么說奧美是國內廣告的天花板?因為跟著寶潔進入中國,他們是最早的一撥。
那個時期,廣州率先開放,商業的氣息比較濃厚。90年代誕生的一大半廣告公司,都落地廣州,省廣、平成、藍色創意、九易等代表一一崛起,成為最早的開荒者。之后,在黑馬大叔的召集下,廣州籍廣告公司抱團成立廣州4A,那是最早的國內4A。
那時候大家其實都不怎么懂廣告,和其他品類的創業者一樣,只要膽子大,啥活都敢干。那些如今看來身家顯赫的廣告大佬,無一不是如此。
葉茂中也一樣。1989年,泰州電視臺美工葉茂中在陰差陽錯間接了一條春蘭空調的廣告,用一桿清的創意推出“春蘭空調,高層次的追求”廣告語,獲得1300元的高報酬。由此進入廣告行業。
那是廣告行業的黃金時代,我前老板因為拍攝中國移動的廣告片也拿上了大哥大,華與華創始人華杉那會兒也早就買房。一夜致富,似乎在廣告行業也流行過,因為那還是個巨大的藍海市場。
也就是在1995年到1996年,葉茂中閉關一年,寫作《廣告人手記》。書成以后,他四處尋找出版社,后來找到了北京,書出了,自己也留在了北京。那本書上面,葉茂中留下了自己的聯系方式,他由此也等到了自己的機會:“小雨點飲品”。將小雨點打造為一個丟失兒童,于是各大媒體平臺尋人,葉茂中就是用#尋找小雨點#的事件營銷,讓這款飲品立即轟動北京城。
2001年,趕上了央視改革,由郭振璽牽手,為了廣告部業務,逐漸形成了“央視平臺+葉茂中口號+晉江系大明星”三板斧廣告投放模式,趕上了個好時代,又有天才般的創意,葉茂中迅速嶄露頭角。
他的廣告作品成為我們兒時的記憶,圣象地板、北極絨、真功夫、大紅鷹、柒牌男裝、雅客V9、361度、紅金龍等等眾多品牌隨之突圍,成為大眾熟知的品牌。
央視加持、明星背書、葉茂中廣告語,又趕上個媒介壟斷的好時候,葉茂中不火都難。那個時候,大家都還沒有其他信息獲取渠道,全國電視臺也沒幾個,所以廣告的干法也相對簡單粗暴。電視廣告投放獲得知名度,線下渠道鋪貨和銷售,也會獲得巨大成功。這就是所謂“陸空戰術”!
史玉柱借助腦白金的再度翻身,也是依靠這種戰術。葉茂中為其創作了“今年過年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的廣告,讓其風靡大江南北。
壟斷資源背后,名譽、金錢、地位,這些都繡上了葉茂中的桂冠。葉茂中可以稱之為廣告界骨灰級的祖師爺。后來的廣告人應該心存敬畏并給予前輩該有的尊重。時代浪潮下的呼風喚雨,明星加持后的萬人空巷,才華與機遇,這些你都學不會。
2、野蠻生長,對自己再狠一點
葉茂中最令人感到可怕的是,這廝對自己可太狠了。他出生于60年代,又崇尚長征精神,喜歡搖滾崔健,時代基因背后就是強烈的出頭意愿,所以他“那鼓勁”尤為突出。那一代人身上都有,可以總結為:較真。
在葉茂中機構的一面墻上,有一則他立下的宣言,是這樣寫的:
我們拒絕平庸,
我們拒絕馴化,
沒有好創意就去死吧
寧做曠野里奔嘯的狼
不做馬戲團里漂亮的老虎
我們的策劃已不滿足于客戶的認可
更要求客戶的成功
好方案得不到完善地執行
我們一樣憤怒
因為我們渴望成為英雄
江湖中流傳著很多他的傳奇,比如沒有好創意的時候會自虐,當全公司面扇自己的耳光,會憋尿,會各種憤怒。這些典故讓人想到了廣告狂人喬治·路易斯提案現場威脅客戶要跳樓的往事。
考古發現一則帖子,是一個老廣告人的自述,他寫道葉茂中的往事,讓人覺得似乎真有喬治·路易斯之風。如下:
葉先生逸事之一,據我原來服務過的客戶號稱,中國保健酒第一品牌的中國勁酒,向我介紹過葉先生的逸事:有一天,葉先生突然如神兵天將從天上降臨到了勁酒公司,稱自己有一個偉大的創意,如果勁酒不接受,他就走著回武漢。沒辦法勁酒出價5000元買了創意,葉先生這才離開。我很佩服葉先生的勇氣,但是海王金樽的創意真的很一般。
再看他早期作品,柒牌男裝的廣告語之中滿滿都是這種勁。“男人,對自己狠一點”成為當時的膾炙人口的一句話。N多年以后,我們還會從各種渠道聽到這句話,它無疑是廣告界所謂品牌精神文化的很好詮釋。中華立領、李連杰、武俠情懷這些元素一起整合,再加上葉茂中充滿狠勁的文案,整體呈現出柒牌所張揚的那種男人形象。
生活就像一場戰斗
誰都可能暫時失去勇氣
當我們不能改變世界
我們只有改變自己
男人就應該對自己狠一點
柒牌男裝 迎著風向前
在當時,這則廣告空前轟動,柒牌男裝也大獲全勝。在葉茂中的策劃之下,大量品牌從一文不名到一鳴驚人,這一點不能不服。我們經常會簡化一些人成功的要素,這都是看客心理,心里總是嘀咕,這人成功不就是因為關系嗎?不就是因為他爸是誰嗎?
對于葉茂中的批評,大多數人都會陷入到簡化過程,而不去思考廣告背后的洞察和意義。柒牌男裝背后,是洞察非典之后社會彌漫一種喪氣的情緒,用打氣與鼓勵的聲音,讓男人仰起頭重新向前,它是有其特有號召力,并且符合那個時代情緒。
之后,那一套廣告平面也是很“提氣”!“重要時刻,我只穿中華立領”這種經典之作為大眾所傳播,多么具有榮譽感與自豪感。
葉茂中的狠不在于他多么自虐地生產創意,而在于他通過個人魅力所召喚的能量,在于他二十幾年所打造的上百個超級品牌。這種“狠”,是令人肅穆起敬的“狠”。本土廣告人之中,幾乎無人能敵。
你能學的會?
3、沖突理論,非天才可學不會
在締造眾多品牌神話傳奇之后,葉茂中寫了一本書叫《沖突》,似乎要形成一種本土廣告理論。沖突來自于左腦與右腦的腦科學之說,加之引用很多經典案例所自身含有的沖突環境及概念,提出“三流營銷,發現沖突;二流營銷,解決沖突;一流營銷,制作沖突”,于是列舉自己制作沖突的廣告案例,提出很多觀念性的道理。
比如,很經典的滋源洗發水,制造出前所未有的消費者沖突現象:“洗了這么多年頭發,你洗過頭皮嗎?”這種質問消費者的廣告語,一句話就扎進了你的心。忍不住自問:還有洗頭皮的洗發水?滋源借此名聲大噪。
當年電視上看到婦炎潔廣告“洗洗更健康”的時候,我們總是瞧不起這種創意,但它又解決多少銷售問題?那時候的葉茂中,還沒有發明沖突理論,全憑個人直覺與商業嗅覺做廣告。馬蜂窩和趕集網也是如此,驚呼吶喊、大量洗腦,可以稱得上“夸張”,還夠不上“沖突”。直到發明“沖突”概念之后,他創作廣告的邏輯似乎確實更加清晰起來,人人車“好車不和壞車一起賣”,知乎“我們都是有問題的人”,九陽“不用手洗破壁機”,易車“價格全知道,買車不吃虧”等等,這些廣告語出來,你總覺得它是在與某種東西宣戰,沖突能量顯而易見。
但是,一般人可真學不會。翻看了好幾次葉茂中的《沖突》,能看到他的道,就是想學,卻沒有頭緒,學不進去。他不像華與華《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照著學,能學個四五成,真正打造幾個案例還可以活學活用。沖突不行啊!道理我都懂,自己操作起來沒有切入點,這需要極強的策略與洞察,極高的敏感。
從某種層面來講,葉茂中確是天才型廣告人,他的理論更加感性一些,需要真正地跟隨他鞍前馬后才可能窺見一二,學習成本極高。
《沖突》中講,沖突是所有需求的來源。是對立的、互不相容的力量或性質互相干擾。說得再簡單一點,有點像黑白太極,相互對沖,矛盾統一,這是個哲學思考。
跟我們人的大腦一樣,左腦是理性腦,右腦是感性腦,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你就會發現沖突無處不在。國家與國家之間,男人與女人之間,家庭與事業之間,魚和熊掌之間,總之,哪里有沖突,哪里就有戰略。
更深一層來講,以前的競爭論大家習慣于細分品類,從品類之中尋找獨特切入口,比如洗頭發有去屑的、柔順的、防脫發的,還有各種年齡段的等等,這就陷入了一種細分的無底洞之中。葉茂中提出的沖突是改變賽道,制造出新的沖突,從洗發水當中尋找到了“洗頭皮”的洗發水,這一招,簡直神來之筆!
知乎廣告同樣如此,互聯網帶來信息大爆炸,這讓信息良莠不齊成為一種集體現象,而葉茂中為知乎策劃的內容當中,引入“互聯網用戶需要更有價值的信息”和“大多數平臺信息良莠不齊”之間的沖突問題,用不斷地提問展示創意,最終提出“我們都是有問題的人”。
“你知道嗎??
你真的知道嗎?
你確定你知道嗎?
你真的確定你知道嗎?
有問題上知乎。上知乎、問知乎、答知乎、看知乎、搜知乎、刷知乎,有問題,上知乎。”
我們都是有問題的人!
跳出競爭,找到沖突,似乎是定位理論常常談到的“差異化”,但實際上,定位理論的關鍵是品類細分,找到空位,然后占領認知。但是葉茂中的核心思維是提升維度,找到沖突點,進而避開競爭。這種思維常人難有,非葉茂中不可。
在我的文案寫作思考邏輯之中,嘗試過應用“沖突”的邏輯,即找到正反兩個面的詞語,將其通過一種文案邏輯連接,力圖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觀。
但是想打造沖突品牌,依然不得其門,操作難度較大。江湖需要葉茂中這樣極具戲劇感的廣告人,戲劇性也講沖突,一切殊途同歸。
4、翰墨大展,這廝偷偷成大師
葉茂中在廣告世界為我們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好多筆,但是突然你發現,在商業世界里你根本無法了解他。于是,他的畫展來了,打開了另一個葉茂中。
據說他善收藏,以傅抱石、黃賓虹、徐悲鴻作品為多,好些價值連城。比如蔣公為愛將張震手寫《橫掃千軍》四字,當時葉花費230萬所獲;又有黃賓虹《南高峰小景》更是天價6267.5萬收入囊中。
收藏黃賓虹《南峰小景》
也許看過這些事跡,你或許心里會嘀咕,不就是個花錢裝點門面的虛榮商人嘛!如果沒有看到葉茂中的書畫,我也會這么想。但是,當他畫展展出時,我驚呼難得。
甚至我覺得,他國畫藝術的歷史價值將遠遠高于廣告生涯。
筆墨追溯宋元山水,大有古人氣韻生動之風。從筆法上,傳承山水結構之作,布局、用墨、筆勢、皴染,無處不透露出好古格調。作品涉及之廣,有山水長卷、水墨山水、寫意花鳥、花鳥小品等,可見畫家多年以來的嘔心瀝血。山水之作有黃賓虹的蔥郁,黑密厚重,云霧繚繞,是造法自然的心境;花鳥寫意有徐悲鴻的用筆、齊白石的恣肆,最值得一提的是法度上借鑒八大山水的古奇,你看那魚的用意,想必畫家心有靈犀。
觀其畫作,真是令人嘆為觀止!于是,我對于葉茂中的評價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商業外衣之下一副藝術家的靈魂。
這樣的葉茂中,你怎么努力也學不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