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套銷量下降40%!干掉杜蕾斯的不是同行
楊陽又見證歷史,沒想到在這片土地上,還能看到避孕套三個字掛熱搜上。
避孕套巨頭馬來西亞康樂公司銷量下降40%。
這是我不打碼能看的嗎?
說康樂你可能不了解。
全球最大的避孕套生產企業,套套品牌的收割機。
它可是為全球200多個避孕套品牌代工,包括杜蕾斯、安思爾、諾絲等,據說康樂還是杜蕾斯最大的進貨商。
杜蕾斯代工廠銷量下降,看來杜蕾斯自己也不好過。
01
我也想為銷量做貢獻,但作為新媒體打工人,懂的都懂。
不配擁有夜生活,不配擁有性生活。
調侃歸調侃,說點正經的。
康樂過去兩年有點撐不住了,避孕套的銷量下降,被迫改行做手套。
這不難理解,套套和手套,都是橡膠加工,都是套,可以說是同根生。
大佬都不好混,更別說其它弟弟。
過去兩年半,4萬多家避孕套生產企業注銷,平均每年有1.7萬家“消失”的節奏。
說起來,前兩年康樂還因為疫情停工,鬧出“安全套短缺”的輿論。
這是有依據的,英國心理學家約翰?鮑比有個“依戀理論”說法。
危險會促使人們努力親近一個值得信任的人,他們依偎在一起,相互支持,共同抵抗內心的壓力。
這不,杜蕾斯疫情期間,在國內不少城市的電梯間、朋友圈也投放了廣告。
文案很應景:“越艱難,我們越要相愛。”
那為什么避孕套品牌失算了呢?
用和不用避孕套的網友,一開始看了都沉默,變身人均福爾摩斯,為避孕套品牌破案。
流調蹤跡暴露了、三胎政策放開了、娛樂場所被封了、情侶見個面難了、人憋得沒性趣了。
大家的擔心不是多余的,就拿流調來說。
現在我每天出門之前都會想一想,行程軌跡可別搞得太復雜。
萬一流調到自己,尷尬得腳趾摳出三室一廳。
前有深圳豬腳飯、唐山凱迪拉克“浴皇大帝”,后有天津二百間廁所。
情侶約會也怕被人誤會:不是在do的路上,就是去酒店的路上。
疫情還把異地戀整成“疫地戀”,大家見個面,堪比牛郎織女鵲橋相會。
大家設想的疫情:宅在家里,各種愛愛造娃,避孕套銷量必漲。
可實際上的疫情:累在家里,搶菜抱緊綠馬,哪還有力氣去doi。
一個月做核酸的次數,可能比do的次數都多,難不成還一邊親密一邊聊上海青的收成。
古人有云:飽暖思淫欲,饑寒起盜心。
著名社會心理學家馬斯洛說: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性親密需求,就屬于歸屬和愛需求的一種。
先不說避孕套外面不能用,家里不想用,現在問題是飯都吃不飽,哪還有力氣。
未飽暖不能思淫欲。當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都滿足不了,性親密需求自然也就下降,避孕的銷量下滑就不奇怪了。
02
這讓我再次相信一個樸實無華的道理:干掉你的,往往不是你的對手。
就像干掉柯達的是手機,干掉康師傅方便面的是外賣,干掉潮牌BOY LONDON的是燒烤。
這干掉杜蕾斯工廠的也不是同行,而是大環境。
但同時必須承認,在同行的襯托下,“營銷只服杜蕾斯”不再是唯一。
就看恒保防護旗下的品牌——倍力樂。
倍力樂疫情線上避孕套銷量還能上漲,離不開腦洞大開的產品。
倍力樂去年9月的時候,推出一款奪筍啊酸筍口味套套。
一聞重口味,二聞戀愛酸臭味,三聞就上頭。
能不能用全看對酸筍味的接受程度,不過有人親測買了后桃花運滾滾來。
倍力樂不僅要熏你的鼻子,還亮瞎你的眼。
比如這款夜光避孕套,在黑夜中照亮你的美。
有品牌把安全套做出了螺螄粉的樣子,有品牌把安全套做出了護膚的樣子。
杰士邦把用在臉上玻尿酸,竟然用在了套套上,設計零感003玻尿酸。
玻尿酸背后的大佬,可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玻尿酸生產商華熙生物,不難看出杰士邦也是在討好女性市場。
還有岡本,這幾年持續立好藝術的人設,強化產品“超薄”辨識度。
避孕套產品開始內卷,靠文案、熱點的杜蕾斯,有壓力也是難免的。
03
不過這幾年安全套生意不好做,杜蕾斯背后的母公司——利潔時,早就預判了市場的預判。
給大家科普一個冷知識,利潔時是家英國快消品巨頭,生產清潔、健康用品。
有人分析,利潔時想著安全套銷量碰到天花板,2017年選在情人節前夕,花了179億美元收購美贊臣。
最大的避孕套生產商,買下最大的奶粉制造商,意味著什么?
看似是一個關于矛和盾的故事。
實際是一個經典對沖風險案例。
上聯:有事兒美贊臣(不買我的套)
下聯:沒事兒杜蕾斯(就買我的奶)
橫批:因為愛情(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要么今天用它家的套,要么10個月后用它家的奶。
當時還流傳著一句廣告詞:那些沒有被我們擋住的小孩,我們負責養大。
誰看了不夸利潔時這波操作在大氣層,把生意玩明白了。
橫豎它都賺,活該掙錢。
以至于那會兒有人戲稱,杜蕾斯應該再收購個不孕不育醫院,把業務一站式“佩奇”,三頭堵,總有一個能賺到錢。
只是沒想到,后來打臉來得這么快。
大概是發現生育率上不去,收購還不到5年,利潔時去年又花140多億,把美贊臣賣給春華資本,自己只保留點股份。
果然,現實不是游戲,沒有平衡設計。
04
難怪有人說,營銷就是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而身處行業冬天時,不確定性是常態,沒有一個品牌能夠脫離大環境而獨善其身。
每個品牌正面臨著和消費者持久溝通的挑戰。
這時候品牌更應當回歸產品初心,在不確定性的環境中做確定性的事,修煉產品內功,再找合適的營銷天時出擊,才能不被消費者遺忘。
本文參考資料:
每日人物:全球最大安全套廠商停產后,安全套還夠用嗎?
紅星資本局:避孕套銷量下降40%!巨頭企業不得不轉產手套,發生了什么?
作者公眾號:頂尖廣告(ID:idea1408)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