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霖用美食說情話,最后贏家竟然是它?!
刷到了嗎?全網都在流行的“紫薯芋泥”,紫薯+芋泥,等于“只屬于你”,它被稱為“情侶冬季必備”。長期沉寂的朋友圈也突然變熱鬧了,朋友們以此秀起了恩愛,酸死一票單身狗。
“紫薯芋泥”微信指數
一開始還以為是普通明星熱搜,出于廣告人的敏感,我順著話題研究了一番,沒想到竟然是美團外賣正兒八經的social營銷。
今天就跟大家捋一捋,這個話題出圈背后的邏輯,以及品牌在其中做了什么。
一、利用明星效應,發布“秀恩愛”模板,趣味圈關注
一切還要從“仙靚夫婦”說起。
1月4日,袁詠儀在微博曬出一張聊天截圖,圖中顯示張智霖給她點了一杯奶茶:紫薯芋泥(諧音:只屬于你),果然土到極致就是甜,這波高段位的秀恩愛操作,磕到了,也學到了。之后,應采兒幽默加入互動,喊話陳小春“學著點”。
作為熱搜榜上的常客,張智霖和袁詠儀時常有甜蜜小互動,美團外賣邀請到這對夫婦進行土味表白,再次撩起人們對美滿愛情的想象。加上應采兒夫婦驚喜加入,兩對“大灣區”知名CP節目后再次夢幻聯動,生活氣息極濃、符合明星現實人設的真實互動,瞬間引發吃瓜群眾的圍觀熱情與好奇心。
明星流量之外,“紫薯芋泥”的內容設置也埋下了自傳播的基因。
“紫薯芋泥”的港普發音和諧音梗都與“只屬于你”相近,玩了一把“梗中梗”,產生一種令人上頭的“不正經”感,充滿記憶點。
另外,美團外賣也不只是拿諧音當噱頭,“紫薯芋泥”的產品組合本就是冬季常見飲品,符合消費者的實際生活所需。
最后,品牌還延續了一波“秋天第一杯奶茶”、“入冬四件套”、“十腸想你”的熱度,讓“紫薯芋泥”成為“美食+情感”表達的新流行。
不得不說,美團外賣真的踩到年輕人喜愛的興奮點上,CP+諧音梗,有誰不愛?
二、制造社交流行,引發網友和商家跟風熱潮
當#張智霖給袁詠儀點了一杯紫薯芋泥#、#應采兒問有些陳先生要不要學一下#雙雙登上熱搜榜之后,美團外賣聯動多位KOL發出“上美團外賣即可get同款紫薯芋泥”的信息。在小紅書、抖音、快手等各大社交平臺,不少博主隨即以圖文、梗點、共創等形式,跟風、種草分享。
在明星和達人的帶動之下,“紫薯芋泥”成為告白熱詞。又土又甜的諧音梗、低門檻的操作方式、還能滿足相互關懷、秀出恩愛的心理,從主題到玩法,都挑起人們躍躍欲試的參與感和娛樂心態。一時間,曬單者有之,喊話者有之,還有像我一樣的單身狗,含淚寵自己一杯。
除了跟風下單,網友們還衍生出“自制紫薯芋泥面包”“紫薯芋泥穿搭配色”、飯圈表白等不一而足的分享角度。這些多樣化的內容為“紫薯芋泥”話題撐開了討論空間,不同興趣點吸引了不同圈層的年輕人,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破圈”傳播。此外也有不少品牌主下場蹭熱度,為話題拉高了曝光量。
與此同時,多個商家借事件熱度,宣傳自家“紫薯芋泥”類飲品。
這一波傳播突破了限于社交平臺的單向分享行為,變成消費者-美團外賣平臺-外賣商家的良性互動,達成了向美團外賣平臺的引流。
三、站內承接熱度、趣味玩梗,形成營銷閉環
站外做足了聲量,站內也緊隨其后。美團外賣在官微發布商家合作海報,在app內上線“張智霖夫婦同款紫薯芋泥”和土味情話秘籍。不僅有紫薯芋泥,還有“莓你不行”、“不栗不棄”等情話組合,針對不同口味的人群匹配不同場景,寓意與趣味兼具,讓收禮的人感受到“花了心思”。
值得一提的是,美團外賣在聯動商家時,還考慮到了自身的“專屬感”。作為話題的中心,美團外賣率先與商家聯合推出紫薯芋泥單品和套餐,同時,也用獨家優惠“鎖住”消費者的目光,完美收割大部分流量,完成整合營銷的全鏈路“閉環”。
此外,美團外賣還在App內的banner、搜索框設置了產品關聯詞,張智霖彈窗視頻的一鍵直連,縮短用戶的下單時間,形成“你想要,我正好有”的完美對接。
在這些土味情話的包裝下,美團外賣站內的各式產品組合變成了一個個有趣的梗,成功適配目標用戶玩梗的興趣點,吸引更多人注意。另一方面,這也拉近了雙方距離,讓品牌更容易與消費者玩成一片,收獲聲量與轉化的雙豐收。
秉持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心態,網友們不僅主動種草下單,還四處安利分享,很快讓“紫薯芋泥”進入售罄狀態。
整個事件梳理下來,不難發現,其實一開始網友們并沒有意識到,張智霖的土味情話也是美團外賣營銷中的一環,而是和我一樣沉浸在甜甜的愛情與圍觀吃瓜的津津樂道當中。
業界有句話說,廣告做得不像廣告才算成功。不得不說,美團外賣這次動作確實有點高明,既無形中打造了一款熱度堪比“秋天第一杯奶茶”的商業爆款,對品銷效果產生了實際助力,而且即使被發現“是廣告”,人們看了仍會直呼“美團外賣有一手”。可見,只要營銷足夠有趣好玩,消費者非但不反感,反而樂在其中。
四、結語
回顧近年來的social營銷,淪為自嗨或不見水花的案例不少,能夠出圈且有實效的卻乏善可陳。不過,美團外賣的這波營銷,既博得了好感又能為自身帶來實際幫助,算是給2022年開了一個好頭。
乍看之下,是品牌借勢營銷成功,但實際上,這是美團外賣一次弱植入、強記憶的話題營銷事件。美團外賣結合時令需求,找準了品類產品、創意話題與明星CP的關聯,以自然而恰當的方式入場,趣味性、討論度、轉化度一步到位,讓消費者們在吃瓜的熱鬧中不自覺地下了單。在流量越來越貴的環境下,這波營銷以小話題撬動大流量,既贏得用戶好感,又為平臺帶來了實際助益。
一手流量密碼,一手“土味情話”,這波還真被美團外賣拿捏住了。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