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玩具逛街时突然按下按钮的故事,丰满的妺妺3伦理播放,新婚人妻不戴套国产精品,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百度

李佳琦的最大危機,不是歐萊雅

舉報 2021-11-24

李佳琦的最大危機,不是歐萊雅

來源:遠川商業評論

李佳琦、薇婭兩大超頭部主播大戰歐萊雅,贏了,但沒完全贏。

雙11預售時,兩大主播帶貨了一款歐萊雅面膜。歐萊雅官方對外宣稱是“全年最低打折力度”。主播直播間,50片面膜售價為429元。但雙11還沒過多久,消費者發現同款面膜在歐萊雅直播間的最低價為257元,讓兩大主播的“最低價”翻了車。李佳琦與薇婭迅速站在了統一戰線,宣布暫停與歐萊雅的合作。

這并不是兩大主播第一次為了“最低價”炮轟品牌方。國貨之光玉澤也曾遭遇過李佳琦的內涵——“我不針對任何人,我針對一個品牌”。

事件起因是,曾跟李佳琦強綁定的玉澤,在2019年協議結束后,加入了薇婭直播間,并給出了更低的折扣。一時間,玉澤微博評論下,充斥著“忘恩負義”、“過河拆橋”這樣的詞匯。

一姐薇婭雖未曾跟品牌方大動干戈,但也有強勢的一面。一個小品牌在接受采訪的時候曾回憶過,當時想找薇婭投放,但定價權卻要由薇婭決定:一款298元的產品,定價80元也得同意,“賣完之后還得分40元的銷售分成給她[1]。”

如果說此前的爭論,雙方都只是為了爭取各自利益,無可厚非,那么歐萊雅事件,則是品牌因為違背了契約精神而理虧。歐萊雅把鍋甩給促銷機制的道歉,也沒贏回消費者。

但就在歐萊雅道歉的當天,兩則“天下苦直播久矣”的投稿在微博上流傳開來,直指主播的“手也伸太長了”、“搞壟斷”。該微博如今轉發已近5萬。

李佳琦的最大危機,不是歐萊雅
李佳琦的最大危機,不是歐萊雅

那么問題來了,

1.超頭部主播為什么對品牌如此強勢?
2.品牌方和兩大主播的矛盾在于什么?
3.超頭部主播們真正的危機會是什么?


1、主播:分化加劇

首先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李佳琦和薇婭,早年并沒有如此強勢。

李佳琦在接受每日人物的采訪時,就說過“2020年以前,我們基本上是沒有什么話語權的,就只能接受”。面對李佳琦希望加大offer的請求,品牌方直接用“那我們以后再合作”作為回答[2]。

那么,為什么2020年以后,李佳琦和薇婭的話語權如此之大?

大背景是直播電商作為一個新的商品分發渠道的崛起,突破了萬億規模,自然行業內的主播的話語權也水漲船高。

李佳琦的最大危機,不是歐萊雅

但最本質原因還是,李佳琦和薇婭的絕對頭部地位奠定了他們的話語權,且強者恒強的分化還在加劇。

在直播的萬億規模里,能稱得上超頭部主播的一共就三個,分別是淘寶平臺的李佳琦、薇婭和快手平臺的辛巴家族。這三個主播的粉絲數量、帶貨能力都是一騎絕塵,后來者望塵莫及。

以剛剛過去的天貓雙11為例,預售首日,李佳琦賣了115億,薇婭賣了85億,兩個人加起來比北京商超之王SKP大廈一年的營收額還要高。緊隨其后的雪梨和烈兒寶貝分別只賣了9.3億元和1.59億元,跟兩大Top 2主播呈現斷層式差距。

直播電商本質上是提供綜藝功能的賣貨節目。薇婭自強不息的姐姐形象,李佳琦 “所有女生”的甜寵人設,都為其聚攏了大批粉絲——小城市女性回家在沙發上一躺,在刷直播間打發時間的過程中,就完成了下單。但實際上,直播電商江湖里的勝負手還是選品能力最低價

湖南衛視曾經的當家花旦李湘,4000元的貂皮大衣一件都沒賣出去。“翡翠女神”劉曉慶在直播間開賣翡翠手鐲,“不值這個錢”的刷屏讓她尷尬得下不來臺。

相比明星用自帶流量串場,主播在直播間用耕耘換來的流量更扎實。早年直播的時候,李佳琦哪怕累到眼睛閉上,嘴巴還在介紹產品,創下一年累計389場的記錄[3]。有粉絲流量支撐,頭部主播就有了向品牌壓價的底氣,從而以更低的價格收獲更多的粉絲,形成良性循環。

主播的“馬太效應”也就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一旦達到超頭部的地位,就能喊出“最低價”,而“最低價”一旦與主播捆綁,就會源源不斷吸引新的用戶。超頭部的主播于是逐漸成為了快到追不上的飛輪,新主播很難打破這個循環。

在今年的雙11首輪預售大戰中,雪梨、烈兒寶貝等其他淘寶Top 20主播與李佳琦、薇婭正面PK的時候,選擇了使用海外倉和天貓國際的貨源[4]。側面反映中腰部主播因議價權不及兩大超頭部主播,只能另辟蹊徑。

一位業內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曾提出“薇婭和李佳琦直播間的備貨,就已經可以給品牌直營店清倉了[4]。”在《給所有女生的offer》里,李佳琦提到過僅歐萊雅精華一個產品,備貨就達20萬件。

在主播“強者越強”的格局里,Top 2哪怕遠遠甩開其他,也不會安于現狀,而希望能做到獨一檔的第一。于是,內卷也在超頭部主播里發生:在賣蘭蔻套裝時發現自己拿到的價格比薇婭貴了20塊,李佳琦在直播間宣布“永遠封殺蘭蔻”,甚至,“給我淘寶彈窗的資源都不會再合作”。

在主播越來越強的時候,品牌的姿態,從當初的“下次合作”,變成了擠破頭也要進直播間。


2、品牌:坐立不安

互聯網知名人士雕爺在其新發的一篇文章中,用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來總結新品牌與主播的合作:新品牌是拿VC的骨頭去給主播們熬油[5]。但現在的情況是,哪怕是被熬虧錢,品牌也希望被李佳琦喊一句“OMG,買它”。

品牌支付的直播費用由“坑位費+傭金+商品折扣”三部分構成。坑位費來說,李佳琦、薇婭直播間帶貨化妝品的價格是每個商品8-15萬元,雙11期間上調至20萬元;超頭部化妝品品牌的傭金抽成在15%-30%;由于超頭部主播要的“全網最低價”,直播最大的費用可能是折扣,其次才是主播傭金[6]。

即使暫且不考慮折扣成本,品牌在直播間的投資回報率(ROI)低于1已是常態。一位國貨護膚品品牌的商務曾對媒體透露,“只要ROI預期能超過0.5,都在我們考慮范圍[7]”。

這是因為,品牌進駐雙11直播間,本身就不是為了賺錢,更多是為了進行品牌宣傳。考慮到直播間的巨大流量,在直播間虧本賣的商品,后續可以靠復購和溢價再賺回來。

李佳琦和薇婭直播間加起來近5億的觀看人數,再疊加消費者粘性帶來的高轉化率,品牌進超頭部主播的直播間,帶貨效果就像90年代登上《新聞聯播》的黃金廣告位。此番起沖突的雙11直播間其實更像“廣告位”,而非“柜臺”。

但持續低于市場價,打亂了大牌的價格體系。

首先,大牌自身有森嚴的價格體系。雖然電商的崛起,很大部分是因為縮減了銷售的環節而賣得便宜,但在壯大之后,線上要再賣那么便宜就很難了。因為它們會遭到品牌的抵制,大牌必須管理好統一的價盤,才能為線下的租金、店鋪導購等成本留下空間。

天貓做大,靠的也是擁抱品牌商。它必須要將商品的表面價格與線下調整一致,也就是建議零售價。雙11搞得那么復雜,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天貓不能破壞強勢品牌的統一價盤,但又想促銷吸引消費者,只能各部門自上而下做多種玩法,以復雜的方式提供優惠。

其次,平臺的零售議價權、品牌方的品牌議價權、以及渠道(主播)的推廣議價權,本來是一個三方博弈,但如今主播的議價權遠遠壓制了平臺和品牌。

在玉澤的發票門中,玉澤的店鋪自播優惠力度比李佳琦直播間更大。大量網友氣不過玉澤對李佳琦的“忘恩負義”,紛紛去找玉澤淘寶旗艦店開發票。品牌與主播的關系竟然“言情化”了,故事情節活像秀才高中意欲拋棄糟糠妻。

李佳琦直播間的“粉絲”找玉澤開發票

李佳琦的最大危機,不是歐萊雅

這才是品牌最顧忌的:品牌給頭部主播的“全網最低價”卻將消費者推到主播那邊,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已經借由低價這一形式轉移到了主播身上。

第三,價格體系破壞更深遠的結果是經銷商、分銷商方面的不滿。當消費者知道李佳琦直播間歐萊雅安瓶面膜賣8.58元/片后,由歐萊雅與上千名經銷商構建起的森嚴價格體系就被挑戰了:同款面膜,屈臣氏淘寶旗艦店現售21元/片。

通過“市場份額高–議價力強–商品折扣更低–市場份額變高”這種正向循環,頭部主播持續夯實自己的話語權,甚至通過砍價奪走了品牌的定價權。李佳琦收獲財富與名譽的背后,歐萊雅還可能面對經銷商的抗議。

歐萊雅事件中,客服一度“出言不遜”:“李佳琦說是低價就是低價的嗎,李佳琦也是個打工人而已。”這或許也從側面反映了品牌對主播的“惡意”。

但相比品牌,李佳琦們賴以生存的平臺才是他們最大的危機。


3、平臺:愛恨交加

2018年12月,當時淘寶直播的負責人趙圓圓被邀請去了李佳琦的公司,為的是商量一個難題:“別的主播要追上來了,李佳琦從哪突圍[9]?”

4A出身的趙圓圓給出了一個建議:李佳琦的定位應該是“全域網紅”——去抖音圈粉擴大影響力,從淘外把流量帶回直播間變現[9]。半年不到,李佳琦就在抖音上圈粉了2700萬追隨者。此后李佳琦的“oh my god”、“所有女生”等魔性剪輯短視頻也在抖音上爆火。

趙圓圓的判斷并沒有失誤,李佳琦的影響力很快就跳出淘寶,進入了全網范圍。只是他也許沒有想到的是——2年之后,羽翼豐滿的李佳琦到達無法撼動的頂峰之后,遭到了抖音的挖墻腳。

抖音為此開出了保底業績規模150%于淘寶,抖音粉絲數量2倍于阿里平臺的offer,而老東家淘寶則加碼到了“一個無法拒絕”的條件,直接給李佳琦專屬直播間的一級入口,才使得他對抖音“十動然拒”[10]。作為一款日活過2億的超級APP,這個入口意味著無法估量的流量傾斜。

超頭部主播的話語權之大,無疑會讓平臺坐立難安。在主播崛起的過程中,平臺傾斜流量,助力主播崛起。但一旦主播崛起,平臺站內流量高度集中在個人手中,消費者往往認的是主播的“低價心智”而不是平臺——這意味著平臺在對其的談判中逐漸喪失話語權。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頭部主播也擠壓了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間,也是平臺潛在客戶的流失。正如曾經的國貨之光玉澤,跟李佳琦鬧掰后,口碑受到影響。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小品牌也在主播那努力找回話語權。更“去中心化的”的抖音,則受到了品牌商的歡迎。

最重要的是,隨著商家將更多的投放預算轉移到直播電商,平臺在大促期間得到的廣告投放收入或有所下滑[6]。本質上就是收租的平臺,卻搞出了幾個二房東。哄的成本越來越高,打卻打不得,手握客戶資源的二房東隨手都有跑到別家去的風險。

推薦李佳琦走出淘寶的趙圓圓,在早年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就曾表示:如果一個新興賽道或者一個新行業出現,1.0階段,掌握了流量資源的一方,一定會先樹立標桿,把流量和曝光度集中到頭部身上,讓大家知道做這行有前途,但到了2.0階段,平臺要做規模,就會拿出相對普惠的機制。

面對超頭部主播,快手顯得雷厲風行許多。作為快手的第一主播,辛巴曾喊話平臺珍惜自己:“我辛有志在大部分的類目當中,可以調動整個國內的資源”。但他也許沒想到的是,快手削的就是你的頭部地位。

2021年10月,辛巴和快手官方的矛盾再一次爆發,他在直播間內對快手副總裁王劍偉破口大罵,懷疑自己遭平臺打壓,流量被攔截。

面對拼多多和抖音、快手夾擊的淘寶,處境則尷尬很多,但也開始扶植店播破局。今年雙11中,店播 GMV 同比大幅增長 91.5%,占比提升至 22%。天貓副總裁吹雪表示,整個雙 11 期間過千萬人次的直播間中,90%都是來自于店播。同是新消費品牌,修麗可選擇在自己的店鋪開直播,在線人數超150萬。

只是,相當于直播版詳情頁介紹的店鋪主播,在爭奪用戶時長的戰場上,該如何搶得過李佳琦和薇婭?


4、尾聲

能讓人上癮的高價消費品是門好生意,例如醫美和賭場,但能讓人內卷的也是門好生意,例如教育和電商。

電商平臺的競價排名比的不是“我的排序”,而是“我的排序要比你靠前”。最后就是,品牌爭奇斗艷,平臺坐收漁翁之利。

主播們起初也是平臺內卷游戲的玩家,隨著直播帶貨蔚然成風,“主播排位賽”立馬跟上,這讓各位帶貨主播的追求從“賣得好”變成“比你賣得好”,平臺只需坐看DAU/MAU/GMV蹭蹭上漲。

但未曾想,在直播電商這場游戲里,頭部主播反而成了真正的內卷發動機——品牌掏錢,平臺導流,主播住進豪宅成了頂流。


參考資料

[1] 親歷 | 直播圈潛規則:一晚上賺120萬坑位費 但我依然血虧,騰訊科技顯微故事
[2] 李佳琦沒有時間孤獨,每日人物
[3] 李佳琦:坐上火箭,人物
[4] 品牌降權李佳琦,20社
[5] 李佳琦殺死了雙十一,浪潮新消費
[6] 李佳琪薇婭 vs 歐萊雅事件解讀,東吳證券
[7] 雙十一直播間內卷:品牌方賣不回“坑位費”,時代在線
[8] 化妝品行業深度:美麗無止境,重點配置品牌端和渠道端,華安證券
[9] 抱緊李佳琦,帶貨賺錢才是正經事,36kr
[10] B面“雙11”:裝在套子里的人們,朱思碼記


作者:楊婷婷/余佩穎,編輯:周哲浩,特別支持:東吳證券 吳勁草
作者公眾號:遠川商業評論(ID:ycsypl)
李佳琦的最大危機,不是歐萊雅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數英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文明發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錄后參與評論

    評論

    文明發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8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宕昌县| 泰兴市| 华亭县| 灵寿县| 洞头县| 满洲里市| 迁西县| 青川县| 龙泉市| 邵阳市| 青川县| 蓝山县| 宝应县| 葫芦岛市| 建平县| 泾川县| 临沭县| 南宁市| 五家渠市| 策勒县| 宜丰县| 化隆| 克山县| 荔浦县| 克什克腾旗| 富阳市| 武汉市| 宜川县| 天水市| 海城市| 全椒县| 东丽区| 阿勒泰市| 房产| 蓝田县| 靖江市| 慈利县| 太保市| 都江堰市| 诸暨市| 湄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