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拉橫幅抗議!58速運更名“快狗打車”是公關炒作嗎?
原標題:快狗打車更名是公關炒作嗎?
萬萬沒想到,在七夕節和這個周末刷屏的竟然是“快狗打車”。大叔今天聊聊。
先梳理一下時間軸。
1、8月17日0點剛過,也就是上周五的七夕節,大叔的好朋友、物流圈第一KOL@黃剛 在其微博爆料稱,58速運升級為快狗打車。配圖顯示,有人主動給其爆料,58速運的服務號已經改成了“快狗打車”。
2、8月18日上午10點多,@58速運官方微博改名為“快狗打車”,并發布了一條題為《快狗打車,和你初次見面,多多指教!》的長微博,具體解釋了更名的原因:
去年58速運和GOGOVAN合并,取名“快狗”是沿用了GOGOVAN的中文名稱。“快”寓意快速,“狗”寓意可靠可信賴,讓大家了解到:我們是一個既快速又可靠可信賴的拉貨打車平臺。
3、8月19日早上9點22分,河南電視臺旗下@都市頻道 官方微博發布了一條視頻新聞,報道了一群河南貨車司機,拉橫幅抗議“58速運”改名叫“快狗打車”。僅僅過去1個小時,同樣的視頻,@都市頻道 又發了一條微博。
這個視頻報道成為“快狗打車”刷屏的核心素材。目前,該原生報道的視頻播放量是357萬。隨后,雖然是周末,也正好缺新聞,其他自媒體和媒體紛紛跟進吐槽此事。
4、8月20日9點19分,@快狗打車 通過官方微博正式回應此事,全文如下:
大叔有一個刷屏理論叫做“吐槽點”,這也是互聯網的一個基因,即品牌想要刷屏,必須要讓用戶在社交媒體討論你,甚至是吐槽你。去年,最成功的“吐槽刷屏”的案例就是“金拱門”。
但是,并不是只有一個品牌在去年改名啊,比如“愛彼迎”,為什么它沒有刷屏呢?大叔認為,“金拱門”就是贏在了吐槽點上:麥當勞如此高大上的一個品牌,竟然叫這么土的一個名字,到底是怎么想的?我要吐槽!
其實,“快狗打車”能夠引發如此大的爭議,底層邏輯也是“吐槽刷屏”。但這并不是大叔今天分析的重點。相信很多公關從業者看完那個視頻以及相關報道,可能會認為:這就是一場公關炒作啊!到底是不是呢?
通過梳理時間軸,大叔發現幾個有趣的現象:
1、時間。
快狗打車公布更名的時間,選擇在七夕節之后的周六,這對于稍微有點公關常識的人來說,都不會是一個好的傳播時機。一般情況下,企業選擇周末官宣一個事,基本上都是企業不太愿意主動傳播的事,但又不得不說,所以選在周末低調處理。
2、事件。
但從這件事的重要性來看,一個企業改了名字,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公關必須要賣力吆喝才對啊,怎么能選擇周末釋放這個猛料呢。
3、報道。
誰也沒想到,僅僅過去一天(實際上節目首播是當晚),一段“司機抗議快狗”的視頻在次日早上開始刷屏,這就是來自河南電視臺都市頻道的一個報道民生話題的節目。這個節目的首播是在前一晚,小編在次日將視頻報道更新到了其官方微博,卻意外走紅。
這個視頻報道,其實是一條民生社會類的新聞,原則上屬于“負面曝光”,但非常有意思的是幾位河南籍司機對“快狗打車”更名的看法,大叔簡單摘抄幾句:
“是把司機弄成狗,還是把客戶弄成狗?咱作為一個人來說,咱最起碼的尊嚴得有吧” “公司起著名,起個虎狼之師也中啊” “給客戶打電話過去,核對信息,那不能說,你好,我是快狗,那我是罵我自己還是罵公司” “人家下單就直接說,快來條狗接單” “公司說,京東人家的標志也是狗,但人家名字叫京東,天貓,貓不帶侮辱性的” “我們的意愿就是,你不貼這個車貼,更換任何名字都可以”
司機師傅的認真,加上河南話的幽默,再加上“快狗打車”的爭議,讓這段視頻迅速在微博和微信群被傳播。而這個報道《58速運改名!可這新名字卻成“罵街”,司機集體討尊嚴》的時間點與官方宣布在時間上無縫銜接,又疑似有很重的炒作痕跡。
4、節奏。
快狗打車昨天的回復,廢話略多,沒有重點,但由于上述視頻太火爆了,竟然也上了熱搜。原本一個官方想刻意低調的更名行為,卻在周末刷屏,極大地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從微信指數來看,快狗打車近幾天的數據可謂直竄了上來。
周六0點大V爆料,周六上午官宣,周日媒體跟進“曝光”,周一回應,單從節奏上來看,難逃故意炒作之嫌。
最后,大叔回答這個問題:到底是不是公關炒作嗎?
大叔認為,這不是一次完整地主動炒作,而是一次“半主動炒作+意外刷屏”。怎么解釋呢?
“半主動炒作”是指前半部分,從大V爆料,到官宣,這都是公關主動炒作,但選擇的時間節點,大叔確實沒看懂,可能快狗打車還有后招,卻因為河南司機的集體拉橫幅抗議沒做成。
“意外刷屏”則是因為這個報道,本質是一條社會新聞,且是本地新聞,還不是衛視節目,覆蓋率可想而知。首先,這個媒體渠道就不像是公關會主動選擇的。
其次,從操作層面上來看,對社會新聞的炒作,公關需要付出的代價很大,非常容易穿幫,引起“次生災害”,尤其是這些貨車司機,如果不是發自內心地這么認為,很難在媒體面前講得這么自然,甚至是生動。所以,大叔認定,這并不是公關主動炒作,而是確有其事。
萬萬沒想到的是,原本一條負面“曝光”的新聞,卻讓“快狗打車”的知名度借助社交媒體的二次傳播,實現了極大地提升。
這點與“金拱門”類似,傳播素材成為了刷屏的核心,而非渠道,因為真正引發大家吐槽欲望的是內容,而這次傳播核心素材的制造者,這個現象值得公關同仁重視,也是大叔說了很久的理論:
渠道越來越不重要了,內容為王。至于快狗打車的官方回復,大叔認為,既沒有平復貨車司機的激動心情,甚至連一個“愿意接受司機師傅反饋的意見”的姿態都沒有,也沒有很好地借此機會向用戶解釋清楚到底是什么品牌升級,“快狗”有什么更好的功能,也沒有向行業段闡釋清楚,這塊業務的獨立,未來將怎么和“滴滴”或其他競品PK。
大叔常說,公關其實就是要做好對內和對外的溝通,對內分為對上和對其他,對外分為對消費者、對合作伙伴、對行業、對媒體和對政府。
快狗打車的回復聲明,看似說了很多,但沒有記憶點,在對司機端,消費者端和行業端,其實都沒說清楚,三邊都沒靠上,實則是浪費了這么一次借勢刷屏的機會。
但不管是不是意外,廣告費確實是省了。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公眾號:萬能的大叔(ID:wannengdedashu)。公關行業老司機,粉絲20萬,精準定位在公關市場品牌媒體人群。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