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僅要內卷,更要外卷——好旺角兩周年
今天是2021年10月8日,【好旺角】的兩周歲生日,作為十年之約的第二封公開信,我們來聊聊“內卷”。這是一個在這段時間非常高頻的詞匯,大家有時會調侃說:“又卷起來了!”。就是這個讓大家有些焦慮,有些無奈的詞,我對它有我自己的看法。
初識這個詞,我模糊的記得,應該是在2018年底。應該是在某個經濟類的公眾號里,具體說了什么我已經記不太清了。2020年10月,內卷這個詞第一次出現在了【好旺角】提案的DECK里。但隨著這個詞在2020年疫情之后的持續發酵,它終于成功的在2021年登頂了。它成為了大家討論消費者洞察中的高頻詞匯。但大家有沒有發現,我極少(應該是沒有)讓大家把這個詞寫進最后的提案DECK里。為什么?因為我挺煩這個詞的。
“內卷”是一個經濟學名詞,這個詞的本意是指在一個市場模型中無論再怎么樣的投入都無法創造新的價值。這種無謂的內部消耗稱之為“內卷”。中國經濟其實不存在什么“內卷”,我們這個創意行業也不存在什么“內卷”。
我真正煩這個詞的地方在于大家把“內卷”簡單的等同于了內部競爭,或者更直接的說,等同于不想競爭。“又卷起來了!”更是一種對競爭的嘲諷和調侃。但我想說,我們需要內部競爭!
對一個人,一個團隊,一個公司,一個行業來說內部競爭都是必須的。
大家在共同做一件事情,如果其中沒有競爭,那是可怕的。如果把簡單的競爭上升到過度競爭的范疇,從而逃避競爭,那是很可怕的。如果從逃避競爭直接上升到充滿正義感的拒絕競爭,那就是最可怕的。逃避競爭不應該被鼓勵,被政治正確,因為在創意行業,競爭的結果往往是擇優。多數情況下,我們通過彼此的競爭能得到更優的解決方案。
我是喜歡競爭的,【好旺角】也是歡迎競爭的,但關鍵是我們怎么去理解競爭。其實我特別喜歡“內卷”中的“卷”字,它很好,也很形象的表達出我對競爭的理解:就是要抱著野心,謙卑的去學習,把所有的好東西都包裹起來。
【好旺角】是一家學習而來的公司,公司的方方面面都有許多其他公司的影子,甚至你們的員工手冊都是我和Serena研究了許多我們工作過的公司之后,擇優組合而成的。這體現了我們對【好旺角】的野心,我們希望他是一家擇優的公司。而對一家創意公司來說,擇優的過程其實就是每個人自我提升的過程。這種提升的動力很大程度來自于內部的競爭。我喜歡并且欣賞你們在講出自己IDEA的時候眼里那種秒殺一切,等待掌聲的自信。但別忘了,真正的智者是善于傾聽和學習的。如果“卷”代表每一個把東西做好的決心,那么【好旺角】需要“內卷”。如果“卷”代表向你身邊的人學習,那么【好旺角】更需要“內卷”。但,這還不夠,遠遠不夠!
這世界很大,大到我們很小。作為個體,每個人的認知都是有局限的,每個人的興趣也是有邊界的。如果把一個公司比作一個人,那我很坦白的告訴大家,【好旺角】也是有邊界和局限的。但是創意行業最怕的就是局限和邊界,所以,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向外看。當你把視線移向整個世界,跨越地域,語言與文化,你會發現這世界上的好東西實在太多了。這個時候你就不會再討厭“卷”,你會愛上“卷”,你會恨不得自己馬上擁有“卷”的超能力。疫情確實限制了我們的身體,我的護照早已過期,我最后一次飛國際航班也已經是兩年前的事情了,但是這不會影響信息的傳遞,不會影響我們想要學習的心,更不會影響我們想要把【好旺角】做到最好的野心。
在【好旺角】,我們不僅“內卷”,不僅要把身邊小伙伴的優點占為己有,我們更要“外卷”!把外面的好東西通通卷進來!
此刻是午夜,我在漫天的星光下寫下這封信,內心跟此刻的星空一樣平靜,因為我知道,【好旺角】必須仰望天空,看盡無數閃亮的星星,才能成長為別人眼中的那顆星星。
——好旺角 創始人 張超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