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受害者親述:6000萬欠債我能抗,但三次申明心已涼!
作者:張一弛,來源:金錯刀
距離比亞迪”廣告門“事件爆發(fā)已經13天了,事情完全進入了不可控的局面。
各家文章的標題逐漸開始把 ”丑聞“悄悄換成了:“魔幻離奇懸案”,“廣告詐騙奇案”,“羅生門事件”。
一個叫李娟的女人,在過去近3年時間,串聯(lián)起31家廣告商,砸下11億元營銷費用,為比亞迪做廣告宣傳,可等到這些供應商討要欠款的時候,比亞迪卻回復了一句:“ 不知情,與我無關。”
而今天,事情最吊詭的地方在于:所有人都在說自己是受害者!
比亞迪覺得冤,認為是李娟冒用比亞迪員工身份、偽造印章進行合同詐騙;供應商覺得冤:“為比亞迪做了三年推廣,怎么一句不知情欠款就打水漂了?”;而事件的核心,李娟據(jù)說已經不堪其擾,用自己有套來歷不明的房產為理由自首。
昨天,冒著大雨,刀哥見到了BYD供應商之一,某家廣告公司創(chuàng)始人X先生。
這幾天,他的生活發(fā)生了過山車一樣的反轉,墊款6000萬下落不明,為了保證公司繼續(xù)運轉下去,他已經抵押了房產,解雇了公司十幾名員工。
”這個騙局,到底騙了什么呢?”X先生一直在重復這句話,他跟刀哥講述了他與上海比亞迪公司接觸的經歷,也透露了很多不為人知的細節(jié)。
到底,真相是什么?誰在撒謊?
01
我們跟比亞迪簽了60多份合同
李娟的團隊太專業(yè)了
刀哥第一個疑惑點是:這些供應商跟上海比亞迪的合作至少一年以上,難道沒有察覺一點異常嗎?
而X先生卻告訴我,這個團隊太專業(yè)了!
以下為X先生口述:
因為大家都在這個圈,基本上客戶都是靠相互推薦。2017年4月份,我們認識了上海比亞迪的人,他們有需求,然后通過立項,比稿,我們做的還不錯,就進入了他們供應商的名單。
當時我們做的第一個項目,是東北三省和內蒙兩個區(qū)域的線上廣告的整合傳播。它所謂線上就是不光是互聯(lián)網的,還包括平面媒體,廣播,數(shù)字投放,核心事件的宣傳,甚至區(qū)域上的一些TVC拍攝,從去年到現(xiàn)在,我們跟上海比亞迪簽了大概60多份合同。
上海比亞迪的辦公室在上海國金二期,是陸家嘴最好的辦公室,但那個辦公室不是剛剛成立的,是早就成立了。我跟團隊第一次去的時候,是要在前臺拿身份證去登記的,必須說明自己是去8樓比亞迪找誰,樓下才會讓你進去。
上去之后門口有很顯眼的比亞迪的LOGO,然后你進去大辦公室里面大概40來個員工,來之前我們也打聽了,很多員工都有三四年的工齡。
最讓我想不透的細節(jié)是:如果他們都是假的,那這幫騙子也太專業(yè)了!
在整個過程中對方非常地專業(yè),他們郵件后綴都是sh-byd.com,在服務過程中也是我們這種廣告狗能夠特別熟悉的那種,你去提方案,不行打回來,創(chuàng)意不好,然后改,加班、熬夜。
X先生團隊跟上海比亞迪員工溝通細節(jié)我第一次見李娟,是李娟通過她底下人跟我們反饋,比亞迪現(xiàn)在國際市場做得很不錯,可能涉及到東南亞的推廣, 于是我們就碰面談這個事。
她是挺胖的一個女孩,溝通起來很專業(yè)。她會在傳播方面非常注重效果,她不像有些車企說做宣傳只要品牌,要露出,要曝光就可以了。
因為她是做區(qū)域市場,所以她要求你所有的傳播,都要跟最后的實際銷售線索去掛鉤。甚至在海外的時候她都提出來,比如說在海外做的話這個效果怎么檢測,海外這種檢測。
我們所有聊天的內容,全都是在做業(yè)務的,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不會去想說它是騙子。而其實這件事哪怕是到現(xiàn)在,說她是騙子,我們依然是打問號的,她騙了什么?
02
出事兒的時候
李娟就坐在辦公室說“隨時找我”
刀哥另一個疑惑點是:墊款超過幾千萬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為什么這些供應商會心甘情愿往里砸錢呢?
以下為X先生口述:
汽車行業(yè)的客戶有一個公開的潛規(guī)則——在跟你簽單子的時候不光考量你的業(yè)務能力,墊資能力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
相對來講外企好一點,外企的付款周期都非常標準,一個月三個月,可能六個月就算長的了。但是民營企業(yè)帳期長是很正常的,而且汽車行業(yè)帳期長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
不墊錢會影響關系,關系不好客戶就換一家廣告公司,大公司更是如此,所以本土公司會為了維護關系不斷墊錢。而比亞迪又是大客戶,我們?yōu)榱瞬皇ヒ淮未髥蔚臋C會,只能鋌而走險。
X先生與上海比亞迪簽訂的合同但當時,對方并沒有跟我們帳期這么長,當時跟說大概是120個工作日,可后來又告訴我公司1-4月份是封帳期。從今年年初開始,我其實心里就有點打鼓,跟比亞迪的人說“我這實在是沒錢墊了,你等前面項目來我再啟動。”
但實際上,這個過程中也有投入,你要為團隊發(fā)工資,說實話就這一段時間,我們?yōu)楸葋喌蠈懙姆桨皋饋淼靡蝗烁摺?/strong>
而正當我們團隊為比亞迪加班熬夜,想著搞定這個大客戶,公司的訂單會越來越多的時候,事情的走向,幾周前徹底發(fā)生了轉折。
左一為李娟有天晚上,我接到了上海比亞迪區(qū)域市場負責人的電話,電話那邊整個人都慌了,跟我說李娟告訴他陳振宇失聯(lián),可能總部不認她了,整個事件可能是一個騙局。
我當時就懵了,感覺頭皮發(fā)麻,對方也是懵的:“我干了這么長時間,天天都在為比亞迪琢磨這個琢磨那個,今天突然告訴我你是假的,你不是比亞迪的員工。”
我立刻聯(lián)系到了李娟,她一直沒有失聯(lián),她回復我:“我就在辦公室,隨時可以來找我。”
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巍女士曾出席比亞迪與阿森納足球俱樂部的合作簽約儀式最后她進去這件事是很多供應商都知道的,她不是比亞迪把她弄進去的,是她自己進去的,因為可能這件事出來之后有很多供應商找她,她實在受不了,不堪其擾,自己報警要進去,一開始警察不要她,說做完筆錄你就走吧,她說我不走,我就要在里面待著。
我有幾點現(xiàn)在也想不透,第一,一個騙子不跑,干嘛她自己非要往里進?
第二,如果她是一個騙子,在比亞迪扮演一個供應商,然后在供應商面前扮演成一個甲方讓你干活,最后把比亞迪的錢收走了。但如果是這樣,你這件事干得悄無聲息比較好,你沒事整阿森納的事,然后還要跟我說你要做東南亞推廣,你要想干這種事,就做得越不讓人知道你這個錢掙得是越容易的,你為什么要把這個事弄這么復雜,這么大?
第三,一個假的比亞迪公司怎么有一個經銷商的名單呢,這是李娟最后給我們提供了所有經銷商這些名單,她是怎么拿到的呢?
X先生的公司曾經為比亞迪投放的廣告一個曾經是李娟下屬的人在事發(fā)之后說:“我翻了公司的那個聊天群,翻半天看到的李娟說的內容全部是要好好工作,比亞迪具體每項工作要怎么干,加班的時候還會給團隊打氣,一個騙子為什么要這樣?”
03
比亞迪的聲明
讓瀕臨破產的供應商心都涼了
“作為一個上市公司,有人給你提供了11億的免費服務,3年后比亞迪才發(fā)現(xiàn)嗎?”
X先生趕到上海,才發(fā)現(xiàn)這里已經聚齊了30幾家比亞迪的供應商,在過去的三年里,這些公司陸續(xù)服務并執(zhí)行了多場比亞迪品牌的線上線下推廣活動,總計金額達11億元,而到最后他們得到的答復都是:你們簽約的“比亞迪”,并未得到比亞迪的官方授權。
但徹底讓這些供應商心涼的是: BYD作為一家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龍頭企業(yè),在廣告門發(fā)生后,并沒有承擔向公眾澄清事實的責任,而是“粗暴地把問題置之一旁”。
第一份聲明,比亞迪發(fā)的非常不起眼,連150字都不到,雖然發(fā)在官網上,但是不仔細找,根本找不到。強調的重點是:有人談到李娟,我說兩句,這個李娟是個騙子,騙了不少人,我舉報的。
第二份聲明,一句 “均不知情,也與我無關”,更是冷冰冰的關上了供應商們求助的大門。
文中的上海比亞迪電動車有限公司是于2017年成立,但服務的上海比亞迪電動車有限公司是于2016年開始的,包括全國試駕會,戶外硬廣投放。
所以說不知道?比亞迪所有區(qū)域做的活動,應該都是需要大區(qū)經理、各4S店經銷商負責人來參加活動,總部批準,才能落實的吧?
比亞迪是廣告?zhèn)鞑サ氖芤嬲撸珔s說毫不知情,如何界定知情或不知情?
7月16號,飽受輿論壓力的比亞迪,終于發(fā)出了第三份聲明。本來事件的核心人物是李娟,但供應商們認為,比亞迪的三份聲明毫無誠意。
事件發(fā)生后,第一時間站出來溝通的必須是企業(yè)的CEO或者創(chuàng)始人,一是展示你的誠意,二是說明你的擔當和責任,企業(yè)尤其是CEO應該勇于承認,并表達出汲取教訓的態(tài)度,而不是推脫和逃避。
客觀的說,這次引爆BYD事件的公號,其實并不算是一個大號。這些供應商曾經嘗試聯(lián)系比亞迪,但是他們錯過了絕佳的和媒體互動溝通的機會。
比亞迪公關在這其中,看不到任何有效的作為。微博迄今為止沒有任何表態(tài),一個龍頭企業(yè),竟然在關鍵時刻在網上沒有任何反應,而且關閉了微博評論,刪除了微博中所有和阿森納有關的內容。
聲明發(fā)出后,BYD不可能不知道這個聲明中撇清所有自己會有問題,可是還是這樣辦了,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洗錢也好,派系斗爭也罷,可現(xiàn)在比亞迪內部管理混亂,公關毫無作為已經是實錘。
從供應商角度來講,其實我們特別不愿意一個中國打到全世界的一個民族企業(yè)品牌是這樣的,因為之前大家在做項目的時候都是信任這個品牌,我們幾乎把全部的時間都鋪在這個品牌上,然后突然出這么一件事,那個聲明確實讓人很受不了。
比亞迪把自己摘的特別干凈,干凈的有些耀眼,但股價卻一路下跌。
比亞迪事發(fā)后一句“我也是受害者”。你說擺這個姿態(tài),沒有一個大企業(yè)應該站出來的姿態(tài),你覺得可笑嗎?
本文經授權發(fā)布,轉載請聯(lián)系作者
作者公眾號:金錯刀(ID:ijincuodao)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shù)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