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CKED 牛鬼蛇神:常人別來做創意
套路即死路。
我們正式開始培訓工作后,引來了不少關注,其中有個人也有企業。最多的是已經畢業的年輕人,他們有些已有5、6年的工作經驗。有些是游走于各大4A廣告公司的自由人,也有一些是在本土小型設計公司工作的設計師。有做過social文案的,也有任職account希望轉當創意的。在校大學生也有,但是比較少,因為他們還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學員們的共通點都是想提升自己,希望不必再徘徊不前,能很快實現夢想,加入最棒的創意團隊。
企業方面的興趣是我們沒料想到的,他們大多數是本土線上和線下各種類型的廣告公司,也有4A集團和甲方企業需要我們提供內部培訓。
在交流中,我們發現在一個關鍵問題上,有部分學員所尋求的,跟創意培訓的本質是有出入的。這部分學員希望來學到一些套路,認為我們這種4A出來的“大師”必定藏有一招半式,能夠速戰速決的去應付工作。換言之,這部分學員就是因為覺得做廣告只是一份差事,沒必要過多思考折騰自己,所以就來我們這里取經。
但創意偏偏就是要你多思考的一個過程,而且你還應該走一些別人都沒走過的路。
原創性是必然的追求,你需要磨練,沒有捷徑。創意人本身就要有這種沖動和欲望去玩、去試探各種奇思妙想。你不是要找尋某一個標準答案,而是要去摸索出各種創新的解決方案。這種能力需要不停鍛煉。所以,能成功做創意的不會是常人,從a點到b點,他們看到的不會是一條直線。
我們覺得這個誤區特別大,特別嚴重。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些學員之所以會有這些偏離創意本質的想法,是因為多年來整個市場就對創意持有錯誤的態度。從學校到職場,從品牌方到廣告公司,大家做事的方式和潛規則,就是盡量把一個創意行業科學化。不懂創意的人不斷試圖把創意這個難掌控的玩意兒變得可控,好操作。要是有辦法用1+1弄出一個“idea”,你就是大贏家!
套路變成了硬道理,創意難逃一死。
這問題其實早已泛濫成災,只是我們都沒去關注,或不想關注而已。我們普遍的想象力和創意水平讓人不敢恭維,那不是因為我們笨,而是社會上上下下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創意,因此更不知道該如何培育創意人才。應試教育本身對創意的提升就是一大障礙,因為應試教育是必定有正確答案的,它已成功把我們都養成了用公式來解題,以套路謀生存的人群。就連原本活力無限的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在這大環境底下都變得刻板,套路連篇。現在我們創意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后繼無人。膚淺的看,就是廣告業不再吸引年輕人,但如果我們自己都沒能身體力行去展示廣告創意的真正魅力,那年輕人又怎會為它著迷。與年輕人接觸多了,我們發現他們原來是完全不了解創意是這么回事,不知道廣告可以這么好玩。但當他們體驗到了想點子的刺激,就會覺得這是件很有趣、很有挑戰性的事。同時,他們也獲得了滿足感與心智層面的回報。
創意甚至是會讓人上癮的。
我們覺得業界和學界,都沒有真正的剖析和理解這些人性的因素,也因此低估了自己的言行所帶來的影響。套路思維和缺乏冒險精神,是國內創意發展最大的絆腳石。創意行業的興衰,還要靠大家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去引領更多有潛質的年輕人,感受創意魅力,走上正軌。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