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玩具逛街时突然按下按钮的故事,丰满的妺妺3伦理播放,新婚人妻不戴套国产精品,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百度

咪蒙獨家:爆款文章三大共性是深度、永恒共鳴與新鮮洞察

舉報 2018-05-29

來源:青騰匯

作為一個內容創業領域的佼佼者,咪蒙的成長速度與時代的進度條很匹配。

從內容領域起步,咪蒙迅速成長為繞不過去的一個業界標桿,隨即圍繞「咪蒙IP」進軍知識付費、影視等領域。咪蒙是怎樣生產爆款內容的?如何搭建新媒體團隊?又如何看待新媒體行業趨勢?咪蒙的知識付費產品有何不同?

「新一代企業家俱樂部」青騰匯帶領幾十位企業創始人組成青騰匯私訪團,1月19日到咪蒙公司,觀摩咪蒙獨家選題會,探討爆款內容生產之道與知識付費發展趨勢。


咪蒙精華觀點摘錄:

觀點比故事重要。

共鳴點要用新方法來表達。

爆款文章本質上還是觀點取勝。

僅獵奇還不夠,要獵奇得有意義。

用戶思維招人、產品思維運營。

最大的痛點是熟視無睹的痛點。


穿了一襲黑西裝的咪蒙,是自信的,也是開放的,針對青騰會員們的疑問,她一一作了解答:


01  不建議To B企業做內容,高頻需求例外

在青騰匯會員提問「 To B 企業要不要自己做內容時」,咪蒙表示不建議。

很多創始人問這個問題。但是在(微信公眾號)打開率下降、漲粉越來越難的情況下,咪蒙不建議自己做內容。

現在內容創業很難。我們打造新媒體矩陣時因為有賣點,有需求量。企業是否自己做內容,要看目標客戶群需求是否高頻。

企業招聘新媒體人才時,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是網感好。在招聘的時候可以問:微博上關注誰、公眾號關注什么,要找公司懂互聯網的人去面試,這一點很重要

 

02  避免公眾號雷同,解決「熟視無睹的痛點」 

作為一個內容創業領域的佼佼者,咪蒙的成長速度與時代的進度條很匹配。    從內容領域起步,咪蒙迅速成長為繞不過去的一個業界標桿,隨即圍繞「咪蒙IP」進軍知識付費、影視等領域。咪蒙是怎樣生產爆款內容的?如何搭建新媒體團隊?又如何看待新媒體行業趨勢?咪蒙的知識付費產品有何不同?    「新一代企業家俱樂部」青騰匯帶領幾十位企業創始人組成青騰匯私訪團,1月19日到咪蒙公司,觀摩咪蒙獨家選題會,探討爆款內容生產之道與知識付費發展趨勢。     咪蒙精華觀點摘錄:   觀點比故事重要。  共鳴點要用新方法來表達。  爆款文章本質上還是觀點取勝。  僅獵奇還不夠,要獵奇得有意義。  用戶思維招人、產品思維運營。  最大的痛點是熟視無睹的痛點。    穿了一襲黑西裝的咪蒙,是自信的,也是開放的,針對青騰會員們的疑問,她一一作了解答:     不建議To B企業做內容,高頻需求例外   在青騰匯會員提問「 To B 企業要不要自己做內容時」,咪蒙表示不建議。    很多創始人問這個問題。但是在(微信公眾號)打開率下降、漲粉越來越難的情況下,咪蒙不建議自己做內容。    現在內容創業很難。我們打造新媒體矩陣時因為有賣點,有需求量。企業是否自己做內容,要看目標客戶群需求是否高頻。    企業招聘新媒體人才時,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是網感好。在招聘的時候可以問:微博上關注誰、公眾號關注什么,要找公司懂互聯網的人去面試,這一點很重要。      避免公眾號雷同,解決「熟視無睹的痛點」     咪蒙新媒體團隊一角    很多公司在做公眾號矩陣,部分內容有雷同并不奇怪。公眾號的雷同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比如說:教育類的問題都很類似。    針對這些相似的問題,一定要有新的洞察。比如2017年一篇閱讀量800萬的文章,就是針對學生「 寫作業」。這個文章是說:「 你有種買學區房,有種陪孩子寫作業嗎?」    這是大痛點吧,你們會發現熟視無睹的痛點是最痛的痛點。生活中很多類似的痛點沒有發現。之前還寫過一篇「一邊當老板一邊當孫子」的文章,也是新的痛點和洞察。其實老板才是全公司最沒有安全感的人,但是他要給所有人安全感,大家覺得做老板很好,但是其實是當孫子,就會發現新的痛點和新洞察。    新商業模式其實也一樣,摩拜和滴滴就把「熟視無睹的痛點」做成了。      爆款文章三大共性   爆款文章的第一類共性,就是大熱點,同時你寫得又比所有人都觀點新、有深度。    2017年有幾篇千萬級的文章,比如江歌案是1400多萬閱讀,它的標題比所有人都有逼格《法律可以制裁兇手但誰來制裁人性》。這個文章是有思考的,大熱點、大深度。2015、2016年的時候,看到一篇喜歡的文章就會轉,現在是讀起來能給自己加分,才會轉。    爆款文章的第二點共性,是「 永恒的共鳴 」。但是你要寫得好,把單品做到極致。    比如「重難輕女」,這就是一個永恒的共鳴話題。我們有一篇《看過媽媽愛弟弟的樣子才知道從沒愛過我》,這是切了一個全新的角度,也屬于「熟視無睹的共鳴」。還有一篇是寫「男生給女生拍照拍得很丑」,每次都是爆點,因為這真的是永恒的共鳴點,但是你要用新的方法來表達。    爆款文章的第三點共性,就是對生活的新洞察、新發現。    就像剛才說的,「誰不是一邊當老板一邊當孫子」、「誰不是一邊生活,一邊不想活了」?,F在崇尚情商,我們不能發怒不能哭不能生氣,所以我們的情緒是憋著的,很痛是一種默不作聲的崩潰,甚至我們臉上還在笑著,但是內心已經很崩潰了,這是(用對生活的新洞察、新發現)戳共鳴。    還有一類爆款文章是「時節性」的選題,算是熱點的一種。比如說過年的時候寫過年,最近寫春運;還有一類是「老問題的新回答」,比如《世上只有一種男人不會出軌》,當時的答案是心中有恐懼的男人,害怕失去你的恐懼大于他想出去亂搞的沖動;一個男人為什么戴婚戒,我們講婚戒是承諾,其實婚戒更是拒絕。你可能會喜歡很多人,但一旦戴上婚戒就意味著拒絕,我們會給出這樣一個新的解釋。    針對爆款文章,本質上還是觀點取勝。新媒體的本質還是「內容」。我們不斷訓練我們團隊的觀點,現在是每天中午12點,針對當天熱點每人想5~10個切入點。半年的訓練后,隨便什么點都可以切入了。     如何打造一支內容團隊     咪蒙公司選題會     咪蒙公司現在有70多人,其中不乏年輕面孔。而這些人,都是公司培養的。咪蒙的經驗是,內容屬性的、偏業務型的團隊自己帶,平臺屬性的團隊從BAT等大平臺招人。    招人,首先是要確定招的那個目標群體的痛點是什么,一定要用用戶思維招人。你要知道你的目標群體,如果你要招社招的人,社招的人痛點是什么,你要想他為什么跳槽,是辦公室政治,做事不累但職場心累,就打這個點,打辦公室沒有政治;如果是大學生,就關注大學生的痛點「學習」。    其次,「用戶思維」的提法跟騰訊是一樣的,我們也是用用戶思維、產品思維做企業,把公司的人事制度、福利制度等全部做成產品。辦公室裝修這樣的事不用問老板,而是針對員工,把員工當用戶那樣去調研,去更正制度。    2018年,公司會做一個組織架構的調整,我們會以產品為邏輯拆分為內部創業項目,以8個人以下為單位,以產品為邏輯來建,千萬不要以能力為邏輯,也就是說以后設計部的人打散到產品里面去,運營全部打散。    以產品邏輯拆分項目,鼓勵內部創業,公司以投資商的心態,看商業計劃,給搭配資源,把公司做成平臺。創意類公司特別適合這么做。但是永輝超市也這么做,他們是千億級規模,但是也把大公司拆分為小公司,每個小公司又拆成100人的組,組又拆成6個人的團隊,他的公司全是6個人。    內容趨勢:觀點比故事重要  首先,觀點會更重要,觀點比故事重要。在微信早期是可以靠故事取勝的,給一個非常獵奇的故事,現在大家對獵奇還有感覺,但是獵奇的內容沒有意義是不行的,要獵奇得有意義,觀點大于故事。    第二,流量高度集中。如果是新媒體做內容的話一定要跟熱點,這是特別大的感受。你發現一個用戶的行為,我寧愿看那種爆款,只看爆款,我看到朋友圈反復刷的東西才會看,現在讀者和用戶不上當了,這個很重要就是流量高度集中,所以最好寫熱點,因為熱點自帶關注。    第三,當轉發線和閱讀線變高之后,一定要單品每一篇文章,采用單品思維。我們報題的時候就要說,你這篇文章對誰說話,跟同題文章比最厲害的點是什么,要非常清晰。舉例說,如果我們寫「 男朋友不會給我拍照」如果確定這個選題,單品邏輯是什么,是追求絕對有趣嗎?如果有趣把有趣做到極致,做到圖片特別有趣、點評特別有趣、連廣告也特別有趣,做到這個數據才會高。    不管新媒體怎么發展,有一天新媒體變成舊媒體了,但是有一天人們對觀點的需求是永恒的,我們現在內容團隊就兩個能力,觀點、故事。學會講好故事、學會提觀點。      知識付費的本質是跟用戶搶時間    青騰匯與咪蒙合影    在有限的時間里,用戶是玩游戲,還是參與付費學知識呢?能給他一個理由放下游戲聽課嗎?    知識付費(的原理)很像是健身,要解決幾個問題:  一、你的產品解決了什么問題?我們公司做知識付費,不做知識升級,做技能升級,給你解決問題,解決你的實際問題比如說搞定婆媳關系,在婚姻中保護自己的財產;    二、能不能開發新的產品形態,讓用戶一次性把課全上了,不要讓他有復購,不要讓他有挫敗。行業里,用戶聽課率下降是很普遍的,我們課程的第一節聽課率300%多,人均聽了三次,后來就逐漸下降。我們的比例是高的,但是還是不夠好。我在想在產品形態上是不是可以解決,不要做一年的長課,我是絕對不做長課的,我做短課,讓他聽1/3的時候就結束了。    三、給方法不要給知識,我們對知識付費的定位是技能,不要讓用戶有挫敗感。    關于影視,團隊一直在做,大概9月份會開拍,是關于青春、女性成長的題材。
咪蒙新媒體團隊一角

很多公司在做公眾號矩陣,部分內容有雷同并不奇怪。公眾號的雷同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比如說:教育類的問題都很類似。

針對這些相似的問題,一定要有新的洞察。比如2017年一篇閱讀量800萬的文章,就是針對學生「 寫作業」。這個文章是說:「 你有種買學區房,有種陪孩子寫作業嗎?」

這是大痛點吧,你們會發現熟視無睹的痛點是最痛的痛點。生活中很多類似的痛點沒有發現。之前還寫過一篇「一邊當老板一邊當孫子」的文章,也是新的痛點和洞察。其實老板才是全公司最沒有安全感的人,但是他要給所有人安全感,大家覺得做老板很好,但是其實是當孫子,就會發現新的痛點和新洞察。

新商業模式其實也一樣,摩拜和滴滴就把「熟視無睹的痛點」做成了。

 

03  爆款文章三大共性

爆款文章的第一類共性,就是大熱點,同時你寫得又比所有人都觀點新、有深度。

2017年有幾篇千萬級的文章,比如江歌案是1400多萬閱讀,它的標題比所有人都有逼格《法律可以制裁兇手但誰來制裁人性》。這個文章是有思考的,大熱點、大深度。2015、2016年的時候,看到一篇喜歡的文章就會轉,現在是讀起來能給自己加分,才會轉。

爆款文章的第二點共性,是「 永恒的共鳴 」。但是你要寫得好,把單品做到極致。

比如「重男輕女」,這就是一個永恒的共鳴話題。我們有一篇《看過媽媽愛弟弟的樣子才知道從沒愛過我》,這是切了一個全新的角度,也屬于「熟視無睹的共鳴」。還有一篇是寫「男生給女生拍照拍得很丑」,每次都是爆點,因為這真的是永恒的共鳴點,但是你要用新的方法來表達。

爆款文章的第三點共性,就是對生活的新洞察、新發現。

就像剛才說的,「誰不是一邊當老板一邊當孫子」、「誰不是一邊生活,一邊不想活了」?,F在崇尚情商,我們不能發怒不能哭不能生氣,所以我們的情緒是憋著的,很痛是一種默不作聲的崩潰,甚至我們臉上還在笑著,但是內心已經很崩潰了,這是(用對生活的新洞察、新發現)戳共鳴。

還有一類爆款文章是「時節性」的選題,算是熱點的一種。比如說過年的時候寫過年,最近寫春運;還有一類是「老問題的新回答」,比如《世上只有一種男人不會出軌》,當時的答案是心中有恐懼的男人,害怕失去你的恐懼大于他想出去亂搞的沖動;一個男人為什么戴婚戒,我們講婚戒是承諾,其實婚戒更是拒絕。你可能會喜歡很多人,但一旦戴上婚戒就意味著拒絕,我們會給出這樣一個新的解釋。

針對爆款文章,本質上還是觀點取勝。新媒體的本質還是「內容」。我們不斷訓練我們團隊的觀點,現在是每天中午12點,針對當天熱點每人想5~10個切入點。半年的訓練后,隨便什么點都可以切入了。


04  如何打造一支內容團隊

作為一個內容創業領域的佼佼者,咪蒙的成長速度與時代的進度條很匹配。    從內容領域起步,咪蒙迅速成長為繞不過去的一個業界標桿,隨即圍繞「咪蒙IP」進軍知識付費、影視等領域。咪蒙是怎樣生產爆款內容的?如何搭建新媒體團隊?又如何看待新媒體行業趨勢?咪蒙的知識付費產品有何不同?    「新一代企業家俱樂部」青騰匯帶領幾十位企業創始人組成青騰匯私訪團,1月19日到咪蒙公司,觀摩咪蒙獨家選題會,探討爆款內容生產之道與知識付費發展趨勢。     咪蒙精華觀點摘錄:   觀點比故事重要。  共鳴點要用新方法來表達。  爆款文章本質上還是觀點取勝。  僅獵奇還不夠,要獵奇得有意義。  用戶思維招人、產品思維運營。  最大的痛點是熟視無睹的痛點。    穿了一襲黑西裝的咪蒙,是自信的,也是開放的,針對青騰會員們的疑問,她一一作了解答:     不建議To B企業做內容,高頻需求例外   在青騰匯會員提問「 To B 企業要不要自己做內容時」,咪蒙表示不建議。    很多創始人問這個問題。但是在(微信公眾號)打開率下降、漲粉越來越難的情況下,咪蒙不建議自己做內容。    現在內容創業很難。我們打造新媒體矩陣時因為有賣點,有需求量。企業是否自己做內容,要看目標客戶群需求是否高頻。    企業招聘新媒體人才時,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是網感好。在招聘的時候可以問:微博上關注誰、公眾號關注什么,要找公司懂互聯網的人去面試,這一點很重要。      避免公眾號雷同,解決「熟視無睹的痛點」     咪蒙新媒體團隊一角    很多公司在做公眾號矩陣,部分內容有雷同并不奇怪。公眾號的雷同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比如說:教育類的問題都很類似。    針對這些相似的問題,一定要有新的洞察。比如2017年一篇閱讀量800萬的文章,就是針對學生「 寫作業」。這個文章是說:「 你有種買學區房,有種陪孩子寫作業嗎?」    這是大痛點吧,你們會發現熟視無睹的痛點是最痛的痛點。生活中很多類似的痛點沒有發現。之前還寫過一篇「一邊當老板一邊當孫子」的文章,也是新的痛點和洞察。其實老板才是全公司最沒有安全感的人,但是他要給所有人安全感,大家覺得做老板很好,但是其實是當孫子,就會發現新的痛點和新洞察。    新商業模式其實也一樣,摩拜和滴滴就把「熟視無睹的痛點」做成了。      爆款文章三大共性   爆款文章的第一類共性,就是大熱點,同時你寫得又比所有人都觀點新、有深度。    2017年有幾篇千萬級的文章,比如江歌案是1400多萬閱讀,它的標題比所有人都有逼格《法律可以制裁兇手但誰來制裁人性》。這個文章是有思考的,大熱點、大深度。2015、2016年的時候,看到一篇喜歡的文章就會轉,現在是讀起來能給自己加分,才會轉。    爆款文章的第二點共性,是「 永恒的共鳴 」。但是你要寫得好,把單品做到極致。    比如「重難輕女」,這就是一個永恒的共鳴話題。我們有一篇《看過媽媽愛弟弟的樣子才知道從沒愛過我》,這是切了一個全新的角度,也屬于「熟視無睹的共鳴」。還有一篇是寫「男生給女生拍照拍得很丑」,每次都是爆點,因為這真的是永恒的共鳴點,但是你要用新的方法來表達。    爆款文章的第三點共性,就是對生活的新洞察、新發現。    就像剛才說的,「誰不是一邊當老板一邊當孫子」、「誰不是一邊生活,一邊不想活了」。現在崇尚情商,我們不能發怒不能哭不能生氣,所以我們的情緒是憋著的,很痛是一種默不作聲的崩潰,甚至我們臉上還在笑著,但是內心已經很崩潰了,這是(用對生活的新洞察、新發現)戳共鳴。    還有一類爆款文章是「時節性」的選題,算是熱點的一種。比如說過年的時候寫過年,最近寫春運;還有一類是「老問題的新回答」,比如《世上只有一種男人不會出軌》,當時的答案是心中有恐懼的男人,害怕失去你的恐懼大于他想出去亂搞的沖動;一個男人為什么戴婚戒,我們講婚戒是承諾,其實婚戒更是拒絕。你可能會喜歡很多人,但一旦戴上婚戒就意味著拒絕,我們會給出這樣一個新的解釋。    針對爆款文章,本質上還是觀點取勝。新媒體的本質還是「內容」。我們不斷訓練我們團隊的觀點,現在是每天中午12點,針對當天熱點每人想5~10個切入點。半年的訓練后,隨便什么點都可以切入了。     如何打造一支內容團隊     咪蒙公司選題會     咪蒙公司現在有70多人,其中不乏年輕面孔。而這些人,都是公司培養的。咪蒙的經驗是,內容屬性的、偏業務型的團隊自己帶,平臺屬性的團隊從BAT等大平臺招人。    招人,首先是要確定招的那個目標群體的痛點是什么,一定要用用戶思維招人。你要知道你的目標群體,如果你要招社招的人,社招的人痛點是什么,你要想他為什么跳槽,是辦公室政治,做事不累但職場心累,就打這個點,打辦公室沒有政治;如果是大學生,就關注大學生的痛點「學習」。    其次,「用戶思維」的提法跟騰訊是一樣的,我們也是用用戶思維、產品思維做企業,把公司的人事制度、福利制度等全部做成產品。辦公室裝修這樣的事不用問老板,而是針對員工,把員工當用戶那樣去調研,去更正制度。    2018年,公司會做一個組織架構的調整,我們會以產品為邏輯拆分為內部創業項目,以8個人以下為單位,以產品為邏輯來建,千萬不要以能力為邏輯,也就是說以后設計部的人打散到產品里面去,運營全部打散。    以產品邏輯拆分項目,鼓勵內部創業,公司以投資商的心態,看商業計劃,給搭配資源,把公司做成平臺。創意類公司特別適合這么做。但是永輝超市也這么做,他們是千億級規模,但是也把大公司拆分為小公司,每個小公司又拆成100人的組,組又拆成6個人的團隊,他的公司全是6個人。    內容趨勢:觀點比故事重要  首先,觀點會更重要,觀點比故事重要。在微信早期是可以靠故事取勝的,給一個非常獵奇的故事,現在大家對獵奇還有感覺,但是獵奇的內容沒有意義是不行的,要獵奇得有意義,觀點大于故事。    第二,流量高度集中。如果是新媒體做內容的話一定要跟熱點,這是特別大的感受。你發現一個用戶的行為,我寧愿看那種爆款,只看爆款,我看到朋友圈反復刷的東西才會看,現在讀者和用戶不上當了,這個很重要就是流量高度集中,所以最好寫熱點,因為熱點自帶關注。    第三,當轉發線和閱讀線變高之后,一定要單品每一篇文章,采用單品思維。我們報題的時候就要說,你這篇文章對誰說話,跟同題文章比最厲害的點是什么,要非常清晰。舉例說,如果我們寫「 男朋友不會給我拍照」如果確定這個選題,單品邏輯是什么,是追求絕對有趣嗎?如果有趣把有趣做到極致,做到圖片特別有趣、點評特別有趣、連廣告也特別有趣,做到這個數據才會高。    不管新媒體怎么發展,有一天新媒體變成舊媒體了,但是有一天人們對觀點的需求是永恒的,我們現在內容團隊就兩個能力,觀點、故事。學會講好故事、學會提觀點。      知識付費的本質是跟用戶搶時間    青騰匯與咪蒙合影    在有限的時間里,用戶是玩游戲,還是參與付費學知識呢?能給他一個理由放下游戲聽課嗎?    知識付費(的原理)很像是健身,要解決幾個問題:  一、你的產品解決了什么問題?我們公司做知識付費,不做知識升級,做技能升級,給你解決問題,解決你的實際問題比如說搞定婆媳關系,在婚姻中保護自己的財產;    二、能不能開發新的產品形態,讓用戶一次性把課全上了,不要讓他有復購,不要讓他有挫敗。行業里,用戶聽課率下降是很普遍的,我們課程的第一節聽課率300%多,人均聽了三次,后來就逐漸下降。我們的比例是高的,但是還是不夠好。我在想在產品形態上是不是可以解決,不要做一年的長課,我是絕對不做長課的,我做短課,讓他聽1/3的時候就結束了。    三、給方法不要給知識,我們對知識付費的定位是技能,不要讓用戶有挫敗感。    關于影視,團隊一直在做,大概9月份會開拍,是關于青春、女性成長的題材。
咪蒙公司選題會 

咪蒙公司現在有70多人,其中不乏年輕面孔。而這些人,都是公司培養的。咪蒙的經驗是,內容屬性的、偏業務型的團隊自己帶,平臺屬性的團隊從BAT等大平臺招人。

招人,首先是要確定招的那個目標群體的痛點是什么,一定要用用戶思維招人。你要知道你的目標群體,如果你要招社招的人,社招的人痛點是什么,你要想他為什么跳槽,是辦公室政治,做事不累但職場心累,就打這個點,打辦公室沒有政治;如果是大學生,就關注大學生的痛點「學習」。

其次,「用戶思維」的提法跟騰訊是一樣的,我們也是用用戶思維、產品思維做企業,把公司的人事制度、福利制度等全部做成產品。辦公室裝修這樣的事不用問老板,而是針對員工,把員工當用戶那樣去調研,去更正制度。

2018年,公司會做一個組織架構的調整,我們會以產品為邏輯拆分為內部創業項目,以8個人以下為單位,以產品為邏輯來建,千萬不要以能力為邏輯,也就是說以后設計部的人打散到產品里面去,運營全部打散。

以產品邏輯拆分項目,鼓勵內部創業,公司以投資商的心態,看商業計劃,給搭配資源,把公司做成平臺。創意類公司特別適合這么做。但是永輝超市也這么做,他們是千億級規模,但是也把大公司拆分為小公司,每個小公司又拆成100人的組,組又拆成6個人的團隊,他的公司全是6個人。


05  內容趨勢:觀點比故事重要

首先,觀點會更重要,觀點比故事重要。在微信早期是可以靠故事取勝的,給一個非常獵奇的故事,現在大家對獵奇還有感覺,但是獵奇的內容沒有意義是不行的,要獵奇得有意義,觀點大于故事。

第二,流量高度集中。如果是新媒體做內容的話一定要跟熱點,這是特別大的感受。你發現一個用戶的行為,我寧愿看那種爆款,只看爆款,我看到朋友圈反復刷的東西才會看,現在讀者和用戶不上當了,這個很重要就是流量高度集中,所以最好寫熱點,因為熱點自帶關注。

第三,當轉發線和閱讀線變高之后,一定要單品每一篇文章,采用單品思維。我們報題的時候就要說,你這篇文章對誰說話,跟同題文章比最厲害的點是什么,要非常清晰。舉例說,如果我們寫「 男朋友不會給我拍照」如果確定這個選題,單品邏輯是什么,是追求絕對有趣嗎?如果有趣把有趣做到極致,做到圖片特別有趣、點評特別有趣、連廣告也特別有趣,做到這個數據才會高。

不管新媒體怎么發展,有一天新媒體變成舊媒體了,但是有一天人們對觀點的需求是永恒的,我們現在內容團隊就兩個能力,觀點、故事。學會講好故事、學會提觀點。

 

06  知識付費的本質是跟用戶搶時間

作為一個內容創業領域的佼佼者,咪蒙的成長速度與時代的進度條很匹配。    從內容領域起步,咪蒙迅速成長為繞不過去的一個業界標桿,隨即圍繞「咪蒙IP」進軍知識付費、影視等領域。咪蒙是怎樣生產爆款內容的?如何搭建新媒體團隊?又如何看待新媒體行業趨勢?咪蒙的知識付費產品有何不同?    「新一代企業家俱樂部」青騰匯帶領幾十位企業創始人組成青騰匯私訪團,1月19日到咪蒙公司,觀摩咪蒙獨家選題會,探討爆款內容生產之道與知識付費發展趨勢。     咪蒙精華觀點摘錄:   觀點比故事重要。  共鳴點要用新方法來表達。  爆款文章本質上還是觀點取勝。  僅獵奇還不夠,要獵奇得有意義。  用戶思維招人、產品思維運營。  最大的痛點是熟視無睹的痛點。    穿了一襲黑西裝的咪蒙,是自信的,也是開放的,針對青騰會員們的疑問,她一一作了解答:     不建議To B企業做內容,高頻需求例外   在青騰匯會員提問「 To B 企業要不要自己做內容時」,咪蒙表示不建議。    很多創始人問這個問題。但是在(微信公眾號)打開率下降、漲粉越來越難的情況下,咪蒙不建議自己做內容。    現在內容創業很難。我們打造新媒體矩陣時因為有賣點,有需求量。企業是否自己做內容,要看目標客戶群需求是否高頻。    企業招聘新媒體人才時,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是網感好。在招聘的時候可以問:微博上關注誰、公眾號關注什么,要找公司懂互聯網的人去面試,這一點很重要。      避免公眾號雷同,解決「熟視無睹的痛點」     咪蒙新媒體團隊一角    很多公司在做公眾號矩陣,部分內容有雷同并不奇怪。公眾號的雷同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比如說:教育類的問題都很類似。    針對這些相似的問題,一定要有新的洞察。比如2017年一篇閱讀量800萬的文章,就是針對學生「 寫作業」。這個文章是說:「 你有種買學區房,有種陪孩子寫作業嗎?」    這是大痛點吧,你們會發現熟視無睹的痛點是最痛的痛點。生活中很多類似的痛點沒有發現。之前還寫過一篇「一邊當老板一邊當孫子」的文章,也是新的痛點和洞察。其實老板才是全公司最沒有安全感的人,但是他要給所有人安全感,大家覺得做老板很好,但是其實是當孫子,就會發現新的痛點和新洞察。    新商業模式其實也一樣,摩拜和滴滴就把「熟視無睹的痛點」做成了。      爆款文章三大共性   爆款文章的第一類共性,就是大熱點,同時你寫得又比所有人都觀點新、有深度。    2017年有幾篇千萬級的文章,比如江歌案是1400多萬閱讀,它的標題比所有人都有逼格《法律可以制裁兇手但誰來制裁人性》。這個文章是有思考的,大熱點、大深度。2015、2016年的時候,看到一篇喜歡的文章就會轉,現在是讀起來能給自己加分,才會轉。    爆款文章的第二點共性,是「 永恒的共鳴 」。但是你要寫得好,把單品做到極致。    比如「重難輕女」,這就是一個永恒的共鳴話題。我們有一篇《看過媽媽愛弟弟的樣子才知道從沒愛過我》,這是切了一個全新的角度,也屬于「熟視無睹的共鳴」。還有一篇是寫「男生給女生拍照拍得很丑」,每次都是爆點,因為這真的是永恒的共鳴點,但是你要用新的方法來表達。    爆款文章的第三點共性,就是對生活的新洞察、新發現。    就像剛才說的,「誰不是一邊當老板一邊當孫子」、「誰不是一邊生活,一邊不想活了」?,F在崇尚情商,我們不能發怒不能哭不能生氣,所以我們的情緒是憋著的,很痛是一種默不作聲的崩潰,甚至我們臉上還在笑著,但是內心已經很崩潰了,這是(用對生活的新洞察、新發現)戳共鳴。    還有一類爆款文章是「時節性」的選題,算是熱點的一種。比如說過年的時候寫過年,最近寫春運;還有一類是「老問題的新回答」,比如《世上只有一種男人不會出軌》,當時的答案是心中有恐懼的男人,害怕失去你的恐懼大于他想出去亂搞的沖動;一個男人為什么戴婚戒,我們講婚戒是承諾,其實婚戒更是拒絕。你可能會喜歡很多人,但一旦戴上婚戒就意味著拒絕,我們會給出這樣一個新的解釋。    針對爆款文章,本質上還是觀點取勝。新媒體的本質還是「內容」。我們不斷訓練我們團隊的觀點,現在是每天中午12點,針對當天熱點每人想5~10個切入點。半年的訓練后,隨便什么點都可以切入了。     如何打造一支內容團隊     咪蒙公司選題會     咪蒙公司現在有70多人,其中不乏年輕面孔。而這些人,都是公司培養的。咪蒙的經驗是,內容屬性的、偏業務型的團隊自己帶,平臺屬性的團隊從BAT等大平臺招人。    招人,首先是要確定招的那個目標群體的痛點是什么,一定要用用戶思維招人。你要知道你的目標群體,如果你要招社招的人,社招的人痛點是什么,你要想他為什么跳槽,是辦公室政治,做事不累但職場心累,就打這個點,打辦公室沒有政治;如果是大學生,就關注大學生的痛點「學習」。    其次,「用戶思維」的提法跟騰訊是一樣的,我們也是用用戶思維、產品思維做企業,把公司的人事制度、福利制度等全部做成產品。辦公室裝修這樣的事不用問老板,而是針對員工,把員工當用戶那樣去調研,去更正制度。    2018年,公司會做一個組織架構的調整,我們會以產品為邏輯拆分為內部創業項目,以8個人以下為單位,以產品為邏輯來建,千萬不要以能力為邏輯,也就是說以后設計部的人打散到產品里面去,運營全部打散。    以產品邏輯拆分項目,鼓勵內部創業,公司以投資商的心態,看商業計劃,給搭配資源,把公司做成平臺。創意類公司特別適合這么做。但是永輝超市也這么做,他們是千億級規模,但是也把大公司拆分為小公司,每個小公司又拆成100人的組,組又拆成6個人的團隊,他的公司全是6個人。    內容趨勢:觀點比故事重要  首先,觀點會更重要,觀點比故事重要。在微信早期是可以靠故事取勝的,給一個非常獵奇的故事,現在大家對獵奇還有感覺,但是獵奇的內容沒有意義是不行的,要獵奇得有意義,觀點大于故事。    第二,流量高度集中。如果是新媒體做內容的話一定要跟熱點,這是特別大的感受。你發現一個用戶的行為,我寧愿看那種爆款,只看爆款,我看到朋友圈反復刷的東西才會看,現在讀者和用戶不上當了,這個很重要就是流量高度集中,所以最好寫熱點,因為熱點自帶關注。    第三,當轉發線和閱讀線變高之后,一定要單品每一篇文章,采用單品思維。我們報題的時候就要說,你這篇文章對誰說話,跟同題文章比最厲害的點是什么,要非常清晰。舉例說,如果我們寫「 男朋友不會給我拍照」如果確定這個選題,單品邏輯是什么,是追求絕對有趣嗎?如果有趣把有趣做到極致,做到圖片特別有趣、點評特別有趣、連廣告也特別有趣,做到這個數據才會高。    不管新媒體怎么發展,有一天新媒體變成舊媒體了,但是有一天人們對觀點的需求是永恒的,我們現在內容團隊就兩個能力,觀點、故事。學會講好故事、學會提觀點。      知識付費的本質是跟用戶搶時間    青騰匯與咪蒙合影    在有限的時間里,用戶是玩游戲,還是參與付費學知識呢?能給他一個理由放下游戲聽課嗎?    知識付費(的原理)很像是健身,要解決幾個問題:  一、你的產品解決了什么問題?我們公司做知識付費,不做知識升級,做技能升級,給你解決問題,解決你的實際問題比如說搞定婆媳關系,在婚姻中保護自己的財產;    二、能不能開發新的產品形態,讓用戶一次性把課全上了,不要讓他有復購,不要讓他有挫敗。行業里,用戶聽課率下降是很普遍的,我們課程的第一節聽課率300%多,人均聽了三次,后來就逐漸下降。我們的比例是高的,但是還是不夠好。我在想在產品形態上是不是可以解決,不要做一年的長課,我是絕對不做長課的,我做短課,讓他聽1/3的時候就結束了。    三、給方法不要給知識,我們對知識付費的定位是技能,不要讓用戶有挫敗感。    關于影視,團隊一直在做,大概9月份會開拍,是關于青春、女性成長的題材。
青騰匯與咪蒙合影

在有限的時間里,用戶是玩游戲,還是參與付費學知識呢?能給他一個理由放下游戲聽課嗎?

知識付費(的原理)很像是健身,要解決幾個問題:

一、你的產品解決了什么問題?我們公司做知識付費,不做知識升級,做技能升級,給你解決問題,解決你的實際問題比如說搞定婆媳關系,在婚姻中保護自己的財產;

二、能不能開發新的產品形態,讓用戶一次性把課全上了,不要讓他有復購,不要讓他有挫敗。行業里,用戶聽課率下降是很普遍的,我們課程的第一節聽課率300%多,人均聽了三次,后來就逐漸下降。我們的比例是高的,但是還是不夠好。我在想在產品形態上是不是可以解決,不要做一年的長課,我是絕對不做長課的,我做短課,讓他聽1/3的時候就結束了。

三、給方法不要給知識,我們對知識付費的定位是技能,不要讓用戶有挫敗感。


關于影視,團隊一直在做,大概9月份會開拍,是關于青春、女性成長的題材。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系原出處
公眾號:青騰匯(ID:qingtengclub)
3.jpg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數英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文明發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錄后參與評論

    評論

    文明發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车险| 榆树市| 集贤县| 陆河县| 金塔县| 龙州县| 乌兰浩特市| 通山县| 沅江市| 卓尼县| 琼中| 德昌县| 怀仁县| 青州市| 邹城市| 尚义县| 伽师县| 清苑县| 金沙县| 巴中市| 色达县| 横山县| 康保县| 黑山县| 南康市| 雅江县| 清水河县| 郑州市| 太仓市| 阳江市| 潮州市| 远安县| 威信县| 桐乡市| 化州市| 治县。| 永昌县| 江都市| 太康县| 晴隆县| 灵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