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太:在快時代里,做一個慢行者
數英用戶原創內容,轉載請遵守文章底部轉載規范
我一度想把公眾號的名字改成:BeKnown。
這是瑜伽理論中的一個說法,大概等同于“內圣外王”。用通俗的語言來說,就是你只要從內而外散發真正的善意,那些跟你志同道合的人,就會自然的聚集在你身邊,甚至連猛獸都可以與你和平共處。
這種聚集是真正的能量場吸引,因為相互理解,所以溝通和辦各種事情就會減少誤會,更加有力,關系也會更加牢靠。在這個人人缺乏安全感的商業圈子里,幾乎所有人都認同“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討好式溝通。
因為它看起來更便捷,能更快的得到些“表面的熱鬧”。就連品牌,也開始被卷入這種“快餐式熱鬧”的漩渦中。
我們經常聽到:
這個H5 從設想到制作只用了2天
這個視頻 從提案到上線只用了5天
這個地鐵長圖 從插畫合成到投放只用了7天
……
這樣的事情,在今天,已經屢見不鮮。每個品牌都在爭分奪秒,好像只要稍微慢一些,就會被超越。可是方太,居然在這個寸秒寸金的時代,花了14個月做了一套字體——方太夢想宋。
理由更是匪夷所思——為一位宋姓的媽媽,完成她30年以來的夢想。
短片里最打動我的,是最后一個鏡頭,晨光曦微中,花白頭發的媽媽,走到依然年輕的同學們中間,淡淡的說:“完成了,一共6763個字”。
這輕描淡寫的語氣,對比前面無數個“等……”,對比一套字體要付出的精力與時間,其中沉淀了太多不可言說的故事。
真奇妙,有時候一句普通的話,在你不知道它背景的時候,會覺得不過爾爾,當知道了背后的故事,就會感到異常動人。
方太的很多廣告都是如此,看起來是一個簡簡單單的視頻,深入了解之后,卻是極為厚重的情感,像極了人們常說的“厚積薄發”。
其實,方太的“慢”又何止在這一件事情上,去年8月,方太在新品發布會上出了一套預告片叫“我們的風云”。
許多人對視頻中運用的照片動效技術產生興趣,卻極少人注意到這背后的故事:方太花了8個月,拍攝了30000多張照片,記錄了20多個方太家庭細碎的日常生活。
查看案例:http://www.sh-jinniu.com/projects/22883.html
去年的刷屏級案例「油煙情書」同樣也是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故事改編自一對夫婦50年,1800多封情書往來的真實事件,光是上門收集油煙,并印成書籍,就花費了4個多月。
查看案例:http://www.sh-jinniu.com/projects/23818.html
這件事跟宮崎駿對動漫的執著異曲同工,宮崎駿動漫的每個場景,都需要畫得極為精致,《懸崖上的金魚姬》一群水母從海里浮上來的12秒畫面,就用了1613副畫稿,整片用了17萬張畫稿。
這些“別人看不到”的工作,看起來費神費力,可一旦面世,人們就能感受到背后那種深厚的力量。這種力量無法用語言描述,甚至無法用情緒描述,只覺內心溫暖、正氣、充滿堅定的光芒。
我感覺,方太就是在做“內圣外王”的事。這幾年不管對手如何挑釁,甚至盜用他們的創意,他們也從未失態過,不借巧力、不與人正面發生沖突,低頭一步步走好眼前的路,把自己的內功修煉豐厚,去感染周圍的人,一步步實現自己心中儒家“禮治、德治、仁治”的思想主張。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兩種人。
第一種人,特別容易與人打成一片,見誰都叫“親愛的”,可你心里知道,他對別人也是如此,不必認真;另一種人,無論對方是誰,他都永遠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一開始你可能覺得不適應,甚至會形成誤會,時間久了你知道他就是這個樣子,反而更愿意與之交往,感覺更加可信。
做品牌也是如此,如果一味為了討好受眾改變自己的“性格”,反而會讓人感到不可信,而默默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把自己的主張誠心誠意展現在大家面前,時間久了,大家自然會明白,喜歡的人自然會喜歡,不喜歡的人也不得不表示尊敬,這應該是一個品牌最成功、最理想的狀態了。
方太這兩年的成績也體現了這一點,在廚電行業大范圍受房產限購影響,而全行業低迷的時候,方太保持高速增長,在2017年底銷售額突破100億,還被納入國家品牌計劃中,可謂風聲水起。
這些成就,都是由方太這些厚重的“慢功夫”一步步積累而成,因此也更為穩固有力,不容易受到外力影響。
原來,世上最快的捷徑,反而是堅定地,穩穩地,慢慢行。
—END—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