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只是陽獅的策略副總裁,還經營美食公眾號,是一本活教科書
來源:wikicookjoyce (ID: FoodStories)
作者:Joyce
原標題:《與Joyce問答 - Q&A Part 1 關于工作》
數英已獲得授權,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數英編輯注:Joyce是陽獅集團Publicis旗下Sapient數字營銷策略副總裁,她的職業經歷豐富,曾經是Michael Kors大中華區市場傳訊總監。除了工作,Joyce還擁有個人美食公眾號,每篇閱讀量都在1W左右。完美實踐著work-life-balance的Joyce,會分享給我們哪些關于工作的啟示呢?
PART 1 - 關于我自己
我1977年出生在臺灣,今年實歲40。
父親浙江紹興人在上海長大,母親北京人在臺灣長大。我聽上海話,但不會說。
小學舉家移民美國,我很慶幸這個決定,因為我不是個很會念書,也不是很聰明的孩子。臺灣的教育制度,如今看來與大陸非常相似。當然,這并不是說美國念書就不辛苦只是除了學霸,其他可以表現自己的方式比較多
小學畢業前,家境原本優渥。父親中風,什么都沒了。
1992-1996,高中時代
每天下課沒有的玩。不交男朋友,回家就給爸爸洗澡換尿片,跟媽媽姐姐一起做飯聊天。
在僅有的家庭預算下布置家,每周都用同樣的家具素材換decoration,特別開心。
1996-2000,大學時候
讀書生涯幾乎都是清寒獎學金與打工賺來的:日料店跑堂、星巴克做咖啡、Pottery Barn賣家具、Bath & Body Works做收銀員、Barns & Noble書店賣書。
當時主修藝術,輔修中國古典文學。光是買書買畫具就刷卡刷到窮,收到信用卡賬單的時候,會嚇得腿軟。大學念到一半的時候父親病逝,哭著從Santa Barbara開五個小時的車回舊金山。從此念完,就需要與姐姐擔負起家累。
回到灣區,我找不到工作。藝術系的我想在舊金山唯一一個Asian Art Museum做curator策展人,但人家不要我呢。落寞的在舊金山街頭閑逛,看到Sephora絲芙蘭進去,想說那就做個店員。自認還挺會化妝,也懂色彩,對我來說。色彩與構圖的概念,當然也可以從藝術套用到彩妝。
沒辦法,要養家,不找工作哪里來飯吃。此時無法考慮自己愛的是什么,更沒有閑工夫想未來的目標。每天早上我比人家早去1小時,幫大家洗刷子(那些彩妝師都很拽),換廁所衛生紙,刷馬桶,拖地。我在那個時候跟墨西哥裔的清潔工特別好,了解了很多做清潔的道理。每一件事情我都愿意學。晚班有黑人流浪漢來偷東西,我穿著高跟鞋與制服,抓著他。從3樓滾到1樓,最后銬上手銬,報警。
我當時只有一個信念:我從這里,做到彩妝師,那我就可以認識品牌。我要進品牌,我要從multiple brand的零售店里,了解更多一個品牌的世界是在做什么。
這樣的dedication,于是從收銀員,做到樓層經理,彩妝師,旗艦店經理,旗艦店培訓師,區域培訓師,全國培訓師。沒有一個職位是我靠輕松與運氣換來的。因為對于每一個階層的了解,至今你問我零售業的層層關系,我能說的特別明白。觀察消費者的需要及理解,從這個時候成了我的強項
從這里我了解,即便做一個店員,你也要做到極致,因為里面有超乎你能想象可以學習的事情。
2003,我搬去上海
有一天我媽媽跟我說,你應該搬去中國大陸,因為世界在那里。特別奇妙,我媽媽一直是堅守家庭的housewife,但她那天對我說的話,讓我覺得是受用一輩子的。
于是我搬去上海。誰都不認識,freelance造型與化妝。吃一頓餓一頓的,每天都半夜四點才收工,拉著化妝箱回到那個小小的屋子。碰到很不好的人,騙子很多,但也認識了一些好朋友幫助我。
過了一年快餓死的經歷,絲芙蘭Sephora要在中國開了,我寫郵件給總部,說,讓我做。因為我做了一年多的freelance,我跟他們分析了在中國彩妝的需求。
2004-2006,絲芙蘭全國培訓經理
我帶著絲芙蘭中國的培訓與彩妝團隊,創造了很多當時十幾年前的新契機。
從這里我了解,一直做research,了解市場,看到機會就自己去抓,能很快拎出自身的優勢,很重要。
2006-2007,Dior迪奧全國彩妝香水培訓經理
在“多品牌”零售商的時候,我一直想著的不是去另一家多品牌零售商,而是去一家最好的品牌,往深了了解市場與產品。當時最好的是Dior。
Dior當時找我,問我要不要做市場部。我當時做的是培訓,如果答應,立刻可以進入我想要的部門。但我說不,讓我從我熟悉培訓的做兩年。我要從培訓的前線,了解消費者反應。這樣,能幫我把市場部工作做好。
兩年后,我去了市場部。我ready的原因是,我比任何市場部的人都明白,消費者對于彩妝護膚香水產品的反應與喜好。
從這里我了解,把一件事情做深了,比每件事情碰一碰重要。即便有表面上看起來這么誘人的機會,好像可以省去很多effort的,也要自己分析是否適合自己。
2007-2009,Dior迪奧中國彩妝產品市場經理
在Dior市場部的時候,我學到的keyword是自律,堅持。
軟文做不好是會被老板丟雜志在頭上罵與打的(我是這樣被雜志丟頭丟幾年的)。做錯了事,幾乎是跪著哭著道歉,每一天都是精細美麗的妝容,7點去公司,半夜三點下班。老板生氣,你是沒有飯吃的。不是不給你吃,而是你因為自己做不好而愧疚。不要吃飯,還是把事情做好才對。當然還很多東西不會做。沒問題,做到死總會吧?
預算不會做,planning不會做,forecast不會做,沒有人會幫你哦,你自己找方法教自己。我當時甚至找了我大學第一個前任教我做預算,用畫漫畫的方式幫助自己了解預算怎么做。
從這里我了解,沒有什么事情是學不會的,現在不會做?做100遍就會了。你做不好?那就是你自己丟人。你做的東西都代表了自己的名譽。做不好還怪沒有人教你?錯!別人沒有義務教你,你不是在職場學習東西的。
2009-2011,陽獅集團Razorfish/Digitas 策略團隊lead/客戶總監
2009年的時候,社交媒體正旺,我發現很多digital agency不懂品牌,品牌的人也不懂agency。我覺得我可以填補這個鴻溝,我不想一輩子做化妝品奢侈品,天天關在象牙塔里我覺得沒意思。
在LVMH也做了9年,當時一直關注digital的東西,毅然決然去digital agency Razorfish。我很做了一番研究,Razorfish的很多DNA,讓我非常尊敬與崇拜。我知道,未來是digital,不管你做什么都是digital。
從這里我了解,你必須關注市場,不是你自己工作的領域的市場,而是全部的市場,才能看到契機。政府的新政策對消費者的影響?對房地產,母嬰,快消,餐飲都可能有什么影響?我是一個消費者,我會為這樣的政策做出什么反應?多想,多思考,多看新聞很重要。
2011-2013,Michael Kors大中華區市場傳訊總監
回到甲方去Michael Kors,不是因為我想回甲方,我好喜歡乙方哦!但我知道,在當時一直以來獨控中國時尚圈的是歐洲品牌。
如今消費者的意識變了,消費形式變了,Michael Kors這樣的品牌能為他們帶來更多的選擇。我想參與在這樣消費者行為改變的階段里
我去了Michael Kors,答應自己的兩年。把品牌做起來,團隊帶起來,我就要回乙方。
從這里我了解,從無到有,創造一個consumer demand是怎么做的。初創公司的精神,如何自己做媒體購買,不用乙方代理商如何自己做公關。如何把用數字營銷做輕奢品牌,也從這里學習到,當一個品牌的中國市場。在全球團隊面前有說話權利的時候,你要怎么為自己的市場爭取、如何教育外國團隊、如何創建自己國家的系統。當然,我也學到了真正帶團隊的意義
2014-2015,開個人公眾號:Wikicookjoyce
當時市場上沒有寫這類家居西餐食譜的博主。大部分的都是中式家常菜,即便有西式的,也是Pinterest上搜來的圖片,或是太過于基本的(甚至有時候錯誤)的食譜。
西餐含義之大之廣,可以很簡單很有創意很free style,于是決定做別人沒有做過的東西。
從寫公眾號我了解,真實,有意義,有purpose的價值觀,才是讓讀者持續閱讀的最大原因。并且,維持初心,不要什么都想寫,寫食譜的不要一下寫時裝打扮一下寫彩妝心得,寫情感的就別突然跑出來一篇莫名其妙的食譜。術業有專攻,讓你的讀者看到最純粹對他們最有幫助的內容。
write what they follow you for 才是一名博主應該做的。
2015-Now 陽獅集團Publicis Sapient數字營銷策略副總裁
回agency是我最大的夢想,等到時機成熟,再度回到陽獅集團,帶著15-20個策略師,專門針對各行業各領域的品牌,為他們定制數字化營銷的策略。
經歷多次甲方乙方后,最大的領悟是如何為客戶的成功而工作,所有你做的事情,都應該為了client success。
而身為leader,你要做的就是為團隊員工的成功而準備,如何了解,開發挖掘,培育,成就你的團隊,是身為leader很重要的事。當你的團隊有表現與優越成績的時候,正是對你最大的肯定。要把團隊培育成超越你現在能力,而不是怕他們比你厲害而壓抑他們出頭的機會。
PART 2 - 關于工作
首先我要說,我不是奢侈品公關,也不是在公關公司工作。我是做marketing communications也就是市場營銷與傳訊。公關是底下其中一個技能而非全部。
在后臺接到最多的問題是,從學生到職場如何過度?我要做的工作需要經驗怎么辦?怎么選擇適合我的工作?我對前途很迷惘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需要經驗怎么辦?你只能累積,誰一開始都沒有經驗的,這是為什么你應該從基層開始做起。 所有的事情都必須有一個開頭,不要好高騖遠一畢業就想做最理想的事情。你唯有開始做你能做的工作,才能從中領悟到你真正想做什么。所以,根據你的學術或是較為有興趣的行業,從基層做起。好比說你學的是文學,喜歡內容類的東西你可以考慮媒體,或是廣告公司等。最重要的是,沒有一個基礎的工作是你一開始做就各方面理想與滿意的,你有可能需要打雜很久才能接觸到你真的喜歡的事情,回頭看看我的第一份工作的經驗,有很多打雜的事情,讓我從中學習到非常多,受用至今。
對于工作,我的態度是:
不僅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在時間安排許可下,多幫助別人,也試著做別的事情。幫助別人能夠讓你從別人的視角看到一件事情完成的另一面。剛入職場,最珍貴的就是能多做不同類型的工作就多做,才能幫助你開發其他職位的可能性,并且從中看到更多自己適合的事物。
從開始做的第一件事情,就學著建立自己的工作系統。郵箱如何分類,筆記如何分類, 文件如何收納。有組織的工作習慣才能增加自己的效率。
Solution Driven 解決方案導向 - 有任何問題或是項目來了,我最討厭的就是那些先開始抱怨,先看到障礙,先想到這個有多難。請練習靜下心來,看到可能解決的最好方法,先做起來,不要抱怨,抱怨只會浪費時間以及顯得你很蠢。
職場政治,你需要知道,但不要involve - 你不能不知道這些事情,不要以為躲起來與世無爭,努力做自己的事情就明哲保身了。辦公室政治會影響許多大大小小決策的動向,而這些事情你不需要參與,你卻需要知道。 也會有人來跟你八卦,你聽聽就好,不要拒絕,但是最后可以說 “啊好復雜哦真是聽的頭都暈了” 不要傳話,不要造謠,不要討論。當辦公室政治到了一個地步是你需要choose side的時候,你可以考慮看別的工作。
對公司的人一視同仁 - 從阿姨,到清潔工,到前臺,到最junior的小朋友,一律予以尊重,說謝謝,麻煩人家的時候說請,看到對方打招呼。切忌大小眼,切忌自視過高。從人品道德層面,你本應該尊重所有人;從工作利害關系層面, 誰也不知道有一天誰會變成一個對你工作有極大影響的人。
對于你的老板, 本著幫老板把事情辦妥當了,別讓老板對他的老板匯報的時候出紕漏,把所有細節都仔細檢查好才能交上去。你老板的success,就是你的success。最好是主動提出定期交付最新update,讓老板知道你在做什么。拋問題的同時,給出你想解決的方式,并且給出你的原因,不要光丟問題給老板。
對于你的員工, 他們執行方面的工作很多,很多時候需要你的指引,方向,安排才能下去開始做事,請優先安排他們的工作,別讓你的員工等你等一天,縮短實際能工作的時間。安排工作時,請確保你闡述清楚你的要求,時間等,別做一個“轉述者” 把你老板告訴你的直接轉述給員工,就甩手不管了。 你需要投身進去與員工一同協作,同時需要給他們足夠的空間自我發揮。
對于客戶 - 你要做你的客戶最好的partner,幫他們把他們的工作做的更完美,客戶的success就是你的success,為客戶著想最好最合理的方案。
對于選擇工作 - 首先, 你要選擇能發揮所長的,而不是先想到最理想,最喜歡的工作。 從能發揮所長(邏輯性強,能說善道,會寫文章, 會與人溝通等)的工作里,堅持下去才能慢慢放大自己的長處,找到并且培養自己的優勢與價值,把自己的價值擴大后,你才有資格去選擇你喜歡的理想工作。再來你要看的,是你喜歡的事物,如果放到不同的行業里,哪些行業是變化快有發展的就往那里走。最后要看的是,這家公司的老板是否能說出他的vision,對未來是有規劃的,然后就是看你跟這家公司的氣場了。
對于工作本身 - 當你對自己負責,珍惜并且看重這份薪水的時候(有家累,要養家,要存錢)你自然很容易撐過去任何辛苦的工作,因為沒工作就沒飯吃,就這么簡單。
你不是來學東西的 - 面試人的時候,我最怕聽到 “我想來學習” - 公司付你薪水,是希望你發揮價值,為公司contribute,而不是學完東西就跑了。在職學習只是一個附加的東西,你應該從付出的過程里自我尋找能學習什么,而不是本著學習去工作。
不要被雞湯文章所影響,你以為毒雞湯不能喝,其實好雞湯喝多了也會上火。少看那些“職場入門法則20條”或是“PPT制作大全100種” 所有的東西都沒有套路,需要你自己摸索,你應該多看深入介紹工作方法,領導能力,增進效率的書籍,而不是想省時間看這些爛雞湯。
對于加班 - 唯有找到自己工作的方法與系統,才能增加工作效率,增加了工作效率,才能最大程度減低加班時間。但是當然,如果你是初入職場,就不要渴望不加班了。找到自己有效率的時間也很重要,我是一個不喜歡熬夜,喜歡清晨工作的人,所以我每天差不多730-8點之間開始看郵件工作,9點以前準時到公司,人越少的辦公室越有效率。
對于焦慮與壓力 - 誰都想不上班想在家偷懶休息,早上起來有惰性是正常的,心情不好也是正常的。 排解的方法是對一件事情有排斥或是焦慮的時候,把它很理性的拆開審視真正原因, 有時候你會發現十個因素里只有2個是讓你焦慮的, 那就先把其他簡單的8個事情解決了, 這時候你會建立起對自己的自信, 再來從容解決剩下兩個比較抗拒的事情。 好比說,做一個你沒做過的行業的research,可能里面包含了消費者, 社交媒體, 市場,政府法規, 行業,里面可能只有行業這塊你比較不懂,那就先從其他的開始做起
公眾號:wikicookjoyce (ID: FoodStories)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