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品牌定位”理論基礎工具
數英用戶原創文章,轉載請遵守底部規范
“品牌定位”讀書筆記與分析探討:
近期有很多新朋友不斷的咨詢探討品牌定位相關,尤其是他們最近讀了葉明桂老師的《品牌的技術和藝術》一書里面的策略工具,很慚愧我還沒有來得及去拜讀;因為品牌專家或老廣告人的品牌定位知識非常詳盡,品牌定位理論體系相當成熟,所以借此文章只是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學習他們定位知識體系后的一二心得。
(葉明貴老師的文章摘錄)
一、什么是品牌定位?
你是朋友圈里面經常加班的那個做設計的廣告人。
小王是我們朋友圈里面最幽默的人。
蒼井空是你知道的德藝雙馨的日本女優。
柳巖是那個胸很大很努力的女明星。
姚明是身高和智商雙高的運動員。
海飛絲是我們印象中去屑洗發水的鼻祖。
小米手機是互聯網手機的創領者。
維密是一個年輕性感的內衣品牌。
廣告目標其實是使某一品牌、公司或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獲得一個據點,一個認定的區域位置,或者占有一席之地。
定位,簡單的說就是“心理占位”;定位,就是使品牌實現區隔。
定位理論最知名的當屬杰克特勞特、艾·里斯兩位先導,相信很多小伙伴都讀過他們的書。
2017年6月5日,杰克·特勞特先生于家中辭世。享年82歲,在此表示深深的緬懷。
上次文章介紹的品牌原型其實也是一種品牌形象上的定位方式——
“品牌原型”理論,是指某一品牌要打造的專屬形象,并讓這個形象成為滿足目標受眾內心渴望的符號,品牌原型能夠引發消費者深層的情感,品牌原型的意義讓一個品牌能夠在消費者心中“活起來”。
二、為什么品牌要定位?
1、信息泛濫
2、品牌過剩
3、選擇障礙
4、心智有限
過去因為品類、品牌、產品的單一,所以強調第一說法、第一事件、第一位置,但是,很遺憾品牌過剩的今天,同質化嚴重的時代,你很難開創劃時代的第一,定位不斷面臨新的變化與挑戰,消費者的心智空間越來越小,想要擠進去,就必須花費更大的代價。
消費者心智空間有限,產品階梯排序井然有序,如果你想輕而易舉的介入進去,無異于癡人說夢。
三、 怎樣進行品牌定位?
1、品牌定位三元素
? 目標消費者(Target audience;T.A.)
我們要對誰訴求?——消費力
? 競爭范疇(Frame of reference;F.O.R.)
我們要在什么樣的商品類別中競爭?——競爭力
? 產品差異點(Point of difference;P.O.D.)
消費者為什么要花錢買我們的商品?——產品力
2、品牌定位陳述
對于(目標消費者)而言,XX品牌是(商品競爭范疇)中,具有(差異點)的。
3、從品牌定位到創意概念的完成輸出
匯總一下:
1、分析大環境(重要的三元素:消費者的洞察、競爭對手的優劣勢、品牌自身的差異化)
2、找到UPS或找到自己的區隔概念
3、制定你的【商品+創意】概念
4、整合傳播、精準傳播
其實,工具對于所有人都一樣,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問題的關鍵在于掌握工具的人;都拿雙節棍,李小龍“快、準、狠”,你可能只是打到自己,工具只是我們快速合理開展工作的一個有效手段,它需要我們平時學習掌握很多知識點,橫向學習很多關聯性的知識,來貫穿其你的知識體系。
其實能夠仔細把三元素,分析透徹,實屬不易,需要很多年的累積,很多品類的堆積,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目標消費者(Target audience;T.A.)
我們要對誰訴求?——消費力
競爭范疇(Frame of reference;F.O.R.)
我們要在什么樣的商品類別中競爭?——競爭力
產品差異點(Point of difference;P.O.D.)
消費者為什么要花錢買我們的商品?——產品力
就消費者洞察一條來說,能夠寫出準確的消費者洞察都很難,很多時候,我們往往寫成了消費者概況的描述(consumer profile),或者寫成了某部分群體的洞察,抑或是自己的內心寫實,“我不喜歡XXX,相信大家都不喜歡他”,“這個東西這么low,肯定沒有人喜歡”,“這個商品好酷,一定能夠大賣”;真的能打通聯結產品利益點與目標消費者的消費(情感)需求了嗎?······
所以,工具很容易,實操卻很難;一開始用工具是為了將來不局限用工具或以后根本無需套路工具。
例如給你一款新能源汽車做品牌定位,那么你了解新能源的大市場環境嗎,你了解消費者嗎,你知道競品怎么做嗎,你知道未來的市場趨勢嗎?所以這時候工具如同一張白紙,需要的是你用自己的知識與見解將它寫滿。
實施品牌定位的差異化方法:
品牌定位工作是一項復雜系統的作業體系與工程,很多背后的決策因素與定位構成元素均沒有分析,以下部分只是理想狀態下的思考路徑與方法,篇幅有限往大家理解與知曉:
一、第一法則:(三個維度,注意區分)
1、成為第一個:創造一個你能成為的第一的領域,才能牢牢被消費者記住。
第一任美國總統是喬治華盛頓,那么第二個呢?第一個登上月球的是阿姆斯特朗,那么第二個呢?
成為第一勝過做得更好,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品牌對定位“XXX品類開創者”趨之若鶩的原因。 但是第一個,也往往有風險。第一往往是先驅犧牲者,所以活下成為第一名也很重要。
中國第一個電商公司是誰?大家只是知道,中國第一名的電商是阿里巴巴公司。第一臺電腦品牌是什么?大家只是知道世界第一知名度電腦品牌是蘋果。
2、獲得第一名:消費者心智先入為主,活下來的第一名比開創的第一個有時候要厲害。
這個好像也是特勞特定位的強項,用領導品牌,銷量王來定位(請注意:第一名往往不是第一個),來舉例幾個:
香飄飄奶茶——連續7年,銷量遙遙領先,環繞地球N圈。
瓜子二手車——全國銷量遙遙領先。同時放大傳播擴散C2C渠道共性優勢,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好想你——中國紅棗領導品牌。
老鄉雞——全國中式快餐領先品牌。
新廣告法來了,對“第一、領導”等定位用語明令禁止,所以適時而動、適時而定才是定位的精髓。
3、開創第一個(新品類)
如果過去的太難進入,不如打破,開創全新,成為全新第一。
白加黑——白片不嗜睡,吃黑片睡得香
茶π 自成一派——花果茶全新系列。
盒馬鮮生——有盒馬 購新鮮。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生鮮食品超市+餐飲+電商+物流”的新零售復合體,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極致新鮮”的生活方式。
二、第二法則:
借力第一,為我所用;做到第二,就是第一。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南喬峰北慕容。
青花郎——中國兩大醬香白酒之一。大家都知道醬香最好的是茅臺,青花郎比肩茅臺。
三、功效利益定位:
功效利益定位就是根據產品或者所能為消費者提供的利益或功效、解決問題的程度來定位。由于消費者能記住的信息是有限的,往往只對某一利益進行強烈訴求,容易產生較深的印象。這以寶潔的飄柔定位于“柔順”;海飛絲定位于“去頭屑”;潘婷是定位于“護發”為代表。
香飄飄——從奶茶的銷量王者,定位調整為,功能利益定位“小餓小困 喝點香飄飄”,但是在產品促銷包裝上,還是沒有放棄銷量冠這個訴求,同時追加“推動奶茶成為全球主流飲品”這一品牌價值資產。
加多寶——怕上火 喝加多寶。
四、USP切入:
同質化是必然,如何在同質化中,尋找獨特性、區隔化、差異性?眾所周知,手機已經進入了附屬功能競爭時代,在手機拍照訴求同質化的今天:
VIVO X20——逆光也清晰,就是一個不錯的差異化賣點切入。
五、消費者群體定位:
該定位直接以某類消費群體為訴求對象,突出產品專為該類消費群體服務,來獲得目標消費群的認同。把品牌與消費者結合起來,有利于增進消費者的歸屬感,使其產生“這個品牌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感覺。
男人的衣柜——海瀾之家,當然,目前作為男裝品牌中的佼佼者,國民男裝品牌是其新的品牌定位于目標。
六、建立身份標準/法則:
根據品類生產制作過程或者選材等不同的要求,搶占至高要求標準,打造品牌不同的檔次身份感。
翠佛堂——不是好玉 不入翠佛堂 (玉器品牌有品類無品牌,每一塊玉都是真貨好貨)
特侖蘇——不是每種牛奶都叫特侖蘇 。(更高標準專屬牧場)
七、歷史傳統(或出身血統)
即以產品悠久的歷史建立品牌識別。消費者都有這樣一種慣性思維,對于歷史悠久的產品容易產生信任感,一個產品做了這么多年的企業,其產品品質,服務質量應該是可靠的,而且給人神秘感讓人向往,因而歷史定位具有“無言的說服力”。
瀘州老窖——瀘州老窖公司擁有始建于明代萬歷年間(公元1573年)的老窖池群,所以總是用“您品味的歷史,445年,國窖1573”的歷史定位來突出品牌傳承的歷史與文明。
劍南春——唐時宮廷酒
八、產品工藝
樂百氏純凈水——27層凈化(老生常談,所有純凈水都幾乎是27層進化)
廚邦醬油——曬足180天
九、文化精髓
將文化內涵融入品牌,形成文化上的品牌差異,這種文化定位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品牌的品味,而且可以使品牌形象更加獨具特色。
井岡山——紅色文化(紅色城市 紅色旅游)
可口可樂——快樂文化
十、概念定位
概念定位就是使產品、品牌在消費者心智中占據一個新的位置,形成一個新的概念,甚至造成一種思維定勢,以獲得消費者的認同,使其產生購買欲望。該類產品可以是以前存在的,也可是新產品類。
金龍魚——1:1:1均衡營養
腦白金——年輕態
上海迪士尼樂園——點亮心中奇夢(童話+夢想)
最后,總結下定位四部曲:
第一步,分析了解外部環境,,確定我們的競爭對手是誰,競爭對手的價值是什么等一系列問題,這個需要做好備足功課。
第二步,避開競爭對手在消費者心智中的強項和優勢,或者利用其弱點,確定品牌的優勢位置。
第三步,為這一定位需求一個可靠的證明。
第四步,將這一定位整合進企業內部運營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傳播上要有足夠的資源和聲量,以便打入消費者的心智。
參考書籍及其他:《22條商規》《創建強勢品牌》《定位》《廣告武林秘籍》《品牌領導》《管理品牌資產》(特勞特品牌官網)等。
作者:三金口服葉(個人訂閱號)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