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試穿優衣庫童裝上熱搜,這些穿搭博主在想什么?
作者:lulu,來源:RealCoolGirl
原標題:優衣庫試童裝的成年人,都是精神巨嬰
優衣庫大概想不到他們又靠試衣間火了一把。
起因是最近突然刮起一陣“試穿優衣庫童裝”的風潮,于是一時間有不少辣妹前去試衣間尋找自己的那一件童裝。
在小紅書上搜索“優衣庫童裝”,你會看到一群辣妹站在試衣間前,穿著粉粉藍藍的兒童T,露出自己平坦的小腹。
“故意穿比較小的童裝”這個想法本身就蠻驚到我的。想不到博主們還能穿出花樣來,搭熱辣牛仔褲or清純制服裙,你想要的樣子她們都有。
而且,辣妹們都想小衫穿在身上服服帖帖,而不是緊到箍出腰上二兩肉,所以有人會把110cm-140cm都試一遍。
110cm有多小呢,2歲小孩穿的程度。也就是說,一群至少150cm的20歲左右的成年人,要和2歲的孩子穿同一件衣服。
害,說白了不就是bm風回魂嗎?
不過,之所以這次能引起眾怒除了這個因素之外,是因為許多人發現一些girl試穿就算了,穿完之后衣服上卻沾了口紅和粉底印。甚至,如果穿的人多了,衣服還會變形。
懇請大家文明試衣
想象一下,周末帶著孩子們逛優衣庫的家長,發現貨架上的都是沾著粉底和被撐大的童裝,很難不生氣。
我非常理解她們,且不說一些孩子皮膚嬌嫩,碰到化妝品會過敏。光是買衣服時看到臟兮兮的變形的衣服,心情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沒有媽媽會買變形的衣服
不光是家長,看到這些我也不由得嘆一口氣。
故事要從2019年說起——猶記兩年前,大學最后一個寒假閑來無事就跑去了湖濱某快時尚店鋪兼職。那天我抱著對社會人生活的無限期待走進了男裝區。
當時的我:我 要 開 始 新 生 活 了!
然而只過了4個小時,我就意識到,我不是社會人,我是社畜!雖然我的工作非常簡單,就是按要求疊衣服。如果你以為我只要做一個無情的疊衣機器,那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我幾乎每天都在崩潰中度過。
先說試童裝。如果你不想被瑞典少女來一句“How dare u?!”我建議你三思。
耗!爹!油!
有的姐妹會覺得買衣服蹭到粉底也是無心之過。但童裝蹭到粉底的幾率實在比成衣高出太多,所以,很可能下一位姐妹or小朋友可能就會穿到蹭到你粉底的衣服。
拿到這種衣服挺糟心的,但誰愿意試一件被弄臟的衣服呢?
所以結局就是,下一位姐妹不得不去試一件新的。而原先這件大概率一直放在架上,夾在一疊未整理的衣服上,等著被員工發現當作瑕疵品處理。
一般瑕疵品最后會和需要清倉的商品一樣重新貼標
然而這些衣服可能到最后也賣不出去,最后就只能被丟在倉庫里無人問津,這就是赤裸裸的浪費行為了。
至于拍照,我是覺得蠻困惑的。 如今越來越多的穿搭博主們開始在快時尚的試衣間里一邊試一邊拍照了。和那些網紅店比,試衣間既沒燈光又沒環境,但在到這拍照的博主還是一茬接一茬。
可以說,在當下的互聯網上,試衣間已經不再是試衣間。在一些博主眼里,試衣間已經變成了帶貨場。手機擋臉的靚妹們往往穿著一整套,給讀者們介紹穿著體驗,最后給出貨號供大家網購。
不得不承認,部分試衣間的鏡子比人眼濾鏡里的自己要真實多了。如果能幫助姐妹們挑選到合適的衣服,在不給店員造成麻煩的情況下,也不是不行。
但是在還有一些人眼里,試衣間就是單純的自拍場。小紅書上圍繞著“試衣間拍照”有諸多教程,姿勢從單人到雙人一應俱全,甚至連文案都能給你配齊。
搞不懂,試衣間為什么可以整出這么多幺蛾子啊???
可能你上一秒待過的試衣間,下一秒就變成了情侶的私人影樓和辣妹們的社交場合。
所以HM到底做錯了什么,以至于變成“情侶影樓”啊(兩個人進試衣間不好吧???)
我困惑了,為什么要跪地上抱著別人的腿……
其實拍照這個事兒吧,都是個人的自由,因此單人在空閑時段進去拍一會兒倒也無所謂。But,如果需要試衣服的顧客比較多,還是勸姐妹們放下手中的手機。
據我觀察,試衣間就像女廁所,隊伍一旦排起來,就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消化。你在里面拍得越久,外面的人就越有可能排到店鋪的過道上,體驗感極差。如果天氣比較熱,在試衣間的走廊里還會不時傳來一陣讓人窒息的汗味。
自己意會下
更夸張的是,咱們姐妹買衣服一般會拿3~5件進去試,這都很正常。而我見過個別拿了20件衣服走進試衣間的顧客,衣服還回來的時候褲腿里甚至沾著泥點……
記得有一天,我幫一個新來的學弟在試衣間疊了差不多10筐衣服。而且,我們需要一個人不斷疊,一個人隔一段時間就跑出去,把衣服一件件放回柜臺。
一晚上疊滿十幾個這樣的購物筐是常態
不過衣服能被放回柜臺上已屬萬幸。也有的時候,你會在柜臺上發現顧客試衣服時隨手一丟的個人衣物,而本尊十有八九已經逛去了服裝區的另一邊。
說真的,打工久了,很難不對一些成年人產生偏見,畢竟他們不僅會亂丟衣服,還會不顧指示直接把內衣褲拆包or夏天在店鋪里直接赤膊上陣試衣服,讓人感嘆我國識字率好像沒有那么高。
一般來說,打底的衣服都是另外掛出尺碼來供人參考的,然而幾乎每天都有人會拆包……
我理解,在這個后革命時代,絕大多數年輕人(包括我自己)已經擁有了一套不同于上一輩的勞動觀:
1、勞動不光榮,勞動只是為了錢
2、顧客就是上帝
在這種觀念下,一方面,我們開始意識到給老板加班但沒有加班費是不正常的,但我們也同樣開始把金錢當作一套衡量關系的尺度:拿錢就要辦事。
于是,當我們看到那些快時尚員工時,或許我們會想:反正他們拿了工資,那么他們收拾我試穿完的衣服是應該的。
這已經是非常好的情況了
但在那三個月的打工之旅結束后,我覺得我們的教育少了很重要的一課,就是“將心比心”。
在打工前我也是會去試衣間試一堆卻只買幾件的人,打工后我再也沒有這么做過,因為我知道這份工作有多辛苦。
剛開始工作時每天腳痛到失去知覺是常態,即便習慣了之后每天回家也只想躺在床上一動不動。
也就閑時和忙時的開店那會兒吧……
而且,打工之后我發現,只有在合理的工作量和被尊重的情況下,員工才能給顧客最好的服務。畢竟除了勞動力和消費者的關系,我們的關系也是人與人的關系。而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與體諒。
相信我,多發一次小紅書試衣靚照,并不會比長久的文明消費感覺更好。
作者公眾號:RealCoolGirl (ID: realcoogirl)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