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人的大腦超級整理術,3招建立專屬「靈感圖書館」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底部規范!
作為一個以創意為生的廣告人,每天最發愁的事,就是怎么抓住腦子里一閃而過的靈感。
開會時脫口而出了一兩個好點子,頭腦風暴中突然靈光一現……廣告人不缺腦洞,只是工作繁忙,腦中干貨再多也有記不起來的時候。一次會議上,案例名字已經到了嘴邊就是說不出來的時候,同事拍拍我的肩膀說,我們公司需要集體批發兩箱腦x金補一補了。
還好,我有專屬的「靈感圖書館」——印象筆記。
專屬的靈感圖書館解決了我做廣告時的很多問題:
① 靈感突然出現,怎樣把它們捕捉下來?
② 忘帶U盤、格式不兼容——如何面對提案“難題”?
③ 不傳送、拷貝文檔,一份文件怎么多人編輯?
④ 文件過大,播放演示文稿軟件卡死?
我用它進行大腦整理術,將腦中零散的創意碎片進行收集,再按照圖書館藏書的方式進行編碼、排序、命名。需要激發創意時,只要搜尋「靈感圖書館」中相應的筆記,就能像借閱書籍一樣自如的存取創造力。
第一招:隨時隨地、一點一滴貯存養分
有時候得承認,遇到靈感比遇到真愛還難。所以當靈感出現,我會想盡一切辦法,用圖片、影像、文字、聲音等等方式記錄下來……
1、隨時隨地記錄靈感
我有一套獨特的五感訓練法,會用自己的角度給生活中看到的畫面、聽到的聲音、聞到的氣味添加注解。印象筆記的拍照、錄音、文字記錄功能,剛好可以幫我把通過五官接收到的訊息完整的記錄下來。
每天一早一晚,我會在自己的創意養分群里分享我搜集的創意。將想法講出來的同時,再一次對靈感進行梳理。而這些創意素材,都是靈感出現時被我隨手記錄在印象筆記中的:
#一道看創意#
你有想過如何快速的重新塑造一個被固定形象的符號嗎?
(創意加法:蜘蛛俠+音樂舞蹈=蜘蛛俠的人生)
匯集點滴靈感
外出和客戶開會時,我也習慣打開印象筆記錄音,再把會議紀要直接記在錄音下方。將音頻和文字對應起來,內容可以很方便地互相補充。
錄音和文字記錄對應,及時查漏補缺
2、營養資訊隨時入庫
廣告人的工作經常需要大量翻找案例激發創意。早些年搜集案例時,總是購買厚厚的廣告年鑒,桌上堆了一摞筆記本,不僅翻找起來困難,筆記內容也雜亂無章……后來有了印象筆記,可以輕松地將“靈光乍現”的瞬間集合在我的「創意靈感口袋」筆記本里。
比如,印象筆記支持多個平臺隨時抓取內容,平時上網時翻到好的案例,隨時可以用印象筆記·剪藏插件把網頁整個抓取保存下來,十分方便。
又或者看到有趣的公眾號、微博內容,也可以直接用手機發送給印象筆記,或微博@我的印象筆記,將內容完整保存,再到印象筆記中把存儲的內容整理到相應的筆記本里。
第二招:創造靈感空間,讓創意生長
廣告大師里奧貝納談到創意時說,“我從未見過,在任何真正偉大廣告誕生的過程中,沒有一點疑惑、沒有堆滿的字紙簍、沒有殫精竭慮,沒有對自我的惱怒和詛咒。”
創意不是一蹴而就的。好的創意,都是經過反復地修改,一次又一次的打磨,無數次地劃掉重來,耗費大量草稿紙得出的最優答案。
使用印象筆記,則為好創意的出現,提供了自由生長與發展的空間。
1、多終端讀取筆記,告別版本兼容問題
感謝印象筆記方便的云端同步,讓我不用再購買厚厚的筆記本,僅用一部手機,就可以輕松地攜帶大量咨詢隨時出發。同樣的內容,可以同步到任一電子設備上。即使臨時忘記拷貝文件,也不用緊張,只要登陸賬戶,就可以同步靈感庫。
告別移動存儲的負擔,云端靈感庫隨時查看
實現了無紙化,也就沒有了被丟棄的紙團和劃掉的草稿。所有被廢棄的文字都可以換成淺灰色,或用刪除線和最終的定稿進行區別。這樣一來,修改的次數以及每一次的修改細節都保留在同一筆記中,方便隨時對照修改前和修改后的區別。這也是對創意的一個整理過程,不丟棄每一個靈感火花,說不定他們進行碰撞,會出現新的組合。
印象筆記還解決了同一文件在不同軟件中版本不兼容的問題。由于蘋果設備較多,我習慣用Keynote制作演示文稿。但是Keynote一旦導出PPT在PC端打開,布局經常會亂掉。如果是用印象筆記進行演示文稿的制作與編輯,則有效避免了軟件的版本兼容問題。
2、利用標簽查找筆記,需求與靈感的瞬間對接
印象筆記最妙的一點,是可以隨時利用標簽和模糊搜索找到需要的內容。而且不止限定于標簽,只要是文章中出現過的字眼,都可以進行搜索然后迅速地找到對應的文章。
這個功能無數次在提案過程中救我于水火之中,現場需要展示某一個案例或以前的方案時,我只要記得某個創意的關鍵詞,就可以通過搜索關鍵字的方法迅速鎖定文章范圍,并展示給客戶。
印象筆記的群組系統,幫助我很好地將筆記進行移動和管理。我將默認筆記本重命名為「進行中的案子」,這樣所有新建的筆記都默認保存在里面。結案之后,再對筆記進行整理,將筆記遷移到「已完成」筆記本里。
第三招:共享創意庫,點亮靈感圖書館
跟我共事過的人都知道,我一直不遺余力地向他們推薦印象筆記這個“云端大腦”。起初他們都開玩笑說我是連印象筆記高層都不知道的隱形“股東”,但是后來當他們和我一樣開始用印象筆記貯存創意養分的時候,發現這個方法是極為有效的。
1、一份文件共同編輯,多個大腦的合力協作
利用工作群聊,我們將所有文件都進行云端分享,讓每個小組成員隨時隨地可以取用共享資料,開放權限后,其他人也可直接在分析資料中進行修正和補充。
這種方法在小組工作時效果尤為突出,通常我們的方案都由Project Leader先搭出框架,再由小組成員對詳細內容進行填充和細化。而且分享在工作群聊里面的筆記,也可以不受時間限制地隨時讀取,有時我們會翻找群聊里的記錄,查找之前已經分享過的內容。
2、做出比PPT更清晰的演示文稿,提案煩惱一次解決
身為ECD的職責,就是為每一個廣告中生出的每一個創意保駕護航,讓它可以順利通過客戶的考驗,最終得以問世。提案,自然就成為了決定創意成敗的關鍵點。
以前每次提案,光是對PPT進行美化,尋找合適的圖片、搭配標題,修改字體,就要花掉大量的時間。
后來我發現,演示文稿并不是“好看”就好,而是需要言之有物。過多的將重點放在美觀度上,容易忽略內容所要傳達的核心信息。后來改用印象筆記制作提案方案,由于操作簡潔、界面簡單,省掉了找背景圖、換字體的時間,更容易將目光聚焦在完善內容上。
使用印象筆記自帶的編號功能,調節大、中、小標題的字體,很容易就分出結構層次來。以前我會擔心這樣制作的演示文稿不夠花哨,給客戶的感受不好,但是用印象筆記的演示功能進行自動分頁和設定錨點之后,結構清晰、播放流暢,文稿結構一目了然,提案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使用印象筆記演示的另一優勢是播放速度快。由于Keynote會保留圖像的高質量,如果演示文稿中有影片,單一文件會變得非常大,播放時電腦經常卡死。
印象筆記可以將內容進行拆分,再利用筆記內超鏈接進行不同筆記間的跳轉。將一個筆記作為核心內容,比較占據空間的資源(圖片、影片、音樂等)分散在其他筆記中。由于筆記里插入的每一只影片都變成了外鏈,減小了電腦壓力,不會出現一播放就卡主不會動的情況。
“在意識層面,必須認識到‘不是因為忙碌而疏于整理,而是為了提升工作效率而主動整理’”,這是設計大師佐藤可士和在《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術》一書中對整理的理解,也是我使用印象筆記建立「靈感圖書館」的初衷。
最終我還是沒有批發腦保健品,取而代之的,是為團隊的印象筆記升了個級。
FUNER(微信公眾號:FUNER2016)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