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美教授作品“撞車”米菲兔,是抄襲還是重構?
來源:優秀網頁設計
原標題:抄襲還是重構:廣美教授苦思20年的“鴨兔”,聲稱不怕法律制裁!
雖然這事兒已經吵吵兩天了,但還是讓人氣得不行。廣美教授苦思20年創作的《鴨兔元旦》,都已經無恥到出圈了!
我們先給還不清楚的朋友快速梳理一下劇情:某網友率先發現了廣美教授這件事,雖然這位網友并未明確此事是否抄襲,只是通過看到的官方采訪視頻,對這樣的創作提出疑問。
但在采訪視頻中我們截圖到:廣美教授在90年代初就有了“鴨兔”課題。
接著網友找出了其他作品和米菲兔進行對比。
甚至鴨嘴和兔子的結合,完全撞車米菲兔60周年的形象。
還有網友發現不光構圖動作一樣,就連盤子里的豆子數量都相同......
到一這步,已經有很多網友對此教授聲討了,甚至王思聰都轉發了。
接著大家還創作出了鴨兔“同款”,以此對廣美教授的“抄襲行為”進行諷刺。
而這位教授卻發微博聲稱:“不怕法律制裁”。
讓我們從藝術創作角度分析一下,這位教授回應的如此理直氣壯,究竟是為何?
米菲兔的創作靈感來源于原作者迪克·布魯納,給自己的兒子講睡前故事,而且米菲兔光光是創作也打磨了十幾年。
反觀廣美教授的創作來源是源于一張格式塔心理學中的“鴨兔圖”,心理學家J.賈斯特羅在《心理學中的事實與虛構》中畫出的一個模糊的圖形,既可以看作是一只鴨子的頭,也可以看作是一只兔子的頭,它表明整體決定部分的性質,部分只有依存于整體才有意義。
雖說想法毫不相干,但至少作品一模一樣!
而國外暢銷兒童繪本《鴨子!兔子》才是由鴨兔圖衍生而來的辯論故事,意在讓孩子思考偏見與分歧的來源。
雖然大部分網友認定了此事“抄襲”,但也有不同的聲音:
但小優仔細看下來發現了一個點,他與大部分網友不同的觀點在于:“實驗藝術”。
這個詞學藝術設計的同學們應該熟悉,也是近幾年才出現在人們視野的一個專業。實驗藝術不同于傳統創作,不受材料、技術、風格和媒介形式等限制,它是一種新媒介形式和新視覺形勢實驗的探索。
全國實驗藝術專業優秀畢業作品展,其中作品
而廣美的這位馮教授,學術領域也正是“實驗藝術”。
甚至早前這位教授就做過關于麥當勞的“實驗藝術”,據傳聞還曾表示:把麥當勞logo倒過來也能成為另一個快餐品牌。
重構的藝術手法對于大部分人,比較難理解,就好像這句話“沒有什么東西是完全原創的”。這就讓小優想到了杜尚的達達主義,杜尚身為二十世紀的實驗藝術先鋒,他把買來的小便池起名為《泉》參加藝術展,以此諷刺大師們所畫的《泉》,稱為現代藝術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還有波普藝術領袖安迪·沃霍爾,他早期創作“瑪麗蓮·夢露”等作品,舍帕德·費爾雷創作的奧巴馬“希望”海報(但最后舍帕德·費爾雷因為照片侵權承認了抄襲)。
而且廣美教授一直聲辯的一個點就是:藝術創作也是一種社會研究。
甚至在此事發酵之后,他還轉發了米菲中國的官方微博。
還給網友們發起的有諷刺意味的“這個我能畫”話題點贊。
雖然他聲稱相信法律,但網上已經有律師對這件事進行了侵權分析了。
小優認為這件事歸根結底的矛盾在于:教授說他做的是心理現象、社會研究,而網友看到的是抄襲,何況如果使用流行符號進行創作,以此表達大眾心理和社會問題,應該在一開始就說明原因,而不是口口聲稱自己“創作”的。
只能說,教授想表達的東西,我們觀眾沒有領悟到,當一個藝術創作失去內涵,給觀眾傳達不了它本身的意義,也就只剩下照搬和抄襲了,就現在來說,借鑒和抄襲的界限十分模糊,更何況再摻雜上重構、實驗藝術、社會研究等各種學術用語。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
作者公眾號:優秀網頁設計 (ID: youshege)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9條)